‘壹’ 根据各场所具体情况判断确定采样时间,一般遵循哪两个原则
摘要 楼主,您好。 进行地下水监测时,应按下面几点原则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贰’ 什么叫周期采样,采样时间,采样周期
什么叫周期采样,采样时间
什么叫周期采样,采样时间,采样周期
微机保护其实就是通过处理器运算采样值来实现控制断路器动作的继电保护。
采样就是通过HOP或者HCT来取得适时数据
采样频率和周期是指一定时间周期(一般是秒)内采取采样值多少次,多长时间采集一次。
主要有CPU运算,互感器采样,继电器动作,液晶屏显示等硬件,其他机箱啊端子啊电阻电容什么的就不说了
‘叁’ 名词解释 采样时间、等速采样法、气态污染物、采样频率、二次污染物、飘尘、富集浓缩采样法、离子状态污染
采样时间: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简称A/D,内部分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部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数字信号在时间和幅值上是离散的,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值上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器即A/D转化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器的采样部分可以形象的看做一个开关,开关每经过时间T闭合一次,每次闭合的时间为TA,这样经过开关的信号已经由连续的信号变为不连续的即离散的信号,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字信号,再经过量化、编码就成为数字信号。开关两次闭合的时间间隔T就叫做采样时间,开关一次闭合的时间TA叫做采样保持时间,采样时间也叫做采样周期,采样周期的倒数即为采样频率,采样频率的最小值理论上为模拟信号中最高频率的2倍,即:采样频率最小值=2*模拟信号中最高频率。
等速采样法:
等速采样就是使采样嘴口的采样速度与烟道内烟气的流速相等,过大或过小的采样速度都是对烟气流动场的破坏,使测量的烟尘浓度失准。
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 包括气体和蒸汽。气体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的气态形式。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CO、SO2、NO2、NH3、H2S等。蒸汽是某些固态或液态物质受热后,引起固体升华或液体挥发而形成的气态物质。例如:汞蒸汽、苯、硫酸蒸汽等。蒸汽遇冷,仍能逐渐恢复原有的固体或液体状态。 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又可以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采样频率:
中文名称:采样频率英文名称:sampling frequency定义:在模数转换器中采样时间间隔的倒数。是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次污染物:
中文名称:二次污染物英文名称:secondary pollutant其他名称:继发性污染物定义1: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由于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影响,其性质和状态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和水生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水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飘尘:也称浮尘。
中文名称:飘尘英文名称:floating st定义1:粒径小于10μm的浮游微粒。其含量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定义2: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随烟气排出的颗粒物,其粒径小于10 μm,可随风飞扬,造成大气污染。其含量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
富集浓缩采样法:
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
离子状态污染:
所谓离子状态污染应当是指材料中的含有以离子形态的物混入物料中。
比如铜离子污染应当是指铜材料中的铜以离子形态混入物料中。
‘肆’ 水污染源监测中应该怎样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工业废水的污染物含量和排放量常随工艺条件及工作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故采样时间、周期和频率的选择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即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样1次,周期大于8h的,每2h采样1次,但每个生产周期的采样次数不得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根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浓度一时间、流量一时间、总量一时间),并与所掌握的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采样频率。对于稳定排放的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2次。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各单元采样时的采样量应与当时的污水流量成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 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更多分析测试、标准物质相关信息,见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
‘伍’ 如何计算逻辑分析仪的采样时间
例如果存储深度设为 1Kpts,那么设备的内存中可以存储1024个采样点,启动采样后,采集了1024个数据就会停止。如果设置采样频率为 200MHz,不启用压缩,那么采集一个点需要 5ns 的时间,那么采集 1Kpts的时间就是5ns * 1024 = 5.12us。我们实验室现在在用的ZLG致远电子的LAB7504逻辑分析仪,单通道存储深度竟然可以到128Mpts,长时间观测信号非常轻松。
‘陆’ 一类二类环境空气采样方法及时间
一类环境30分钟,二类环境15分钟。
1、溶液吸收采样法
(1)吸收管(瓶)的阻力、吸收效率、发泡的均匀性应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吸收管(瓶)不得使用。
(2)夏季、冬季采样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因温度过高、过低而导致吸收液蒸干、结冰、吸收管(瓶)冻裂等情况的发生。
(3)吸收管(瓶)阻力测定、吸收管(瓶)吸收效率测试(HJ 194附录)。
2、吸附管采样法
(1)若现场空气中含有较多颗粒物,可在采样管前连接过滤装置。为防止吸附剂颗粒进入采样器内部,采样器的进气口需有合适的过滤装置。
(2)空气中水蒸汽或水雾太大会影响采样效率,采样时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90%。
(3)采样时流量应稳定,采样前后的流量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4)吸附管采样法的实际采样体积应小于安全采样体积,必要时应在采样前按照监测方法标准要求进行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避免样品损失。
(5)样品箱要有防震和防撞措施,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3、滤膜采样法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手工监测方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分别见GB/T 15432、HJ618和HJ 656。颗粒物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照各项目监测方法标准要求执行。
4、滤膜-吸附剂联用采样法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按照HJ 691和各项目监测方法标准执行。
5、直接采样法
(1)真空罐(瓶)采样法
①真空罐(瓶)清洗后,每20只应至少取1只注入高纯氮气分析,确定是否清洗干净。每个采集过高浓度样品的真空罐(瓶)清洗后,在下一次使用前均应进行本底污染分析。
②玻璃真空瓶易碎,不锈钢真空罐的内壁进行过惰性处理,强烈碰撞会导致内壁变形或涂层脱落,致使样品保存效率下降,因此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需小心谨慎,做好保护。
(2)气袋采样法
①进气管、接头或阀门等辅助装置需选用惰性材质,气袋体积应满足监测方法标准对采样量的要求。
②使用前需对气袋进行吸附或渗透检查,稳定性差的不宜使用。
③每批气袋使用前需进行空白实验和检漏试验。气袋的检漏方法:当气袋充满空气后,浸没在水中,不应冒气泡。
(3)注射器采样法
①注射器气密性检查:注射器内芯与外筒间应滑动自如,先吸入空气至最大刻度,用配套密封头封好进气口,垂直放置24小时,剩余空气应不少于60%。
②注射器及配套密封头的材质不能污染、吸附样品,不可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③新的或使用过的注射器,需及时清洗、烘干,以排除可能的干扰。清洗后的注射器应排尽内部气体,密封保存在洁净环境中。
‘柒’ 关于PLC s7-200 PID控制采样时间问题
采样时间
P,I,D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出来的,现在学校都要求确认这些数,没什么意义,这数只是个大概. 如果采用中断,采样时间就是中断时间,如果不用中断,里面可以设置扫描时间.
‘捌’ 采样周期的介绍
在周期性测量过程变量(如温度、流量……)信号的系统中,相邻两次实测之间的时间间隔。离散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都采用周期性测量方式,采样间隔之内的变量值是不测量的。如采样周期过长,将引起有用信号的严重丢失,使系统品质变差。反之,如采样周期过短,则两次实测值的变化量太小,亦不相宜。采样周期的选择甚为重要,一般取为回复时间(即大体上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的十分之一左右。
‘玖’ 当采样的流量控制一定时,在采样过程中,可怎样简便而快速确定合理的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是根据信号的频率来确定的,一般采样频率可以取信号频率的2-10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拾’ PID控制的采样时间是什么,程序中进行一次PID运算就是一次采样周期吗
进行一次PID运算就是一次采样周期。PID控制的采样时间就是每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PID运算,并将结果输出。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新建一个VI,如图1所示,在‘创建项目’中选择‘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