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做艾灸
艾灸很简单,生什么病要对应什么穴位艾灸!很多人找不到穴位,但是艾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那里有病熏那里,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在家做自我艾灸保健的内容
1、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3、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输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每月灸10次。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可选用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条温和灸。
6、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 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10次。
② 艾灸盒如何制作
先要知道艾炷的规格 小炷如麦粒大 中炷如半截枣核大 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cm 炷底直径1cm
艾炷无论大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制法:小炷可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间,食指在上,拇指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艾炷,大中炷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即可,我做的时候就是想着把它弄成大小合适的圆锥体就行了,艾绒就去药店买那种现成的艾条就行了。
③ 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效果,用四块木板做成无底无盖的盒子。
第一步:锯出木板大小:10*10cm两块 9*10cm两块。s
底面:离底部大概半厘米的地方钉上铁丝网(我是去做纱窗的地方要了一块),剪得时候四周多留一些,向内里卷起,用图钉或者装书钉钉在木板上。
另外,为了铁丝网不外突,保护自己不被烫伤,在四周稍稍固定了一些小蔑条。里面记得折好用图钉固定哦,这样换艾条的时候手就不会被铁丝网挂着了
上面:选两个面钉上两个小木条,离上面大概一厘米高,是用来放盖子的,这样盖子就不会掉下去啦。
最后:剪一截铁丝,长度要看自己的盒子长度选取,不能太长,因为要留一些空着的长度给艾条,这样割下的艾条才能插到铁丝上固定。
用钉子先在一侧木板上打了个小洞,再将铁丝的一侧稍稍往里折一些钉进去,这样一可以起到固定铁丝不会动的作用,二不会留铁丝的断口在盒子外部,不会挂到皮肤,也比较美观。把盖子盖上就好啦(木盒做完了按留下的大小再做盖,不然密合不好)为了好拿再加了个小螺丝钉。
④ 艾灸柱自己如何制作
先要知道艾炷的规格 小炷如麦粒大 中炷如半截枣核大 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cm 炷底直径1cm
艾炷无论大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制法:小炷可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间,食指在上,拇指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艾炷,大中炷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即可,我做的时候就是想着把它弄成大小合适的圆锥体就行了,艾绒就去药店买那种现成的艾条就行了。
呜好累打的手都疼了 你说的是这个吧
还有视频,http://v.ku6.com/show/yuKHlv935zSPcM9B.html
⑤ 如何制作艾灸
选择好的艾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采摘,放在天阳底下晒干,然后把晒干的艾叶放在石头上,用木锤一直砸到烂,过筛去杂质,剩下的那个绒就是艾绒。之后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储藏3年,然后再拿出来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又称艾条。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重约20克。可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前者称纯艾卷,后者称药艾卷。
⑥ 自己在家怎么做艾灸,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烧的艾条做艾灸的,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烧伤,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议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较安全,也比较有效果。
(6)艾灸是怎样制作的图片扩展阅读:
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
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之细白盐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如患者脐部凹陷不明显者。可预先有脐周围一湿面圈,再填入食盐。如须再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即更换艾炷。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壮,但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灸
⑦ 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艾灸历史源远流长,艾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现代艾灸,无烟、便携、操作简单各种环境均可使用。艾珍好的艾灸贴属于现代艾灸。
艾灸贴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在研究证实,艾灸神奇功效的原因是热与艾的综合作用会产生具有治疗效果的化学物质,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效果,通过热力作用,不仅没有破化艾草里的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附着在穴位处,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艾灸时所产生的红外线,可以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须的能量,也能给病态的细胞提供活化能,且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通过经络系统,更好的将能量送到病灶而起作用。
制作方法:
1、蕲艾
2、元胡
3、透骨草
4、当归
5、虎杖
6、乳香
7、川穹
8、独活
9、风藤
10、干姜
以上艾灸贴含有的材料全部研磨成粉,然后一起装入布袋,再加上一些托玛琳石碎石,用胶布粘上即可做成一款简单的艾灸贴。
⑧ 艾绒自己怎么制作
艾绒制作方法:
传统中,使用木制的木锤,把艾草放在石头臼中反复的硾打,这样艾叶用的梗子就会脱离,而艾绒而成团状,用筛子去除这些硬 子杂质,剩余的就是艾绒。硾打的遍数越多,杂质也就会越多,这样一来经过硾打与过筛的次数越多,留下的艾绒就越纯净,所以现在艾绒有了"纯度"这个评价艾绒质量高低的一个要素。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不再采用那种传统的制作方法了,因为传统艾绒制作方法,效率太低。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是使用艾绒专业的提取机,自动除杂。
艾绒使用方法:
艾绒是制作艾柱,艾条等艾灸产品的原材料,所以艾绒质量的好坏,也就直接决定了艾灸产品的质量高低,而艾绒的好坏,对艾草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如果用当年采摘的艾叶,做出来的艾绒,与多年陈放后的艾叶做出来的艾绒,在进行艾灸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当年采摘的艾叶,做出来的艾绒,燃烧起来后火力强烈,但艾火的渗透力却不强,而陈放多年的艾叶做出来的艾绒,艾绒燃烧后火力温和,艾灸时对穴位的渗透力更强。艾灸时主要依靠的是艾绒,艾绒是由艾草艾叶提取出来的,而艾绒又是制作艾柱,艾条等艾灸产品的原材料。因此,艾绒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艾灸产品质量的高底。总之,艾灸时,应选用陈放年数长一些,纯度高一些的艾绒制作出来的艾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