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养猪场怎样养好母猪
许多猪场每年都要更换25%~40%的经产母猪,养好后备母猪对未来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乃至初产仔猪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后备猪的培育过程中,要提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有条件时还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促进更好地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后备母猪在90千克以前应自由采食,让其生长速度和沉积背膘潜力得以充分发挥。90千克以后,根据猪的日龄和生长速度,考虑是否需要采取限饲。限饲的目的是使母猪在7.5~8.5月龄配种时,体重保持在110~130千克,如果需要限饲,可将采食量限为自由采食的85%~90%。配种前10~14天,恢复自由采食,并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日粮。研究证实,对配种前的后备母猪实行短期优饲,可使母猪增加排卵数,比配种前仍在限饲的后备母猪多排2.6枚卵子。
后备母猪采用小群饲养,每圈4~6头为宜。饲养后备猪的圈舍,应设户外运动场,这样既能使母猪得到一定的运动锻炼,又能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刺激,促进发情。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注意善待它们,如果经常恶声恶气地打骂,会对人产生恐惧心理和敌视态度,给将来配种、接产和哺乳阶段的操作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② 如何养猪好
一、重视品种改良,坚持自繁自养
好的选择时成功的一半,养猪也一样。养猪品种的选择很重要,优良的品种具有母性好、产仔多、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
我国养猪市场多饲养外三元猪作为商品猪优良品种,人们多选择长白与大白杂交产生的后代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外三元来饲养。此种方式培育出的二元母猪产仔数高,初产仔猪平均在11.5头左右,而且母猪母性好,奶水充足,所产的外三元仔猪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饲养6-7个月就能出栏,另外生猪瘦肉率可达64%以上,经济价格非常可观。
二、充分利用周遭廉价饲料资源减低饲养成本
大环境下促使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猪全程都饲喂全价饲料,饲养成本过高,养猪的利润非常微弱。在猪场日常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总饲养成本的70%以上,养猪是否赚钱,饲料成本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我们能有效控制饲料成本,那获得的养殖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养猪场降低饲养成本的做自配料喂猪,就是选择本地廉价易获取的饲料资源来部分替代精料饲喂猪。例如:桉树、松针、蛋白桑、构树叶等都是优良的猪饲料原料,而且廉价易得,甚至可以免费获取。自配料可以大大节省饲料成本,提高养猪利润,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自配料的配制符合遵循猪的生长需求,如果不了解,可以求助饲料营养专业人士。
三、加强综合防治,保障猪群健康
养猪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饲料没少喂,但猪群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精神状态差,影响出栏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猪群很有可能健康出现问题,一般为猪群了感染慢性疾病,也就是慢性消耗病。
因此猪场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做好防治,不要等猪病来了再去用药,不但影响猪群正常生长,而且药物成本花费不少。平常猪场要做好饲养管理,搞好猪场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要定期用药防治流行疾病,做好“四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日常经常巡栏,发现猪只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四、合理安排生产,统筹管理,使养殖利益最大化
要靠养猪赚到钱,不但要懂技术能养好猪,还要有经商的头脑。在管理猪场生产之余要实时关注猪价市场行情,合理安排生产,有目的的补栏或减栏。另外,流动资金也要做好把控,合理做好饲料储备,不要过大的积压资金,使养殖利益最大化。
③ 养猪厂保育段怎么能养好猪让猪少生病,长的大
现代化猪场保育舍的工作目标一般要实现以下3个目标:保育舍成活率99.5%以上;保育猪上市正品率99.3%以上;50日龄出栏平均体重15kg以上,现在实际出栏是45日龄左右。
关于保育舍的操作方法有些人说是很容易的,就是做好保健,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生产一线员工饲养管理知识培训。保健和保温是养好保育舍猪的关键,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下面就南方工厂化猪场保育舍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同行交流。
一、进猪前的准备
1、圈舍消毒
先把猪栏冲洗干净,喷一遍烧碱,空栏1d后再把烧碱冲净,然后用火焰消毒。空栏5-7d即可圈猪。
2、进猪前1d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猪栏设备及饮水器的维修,饮水器经常因加一些添加剂而堵塞,所以要经常仔细的检查,一般在每天猪饮完药后应全部检查一遍,加药桶需彻底清洗。在每个栏靠近过道的四角绑上铁链等玩具,防止小猪乱排泄粪便和减少因混栏引起互相斗殴打架。
二、进猪后的管理工作
1、温湿度和通风的控制
冬季转入后的第1周尽量不冲洗地面,低床饲养的在天气冷时也尽量减少冲洗次数,防止因潮湿阴冷而诱发疾病的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猪场工作体会认为,温度是猪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在寒冷天气时尤其应当引起重视,对于有些猪场一味过度地关注通风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猪是恒温动物,对温度极其敏感,特别是保育舍刚转进的断奶猪,而广东,海南等地昼夜温差很大,有时甚至相差10oC左右,因此做好猪舍内温度的恒定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产房转入保育舍后第一周的温度要高于产房的温度。一般断奶第1周的温度要求28-30℃,以后每周降1-2℃,直到22-24℃。对于自动化控温系统要做适当调节,如抽风机定时开关来调节温度与舍内通风量,冬季锅炉温度调节好规定的温度,让其低于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升温,地面饲养的打开地热装备,并舍内湿度控制在60%-70%,过大会造成腹泻的发生,过低会造成舍内粉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病的发生。在现代化猪场栏很宽敞,一般能容纳30头以上的猪,并建有水厕所,就是占保育猪栏10%的面积的水池,优点是一方面水可以吸附氨气,减少猪舍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又可以调节舍内湿度,使猪舍不会干燥。还可以保持猪舍卫生,使猪形成固定地方排泄粪便。
2、做好分栏工作
转入当天应按大小、强弱分栏,并留2个病猪栏,以便于以后把生病的体质弱的挑出来单独放在一起饲养。一般每栏18头左右,夏天可适当调整到12-15头左右。保证每头仔猪有0.3-0.4m2的空间,使猪有个宽敞的活动空间,经实践证明可显着提高猪的成活率。还有每头仔猪体重相差要不超过1kg,体重相差太大会使小的猪被大的猪欺负,导致吃不到料而变的越来越瘦,抵抗力降低,进而发病,成为弱猪。因为目前国内猪病很多都是因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如温度的骤降,突然地变换栏舍,运输应激等。这方面有些猪场把保育猪到大猪阶段一直固定放在一个栏舍内就值得我们学习。而大部分猪场的做法是猪生下来后要换5个地方,产房转到保育舍,育成一个阶段再转到生长舍,然后是中猪舍,大猪舍。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猪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这也就不难解释现在猪场为什么猪病频繁发生了。研究证明我们人类在生气时体内产生的毒素可以使一只健康的小白鼠死亡,并可诱发癌症等疾病;所以在广东等养猪技术与理念都比较先进的地区,有的规模猪场在每栋猪舍内都安装音响,每天上班时间放一些轻音乐给猪听,这样可减轻猪的应激与压力,也可以使饲养的小猪格外温顺,便于饲养管理。有研究报道有些猪的智商甚至比狗还要高,也有情感的交流与需求,所以多关注猪的福利待遇,就会使猪变得健康。
另外还应该及时发现并挑出喜欢打架斗殴,对同栏猪有严重攻击行为的猪,单独放在一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别在猪生长一段时间后,长得大一些时总有个别发育快的调皮的猪趁饲养员下班时喜欢跳到其他猪栏到处打架,然后在饲养员上班前又会跳回原来的猪栏,一般的猪栏根本关不住它,对于发生这种行为的猪跟饲养密度和遗传学有关,对于这种猪也最好特殊对待。
3、做好饲料的过渡
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各个生理阶段特点不一样,对饲料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因此为减少饲料过渡引起的剧烈应激,一般在21日龄断奶的仔猪,转到保育舍后要继续喂原来的教槽料10-12d,然后再用3-5d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平稳过渡至小猪料。为防止在换料时部分猪拒食,应在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等,以补充营养防止因为换料而产生弱猪。因为换料不适引起猪腹泻会导致猪的小肠绒毛刷状缘不可逆的损伤,使猪分泌的消化酶减少,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
4、做好猪群保健工作
一般转入后第1周每天应在水里加阿莫西林、葡萄糖等,减少转群应激。以后视健康和天气情况而采取加药。一般在换料过程中要在料中连续加最少1周的保健药。
5、常见猪病的防治
近年来,一般南方猪场保育舍常见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以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其中脑膜炎型链球菌较为常见,发现后一般是在饮水中加药,加药同时放掉水厕所的水,一般加阿莫西林粉,每150kg水加100g,每天2次,连加3-5d,或采用脉冲式加药都可以控制住。对于发病早期的猪可以用磺胺嘧啶钠或磺胺(6-)甲氧一侧肌肉注射,另一侧注射阿莫西林钠,连续注射3-5d可痊愈。急性发病的可以采用静脉滴注。但应控制输液的量,一般一次以250mL为宜。皮肤性疾病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大多在夏季蚊虫多的季节,经蚊虫叮咬后继发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等混和感染。也称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全身红点,严重的全身皮肤红斑,成紫红色。发现猪群中有此病后应在料中加驱蚊虫药,并每天下班时在猪舍排水沟周围喷洒敌敌畏等药,但应防止人猪的中毒。并全群在饮水中加维生素C粉供猪饮用,也可另外加阿莫西林粉与维生素C交替使用。个别发病猪可一侧注射磺胺(6-)甲氧,一侧维生素C加地塞米松和阿莫西林,每天2次,连续注射3-5d。2-3d后皮肤上红斑红点会慢慢消失,恢复到正常。
6、病弱猪的护理
对于病弱猪应坚持3分治疗,7分护理的方针。应把及时发现的病弱猪单独放在一个栏内继续喂教槽料,并每天在小料槽内喂稀料,冬天可用温水喂,广东大型猪场的做法一般是教槽料用水拌稀,再加适量的奶粉,再根据病情加抗生素和葡萄糖,多维等营养素,口服补液盐等,但应注意量要适当。最后还要加一点保育料,以让猪慢慢适应那种味道,利于以后换料时教槽料向保育料的过渡。一般喂1-2周后,病弱猪会逐渐康复,然后继续喂加药的教槽料直至恢复正常。
④ 养猪场的猪怎么养
告诉你一些降低养猪成本的技巧吧!
一、坚持养杂交一代猪。
杂交一代猪的生命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二、坚持喂配合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坚持用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而不浪费。
三、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
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彩精粗饲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出
栏率低。如果对断奶后的小猪到出栏前的肥猪采用提高营养水平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
四、广泛利用辅助饲料。
利用经过处理的酒糟、鸡粪、兔粪等对在混合饲料中一起喂猪,猪爱吃,又上膘,增重快,出栏早,可降低养猪成本1%~3%。
五、自繁自养。
自己饲养优良种公猪、种母猪,自己培育杂交仔猪,自己育商品猪,有利于防疫灭病,提高仔猪成活率,有利于降低成本。
六、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猪吃饱就睡,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还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比如,猪场疾病的控制,猪场环境等,这些你自己也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除了这些注意的之外,还要注意生猪市场行情动态,知道什么时候该补栏等等,做到事倍功半,才能养好猪的。
⑤ 怎样养猪,养猪场的建设
随着养猪专业户数量不断增多,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如何设计建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进行概要介绍。
(一)场址的选择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科学地选择场址的意义,非常重要。猪场环境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和猪群的健康状况,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的居住条件产生不良的影响。一般说来,养猪场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有缓坡的地方。过于狭窄和长条形的地形都不适宜用来建场。猪场对周边的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最好是远离主干道、村镇和工厂等3公里以上,以减少相互间的干扰。猪场的地理位置应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猪场生产区面积大致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平方米或者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 平方米计算。一般情况下,一个万头规模的现代猪场的建筑总占地面积需要1.2~1.3万平方米。
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猪舍内、猪舍之间、和各种生产区之间都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要保证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间隔,提高猪群生活的舒适度。所以 提倡猪场总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百亩以上。现代养猪生产的耗水量较大,一头成年猪每天需要25~30千克的水,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用水总量100~150吨。因此 在选址时,一定要考察水源的供水能力,水库和其他大水体的水原则上都是可以供猪场使用的 但是取水口和排污口不能相距太近,应在100米以上,如果取水口在下游,则至少要在500米以上,并且取水口的1公里范围内,也不能存在其他的工业污染。现代养猪场的用电量也比较大,比如饲料的加工,通风换气,仔猪的加温保暖,特别是夏季,猪舍的降温和供水绝对不能中断。因此一般的万头猪场都单独假设50~80千伏安以上的三项专用电路。为了防止停电 还要准备小型的发电机组。猪场是一个生产单位,每天都要有物流往来,要求交通方便,设有专用道路,主干道距离猪场最好要有1公里以上的路程。进出场区的道路按功能划为四个出入口,一个是供人员和生活物质进入的,两侧分别设有值班室,沐浴室,消毒室和更衣室等,一个是专门进饲料的,从外面进来的饲料原料只能进入到加工仓库的门口,经过加工后的饲料再由另外通道送到各个生产车间去,第三个是出栏猪的专用通道,肥猪仔这个消毒后,在围墙的外边被接走,第四个是排出各种污物的,包括各种粪便和垃圾。每个出入口的大门口都设有专门的消毒池,车辆和人员进出都要经过消毒
(二)猪场的平面布局
猪场建设时,平面布局通常是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部分。管理区既要方便对内部的管理又要负责对外界的联系,一般都设在猪场前面(大门出入处),依次排列着的是职工的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生产区内各种猪舍的分布事先也要经过安排,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种猪区、仔猪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中间用围墙隔开,也可以选用绿化带隔离。种猪区再细分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等几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将猪安排在不同的猪舍。粪污处理处应该是猪场风向最下方和地势最低处,距离生产区应该保持50米的距离。一般在围墙的外面。
(三)猪舍的种类
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的养猪场里,多是建成双坡式猪舍,跨度是8~12米,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的梁架。猪栏的排布可采用多列士或者双列式,做分娩舍或保育舍时,通常另加有吊顶,主要是为了加强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若按建造结构划分,又可分为半开放、全开放和全封闭式三种。
1.全开放式猪舍:蓝外设有运动场,猪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猪舍透光和通风性好,舍内卫生容易维护,猪可以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日照,适应性强,有利于健康。但保温性能差,虽然冬季可以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仍不能够当做产房和保育舍,多是作为种猪舍。
2.半开放照射:一种是三面的或者两面的实心墙,向阳的一面通常只有半截墙体,也有的是南北两面都是半截墙;一种是四面都没有墙,他们有的是窗户有的是利用长轴的卷帘进行遮拦,用电机将长轴上的帘布自由进行卷起或放下,这样通风、透光和保温都可以随意控制,这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普及的猪舍
3.全封闭式猪舍:四面都有墙,只开设几个应急时所用的窗户,舍内的温度、光照和通风全靠人工进行调控,能为各种猪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土建、设备的投资较大,维护的费用也比较高,因而在我国很少被采用,
(四)猪场排污体系的建设
猪场的排泄物绝大多数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但是再生产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猪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猪的排泄物和冲洗消毒用水,过去猪场在冲洗消毒时全靠用水冲洗,这样虽然可节省一些劳力也比较干净,但排出的污水量比较多,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随后人们逐步改进了生产方式,采用干清粪的办法,就是在打扫猪舍时,先将栏内猪粪铲出,送到专门的集粪场集中处理,其余的冲污水再和猪的尿液一同排到排污沟进行处理。此外 再将场内其他的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与污水分开排放,这样就是需要处理的污水负担大大减轻了。
排水体系的建设是和猪场的整体规划紧密相连,本文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以供参考
1沉淀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定期清理送到干粪场,上层的污水流入封闭的大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后,再进入几个分层的露天池内进行暴晒,这时的水已基本洁净,可以流出生产区。在几个土建的池塘里进行生物氧化,使水中的有机物绝大数分解,污水已完全得到净化便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了。
2湿地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引入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流入一个较长的人造湿地,湿地内种着耗粪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菖蒲等,流入的污水经植物的分解与吸收滤去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再经过几级的发酵暴晒、充氧净化过程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
3机械设备净化法:将污水集中到一个大池内,通过机械设备将固体和液体直接分离,之后固体送至集粪场,液体则进入几级分解池,加入生物催化剂并用机械对其进行曝光和充氧加速分化,过滤后再将其排到大的土建池塘内,进一步进行生物净化,达标后排出场外或循环利用。
4生物发酵加工法:将粪便污物运到粪便加工场,加入大约等量的锯末等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并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的元素,均衡其营养成分,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将充分发酵后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其中所含的寄生虫卵、细菌等病原体被杀灭,最后就成为特定领域专用的有机复合肥。
⑥ 怎样养好猪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 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 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
⑦ 养猪场饲养管理有哪些方法
自然养猪场户(特别是从外购猪苗的场户)要建立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和专门的病猪隔离舍(栏、圈)。新进猪应在隔离观察栏内饲养至少10天以上,统一防疫、驱虫,稳定后的健康猪只按体重大小分圈进入发酵床养殖。同时,要求饲养、兽医人员每天多次查看猪只健康状况,发现有流行病症状的猪只,及时隔离到病猪隔离栏,严格遵守发酵床上始终饲养健康猪只的原则。
⑧ 秋季养猪,要注意什么呢
不同季节以养猪为重点,今年秋天是养猪场发胖的黄金时期。在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寒、防病、饲料营养增加、猪舍通风等。1.防病秋季猪容易患上其他疾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建议通过以下方法预防:红细胞体病该病也被称为红皮病,其典型临床症状是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恶化、贫血、肠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肥胖的猪病一开始精神崩溃,体温上升到39.5~ 42,没有颤抖或站立,成群结队躺着,便秘或腹泻。病猪的耳朵、脖子以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等部位的皮肤是红色、紫色的,指压不褪色。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可与血液蠕虫网、芥酸和长期土霉素结合使用,补充生血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猪链球菌病这种病混合感染多,猪感冒容易继发。
⑨ 用自动化养猪设备养猪好不好
自动化养猪设备是针对猪场设计的一款替代人工加料的设备,在规模化猪场的时代,各个猪场都已经进入到了一种新的养殖局面,一是面临无人可用,二是饲料浪费严重,并且人工效率很低,难以做到定时,定量饲喂。
降低防疫的风险
从防疫角度看,可以减少饲料在运输和饲喂过程汇总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减少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减少人员与猪的接触机会。可以减少饲养人员的劳动量,减少饲养人员,降低饲养的成本,可以有效的控制猪的日粮,有利于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
自动化养猪设备的好处:
(一)、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控制
(1)自动供料:整个系统采用储料塔+自动下料+自动识别的自动饲喂装置,实现了 的自动供料。
(2)自动管理:通过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设定,实现了发情鉴定、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卷帘等的全自动管理。
(3)数据自动传输:所有生产数据都可以实时传输显示在农场主的个人手机上。
(4)自动报警:场内配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报警系统,出现任何问题电脑都会自动报警。
(二)生产效率高
(1)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高:对于一个母猪群体规模为750头的种母猪场,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实现对猪场的管理。
(2)管理人员的工作很轻松:管理人员平均每天进场时间不超过1小时,进场的后的工作主要是进行配种、转群、观察、处理等由人来完成的操作。
猪场自动化上料系统是配套自动上料系统为定位栏母猪自动供料,其工作原理是饲料从料线管道挂到定量杯,当到设定喂猪的时间,控制系统控制交流电机运转,电机拉动钢索,钢丝带动定量杯里面防漏料球上升,定量杯落料口打开,饲料落入食槽。延时一分钟,电机反向转动,钢丝在千金坠作用下回拉,防漏料球下落堵住定量杯下料口。
安装自动化养猪设备养猪自动化料线优点,可根据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定时、定量饲喂,节省饲料。有效避免猪群发生应激反应,同一栋舍内的猪可以同时饲喂。使用自动化养猪设备猪场自喂料系统组成,供料系统包括:料塔、主驱动单元,输送单元、电控单元组成。喂料体统包括落料器、调节单元、电控单元、等。
聚泰自动化上料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性能稳定,使用可靠,故障率低。
⑩ 怎么样才能把猪养好
把猪养好方法及技巧
1、要养杂交猪。杂交猪瘦肉率可达百分之五十,而且具有抗病力强、发病少、生长快、节省饲料、成本低等特点。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