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用舞蹈拍好看的照片
扩展阅读
怎样删除粉碎性软件 2025-07-10 14:26:04

怎样用舞蹈拍好看的照片

发布时间: 2022-06-12 09:21:46

A. 用相机在家怎样自拍舞蹈艺术照

首先要准备一个三脚架,其次是要调好光圈速度,速度最少要调百分之一秒以上,开启自拍横式。

B. 怎么摆POSS拍照片好看

摆POSE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规律是通用的:就是眼、手、心三神合一的时候,POSE最好看,其中又以眼神最为重要,专业模特的眼神会有意识地朝向反光板或者灯光,这样会在眼中形成明显的高光亮斑,眼睛就会很有神;手的姿势最能反映出你的心理活动,你内心是烦躁的,手自然也就没地方可放,你内心是宁静的,手怎么放都很好看;然后是心,你要明白,你摆POSE的时候,并不是摆给摄影师看,而给自己看,或者给自己的爱人看的,想明白这一点,你就自然会摆出祥和、优雅的姿势。

C. 舞台摄影,怎样拍好舞台照片

舞台摄影是通过舞台上典型形象的形体动作变化和造型来塑造典型,表现的是舞台艺术的造型美、动作美、神态美和意境美,以此来表达思想情感。舞台布光讲究,变化万千,是摄影爱好者十分喜爱的拍摄题材。但灯光变化较大、环境光线较弱,也为拍摄带来一定的难度。拍好舞台照片,应抱我以下几点。

5、舞台摄影的曝光

舞台摄影曝光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在舞台光线强弱变化较大时,采用何种曝光模式,通常是按舞台表演动作节奏的快慢和拍摄者的拍摄意图来决定的。表演者移动的范围不大,动作也不快,可采用光圈优先模式,先确定光圈,再由相机根据光线变化决定快门速度。如表演动作快速急剧,可采用快门优先模式,先确定快门速度,由相机自动决定光圈大小。

6、色温平衡

舞台演出灯光使用色片较多,明暗和色温变化很大,如果仅仅设定为一种白平衡模式,拍摄的图片就会随着舞台灯光色温变化出现偏冷或偏暖的现象,甚至出现严重偏色。解决的办法是,根据舞台灯光变化随时调整白平衡模式,方可得到色温准确的图片。

D. 舞台舞蹈的摄像技巧

1,舞台摄影的测光与曝光
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曝光值,最好采用点测光或者局部测光的方式,尽量对着被摄主体人物测光,缩小测光范围的同时也会减少现场光线对曝光值的影响。由于舞台上的照明光线会随着剧情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昏暗,人物的动作也时时处于动态之中,因此,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并结合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等自动曝光功能,就能免去频繁的测量、调整等工作,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拍摄成功率。为了避免失误,可采用包围曝光的方式来拍摄,从中选取曝光相对准确的画面。

拍摄舞台照片时,尽量选择人物为基准点来进行测光。
2,利用现场光展现真实效果

由于演出场所内大部分是观众,应尽量避免因为拍摄而影响观众的权益。拍摄中还要注意,通常舞台是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因为闪灯的瞬间高光会影响到演员的发挥。实际上由于拍摄距离较远,闪灯也失去了使用意义,反而会破坏舞台上的现场灯光气氛,所以一般多利用舞台和剧场的现场灯光拍摄。大多数情况下,现场光都比较复杂,因此对于曝光来说难度较大。如果现场的灯光明亮、照射均匀,相机的测光系统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曝光值。如果主体光强,背景过暗时,要对着被摄主体测光,否则会出现被摄主体曝光过度的现象。若果有条件,使用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拍摄,并采用长焦镜头测光,这样可以减小测光的误差。拍摄时要以主要人物为曝光标准,随时注意现场灯光变化,并及时调整光圈、快门数值。利用现场光的同时,还要注意相机白平衡的调节。舞台一般多使用白炽灯或者聚光灯照明,因此要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白平衡使用不当,也会减弱现场感,甚至会改变画面的色彩表现。

3,舞台摄影的快门调整

拍摄舞台照片,要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以及现场光线的强弱来控制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于舞台上人物动作的抓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将舞台上的情景定格,也可以用慢速快门表现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制造一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快门速度控制在 1/60s 上下时,呈现在舞台上的主体该动的能动起来、该静的也静得下去,使拍出来的照片既有清晰的主体形象,又使画面具有流动感。为了达到不同的拍摄效果,要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数位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在快门速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数位相机的感光度可以调节,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时可以提高感光度,反之亦然。

4,三脚架的应用
舞台的灯光色彩绚丽,但往往是明度较低,在拍摄时手持相机很难稳定,有时为了追求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还要采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因此在舞台摄影中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单纯地拍摄舞台效果,可以把三脚架固定在某一位置。现在的碳素三脚架稳定性都非常好,而且重量也非常轻,如果需要变换拍摄角度,移动起来也非常方便。

E. 怎样才能拍好舞台表演照

相对于前面介绍的不同光线下的人像拍摄技巧而言,展会及舞台环境下的人像拍摄最为复杂,拍摄对象基本都在移动中,照明时特殊的人造光线,拍摄距离和角度受限,对器材及拍摄要求都非常高,那么如何拍好流光溢彩的舞台表演呢?

选择合适的位置与摄影器材。观看演出的时候,一般我们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但展会里的演出,我们却可以移动位置,第一排的正中肯定是最佳拍摄位置。镜头方面,广角和长焦镜头都会用到,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拍摄舞台的全景,使用70-200mm这样的变焦镜头可以拍到满意的半身和特写画面。要想拍好舞台照片,相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借助三脚架或独脚架来增加相机的稳定性就显得相当关键。

(抓拍到的瞬间表情)

在测光方面,你可能会认为舞台灯光复杂,使用点测光比较准确,其实,施工何种测光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光比均匀的情况下使用平均测光,光比不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点测光。为了防止相机的测光系统出现误差,先进行试拍,再调整光圈与快门设置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抓拍与连拍也是非常重要。舞台摄影对瞬间抓拍能力的考验不逊于体育摄影,当我们试图拍摄一个弹跳时,拍下的可能是一个落地的瞬间,还可能拍到的演员闭眼或皱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眼明手快,提前了解演出内容,并对演员的动作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适当提前按下快门或者采用连拍的方式,才能抓拍最美的瞬间。

拍摄注意

舞台摄影的快门速度取决于表达的需要,如果你需要突出舞蹈动作的动感,就要使用1/30秒这样的低速快门来突出动感。

F. 现代舞的拍摄技巧

与其他舞蹈相比,现代舞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现代舞具有鲜明的个性。现代舞要表现的不是某一种民族或地域的共性,而是舞蹈家本身独特的艺术个性。舞蹈家在舞蹈中传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思考,这种体验因每个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阅历,而更显得独特和新颖。

二、现代舞具有时代性。现代舞展示的不是对过去的沉湎,而是编舞家今时今日的感受和思考。现代舞的内涵和形式必定反映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因此,现代舞蹈家就算在处理最陈旧的题材,譬如男欢女爱,生离死别等,也会自出抒机,展示新人类对旧事物的时代诠释。

三、现代舞具有原创性。现代舞展示的不是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而是独特的不与俗流的形态和意识,现代舞的主旨、形式结构、内容等等,都希望要与众不同,做别人所未做过的尝试,标新立异,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创意。

通过观察和分析,抽象的现代舞可以使观舞者发现舞蹈可以有广泛的联想及诠释空间,并令其想象力解放出来,进入创作性的思考领域。事实上,这正是现代舞让观众一方作主动回应的特别理念。

现代舞舞姿简炼,动作活跃、舒展、自由、奔放、热烈,内容看似单一,却是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情感充沛。

以形体构成、光色调配、明暗对比、线条组合等手段,可以塑造出直观可见、可感的艺术形象。“用外在的东西把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通过“形”、“神”的和谐一体,反映某种意蕴。

为了拍出我对现代舞的感受和理解,我尝试过用多种方式进行拍摄。

用慢速后帘同步闪光是我最初的构想,但舞台表演禁止使用闪光灯,于是我又用了高速、慢速和多次曝光等方式来拍,结果是多次曝光最合我的心意。单次高速的,太静,象剧照,没有个性;慢速拍的,过虚,没有实点,不知所云;多次曝光(2-6次),可以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动静结合、有动有静,实处可以清晰地抓住舞蹈动作精彩的瞬间动作;虚处可以拍出舞蹈运动时的虚幻轨迹。但哪一段该动?哪一段该静?这,全凭摄影者自己对舞蹈的感悟和心灵的感应来决定按下快门的瞬间和希望达到的效果,完全是个人主观对现场舞蹈的再创作。我最初是用两次曝光拍的,第一次用高速(1/60-1/250秒)凝住一个动作瞬间,第二次用慢速(1/3-1/8秒)做出舞蹈运动的虚影,使之有动有静。但后来觉得两次曝光,画面还是寡了一点,因为现代舞大都以独舞或双人舞表演为多,于是我就用了三次、四次,甚至五次至六次曝光来拍摄;由于我拍现代舞都是在剧院拍的,固定坐位,不能随意走动,所以画面角度基本一样,但为了使到一组组照在画面上看起来有所变化,我除了注意有动静结合的,有静静结合的,还注意中景和特写结合,力求使到作品画面更加丰富、饱满、耐看。

现代舞舞蹈动作的即兴性和力度感很强,随时都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拍现代舞是件十分紧张、刺激的活儿。特别是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拍,一边是要盯紧台上的表演,别错过了精彩的瞬间;一边是要盘算着这次是用三次曝光还是多几次为好,是先快(门)后慢(门)呢,还是先慢(门)后快(门)……虽是置身于冷气剧场,但一场演出下来,还是拍得满头大汗。

我拍现代舞,开始也用负片,但色彩、效果都不理想,于是全部改用反转片拍。用反转片拍不仅色彩更艳丽,连暗部细节都能反映出来,达到较好的图像效果。

从98年开始,基本上一有现代舞、现代芭蕾舞、爵士芭蕾舞、国内的、国外的演出,我都争取到现场拍摄。

“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尤其是拍现代舞,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动静处理的效果并不能事前确定:该动的是否动的到位,要实处是否抓住了动作的精髓,都无法做到保证。因此,拍摄现代舞的作品成功率很低(尤其是拍反转片,曝光量控制更严格,有时拍到的画面不错,但多曝了一次,过量了,也就报废了,十分可惜),必须多拍才有好片出,而且这张片子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虽然现代舞表演在舞台上的动作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对舞蹈的感受和抓取的瞬间、处理方式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两次去拍同样的动作场面,得出的照片也都不能相同。因此,虽然现在拍现代舞的影友越来越多,却绝无相同的。

通过借助现代舞这个载体,拍出我内心深处同样飘荡着的一种空灵又飘逸、自由又迷茫的感觉,在给人带来形式感强的抽象美之时还能带给人以沉思与想象,并且强调个人主观感受,这就是我喜欢上拍现代舞的原因所在。

我力求拍下来的不仅是眼见的东西,而且还有想到的东西。”前苏联摄影家加兰宁说的话,也正是我的追求。

G. 摄影问题:下列情况如何拍照 1.舞台就是表演啦啦操啊,舞蹈啊(多人)如何拍摄

先了解了解它们再学使用它们。
这篇文档主要是关于光圈、快门和ISO的话题,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 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如何设定快门的时间要看被摄主体和光线来定,如果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一场球赛,飞翔的鸟儿,快门一般就要设在1/300秒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静止物体时一般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30秒,因为据统计手持相机拍摄,手的稳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这个时间范围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手就会抖动,使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如果是铁手那就另当别论!

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带好三角架,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手持相机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让我欲哭无泪!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较好,因为小光圈能把灯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这就迫使相机的快门要设置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曝光!我曾看过一位大师的作品,曝光时间有五分钟之长!

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是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有这样两组曝光组合,A.快门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为5.6。B.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F值为4。虽然这两组的光圈和快门值都不相当,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但并不能证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样!

最后就是感光度了,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来源应该是传统胶片的感光效应。传统胶片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当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不过高ISO会便照片上的燥点增加!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低ISO。

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都是调节这三个参数,我拍照时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快门速度来定的。作者:大有作为

H. 如何拍舞台照片

1、选相机

目的:高感好,画质好

舞台上经常是光线不足的(除非是传统京剧),所以需要提高感光度(增强进光量)来缩短快门时间去凝固舞蹈动作的瞬间性,此时需要更高的感光度。

2、选镜头

目的: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景别)

摄影席的位置距舞台中区的距离决定着选择什么焦段的变焦镜头更为有利 ,舞者活动的范围在中区居多(除非特殊情况),参照是舞者在舞台中区表演时我们用长焦端拍下的舞者依然能分清舞者的五官而选择。

舞者站在后去溢出了取景器为参照,舞台底线7m左右选择24mm——70mm镜头,舞台底线15m左右选择70mm——200mm镜头,舞台底线25m左右选择100mm——300mm镜头。

3、选位置

目的:获取理想的视域

首先用取景器观察,尽可能把舞台平面安放在舞者膝盖以下到脚面以上的中间位置而坐,因为舞台平面在构图时会平分舞者的身体以及和画框的关系。

如果选的位置具地面过高1.舞台平面就会平分舞者的身体造成比例呆板再者如果舞台平面超过舞者腰部之上舞者的身体比例上,多少情况下这样会显得地面很脏(俯拍),但是可以做为第二视角进行复拍。

4、设参数

目的:获取理想的曝光

(快门不低于320,光圈最大(舞台一般比较暗,所以求最大进光量,iso一般平衡在2000左右)点测光看曝光卡尺,尽可能用raw(舞台光线变化极快,raw格式可以后期弥补一定限度的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

定点光,舞台灯光会造成局部强烈的照度,舞台的后区仍然是光线不足,因而造成明显的画面反差,所有明暗对比强烈的舞台适合用点测光。

5、用边框

目的:对舞蹈空间深远与静谧的表达

取决于舞者动作的动势和你对动势的利用,动势的延伸与阻断,(横竖构图与边框比例)拍单人时(宁竖勿横)拍群舞群舞时(宁横勿竖)大于等于两个演员就适合用横构图。

6、选角度

目的:表现肢体的展现程度

决定角度的变化有三个因素(距离、高度、方向),而此时你坐在观众席在演出时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可走动的(有些彩排摄影师可以走动)。

7、用景别

目的:表现肢体的张力和呈现舞蹈的意境

(1)舞者大小的区别,大小引申出来画面的张力,(2)环境对人物烘托的不一。

8、抓动作

目的:凝固舞蹈动作的瞬间美

通常意义上来说舞蹈摄影中也有相对的“决定性瞬间”就是对相对于传统舞蹈的理解,不同舞种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舞姿。

9、造动感

目的:表现舞蹈动作的运动过程和梦幻的效果

舞台上极暗而且还有大量的动作,为了保证画面没有过多的噪点可以选择相对的感光度和慢门来满足拍摄,还有的是舞蹈本给你带来某种未知的、恐惧的、压抑的、无限感的、也可以会选择慢门。


(8)怎样用舞蹈拍好看的照片扩展阅读

舞台摄影一般分三种情形:1、在演出现场抓拍2、在彩排时拍照3、专门组织拍照。

无论何种情形,都要做到:在拍摄前熟悉剧情,了解演出高潮;了解表演者的风格和表现特征;拍摄时要抓住重要情节或表演的瞬间或相对静止的一刹那。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生动的艺术照片。

因此,舞台摄影中,首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点;其次要了解主要“剧中人”在某一位置所构成的代表性场面,制定相应的拍摄计划;

第三是准备必要的摄影器材,如小型相机、交焦镜头及各种附加镜、高速胶片等;第四是适应剧情选择好拍摄方位和角度,掌握好拍摄“瞬间”。

I. 如何拍摄舞台照

1、选相机

目的:高感好,画质好

舞台上经常是光线不足的(除非是传统京剧),所以需要提高感光度(增强进光量)来缩短快门时间去凝固舞蹈动作的瞬间性,此时需要更高的感光度。

2、选镜头

目的: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景别)

摄影席的位置距舞台中区的距离决定着选择什么焦段的变焦镜头更为有利 ,舞者活动的范围在中区居多(除非特殊情况),参照是舞者在舞台中区表演时我们用长焦端拍下的舞者依然能分清舞者的五官而选择。

舞者站在后去溢出了取景器为参照,舞台底线7m左右选择24mm——70mm镜头,舞台底线15m左右选择70mm——200mm镜头,舞台底线25m左右选择100mm——300mm镜头。

3、选位置

目的:获取理想的视域

首先用取景器观察,尽可能把舞台平面安放在舞者膝盖以下到脚面以上的中间位置而坐,因为舞台平面在构图时会平分舞者的身体以及和画框的关系。

如果选的位置具地面过高1.舞台平面就会平分舞者的身体造成比例呆板再者如果舞台平面超过舞者腰部之上舞者的身体比例上,多少情况下这样会显得地面很脏(俯拍),但是可以做为第二视角进行复拍。

舞台摄影一般分三种情形:

1、在演出现场抓拍2、在彩排时拍照3、专门组织拍照。

无论何种情形,都要做到:在拍摄前熟悉剧情,了解演出高潮;了解表演者的风格和表现特征;拍摄时要抓住重要情节或表演的瞬间或相对静止的一刹那。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生动的艺术照片。

因此,舞台摄影中,首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点;其次要了解主要“剧中人”在某一位置所构成的代表性场面,制定相应的拍摄计划;

第三是准备必要的摄影器材,如小型相机、交焦镜头及各种附加镜、高速胶片等;第四是适应剧情选择好拍摄方位和角度,掌握好拍摄“瞬间”。

J. 怎么用舞舞拍出清晰的照片啊…

只要拍摄条件稍微
差一点
,比如说室内,感觉光线并不暗的时候,用自动模式拍摄就宛如在拍摄夜景一样好多
噪点

要真是拍照功能好,根本不用那么纠结,动不动设置这个设置那个,总之对于小5的拍照不甚满意,也不想再纠结那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