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繁体字古书怎么翻译现代文
摘要 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可以实现一键繁体字化简体字,但翻译必须人工翻译,没有那么智能的软件,建议使用王立古汉语字典。
⑵ 古籍繁体字体的问题
第一,要在古籍的印刷上用繁体,就应该用“旧字形”的繁体。
第二,一般的字体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建议下载华康细明体。
⑶ 中医古籍里繁体字怎么解决
把繁体字转换为现在简化字。
在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当中,为方便阅读,出版单位往往采用简体排印的方式,即把繁体字版本整理转换为现代简化字版本出版。然而此项转换工作,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争议。本文就该不该转换,如何转换,转换之益与弊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在诸多学科中,没有哪个学科比中医学更加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献有上亿册,其中中医古籍汗牛充栋,仅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就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达13455种,尚不包括民间的手抄本、中医诊籍等,且经挖掘古代文献还在不断增多。
经国家整理发掘,使得一部分重要典籍按照现行简体字重新校勘出版,虽然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的普及和继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医古籍经简体处理后,不能准确表达含义。如五脏的“脏”,繁体应为“脏”或“藏”(有藏精气的含义,四声),与繁体的“脏”(肮脏之意,一声)简化之后字形相同,很容易造成歧义;再如头发的“发”和发展的“发”,二者简体字都是“发”,在简体版本《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这段话中有两个“发”,字同意不同,前者是说机的微妙,连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是不允许的,后者是说没有掌握针刺的要领,即便下针也是无法激发经气针感,发出疗效的。这些差别在繁体版本中一目了然,在简体本中则十分难解了。另外,简化校勘的古籍相较于整个中医文献总量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
⑷ 我现在在看古书,但是有些繁体看不懂,有没有通过拍照,然后自动翻译成简体的手机app啊
用全能扫描王扫描成pdf文件然后再识别文字复制,制作成文本格式如word文档,然后用word的繁转简功能。最后一步网上有教程。
⑸ 怎样才能快速学会繁体字
最好的方法是看古书,可以买一本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一边识认繁体字,一边复习一下知识。然后可以买一些古籍资料,最好是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竖排繁体。
我通过实践证明,大量阅读是识认繁体字的最好办法。基本上保持天天阅读,一个多月到两个月,几乎可以识认常用繁体字。然后可以抄抄书,随便拿纸抄一抄,找一段或一篇文章,逐渐熟悉。毕竟是中文,写起来也并不困难,掌握偏旁和组合。有时间或在想提高,应当看看许慎的《说文解字》,知其然亦应知其所以然。
应当以兴趣为主,不要过分要求数量多少。读书破万卷,功到自然成。
⑹ 怎么学习繁体字
1.确立原则。
由于简化字和异体字的干扰,使得繁体字学习的难度增大。但不要怕,我们只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规范,这里的规范有三种:古代书刻、港台规范、大陆规范(其实港台也各有标准),以大陆规范为学习对象即可。网络上的信息驳杂,要甄别,不可轻易便学,否则以错为对,要走好久弯路。
2.要知道哪些字被简化了,学习的任务是把简化字还原为繁体字。
课本:《简化字总表》1964年版。掌握这些原则会加深对汉字繁简的理解,从而对繁体字的掌握更牢固。会发现几种情况:
a.一简对多繁。
这应该是繁体字学习的最大障碍,要把这类字查字典(收有繁体字的字典,推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把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弄明白,并且会用。
b.由于a情况的存在,有些字看着像是经过简化原则简化的字,但其实不是。
(比如“枱”,由于“台”被简为“台”,很容易就会认为“枱”的繁体字是“台“,可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音义的字。)
这类的字其实很好注意到,一般出现在“字根”存在一简对多繁的情况。一简对多繁和“偏旁类推”的简化原则,是导致误解的原因。
这类字要在一简对多繁里找,熟悉了一简对多繁,再顺着解决掉这类字就很容易了。方法还是查字典。
3.异体字。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本来异体字是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写法有所差异的字。但经过异体字整理后,把一些意义本不相同的字也归为异体,出现了一字对多异,如同简化字表里的一简对多繁。比如混-溷、于-于、烟-菸、岳-岳等学习这些字的方法与学习一简对多繁一样,找出来,依靠字典,分别其不同与相同之处,逐一攻破。
4.新旧字形。
国家把一些字进行了笔画上的微调,称为新字形,相应的字称为旧字形。新旧字形没有标准,几乎每个字典的前面都附有一页“新旧字形对照表”,少的列有五十余字,多的则超过一百。这些字尽量了解,尤其是字形差别较大的字要分清楚。新旧笔形都是可以类推的。
新旧字形举例:争-争、 术 -术、吴-吴、卽-即、眞-真
5.了解渊源更易书写记忆。
试着了解一个字从古到今的演变,会知道每一个部件所包含的意义,不用把汉字当成符号来死记硬背。推荐下面这个网页,输入想要的字进行检索。
其实,学习繁体字,只要多看、多读、多写即可。
⑺ 怎么学繁体字
1、下载一份《简化汉字总表》,打印出来,每天看一页或半页,记住繁简对应关系。特别要注意有少量简体字所对应的不止一个繁体字,如前后的“后”繁体是彳旁加幺加夊,但是皇后的“后”并没有简化,不能那么写。
2、如一时没有《简化汉字总表》,可注意新华字典有些字头后面附的繁体和异体字的写法。
3、找一本用繁体字印的书,厚的看一遍,薄的反复看两三遍。最好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或其他古籍出版社用繁体字印刷的古代诗文,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篇目对照看。香港所出大陆作者的现代作品,往往用电脑软件将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因软件比较机械,当一个简体字所对应的繁体字不止一个,就会出错,如果阅读,必须注意。
4、打字可从网上搜索安装“繁体字输入法”,用“五笔”输入简体,出现繁体,用拼音也打出繁体。安装了“搜狗拼音”,只要在“设置(右击屏右下方输入法)-属性”中点选“繁体”就行了。但是输入时一定要留意少量特殊字的繁简对应关系。
5、练毛笔或硬笔书法可写繁体字。有的新印碑帖注有简体字。
⑻ 古籍里的繁体要怎么学
多看繁体版古籍就好了
⑼ 求扫描版古籍转文本的工具
用office 的Document Imaging OCR文本识别功能,能从扫描文件中识别文字转换成文本或word格式文件;
从开始-程序-office-打开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