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独钢笔行楷字怎样写好看
扩展阅读

独钢笔行楷字怎样写好看

发布时间: 2022-04-15 09:39:36

A. 如何写好钢笔字,行书体

怎样写横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汉字中横是用的最多的笔画。故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但横的种类很多有平横、凹横、左尖横、右尖横等,在这样繁多的笔画中从何入手,先写那个后写那个,以笔者之见不要管它那么多,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道理。横有两种基本写法,一是次笔(图一),二是主笔(图二),在这两种写法中起笔、行笔是一样的,只是长短不同,收笔不同。在收笔处,前一个是驻笔,就是在结尾处停一下笔,停的目的就是为下一个笔画做准备,同时也就产生了节奏。毛笔在此还有个作用是墨没有走到,通过驻笔使墨走到。在收笔处,后一个是顿笔,在此前有一个提笔,这个提笔就是为顿笔做准备的,提是往上顿是往下,一上一下、一提一按完成了顿笔。毛笔写大字提按还明显些,写小楷和钢笔字时,提笔只是靠感觉而已。下边就具体地谈谈横的写法。
横的起笔:从左上角往右下角顿笔,这就是前边说的“落笔如空中坠石”。顿笔少驻。(也就是少停一下)注意:在这我强调的是,顿笔不能行笔。也就是说笔从左上往右下自然落下,型如桃点。
横的行笔:在顿笔的基础上笔往右平稳的运动。注意:不能提笔,不能写斜。如能达到平如桌子面者更好。
横的收笔:横的收笔有两种一是没有顿笔,二是有顿笔。注意:顿笔也是往右下顿笔。然后回锋,与下个笔画连接。
横的种类:一是主笔横,在一个字中只有一个,特点长而少。如同首领不能有二。二是次笔横,多而短,如同士兵多而精。
横的手法:毛笔和钢笔都是靠手腕进行运动,从上往下(顿笔)--再从左往右(行笔)--往上运动(提笔)--从上往下(顿笔)--从下往里(回锋)这是主笔的收笔,次笔的收笔是驻笔。
横的练习:在练习时可以单独练习,也可用字练习,可选用 一、二、三进行练习。
横的节奏:由慢到快再到慢的过程。注意:这里的快是稳中求快,切忌随意的快。
怎样写竖
竖和横方向是不同的,一平一直,一宽一窄。竖就像柱子,一根顶梁柱,可见竖的作用有多大。故竖必须写的结实、有力,否则不能挑起大梁。横竖是平与直,均属于“静”的范畴。所以要求写“稳”,不要求写“动”。竖的种类很多,它和人一样有高低和胖瘦之分,也就产生了长竖和短竖。有灵巧和魁梧之别,也就形成了细竖与粗竖。在书写中应灵活掌握,以不变应万变。比如上尖竖起笔就要轻,顺锋落笔,注意在此就不要顿笔,否则就写不成上尖竖了。下尖竖就与此相反,它在收笔处不能顿笔,不然就写不成下尖竖了。此外还有腰细竖、腰粗竖等等。但竖的基本写法从形态上分只有两种,一种是垂露竖,它的用途比较广。(图一)另一种是悬针竖。它的用途就比较窄,只用在中间,如“中”字等。(图二)从此可以看出竖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长短、粗细、轻重之变化。下边就谈谈竖是怎么写的。
竖的起笔:竖的起笔有两种,一是顿笔法、二是顺锋落笔法。不同的笔画有不同的用途,你在今后的临帖中就能发现,这两种起笔方法。
第一种先说顿笔法。笔锋从左上角往又下角顿笔,稍驻,然后方向转变,向下行笔。形态:笔画头部不能有尖的出现。
第二种顺锋落笔法。就是笔画从左上角向右下角顺锋落笔,稍驻,然后向下行笔。注意:不能顿笔。形态:笔画头部呈尖状与顿笔法相反。竖的行笔:在起笔的基础上,笔向下运动,笔毫向两边铺开。要求要稳,不能有锯齿状。竖的收笔:竖的收笔根据不同的需要,也有不同的写法。一是垂露竖,二是悬针竖或下尖竖。具体的写法是:
第一种先说垂露竖:在行笔的基础上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上提笔回锋。笔画下边状如露水珠,故称之垂露竖。
第二种是悬针竖或下尖竖:先说悬针竖,在行笔的基础上逐步向上做收笔动作,形成一个尖型,形似刚针故称之“悬针”竖。注意:不能有虚尖。此笔画多用在一个字或一个部首的中间,如:中、半、十、羊、峰、样、针等字。下尖竖的写法是在行笔的基础上向左下角收笔。下尖竖的特点是竖较短,只用在左边较短的竖。
竖的练习:可以单独的练习,也可结合字的练习。如:结合横的练习可选用 “王”、“圭”、“十”等字。(图三) 写竖速度:起笔慢、行笔快、收笔慢。
怎样写撇
前边我们已经讲过横和竖,即平和直,现在我们讲讲撇,讲讲斜。撇是斜的。斜是美的,斜是动的、斜是一切生命的体现。这使我想起“风吹哪个杨柳,唰、啦、啦、啦......”这使我看到“在那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 个弯弯的小船......”在这美丽、迷人的景色中,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是啊!美是斜的,美是动的,美是有生命的。书法也是一样,它美就美在那个撇,它从左上往右下运动而形成的极富动感的线条,那不就是杨柳、那不就是小船吗?多么富有诗意啊!古人对撇有另一种评价,形象地称之为“犀角”,可想而知撇之锐利。在艺术上,斜与平是动与静的对比,是活拨与端庄之变化,故浪漫是撇的一大特征,所以在书写时要把握这一特征。须注意的是,不要得意忘形,要既美丽、潇洒而又不失其风度,这是最美的追求。
一.撇的种类:从大小上分,有长撇、短撇之差;从角度上分,有平撇、斜撇之别;从笔画上分,有横撇、竖撇之变。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美 。这就是今天讲的撇。
二.撇的写法: 1.撇的起笔。从左上往右下顿笔,稍驻,然后向下或向左下行笔。注意:撇的不同,行笔的方向也不同。 2.撇的行笔。在顿笔的基础上,往下或往左行笔,在行笔的过程中,注意笔的往上运动。 3.撇的收笔。撇的收笔是和行笔连在一 起的,只是在尾部笔往上运动漫漫出锋。它和悬针竖的收笔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图一、二)
三.撇的练习:
1.笔画的练习:长撇、短撇,平撇、斜撇,横撇、竖撇的练习。
2.字的练习:生、升、在、左、斤字的练习。(图三)
怎样写捺
捺与撇是一对对称关系,从横竖撇捺可以看出中国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平衡对称之美,表现了中国书法的宇宙观,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通过书法去表现大千世界,去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从而达到陶冶性灵,提高修养之目的,达到古人所为的天、地、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如:颜真卿用字去表现宏大的宇宙观,柳公权用字去表现以我为中心的放射观,汉代隶书则表现出中国古朴的哲学观,处处表现出深奥的易理和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捺和撇又是一对孪生姊妹,如同雄鹰的两只翅膀,在蓝天上翱翔,展示着各种优美的姿势,令人向往。而宋代黄山谷先生看到是另一种景色,他看到船夫荡桨时的优美姿态,从而激发出灵感,写出豪放的黄体字,以河南叶县(现平顶山市)的《幽兰赋》着称于世。
由以上说明,撇和捺是很重要的。古人对捺的要求则是“一波三折”,从中可以看出,捺是最不好写的,难度较大,但也不是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书写方法,是容易学会的。
一.捺的种类:从长短上分,有长捺、短捺;从角度上分,有平捺、斜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捺——反捺。
二.捺的写法:
1、捺的起笔。捺的起笔有两种:一种是顺锋法,另一种是藏锋法。顺锋法, 就是笔锋从左上往右下自然落下,形成左上尖下粗的竹荀状,多用于短捺、反捺。藏锋法,就是笔锋从右下向左上(藏锋)再往右下,形成左上头部圆韵,多用在长捺、平捺。
2、捺的行笔。捺的行笔在方向上有三种:一是斜捺的行笔,二是平捺的行笔,另一个是反捺的行笔。斜捺的行笔是在起笔的基础上往右下行笔,大多呈45角。特点:在行笔的过程中,笔画微带凹型。平捺的行笔是在起笔的基础上从左往右行笔,表现出“一波三折”的形态。反捺的行笔和斜捺的行笔相反,特点:在行笔的过程中,笔画微带凸型。这三种行笔在用笔上都是由左上往右下行笔,上细下粗或左细右粗。
3捺的收笔。捺的收笔是在行笔的基础上顿笔、然后往上提笔、出锋。
三.捺的练习:
1.笔画的练习:长捺、短捺,平捺、斜捺,反捺的练习。
2.字的练习:全、木、未、女字的练习。

B. 怎样用钢笔写出好看的行书

先“对临”。无论你是用毛笔,还是用钢笔,都可以临写的。对临,先临其形似,再临出神韵,这个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题主同志:没吓着你吧?学习书法,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时间短了是学不好的,明白?我所说的三至五年,是在每天坚持临写的前提下,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临,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临出形似和神韵的。

C. 怎么用钢笔行楷字帖练字 并写出一手漂亮的行楷

练好字 一套字帖就够了 我现在在用weibo大牛‘练练字贴’推荐的凹槽字帖 可以反复使用 坚持一个多月了

D. 写字艺术怎么写出漂亮的行书,必须掌握那些技巧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具体方法如下: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着,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着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着《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
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
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

E. 怎样写好钢笔字啊

怎样写好钢笔字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 ~ Y6 @! g5 ^) {. q0 y.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6 @, a$ U$ l) W. J- C2 q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 c3 R" ]( s5 Z' k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着,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m0 d: K, h! a# B. ~3 U/ C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8 |* q+ H: g/ W6 U4 q3 F- w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7 t2 \: s, j$ A5 H/ y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6 E/ N5 w. J- c& A# M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8 P) A+ L& e& s2 q( s) [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着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着《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8 P5 a4 Z3 a- m7 B, ]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G: ~2 k4 t! g; f5 T- `& ]8 c; D% J/ z3 o

) m& l2 }' i+ c- ~# L, f3 g1 p4 C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 _4 L& v- s# Z- h3 m {) x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1 q' ]1 {) o9 T5 t8 D7 ]/ B" p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6 k5 q1 n/ c3 Q6 j! B1 e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 S1 F! Y4 y& u6 L: q* ]0 X(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 k/ m* o6 A `/ A% Y( K" X; p(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 j2 v+ ?0 c) P(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Z; S4 {. {9 V& }3 X" K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 i# Y w$ u- E" Q!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V4 x/ [- l8 S! q; k$ s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H; ^) g% q& S% N0 a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0 j: T& A+ @! g! Z) a x9 }3 q9 {. _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 v$ S) i! A# R! x5 ]6 m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2 R6 E2 t8 T4 [# `& l* \- H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 V6 t, c: w( Q. g& @# C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s% E8 U* s N& ]6 D! d0 s
% n' j; T/ @% N6 t" {; N7 P6 P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8 r- K+ _$ H' [4 h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3 K: I9 W. v% c% S3 W6 v$ o4 [; w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8 q; c3 N. x& P3 l$ B& T/ M. }& Q) T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S6 ~3 k3 o! B# G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G4 _9 P6 m% [0 P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4 A! D" Z: L. ~! }( P: {$ O
' N. I+ l! ^4 K3 V: D& W: w; f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 m/ a% {0 ^# c% H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O$ G$ g+ [) s! c1 a/ ?5 h$ U<br>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br>/ L( E, E }4 _#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3 s/ s# x9 d" ]. v5 G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e1 r; A8 \0 j6 o4 Q0 t
. a L. A1 |! H4 r9 [, P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 {. [ t) _; l" K9 U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 s9 n2 D: u d: M6 }! Y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A0 X% G7 E1 ]+ R" x( r/ h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0 `, y* ] `; ]' P$ X" L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 p1 A4 d. z/ b E6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O! I* m6 _2 K+ J, L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7 z( `$ x# }, Z: v" _' P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3 O. j! M5 c. c, h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4 i4 W& w. X2 k+ |8 Y8 A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6 @. ]$ m6 c$ n o# d/ R9 A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 `0 P2 j6 ]* h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4 l1 r p! Q& Q" p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 h% O1 j) @# C0 t0 G6 K* w7 L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3 M* I2 X$ [0 \9 N- B5 ]) }*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 `! `4 j. K6 \5 ?
* b- }. `( [' o) Y/ ^( s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 Y, l: o, x9 _9 J2 S W0 ]+ f3 b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7 I6 k* D8 d+ q$ i7 H+ c1 T9 S2 I' c% x" F* z' T# j6 R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T" `: b0 J2 z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E- ~" X8 | X# J, ]0 Y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1 R& R- R* A: t/ L* E9 X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y7 k* M( O' x2 i0 v8 d8 Z

& }1 _- V9 Z4 y% v8 g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2 [1 v/ h$ ]" C- j. ~- H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7 |. \9 Y8 X( t- T; E$ K- z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 O/ u7 A- c) c/ L; N" t% t V% J# O( |/ W: S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8 q" s D) z, M& k7 O- ]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 C- {; u. \* e/ o, B# q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 o3 _: \2 ]) |" y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e9 \) b1 _4 d9 ^- @0 L% n7 x' d
. W% y& J8 L- A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 z' u* X7 f, x" ]: i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 A9 I' Q5 V) t9 X s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_7 K8 V Q* ^+ S q- n3 V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4 Y2 X- K8 N0 a. ^' d! L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2 E2 [3 b. E: }4 g) r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e7 H* d: W1 w% \9 l# Q! Q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Y9 ]7 X9 s8 s D! p(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W# p7 @) I3 [% I- c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V! H6 Q& t0 m n* m9 m(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 `$ B5 x( \' e- e) K7 I; B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 l9 {, \. Z u6 e/ ^6 a' ]0 S; l4 B* h! k5 p$ L. o/ ?+ B* C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6 k# S0 z: r0 `
1 B' @2 m& a9 R# r1 r$ p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O7 n0 Z; }. Z1 S' f5 _1 N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 [ S, K4 a. _% Y3 ]7 X0 [5 h5 v, ~& z" z# H1 C& j; x" X3 g) j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 X( D$ m. f1 E3 B3 U" _! V/ ~! S/ _% Z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 ]. b6 O P+ w$ T
, w3 L1 t/ D" O- R! w9 D# @' |+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 j$ E, {' {: i5 K4 U' z% ^- L3 V" I |* H: B% p( Q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3 E, {4 B) `)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g! a( \0 O3 o<br>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M! Z1 v1 T- X2 X<br><br>" p+ C: J3 b* A$ a* Z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br>: W, A- H9 d& u" k! Z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br>; B7 N, N! E, F* h8 u4 f3 j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6 g6 y* B% V C* H* H! \<br>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br>8 w# H9 L- Q& N x3 N)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0 d$ D% f; T" X9 z<br>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g+ w. e f. O! f6 F<br>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J6 C0 J2 J) n* t9 o<br>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0 l) v- a# c! v7 p! g n<br>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O8 k4 p5 U, L<br>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1 m" ~* Q, S8 A8 g# T$ Q8 i<br>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br>8 A3 Z+ o& z# W. y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5 v* A9 o+ h' D' Y/ ]<br>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E4 i* u e' R ~<br>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 D* i5 a/ k) [6 k<br>“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b" Z8 I( T! o" T! ~& V<br>“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br>8 V# y% Q- Q+ \* j$ H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W! l+ @* m/ c5 X- R: z0 E$ ]1 L<br>“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br>$ l- }$ O" {* _2 B8 V6 L' N: l w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e; R4 J& ?& y$ u: W! x( H! ?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q7 U1 ]1 V z3 j" U, \6 Q0 l+ U: x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 _; G; V* k1 l+ N4 t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 Z9 M, |. D& f, @# b" y5 U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9 l) }3 C( ?. C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 s* I- b% x8 J9 ^# t0 P* {$ A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选自《怎样写好钢笔字》
- L# _4 _4 i: s+ j

F. 怎样练好钢笔行楷

你好,呵呵,你的基础肯定不错吧,跟我的一些同学一样,尽管毛笔字写得不错,可钢笔字却不怎么样,尤其是行楷。
我个人觉得得把正楷写好了,再在这个基础上练行楷,我练得是顾仲安的,个人很喜欢,只要抓住各个部首的写法,主要特征,结构,你有基础的话,进步起来很快的。
练字不光是要练,还要动脑筋哦。

G. 如何把钢笔字写好

我想楼主你练的是硬体钢笔字,那让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供你参考:

1 寻找自己喜欢的风格来练以达到更美的效果
虽说横、坚、撇、捺、折的写法都是一样的规格要求,但具体写出来却各个大师风格各异,如果选择了自己其实不适合或后来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种风格的多数都是练来练去练不出个东西。

2 每天练的时间适当就好,但有空时多看点写这风格的达者们的视频。
增强我们对这种风格的感受认知

3 一定时间后已练上手了,要提练出自己的特点。
每一个人的字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味的照抄他人最终写漂亮了也什么都不是。

4 不鼓励一味的描字贴
通过描字达到两点即可,一把字的距离结构感以及字感练出来即可,二自己的基础还不厚实之前时间长点不接触“榜样字”会出现“字走样”现像,此时再来描字贴,从新回到组织的怀抱。“正规感”到手后再“离家出走”写出自己的字路,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正规字在你脑里手里都是有印去不掉后你自己的风格越发强劲时,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之路了

H. 怎样写好行书钢笔字

本人以为,写好钢笔字其实并不难,只要有耐心加上细心领会即可。
现代人写字都用硬笔,即水笔、钢笔、美工笔等等,写的字要整齐规范而有效率,这让人看着一目了然,满足工作和学习的需求、不影响别人的阅读,这是一个层次“好”。写的字有棱有角,独具美感,有毛笔字写出的韵味儿,这就是更高水准,具有艺术水平的“好”。
1、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用硬笔书写都有一定时间了,所以达到第一水平的好,写出流利整齐让人一目了然的字,应该没有问题。
2、但是也有人因为粗心与马虎的习惯养成太久,很难写出规范的字,这就需要从新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制定计划,抽时间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必定能达到好的效果。
3、对于少数希望在写字上能比常人优秀的朋友来说,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花时间用心 临摹,必定能达到所期结果。
(1)选贴:选择与自己字形结构相似的字帖,练习起来能省一定时间。自己字形长而瘦的话,我推荐选邹慕白的字帖,宽而低的话推荐摹写平庞中华的字帖,宽而潦草,掌握不了结构的话 推荐用临摹黄继成的字帖。初学者应先练好楷书。
(2)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看看自己能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制定一个计划,并耐心、用心地付诸行动(比如一天抽30分钟练字)
(3)练习:初学者每天最好摹写一张,临写一张,摹写就是在字帖的白纸上描,临写就是字帖放旁边,自己照着字帖上的字练习。临摹时候要悉心揣摩字帖的结构等等,初学者掌握结构后,方可在用笔上下功夫。
(4)实战:在工作学习时在遇到动笔写字的情况下,应该刻意市使自己能写出和字帖相似的结构,得有点字帖上的味儿。
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用心练习的话,一个月应该就能写出规范,有点儿美感的字。另外有时间的话毛笔字和钢笔字结合练习,也能增加效果。(推荐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人楷书帖)

以上是我个人练习钢笔字的心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I. 怎么练习硬笔行楷

中国书法讲究的是修心,心境在才能有所成就。 所以一定要刻苦练习。行楷的练习与刚开始的楷书基础几乎无关,所以现在想练还不晚,只要你能专心练相信只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见到成效。我跟你是一样的,现在的书法还受同学的夸奖,可以练练“司马彦”的书法字帖,挺好用的。

J. 钢笔楷书入门 怎样学习书法 怎么才能写好字

链接:https://pan..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提取码:icvc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因此书法作品常与绘画并举,是我国文化的资产,这里有零基础也能学好的书法课,15天轻松写出漂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