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可以使人变漂亮的佛号咒语
阿弥陀佛
恭敬诚心的每天念阿弥陀佛佛号,止恶行善,吃素放生,坚持下去,容貌就会变好
净空法师---确实,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
1: 释迦牟尼佛,这是世间最好、最圆满的相貌。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阿难尊者出家,佛问他:你为什么出家?他看到佛的相貌太好了,这样出家的。
2: 佛也得要迎合世间人的心理,如果为他自己,大可不必;百劫修福是为度众生的方便,这个我们一定要明了。佛相是最美的,菩萨相美,都是修得的。
3: 确实,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
4: 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晓得。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你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
5: 你们身体的庄严、相貌的端好都操纵在自己手上,就看你怎么修。真正修行人,时间愈久,他确实显出来跟我们一般人完全不一样。
6: 古人说,四十岁以后相貌要自己负责任,四十岁之前是神识投胎来的时候你所取的相。
7: 为什么儿女像父母?他看到父母那个相,欢喜那个相,他的相就变成跟那个相相似,这个不是遗传,是投胎时候一刹那当中取的相。
8: 取的这个相,这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相貌会随着你一生的心行改变。如果一生心地非常善良,待人忠厚,成年之后,三十至四十岁,他就是忠厚老成之相。这相貌就变了。
9: 四十岁的时候,相貌定型了,不太容易改变,这时相貌要自己负责任。你心善,非常慈悲、善良的相;心胸险恶,那个相叫人一看就害怕,就是个恶相。
10: 晓得这个道理,我们总希望自己相貌能好一点、能美一点,那么你的心也好一点、美一点,相貌自然就美好。心地清净,自然就健康长寿,这一定的道理。
2. 念什么咒语和佛号可以让相貌今生之内变的端正、正气、大气、阳刚
只要你 贪、嗔、痴 少一点,相貌自然端正!
念佛经佛号可以有效的帮助你,持戒律可以有效改善!!! (具体请参考本人网络空间照片…… ^-^)
最快的方法是--禅定!!! 修习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提升气质!为什么?因为禅定需要集中注意力,要你静下心,要你观照自己的身心。 有效帮助减轻“贪嗔痴”三毒危害。
不过呢。。。改变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关键还是要从内到外,根本改善。。
佛有32相80种好,他为何这么端正??众生见到不起邪念,恭敬肃穆亲切慈祥,为什么?人家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长得漂亮的人很多,但是要长得漂亮又让人不会去亵渎的相貌就少了。
解决关键问题,就是要从核心着手,从源头着手,把握关键,自己为什么会不好看?为何不够端正?多的不讲了,建议你去读《金刚经》读了以后自然明白!
如果你是处于这个目的而读经持佛名号,估计作用不大,为什么?妄心啊!带着目的去念佛号,怎么能真正静下心来?怎么能接受到佛光普照?估计也没这个耐心,坚持不了多久。
不说了,去读金刚经吧!
佛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典,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倘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则生清净心。清净心中,无相无住,实为成就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3. 佛经如何解释:人为何有美丑之分
净空法师---你为什么长这个相貌?这个相貌是你在投胎之前想的,你喜欢这个相貌,它就变成这个相貌,从心想生。
所以世间人讲遗传,儿女的相貌很像爸爸、妈妈。它不是遗传,在佛法讲你喜欢爸爸、喜欢妈妈、喜欢他那个相,自己就变成那个相,不是遗传,这是想象,一切法从心想生
第一教我们“观身不净”,你真正清楚明白了,你对于身相就不会贪恋,你就决定不会为它而造罪业。众生造业,为身造的超过半数,为身体的享受,世间人所讲的身家性命,迷于身家,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招得来生不如意。诸佛菩萨所谓看破,看破什么?头一个就是把身家看破,身家的真相彻底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明白是不是不要身?不是,要身,要这个身替我修积功德。世间人迷于身家,利用身造作罪业,佛菩萨利用身积功累德,那不一样。由此可知,身家是个工具,它不是目的,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教里面,这是经教里面讲自他身,一切色法皆不净,我们自己的身,一切有情众生的身,色身都是不净之物。为什么不净?心不清净,心染污,所以身也就染污。心要是清净,身就清净,这个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跟心相对的讲,身是境界,是心的境界。身从哪里来的?是心变现出来的。佛在这部经开头就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身是从心想生的,你来投胎的时候,你有想,想才变成身。你为什么长这个相貌?这个相貌是你在投胎之前想的,你喜欢这个相貌,它就变成这个相貌,从心想生。所以世间人讲遗传,儿女的相貌很像爸爸、妈妈。它不是遗传,在佛法讲你喜欢爸爸、喜欢妈妈、喜欢他那个相,自己就变成那个相,不是遗传,这是想象,一切法从心想生。古人有所谓,四十岁之前是受前世的影响,四十岁之后,你的身体相貌要自己负责任,为什么?这是这一生当中,你的妄想、你的思想会改变你的容貌,如果你的念头恶、行为恶,你的相貌愈变愈凶恶;你心地善良、慈悲,你的相貌愈变愈好,就是这个道理。四十岁以后,自己身体健康、容貌,是要自己负责任。从你的容貌,从你的体质,就知道你平常想的是什么,思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很有道理。
如果我们都能够依照《十善业道经》来修行,前面世尊在总gang领里面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 、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果然照修,你的容貌一定跟菩萨一样,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今天的体质、相貌,没有达到菩萨水平,就是我们纵然修善,依旧夹杂不善,所以这种殊胜的果报,我们没有得到。一个人修行有没有功夫不必说,一看你的面相就知道,看你动作就晓得了。你有没有功夫,你的功夫到什么样层次,哪里能瞒得了人?瞒别人,那就是瞒世间愚人,有智慧的人、明白的人你瞒不了他。
诸佛菩萨绝不糟蹋身体,好好利用身体,所谓是“借假修真”。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身相也是虚妄的,借虚妄相修真的。真的是什么?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了三个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净宗经典说的,“真实之际”就是禅宗讲的心性,“开化显示”就是明心见性,这是真的,明心见性是真的,“住真实慧”这是真的。“住真实慧”是什么?是四念处的第二条观受,住真实慧这个享受好,这就是六祖惠能在《坛经》里面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住真实慧,他不生烦恼。第三个“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他受用。我们身住在世间,对于一切众生要布施供养真实的利益。佛菩萨住世只有真实,没有虚妄,他们的享受,受就是享受,真的是至高无上的享受,是智慧,决定不是烦恼,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应当要明了的。
4. 佛经让你知道相貌美丑的原因及如何改变
【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容貌是业力变现的,业力则是心,世间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相随心转,体质身体也随心转。不但身相随心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心转。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重点的课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门课程。谁不想自己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古今中外一切众生都在那里祈求,都有这个愿望,为什麽事与愿违?事实跟自己的愿望恰恰相背。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这个事实是怎麽形成的,怎麽来的。这就说到善与恶,果报的根源。我们今天所受的从事相上来讲是果报,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佛在《业报差别经》说明,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我们如果今天得这个果报,想一想看还有没有这个习气?因为过去生中造的这些恶业,得的现在的果报,往往还有余习,如果残余的习气还在,不能把它改掉,转业就困难了。
十种不善的业,青莲法师节录在注解里面,在三十七面第二行。
第一个喜欢发脾气。喜欢发脾气决定不是好事,不但你发脾气那个时候的相不好看,发脾气也伤身体会带来疾病,你身体多病,所以你想想发脾气那个相,好不好看?这才晓得丑陋疾病的来源。
第二个是嫌恨,心里常常怀着嫌弃别人,怨恨怨天尤人,这个情绪也伤身体。所以你要想身体健康,这十种用现在的话来讲叫病毒,心理上的病毒。人家为什麽相好?常生欢喜心,欢喜的时候那个相好看,发脾气相不好看。转业就从这里转,佛讲的真是合情合理,我们仔细冷静想想,佛讲得有道理。
第三桩是欺骗别人、迷惑别人,这是不善业。
第四种喜欢让众生生烦恼,扰乱别人,让别人身心不安。
第五种不孝顺父母。
第六个是不敬圣贤。圣贤人对于社会有大利益,这些人在这个社会上他的道德、学问、行持,都是这一个地区大众的好榜样,确确实实他能够教化这一方,对这一方的风俗人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圣贤人决不是要求别人尊重他,不是的。如果有希求别人恭敬供养,那是邪道,决不是贤圣,那是欺骗人。我们为什麽要尊敬他?尊敬他目的是劝导社会大众向他学习,是这麽个意思。我们学佛为什麽要尊敬佛?佛绝对没有说,你们一定要尊敬我,你到哪里去看到佛经有这个说法?我们敬佛是帮助佛弘法利生,帮助佛接引大众。社会大众不知道佛的好处、佛的功德,但是他从我们尊敬当中他见到了。我们自己本身在社会上,表现的就是善心善人,善心善人尊敬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好人,大家愿意亲近好人、向好人学习,我们尊敬目的在此地。所以见到佛像我们顶礼,不知道佛法的人一定要问,你为什麽对佛像那麽恭敬?为什麽对佛像要礼拜?你就把这些道理说出来,这他才明了。由此可知,也是属于表演,表演给这些没觉悟的众生看,让他们来觉悟。
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敬”这个字的基础上,所以印光法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学佛得利益多少,说老实话不在外面,在自己的诚敬之心。你有几分诚敬心,你得几分利益;你没有诚敬心,天天跟在佛的旁边也不得利益,这是真的。当年佛陀在世,提婆达多常在佛身边,六群比丘也常在佛身边,为什麽不得利益?没有尊敬心。他们眼目当中看佛也是平常人,跟我差不多,所以在佛的身边不得利益。如果有真诚,不在佛身边也得利益,为什麽?依教奉行,佛所说的他真正做到。
事,是太琐碎、太繁杂,掌握着纲领,事不违背纲领就入佛境界。总纲领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诸位要记住,依《观无量寿佛经》的说法,“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事相上再烦再多,只要与这个相应,你所有一切事相都叫菩萨行,都归纳在六度万行里面。所以《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一切造作皆是魔业”。什麽叫魔业?你所造作的这一切业,善业生三善道,恶业堕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就叫做魔业。与菩提心相应,你所造的是菩萨业,菩萨业叫净业,决定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这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明了,这一生在世间完全是表演的,你这是佛的弟子。佛表演、菩萨表演,我们佛弟子统统参加这个剧团,我们来表演的。表演什麽?没有自己,无我,完全是为人,完全照剧本演戏,他怎麽不自在?是自在随缘。这个日子过得快乐,过得真的幸福。别当真,一当真就是凡夫,你就搞六道了,表演的。所以对圣教要生恭敬心。
第七个是“侵夺贤圣,资生田业”,简单说就是对于圣贤人,他的生活必需品你侵犯他、夺取他,这个罪业就很重了。不但不供养还要夺取、还要霸占,障碍他弘法利生。
第八种“于佛塔庙,断灭灯明”,这个意思很长。事上讲塔庙里面都燃灯,你把灯熄掉了,这是事上讲。理上讲塔庙是道场,这个道场是做弘法利生的事业,那是放光明。每一天讲经,放光明;每一天念佛,放光明;每一天参禅,放光明。只要有人在那里真正修行,就是大放光明。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人看到的时候人得利益了,没有人见到的时候有鬼神见到。所以儒家讲“慎独”,你独自一个人不能放逸,不能说没有人看到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没有有形的人看到,有无形的人看到,无形的比有形的还多,不知道多多少倍。我们要度人也要度鬼神,我们给人做好样子,也要给鬼神做好样子,怎麽可以放逸?这个样子修,我们的诚敬才修得出来,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着人又是个样子,没有诚敬。这是许多同修,修行没有感应,修行得不到殊胜的果德,关键就在此地,不是用真诚心。由此可知,道场的道风跟学风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道风、没有学风,等于说塔庙里面灯明被灭掉了,断灭了。同样一个道理,如果这个道场确实有道风、有学风,到这个道场事相上点灯的人也多,烧香的人也多,这就说明来修学的人众多。
第九种不善的业因是,见到这些贫穷下贱之人轻视他,对他生起傲慢,加以毁辱,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贫穷下贱这些人,我们心目当中也是把他看作诸佛菩萨示现,他展示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不修福慧就得这个果报,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生尊敬心、怜悯心,自己要知道怎样修学。
末后一条是“习诸恶行”,这里面范围就广了,造作种种不善之行。
佛讲这十种得丑陋的果报,往昔所造的这些不善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一生果报能不能转?给诸位说,能转。你只要把这些习气、毛病统统改正过来,相貌逐渐就转变了,相随心转。真正有决心、有毅力改过自新,说实在话三个月到半年就有效果。要是三个月、半年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见面,转了你不一样了,就很显着。天天跟你在一起,不怎麽感觉到,不常在一起的时候,一见相貌变了。能够行之三年,那就明显的改变,你的家亲眷属天天在一起的时候,也觉得你变了,你不一样了。相貌变了,体质当然就变。
以上10种事情,都会让你这辈子很丑,如果你这辈子有些事情做得太过了,你这辈子就会变丑。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十者习诸恶行。以是十业。得丑陋报。
——《佛说业报差别经》
有10种方法,能让你容貌端庄,简单来说,就是美容的10种方法。
这10个美容的方法,比你花几万几百万去整容的效果要好无数倍,想美容的,可以认真学习一下这10条。
1,不要发脾气。不光表面不发脾气,心里也不会暗暗的怨恨。你一发脾气一怨恨,就会在体内产生毒素,这些毒素非常毒,通常就会让你变丑。如果是哺乳的妇女发脾气,产生的毒素就会进入奶水,毒害婴儿,如果脾气很大,甚至会毒死吃奶的婴儿。
2,布施衣服,也会让你变美。你要注意,应当是整洁的衣服,不要是丢垃圾桶的衣服,你拿去布施。
3,孝顺父母,会让你变美,这个效果很好的呢。特别是父母对你不好的情况下,你还能孝顺他们,那个美容的效果更好。
4,尊重贤圣,比如对恭敬三宝,你以后就会变美。
5,美化装饰佛塔。你以后就会变美。
6,打扫卫生。有些人在家里只顾着涂脂抹粉,却不知道,你把家里收拾干净一点,你以后就会变美。
7,打扫僧地,这个大概是说为出家人打扫卫生,你以后就会变美。
8,打扫佛塔,你以后也会变美。大家以后去了寺庙,应当主动去问客堂师父,弟子是来干活的,有没有活干啊?打扫卫生,洗碗洗锅,什么都可以做的。有些人以为自己去寺庙做义工,干活吃亏了,其实你是捡个大便宜,种福田啊。
9,你见到别人长得丑陋,你一点都不嫌弃别人,不轻视别人。以后你也会变得更美。
10,你见到别人长得端庄,你不嫉妒别人,你知道这个都是别人前世种了10种善因,所以这辈子就很美丽。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六者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佛说业报差别经》
5. 有什么佛经可以让人面相变得漂亮
净空法师---相貌好是怎么修来的。
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四十四页,“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我们前面学到二十八,梵音深远相。今天从二十九看起,“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这是经论不同版本有这些不同的文字出现,意思完全相同。佛的眼睛清净明莹,明亮有光,光多半是青色的。佛的眼睛像莲花瓣一样,莲花跟我们这个世界莲花不一样,我们世界的莲花,花瓣很大,如果眼睛像花瓣一样,一定不好看。我们看到经论上写的,诸佛刹土莲花叫千叶莲花,这个花有一千叶,我们就会想到像菊花一样,花瓣很细、很长,这个眼睛好看。所以,青莲花相是青色细长,这是好相。这个相从哪里来的?我们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定要有向往的心,佛有,如何我们也有?相好是果报,果必有因,修什么样的因,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善行善心会感得这种相好?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此地告诉我们,“系由生生世世”,这就是前面常说的无量世,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我们想想这个心好不好?慈悲心,慈悲的眼目及欢喜心对待一切众生,特别是对待这些苦难众生。对富贵人会有,会显出来,但是对一般苦难的人往往就没有了,反面的,会生起我慢的念头,贡高的态度,这就错了。什么人要慈悲?有苦难的人需要。我们往往用错了心,对富贵人心态很好,对贫贱的人我们就不以为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里,这错了。
佛与菩萨他们不但有慈悲,而且他们的心是清净心、平等心。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出的大慈大悲,生出怜悯欢喜心,欢喜这些众生与我有缘、与佛菩萨有缘,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也就是得到佛菩萨的照顾、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帮助他离苦得乐。可是苦乐这个果报,是自己过去今生心念善恶行持之所感召得来的。佛菩萨有没有办法叫这个贫穷的人得到财富、得到社会地位,能不能?不能。为什么?佛要是有能力,因果定律就被破坏了,所以佛做不到。但是佛确实又能帮助我们,他会为我们说明、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得现前这一种果报,这个果报由宿世所起的不善的心行,不善的心是念头,行是行为,言语造作所感得的。现在我们要离苦,把不善的心行要断掉,苦就离开了。再认真努力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我们的福报就会现前,乐的果报就来了。所以,佛明白这些道理,知道这些方法,你依教奉行,你自然会得到。
6. 想漂亮念什么佛经
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
昔波斯匿王有女。名曰赖提。有十八丑。都不似人。见皆恐怕。时波斯匿王募于国中。其有族姓长者之子穷寒孤独者。仰使将来。尔时市边。有长者子。孤独单己。乞索自活。募人见之。将来诣王。王将此人。入于后园。而约敕言。吾生一女。形貌丑恶。不中示人。今欲妻卿。可得尔不。时长者子白王言。王所约敕。假使是狗。犹尚不辞。何况王女。而不可也。王寻妻之。为立宫室。约敕长者子言。此女形丑。慎莫示人。出则锁门。入则闭户。以为常则。有诸长者子。共为亲友。饮宴游戏。每于会日。诸长者子妇皆来集会。唯此王女。独自不来。于是诸人。共作要言。后日更会。仰将妇来。有不来者。重讁财物。遂复作会。贫长者子。犹故如前。不将妇来。诸人便共重加讁罚。贫长者子。敬受其罚。诸人已复共作要言。明日更会。不将妇来。复当重罚。如是被罚。乃至二三。亦不将来诣于会所。贫长者子。后到家中。语其妇言。我数坐汝为人所罚。妇言何故。夫言。诸人有要。饮会之日。尽仰将妇诣于会所。我被王敕。不听将汝以示外人。故数被罚。妇闻此语。甚大惭愧。深自悼慨。昼夜念佛。于是后日。更设宴会。夫复独去。妇于室内。倍加恳恻。而发愿言。如来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恶。独不蒙润。佛感其心至。从地踊出。始见佛发。敬重欢喜。已发即异变成好发。次见佛额。渐睹眉目耳鼻身口。随所见已。欢喜转深。其身即变。丑恶都尽。貌同诸天。诸长者子。密共议言。王女所以不来会者。必当端正异于常人。或当绝丑。是故不来。我等今当劝其夫酒令无觉知。解取钥匙。开门往看。即饮使醉。解取钥匙。相将共往。开门看之。见此王女端正无双。便还闭门。诣于本处。尔时其夫。犹故未寤。还以钥匙。系着腰下。其夫觉已。寻还向家。开门见妇端正殊异。怪而问之。汝何天神女处我屋宅。妇言。我是君妇赖提。夫怪而问之所以卒尔。妇时答言。我闻君数坐我被罚。心生惭愧。恳恻念佛。寻见如来从地踊出。见已欢喜。身体变好。贫长者子。极大欢喜。寻入白王。王女身体。自然变好。今求见王。王闻欢喜。寻即唤看。见已欢喜。情甚疑怪。将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此女何缘。生于深宫。身体丑恶。人见惊怪。复以何因。今卒变好。佛告王言。乃往过去。有辟支佛。日日乞食。到一长者门前。时长者女。持食施辟支佛。见辟支佛身体粗恶。而作是言。此人丑恶。形如鱼皮。发如马尾。尔时长者女者。今王女是。施食因缘。生于深宫。毁呰辟支佛故。身体丑恶。生惭愧恳恻心故。而得见我。欢喜心故。身体变好。尔时众会闻佛所说。恭敬作礼欢喜奉行。
从前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叫赖提,身形相貌非常丑陋,算起来总共有十八处丑陋的地方,丑得都不像人了,见到她的人都会感到恐惧。
到了赖提公主该出嫁的时候,国王便派人在国内寻找从前是豪姓贵族而今破落贫寒的子弟。国王的使臣在市场的角落发现了一个贵族子弟,孤独贫苦,靠乞讨为生。使臣便把这个贫苦的贵族子弟带到了国王面前。
国王将此人带到后花园,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形貌丑陋,无法见人,现在我想许配她做你的妻子,不知你是否愿意?”
这个贫寒的贵族子弟回答道:“国王您的命令,即使是一条狗,我都不敢推辞,何况是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国王便把公主许配给他,并为他们建造了宫殿居住。并告诫驸马:“这个女儿样貌丑陋,不要让别人看到。从今往后,你出门要将门锁好,回来就把门关上,千万不能让人看到她。”
贵族的子弟们,常常聚会在一起饮酒作乐。每次聚会,其他贵族子弟的妻子都会同来,唯独国王的女儿,从不来参加。于是大家共同约定,过几天再次聚会时,所有人都要带着妻子,谁的妻子不来,就要重重罚金。
再一次的聚会,和从前一样,国王的女儿还是没有来。于是大家按照约定,对驸马做了处罚,驸马没有办法,只好顺从地接收大家的惩罚。
大家又再次约定,第二天的聚会,如果不带妻子来,还要被处罚。就这样,驸马被罚了两三次,依旧没有带妻子去参加聚会。
驸马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几次都因为你被大家罚以重金。”妻子问为什么,丈夫说:“大家有约定,聚会饮酒玩乐的时候,都要带着妻子同去,但国王有命令,不能让别人看到你,所有我数次被罚。”
妻子听后,非常惭愧,深深自责,于是昼夜念佛。过了几日,大家又共同聚会,丈夫再一次独自前往。妻子在家中更加恳切忏悔,发愿说道:“如来出世,能够利益众生,我是罪业深重之人,所以无法蒙受到恩泽。”
因为赖提的诚心所感,佛从地中踊出。赖提最先见到佛的头发,心生欢喜恭敬,自己的头发立即变成美丽的头发。
再看到的是佛的额头,依次见到佛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乃至全身。随着她逐渐看到佛的全貌,她的心也愈来愈欢喜恭敬,她的身体也跟着变化。所有的丑陋之处褪除净尽,端庄美丽如天女。
贵族的子弟们,悄悄聚在一起商议,国王的女儿不来参加聚会的原因,无非有二:或是端庄美丽异于常人,或是丑陋无比。我们今日把她的丈夫灌醉,然后解下他的钥匙,去他家开门看个究竟。
于是大家把驸马灌醉,解下钥匙,共同前往驸马家中。大家开门一看,见到国王的女儿端正无双,便关上门,回到聚会处。那时驸马还是没有醒来,大家便把把钥匙归还,系在他的腰下。
驸马酒醒,回到家中。开门看到一个美貌无比的女子,奇怪地问道:“你是哪里来的仙女,为什么在我家里?”妻子回答道:“我是你的妻子赖提呀。”驸马非常奇怪,问妻子是如何变得如此美貌。妻子回答:“我听说你多次聚会都因我而被罚,心中非常惭愧。于是恳切念佛,后来见到佛从地中踊出,我见佛形象心生欢喜,所以身体相貌也变得好看了。”
驸马听后,非常欢喜,便去拜见国王,告诉国王,赖提的身体相貌,自然变美丽端庄了,希望能见国王。国王听后也很高兴,便诏来见面,见后心中十分欢喜,但也觉得很奇怪。于是去拜见佛,向佛问道:“世尊,我的女儿是什么样的因缘,生在国王家中,身形丑陋,人见惊恐。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今日突然变得美丽呢?”
佛告诉国王:“在过去,有一个辟支佛,每日出门乞食。一日走到一个长者门前,长者的女儿拿着食物布施给辟支佛,看到辟支佛身体粗陋丑恶,便说道,‘这个人真丑陋,皮肤粗糙像鱼皮,头发如马尾。’那时的长者女,就是国王的女儿,因为施食的缘故,生在国王家中。但由于毁骂辟支佛的原因,身体样貌丑陋。因惭愧心和真诚心,得以见我,因欢喜心,身形样貌变得美丽端庄。”
这时众人听佛讲了赖提的因缘。恭敬作礼欢喜奉行。
7. 佛教是怎么解释人长得漂亮和长得丑如题 谢谢了
编辑 佛经书里有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世尊! 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二、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三、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 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 胜鬘!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胜鬘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了。 胜鬘夫人听了世尊的开示,很惭愧而又欢喜的说道!“世尊!我听了你的开示,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而身世尊贵的原因,好比从黑暗中得到光明,从荒野中发现了康衢大道,这道理实在太奇妙了。 我从今天起,纵然有人说我坏话,也不生气,对别人更不生妒嫉之心,常随喜赞叹他人之善,并要以一切财物、饮食、医药、建地屋宇、香花供养沙门及婆罗门。 归我统制的妇女很多,我也要教她们如是学,如是行。请世尊收我为弟.子吧!我要皈依佛、法、僧三宝,直到终身。 结后语: 听完了佛陀的回答,胜鬘夫人的心灵已经得到光明;聪明的读者您是不是已经把握到兼具美丽与富贵的要诀了呢?首先要培养温柔的性情、谦虚忍让、不计较、不忌妒,并且能够随喜赞叹别人善行的美德。其次要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舍宅、财物广行布施,恭敬、供养出家的修行人。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就可以收获了;如是因、如是果,佛陀的真理让您永远离贫穷、丑陋与卑贱 [PS 脾气好点] 1、微笑 有人说,微笑是绽开在脸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谓:“拳头不打笑脸人”,微笑的表情总是楚楚动人,令人愉悦,使人感觉亲切。最主要的是,微笑不仅给人的外在美感,还在于微笑的表情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种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总是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常把笑意带在脸上,把善意传达给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2、多赞美 好话,谁都爱听,而且不仅仅是人。佛在《楞严经》上早已说过:“宇宙万物皆能闻觉知”,而科学家从对水的实验中就发现,水的结晶是如何随着外在的声音而改变它的形状。江本胜博士依据水会受物体振动而起变化的原理进行试验。当他播放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名曲时,在显微镜下,他看到水的结晶随着优美的旋律不断产生美妙的变化。 对水说好听的言语,水结晶成漂亮的图案;对水恶言恶语时,水结晶混乱无章。这个震撼人心的结果也反应了人的精神对物质的影响。我们还进一步看到,善念能够让物质变得美好,而恶念则令物质变得丑陋。看看这些图片,做父母的可能就会明白,若是自己对孩子多些鼓励与赞美,孩子会更加聪明漂亮。对别人多赞美,口出善言美语,自己听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丽。 3、多忍辱,不生气 多忍辱,少生气的人脸色自然好看。《佛说罪福报应经》记载:“为人丑陋,喜嗔恚故。”说明长得丑陋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为人端正,颜色洁白,辉容第一。手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说明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4、忆佛,观想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世尊那日因为忆佛、念佛,受到阿弥陀佛神力的加持,使他当日的相貌特别好看、庄严。当他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十方一切诸佛跟释迦牟尼佛融合成一体,释迦牟尼佛当下就变成一切诸佛,佛相貌之庄严可想而知。即使连最庄严的佛陀在念佛都会得到诸佛加持而面目变得更为庄严,若是我们诚心忆佛、观想佛,我们的面目怎么会不变美好呢? 许多经典都告诉我们,佛的相是最好的相!我们念佛,心里有佛,相貌不知不觉就变成佛相。我们要想相貌好,就多念佛。念佛、观想佛,身心就会逐渐变成佛的样子。释迦牟尼佛想阿弥陀佛的时候,相貌就变成了阿弥陀佛的样子,显示无比殊胜庄严。 5、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最美。感恩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感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对所有一切常怀一颗感激的心,内心就时时绽放朵朵迷人的花儿。满心芬芳的人,怎么会不洋溢着如花一般的美丽呢? 6、多于佛前献花 《佛说罪福报应经》记载“为人丑黑,遮佛前光明故。”长得又丑又黑的缘故是由于把佛前的光明遮住的缘故。由此可知,如果常献花于佛前,庄严佛像,必得好相。 7、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厌恶。若一个人起慈悲心、柔软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欢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说:“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命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希望成为美丽的人,用美丽的心念来看待世间,你不但发现一切变得美丽,连自己的外在也会越来越讨人欢欣! 8、多接近“美人”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近“美人”,自然也会受到他们的美丽哲学的影响,自己迟早都会变成“同道中人”。“美人”不单单只是指拥有美丽的外表而已,而更重要的是指心灵美丽的人。常与“美人”接触,无形中也让自己的心灵多接触一份美丽,自然美亦由心生。 9、念佛号 念佛号,变漂亮,是否有点无稽之谈?《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有云:“诸佛子等,若闻妙色身如来名号,能令汝等不受丑陋,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天上人间,最为第一。”经典就已经说明了念佛号可让一个人的相貌变化,而佛咒语其实就是提供了变漂亮的方便法门。 若是希望外表庄严,有美感,有众生缘,可以随时念: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宝莲花步如来。念这三尊佛时,可以把自己以前丑陋的“基因”(如你以前的生气、嗔恚等等的心念)去除掉。 阿弥陀佛,愿一切有缘之人生生世世拥有亮丽容颜,布施欢喜,日日心如明镜,时时自在吉祥!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 希望外表庄严,有美感,有众生缘,念:"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宝莲花步如来"。念这三尊佛时把自己以前丑陋的基因(如你以前生气嗔恚等)去除掉。
8. 佛法修什么法能端正相貌
《十善业道经》中讲:若离瞋恚,即得……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又说:离忿怒心,……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身相端严就是身体相貌端正庄严;诸根严好,就是五官、相貌庄严美好。
而且众共尊敬、见皆敬爱,而不会让别人产生嫉妒、亵渎的念头。
《地藏经》中,佛从反面说:瞋恚得丑陋窿残报。
可知,想要相貌端正,真正的业因就是修忍辱,远离瞋恚的烦恼习气,柔和慈悲,常生欢喜心。
十法界之内的佛,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修相好,主要内容就是忍辱,在任何情况、环境下保持心平气和。
9. 什么佛咒可以让相貌变美
那要看你说的是哪种美了。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念佛可美不了,也没哪个男人会喜欢念佛的美女,我认识一位姐姐就是学佛的,不过她天生是美女。但是我并不喜欢她念佛那种美。念佛会让你变得端庄大气,但男人看了不一定喜欢。念佛若是开悟了,人变聪明了看世事也不一样了,普通男人可受不了这个。 佛经有说过念某经可以让你遇上的鬼怪变美,这样你就不怕了。也有说过让自己变美的,不过那得你死了以后才有效。不知道那个时候你还需要吗?
10. 佛菩萨能不能帮我的外貌改变漂亮
外貌属于已经成熟的业力,要改变非常困难,因为需要掌握观想的要点,还需要持之以恒的修炼。
观想的要点就是将自己观想成想要的具体样子,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还要祈祷佛菩萨加持让观想尽快成为现实。在佛经中有金刚女见到世尊当下改变相貌的公案,具体内容为:
波斯匿王的摩 利夫人生了一个女儿叫做金刚,长相极为丑陋,皮肤像骆驼皮那样粗糙,头发又粗又硬如同马尾。
国王把她养育长大之后,找了一个贫寒子弟做她的丈夫,然后为他们建造舍宅,从里到外有七重门关着。国王嘱咐女婿:在你外出的时候,要自己带好钥匙,开关由你,不要让我女儿出门见人。
金刚女内心苦恼,她自责说:我造了什么罪业,被丈夫厌恶,每天都关在黑屋里不见天日。她又想:现在佛在世上利益众生,凡是受苦受难的人都能得到救度。于是就以至诚心遥礼世尊,心里说:唯愿世尊慈悲我,降临在我面前,给我教导。
由于金刚女内心精诚,佛知道她的心愿,就显现在她前面,现出绀青色的头发让她看到。金刚女抬头看见佛头发的相,更加欢喜。由于欢喜恭敬达到了极深的程度,这时她的头发自然变得又细又软,像绀青色那样。
佛又现出面轮,金刚女见到之后,心里欢喜,她的面貌也顿时端庄起来,恶相、粗皮自然消失。佛又显现半身相,齐腰以上,金色耀眼,金刚女见到佛身,欢喜心更深。因为欢喜的缘故,恶相顿时消失,身体显现得像天女那样端正。
佛怜愍她,现出全身相,金刚女目不转睛地看着佛身,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时候她全身都变得端正,原来的丑相完全消尽,显现出举世少有的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