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助听器能帮助先天性耳聋患者听到声音吗
无论哪种性质的耳聋,都有个轻重程度,只要还能测到有残余听力,戴助听器基本都能听到声音,但能不能听懂就情况各异了。
先天性耳聋,如果是轻度,日常交流是没问题的,如果是上学的小孩子,清辅音的发音会不准,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如果是中度,不戴助听器日常安静环境下交流也没有问题,但人多或者距离远,会听的比较费力,说话也会出现明显的口齿不清现象。重度或者极重度情况的患者,日常交流困难,需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佩戴助听器,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才能学习语言,不然就无法学习语言,还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很多聋哑人就是这样,先聋后哑的。
如果是残余听力一点都测不到,那戴助听器也没啥效果,听不到声音,要考虑做人工耳蜗了。
㈡ 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是耳聋儿童这一现实呢
除了坦然面对现实之外,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孩子适应外部环境,增强自身生存能力,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
耳聋,听不见任何声音,感受不到任何鸟语花香,谁最痛苦?孩子,是您的孩子啊。
但是这种残疾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吗?非也,非也。孩子是父母两人情到深处水到渠成的结晶,凝聚了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最美好的期望。
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玉雪冰聪,青出于蓝?但是在新生命孕育的过程中,各种不可控因素由不得人为干预,因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问题无可避免退无可退了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是上上策?
1.首先家长必须认清楚的一点就是,孩子耳聋残疾已成定局,孩子无法听到声音,无法开口说话,这些已经足令孩子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痛苦难当。
家长作为孩子唯一的依靠,没有任何推卸责任的借口,家长能做的就是擦干泪,不要哭,要坚强,要勇敢,要对着孩子笑脸相迎,要把自己的乐观情绪装在孩子的眼睛里,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2.虽然孩子耳聋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但是为了孩子未来着想,留给家长叹息流泪的时间其实所剩无几。因为家长必须要行动起来,要想办法帮助孩子一点一点触摸到外界,要让孩子亲自感受到大自然令人心醉的各种声音,也才能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大环境,以此增强生存下去的实力。
3.家长需要去医院请教医生,带着孩子去做各种康复训练。这个过程的确令人心力交瘁,但是谁让您是孩子的家长呢?抚养一个新生命,是每一个当父母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啊,家长必须要顽强的陪伴着孩子走下去。
当然,现代社会,科技成就日新月异,各项医疗方法层出不穷,耳聋治疗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突破。
比如说,安装人工耳蜗植入,可以帮助孩子听到梦寐以求的声音,能够真正开口说话,和他人相处,也能毫无障碍交流下去。
总之,家长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提高应对能力,借助于外界力量,更能锦上添花。
办法总比困难多,对吧?
㈢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不一样。助听器只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但这种声音放大和麦克风声音统一放大的原理不同,而是选择听力损失的部分来进行放大。使用助听器的前提是:病人还有残余听力,即病人的残余听力一般在85分贝以下,这样,患者使用助听器后还是有效果的。当然,部分患者残余听力在85分贝以上,戴助听器也可以听到声音,但是,这个声音的清晰度是非常差的,常常是跟人面对面交流,只听到声音,却不知道别人说什么。
而人工耳蜗一般适合于那些没有残余听力的、或是残余听力达到85分贝以上、使用助听器的效果很差的人。人有一个听觉感觉器官叫耳蜗,里面有听觉感觉神经。当听觉感受器受到损害后,就不能把外面的声音、能量转化为听觉系统的神经脉冲,人们就听不到声音。而人工耳蜗的作用是,使用电流直接刺激听觉神经,让它产生脉冲,但这种脉冲必须具有像耳蜗一样的功能,具有编排声音程序的能力,也叫做编码功能。然后,听觉器官把声音编排为神经密码.通过大脑皮质解码,成为人类的大脑所能接受和认识的语言信号。
㈣ 怎样给耳聋的宝宝选择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虽然给重度和极重度聋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植入人工耳蜗,并且对人工耳蜗类型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来讲,如果需要植入人工耳蜗,那么就要选择较好的人工耳蜗,因为人工耳蜗价格昂贵(一般都需要十几、二十万人民币),因此在决定植入人工耳蜗时一定要选择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对于一个较好的人工耳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指标方可使用: (1)要有明确的安全性; (2)要能长时间使用; (3)其电子设备要可靠; (4)埋植的部分生物相溶性要好; (5)要能达到复制语言的目的(多导的要比单导的效果好)。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人工耳蜗的两项主要的局限性。第 一,植入的人工耳蜗不能修复已受损的听力系统,如果仅存很少的听神经,将不能给大脑传载足够的信息,理解如语言这样复杂的声音,比仅仅探测到声音需要多得多的听神经,因此人工耳蜗使用者成绩(即效果)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残存的健康听神经数目的不同,不幸的是已损坏的听神经目前还是无法修复或取代的。第 二,人工耳蜗尽管有帮助,但却不是魔术,也未达到尽善尽美,不能像戴助听器适应以后的效果,更不能像正常人的听觉,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耳聋患者首先要选配助听器,如果配助听器无效或者效果差时我们才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而当我们决定选择做人工耳蜗时,首先要选择较好的合适的人工耳蜗,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你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做人工耳蜗植入除了要选择好人工耳蜗外,对于患者的选择也是有条件和标准的,即人工耳蜗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的极重度聋患者或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差的患者都合适做人工耳蜗植入,影响因素有耳聋时间的长短、发生耳聋的年龄、致聋的原因、内耳神经纤维的情况、耳蜗的影像学情况等等,是否都能支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另外患者对重获听力的渴望程度、家庭财力的支持等诸多因素都将可能影响到人工耳蜗的植入。 植入人工耳蜗的选择标准,对于成人和儿童有相同和不同的标准。共同的标准是:(1)听力方面。双耳需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助听器和其他装置均无法改善听力情况者;(3)无手术禁忌症。在放射学上无放置植入物的禁忌症;(4)有改善听力的强烈愿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5)有家庭、朋友的支持和对人工耳蜗的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6)其他情况。比如与人工耳蜗植入中心的距离以及财力的支持。不同的选择标准:成人(1)须是语后聋的成年人;(2)鼓岬电刺激阳性。儿童(1)年龄18个月以上;(2)针对小儿患者要有一套完整的听力康复教育计划;(3)家长财力、物力充裕。除此之外,儿童还要考虑另外一些不手术的原因,如双侧听神经不完整,引起听神经阻断的神经损害;智力明显低下,植入的危险率超过收益。 另外还有一些影响患者选择的因素,如有退行性神经疾患,脑血管病变和双眼全盲的患者都不宜做人工耳蜗的植入,虽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不复杂,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面瘫。总之,人工耳蜗的植入对患者的要求也要有选择标准,不要认为只要极重度耳聋、戴助听器又无效的患者都能选择做人工耳蜗植入。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很精确地预测植入人工耳蜗后的效果如何。因为影响人工耳蜗效果的因素很多,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而对另外一些人,仅仅需要几周的时间,比如因病变突然丧失听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植入人工耳蜗的成人。这意味着耳聋的时间的长短、植入的时间、是否语后聋等都对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致聋的原因、耳蜗损害的程度也会影响其效果。因为正常情况下人类单侧耳蜗的毛细胞约有 12000~15000个,其中内毛细胞3000~3500个,外毛细胞约有9000~12000个。而目前植入电极数目只有24对,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成千上万个毛细胞(主要是内毛细胞)的作用。如果耳蜗损害严重,那么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再假定一个聋儿有一定毛细胞残留而有一定的残余听力,并且借助助听器也掌握了一定的口语,若植入人工耳蜗,原有的残留毛细胞几乎都会被手术破坏,取而代之的只是电极,那么术后他感受到的是全新的信号,尽管这使他感觉的信号更多、更全面,但与原来的信号并不等同,他必须重新学习和理解这些新的信号。这一现象称为听觉的重新编码,这表明植入人工耳蜗后,还必须进行系列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尤其对于语前的聋儿,不仅术后要有一整套的训练计划,而且术前也要训练,以此帮助聋儿建立初步的聆听习惯,增长相关的经验。
㈤ 双耳检查均无残余听力,做耳蜗是否可以治愈
好像是可以的。
手术嘛,也不是很贵。手术成功的机会可以。
但据我所知,术后的康复训练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完善的康复训练,手术就等于白做。
那可是挺操父母心的。
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五官科挺好的,也有这种手术的技术和经验。如果方便,可以到那边看看和咨询。
㈥ 孩子听力不好做了一侧人工耳蜗,另一侧还要戴助听器吗
您好,孩子听力不好做了一侧人工耳蜗,另一侧还要戴助听器吗?
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对侧是好耳或是轻度听力损失则不暂不需要,但要随时关注对侧的听力情况;但如果另一侧是重度、极重度听损一定是需要进行干预的,原因如下:
1、声源定位能力下降:声源定位主要依靠声信息的双耳时间差和双耳强度差,单耳聆听会使声源信号产生偏差。
2、言语识别率降低:双耳聆听具有抑噪效应和响度整合作用(双耳总和效应),若一侧听力损失严重未及时得到干预,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下会大大下降。
3、迟发性听觉剥夺:如果没有听觉刺激,耳朵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就会减弱,听神经开始萎缩,大脑听觉中枢开始退化,就会发生听觉剥夺,会在1-4年内发生,有的甚至更早。
4、大脑听觉中枢偏侧化发育:听障儿童在出生时,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尚未完全建立,当接收到声音刺激时,刺激引起的信号依次传到初级皮层、次级皮层和高级皮层。从耳部听觉解剖来看,听觉的传导又是双侧的,如果仅有单耳听觉,各级皮层神经元之间在听觉皮层发育的关键期内无法有效的建立起神经网络,听觉皮层的功能出现异常,并且还会伴随着其它的认知、情感障碍,也不利于后期的双耳整合。
5、降低非植入耳今后贯序植入人工耳蜗预期效果:若非植入耳在人工耳蜗植入前缺乏声刺激,其大脑易于发生交叉知觉模式重组(补偿),这种重组会降低非植入耳植入人工耳蜗的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双耳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在一侧人工耳蜗植入后若不及时进行对侧助听干预,听觉功能就会有明显的下降。为了防止这种听觉剥夺的发生,建议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如有残余听力应积极验配适用助听器,利用双模干预建立双耳听觉,尽早提升聆听质量,提高康复效果。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㈦ 单侧耳聋适合植入人工耳蜗吗
你好,单侧耳聋也可以植入人工耳蜗,而且效果很好。同时还能抑制耳鸣。孩子是前庭水管扩大,这种病的特点是波动性听力下降,反复发作,很多孩子最终会丧失听力。因此,建议您尽快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