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火山图片怎样做
扩展阅读
杏花开放时间长了会怎样 2025-08-02 04:06:14
汽车桥边小路怎样开 2025-08-02 03:49:56

火山图片怎样做

发布时间: 2022-06-29 15:42:41

❶ 火山小视频中下图的特技是怎么做出来的用什么app可以实现

1、火山小视频里面的特效都是用特效软件制作的,就是影视剧特效处理软件。一些科幻大片都是这么做的。
2、火山小视频特效,具体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脑版的,比如AE、PR。另一类就是手机版的,比如ae手机版、特效行者。两种类型相比较来说,电脑版的效果好,但是界面复杂,需要经过仔细学习才可以做好。手机版的效果较差一点,但是操作简单,上手快,做好的视频上传火山很受欢迎,热门上经常看到。建议题主使用手机版。
3、火山小视频特效在热门上常见的,题主给出的图片,是一种简单的飞天特效效果,这种特效只要手机上安装ae手机版或者特效行者,导进去准备好的素材,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然后将做好的视频上传到火山小视频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❷ 基因火山图怎么做

基因差异火山图看法如下:

火山图可反映总体基因的表达情况,横坐标代表log2(Fold Change),纵坐标表示-log10(P值),每个点代表一个基因,颜色用以区分基因是否差异表达,图中橙色的点代表差异表达基因,蓝色的点代表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聚类图聚类图可以衡量样本或基因之间表达的相似性。

在聚类图中,横坐标代表样本聚类,一列代表一个样本,聚类基于样本间基因表达的相似性,样本间基因表达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类推。

纵坐标代表基因聚类,一行代表一个基因,聚类基于基因在样本中表达的相似性,基因在样本中表达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类推。

色阶代表基因表达丰度,越红代表上调得越明显,越绿代表下调得越明显。

火山图先关:

火山图(Volcano Plot)是一类用来展示组间差异数据的图像,因为在生物体发生变化时从全局角度而言大部分的基因表达没有或着发生了很小程度的变化,只有少部分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故而,火山图常见于RNA表达谱和芯片的数据分析中,最常用于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近年来也陆续有其他组学的应用,此处不做详述。

火山图的本质是一个Plus版的散点图,其中包含两个重要的概念:

1)显着性,也就是p-value,差异性检验两组样本的p值,以负对数-log10(P-value)转换做为纵坐标;

2)以log2(Fold Change)为横坐标,即可得火山图,利用一定的筛选条件(如Fold Change大于2倍,显着性P值小于0.05),即可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后续研究。

如果大家用的是DEseq2分析RNA表达谱的数据,分析结果应该如下,其中

log2FoldChange是表达量的log2(Fold Change)值,padj列示矫正后的pvalue,这两列也就是我们画火山图需要的两列。

首先,我们把DEseq的输出格式转换成dataframe格式,用函数as.data.frame(),并用head查看其前6行,如下:

df <- as.data.frame(res)
head(df)

接下来按照P<0.05, log2FoldChange > 2 或者log2FoldChange < -2进行下调和上调表达的颜色设置:

设定分组并赋值给变量color,我们把P<0.05, log2FoldChange > 2定义为上调,颜色设置为红色,把P<0.05, log2FoldChange < -2定义为下调,颜色设定为蓝色,其他既不上调也不下调的颜色设定为灰色,见代码如下:

df$color <- ifelse(df$padj < 0.05 & abs(df$log2FoldChange) >= 2,ifelse(df$log2FoldChange > 2 ,'red','blue'),'gray')

设定好分组,还需要给分组指定颜色:

r color<- c(red = "red", gray = "gray", blue ="blue")

绘图的完整代码在这里:

p <- ggplot(df, aes(log2FoldChange, -log10(padj), col = color)) +
geom_point() +
theme_bw() +
scale_color_manual(values = color) +
labs(x="log2 (fold change)",y="-log10 (q-value)") +
geom_hline(yintercept = -log10(0.05), lty=4,col="grey",lwd=0.6) +
geom_vline(xintercept = c(-2, 2), lty=4,col="grey",lwd=0.6) +
theme(legend.position = "none",
panel.grid=element_blank(),
axis.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16),
axis.text = element_text(size = 14))
p

代码部分需要注意的亮点:

1)对qvalue做了一个log10的转换

2)画纵轴阈值线的时候做了-log10(0.05)

3)其他绘图参数和理念都是和绘制散点图是一样的

❸ 怎么做火山地形图

那就是做分层设色图时吧...总的先画等高线图吧,然后分层填色...
如果是剖面图,那就先画剖面再填色...

❹ 火山小视频怎么编辑图片

1、首先点击下方的红色【+】按钮人,然后进入拍摄页面;

(4)火山图片怎样做扩展阅读:

火山小视频是一款15s原创生活小视频社区, 由今日头条孵化, 通过小视频帮助用户迅速获取内容,展示自我,获得粉丝,发现同好。

2017年6月,腾讯应用宝"星APP"5月榜单发布,火山小视频APP登顶新锐应用。

2018年4月5日,被央视点名的火山小视频APP在安卓手机各大应用商店内下架。 4月13日,火山小视频已经暂时关停同城频道,进行整改,具体恢复时间尚未确定。 8月,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被广电总局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❺ 火山怎么做

准备材料(基本都是现成的)

1、小苏打一包(超市都有卖,半包也可以)

2、白醋

3、颜料或者色素

4、沐浴液或者洗手液

5、水

6、一个防水的稍大一点的盘子

实验前的准备:画一幅心中的火山图

任何一个简单的实验,赋予它更多一点的外延,就可以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一点。既然是要做火山,那么不妨让孩子先来思考一下,他印象中的火山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火山,但是kiki对火山也不陌生,听的最多的是火山爆发,恐龙灭亡了。

所以,在实验之前,我拿出纸和笔,跟kiki一起画火山的样子。

原来,kiki心目中的火山,真的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她说:红色的是火,火山在喷火。

聊聊火山的小常识

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最深的地底下,地球的最中心,里面都是滚烫的岩浆,(由于地心引力的变化),里面的岩浆一直在翻滚着,想找到出口从地面出来,就好像锅里的热气一样,只要盖子有个小洞,里面的热气就会冒出来。地球的地面并不是很平整,岩浆一旦找到裂缝或者地球薄弱的地方,他们就会从里面喷出来,于是就变成了火山。

当然,说的时候,也可以在图上比划着,孩子就更容易理解。

实验终于开始啦

材料都准备

考虑到是火山,宝贝也可以准备小型的模型,搭建一个火山周边场景,kiki再次想到了恐龙,在她看来,火山跟恐龙是不可分割的。

4、实验原理
关于小苏打: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就是碳酸氢纳。小苏打跟食盐一样,有很多用处,可以防止物质酸化,可以用作食品膨松剂,可以用作清洁剂。

酸碱反应:小苏打是碱性物质,跟酸发生中和反应,比如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当两者相遇,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在苏打粉里加入沐浴液,因为气体的产生,就会产生大量气泡,加入沐浴液,可以让气泡产生更明显,且不容易快速消泡,岩浆涌出的效果更明显。

5、实验步骤
步骤1: 捏出火山山体及熔岩

考虑到火山的颜色,一般是山体(黑色或咖啡色)加熔岩(红色)

这有点像玩橡皮泥,只是我们用料是小苏打。在做山体部分的小苏打里加入一点黑色的水,好让苏打团成型;再在熔岩部分的小苏打里加入红色水,再加一点沐浴液。考虑到沾手,我都分别放在保鲜袋里揉搓。

火山熔岩是红色的,先捏成了一坨。

然后,在外围包围上火山山体(kiki一定要用紫色的,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唯美梦幻的火山)

为了让熔岩从中间涌出来,我们在熔岩的中间摁了一个小洞

步骤2:向熔岩洞里滴上染成红色白醋(或者用杯子稍稍倒入),等待岩浆涌出

陪孩子玩还有一个次要目的就是消耗孩子的时间,这个实验完全可以担此大任。kiki一边滴着,一边观察,然后又摆弄着恐龙,一个人玩了很久哦。

❻ 火山小视频怎么上传图片

火山小视频是一款15s原创生活小视频社区,通过小视频帮助用户迅速获取内容,展示自我,获得粉丝,发现同好。火山小视频上传图片的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1、找到手机设置功能,选择权限管理。

2、在权限管理中选择火山小视频,然后会看到相机权限,点击开启即可进行图片的拍摄上传。

❼ 如何制作火山喷发的模型

这个好办,你先用泡沫塑料整个火山的形状,(真实的火山没有是很规则的锥形的)然后再打石膏,再做地皮,接下来根据真实的地理环境做地皮植物等等,真实的岩浆是烧红的岩石,这个可以用水之素辅助做出效果,再用光纤效果就出来了,喷发过程的火山灰是挺难做的,一点点来吧,估计会6个月左右,我这是安做静态模型做了,要只是演示的话用不着这么做

❽ 火山怎么做自已相片在上面

软件推荐用 数码大师,是很优秀、发展最久的电子相册制作软件!
软件支持插入大量的婚纱照片、好听的背景音乐、各种特效或精美相框,便可以制作出非常绚丽多彩且漂亮的婚礼电子相册!
还可以直接生成VCD、SVCD、DVD等各种格式用于刻录光盘,或者上传到薯仔、优酷等视频网站,和大家分享你的杰作。
操作简单好用,使用人性化,功能超强,制作的婚礼相册效果非常好看,你可以试试看!
软件本身也不会捆绑大量广告和插件,这点我很喜欢!

❾ 火山小视频的背景图片怎么弄

打开抖音火山版首页左上角头像;在弹出页面上方点开进入我的主页;进入我的主页后,轻点上方的背景图;点击后就会弹出一个小框,点击从相册选择;从相册选择图片后,点击右上角的小勾;然后拖动选择,点击右上角裁剪即可;

❿ 如何看懂和绘制火山图

今天就先来聊聊如何看差异表达基因数据,火山图,聚类图又怎么看。1差异基因筛选方法那差异基因是如何筛选出来的呢?差异基因的筛选方法有很多,包括倍数法、T检验、F检验及SAM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GCBI上用的倍数法和SAM法。
倍数法适用于没有生物学重复的样本,其计算基因在两个条件下表达水平的比值,确定比值的阈值,将绝对值大于此阈值的基因判断为差异基因。
SAM算法适用于有生物学重复的样本,通过对分母增加一个常量
T
检验过程减小了假阳性发生的概率。文献中报道,相较于其他算法,SAM算法更为稳定,筛选出的结果也更为准确。2差异基因数据解读经过合适的差异基因方法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结果一般分为两部分,数据+图形。
数据结果展示如下图所示(两分组)众多参数中,重点看三个。p-value或q-value没有做生物学重复请跳过这一步。
p-value或q-value是统计学检验变量,代表差异显着性,一般p-value或q-value小于0.05代表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因为p-value或q-value衡量地是某个基因假阳性的概率,如果p-value或q-value越低,那么挑选该基因出现假阳性的概率就越低,可验证性就越高。
两者具体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那p-value、q-value同时存在时看哪个呢?
SAM法只有q-value。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差异筛选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假设检验过程,对于多重假设检验,单次检验中差异显着基因的假阳性率(p-value较小)可能会较大,而q-value和FDR值较常见的BH校正方法得到的FDR值而言,改进了其对假阳性估计的保守性。
即q-value相比于p-value更加严格,当差异基因结果较少时,可以退而求其次看p-value。Fold
ChangeFold
Change表示实验组比上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倍数,一般表达相差2倍以上是有意义的,放宽要求1.5倍或者1.2倍也可以接受。
看表达倍数的同时还需结合基因表达丰度,信号值太低的基因会在后续的验证实验中检测不到。3差异基因图表解读在差异结果的图形展示结果中,主要是火山图和聚类图。火山图火山图只针对两分组且有生物学重复的情况。
如何看火山图呢?火山图可反映总体基因的表达情况,横坐标代表log2(Fold
Change),纵坐标表示-log10(P值),每个点代表一个基因,颜色用以区分基因是否差异表达,图中橙色的点代表差异表达基因,蓝色的点代表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聚类图聚类图可以衡量样本或基因之间表达的相似性。
如上图所示的聚类图中,横坐标代表样本聚类,一列代表一个样本,聚类基于样本间基因表达的相似性,样本间基因表达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类推。
纵坐标代表基因聚类,一行代表一个基因,聚类基于基因在样本中表达的相似性,基因在样本中表达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类推。
色阶代表基因表达丰度,越红代表上调得越明显,越绿代表下调得越明显。
如何做聚类图请戳往期推送做个聚类图只需1分钟
差异基因有了,如何挑选潜在基因进行实验验证呢?
关键还在于感兴趣点在哪了。粗略的看,可以先看KEGG或者GO功能分类,看差异基因具体富集在哪些通路或功能。
比如关注的是细胞内酸合成关键酶,可以重点看酸合成和碳流相关通路。具体如何看KEGG或者GO功能分类,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