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辨别老照片的真假
扩展阅读
彼岸花一年四季怎样管理 2025-05-15 22:28:35
亚马逊挂掉的原因是哪些 2025-05-15 22:28:18

怎样辨别老照片的真假

发布时间: 2022-05-07 05:42:51

㈠ 怎么辨别照片的真假


随着老照片收藏热的兴起,假冒伪劣老照片也开始在社会上流行。那么如何判断老照片的真伪呢?
仝冰雪先生认为,要判断一张影像是照片还是印刷品或其它画像等,主要是看有没有泛银现象。因为老照片感光剂和印制工艺的特性,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存放,老照片在光线下,侧面看,都会有局部泛银现象,而印刷品不会有此现象。具体有以下五种辨别真伪的方法。
第一、看相纸。1890年之前的照片,除了银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外,基本都是蛋白照片,就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在很薄的普通纸上印制的,这种纸很薄,但大部分照片都会贴在一个硬纸版上。蛋白照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保存,一般看不到有光泽,颜色发清,或发黄。一般来说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发清,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发黄,主要是当时中国摄影师定影技术不过关的缘故。
1890年以后的基本为银盐照片,但前期的相纸(1910之前)颜色发清,较厚,而1910年之后的相纸纸基才较白。
第二、看清晰度。原版照片是从底版直接印制的,清晰度很高。而翻拍的照片清晰度都会大大下降。一般来说,仔细观察,这些翻印的照片在照片里都会有一些水印或者划痕,这是因为翻拍之前的照片在存放过程中引起的。翻印或翻拍的照片收藏价值大大降低。
第三、看尺寸。清代照片最长不会超过30厘米。一般来说,1880年前的蛋白照片都是25X20厘米左右,1880年到1890年的蛋白照片稍大一些,而民国后随着扩印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大照片。清代的全景照片都是一张一张照完后手工拼接的,直到1910年后才见到转机的照片。
第四、看划痕和裂痕。早期的照片,不论是银版、铁版还是常见的蛋白照片,是在纸上涂了一层感光剂显影而成的影像,经过多年的存放,由于外界温度的不断变化,以及存放地点的不断变换,照片感光剂层都会产生细小的划痕或裂痕,尤其用放大镜观察就会更明显。
后来的银盐照片虽然感光剂和纸基是一体的,但存放时间长了,整个纸基也会有裂痕或者划痕。而那些利用化学方法作伪的老照片用放大镜或侧着逆光看则很光滑,不会有裂痕或划痕。
第五、看内容。从照片的内容来判断照片的拍摄年代,拍摄者等。这个鉴别,需要鉴定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需要收藏者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做到。

㈡ 照片真假怎么看的出来

第一点!首先自己要有主观! 一些PS高手能把不可能做成可能! 而一些 真的图片 往往有些人认为是假的而假的图片他们认为是真的! 所以最主要的还是看你自己 比如说 别人做个鬼,(网上有很多灵异图片)难道你认为是真的?即使你做的很完美 那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PS 高手多的是! 一些图片往往都被以假乱真很难分辨! 我觉得还是评个人主观吧! 第二点PS 做的怎么好他有时候还是会有缺陷的 主要你看图片合成的连接处! 连接处总是回有颜色上的差距 阴影之类的!

㈢ 哪里可以鉴定照片的真假

您好:您说的是物证鉴定,只要有资格的司法鉴定中心都可以做,不过需要委托,国家有明确的收费 标准,不太贵,您可以看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决定》有明确说明,提醒您的是看值不值再决定是否鉴定,不知您能明白吗?祝您生活愉快!

㈣ 什么样的照片属于老照片 怎么区分

人们常说的老照片,国际上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而1953年之后,大部分相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在中国,对老照片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比如着名的《老照片》丛书以20年前的照片为界。当然也可以说以前的照片都可以叫做老照片,但我们今天探讨的基本以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限,也就是1949年之前的照片。这些照片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从摄影术传入中国开始到民国建立之前的晚清照片。
2从民国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作品。
老照片识别四方法
根据古玩市场已见的老照片伪品来分析,目前作伪手段还不算高明。这是因为老照片近年虽说升值较快,但与书画、陶瓷、玉器等相比,价位还不算很高,作伪者还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刻意伪造。因此,目前古玩市场上的老照片伪品还不难识别,如常见的《诰命夫人》老照片,就是作伪者从发表于杂志上的精印作品翻拍的,并在翻拍照片上方加了一排“曹宅老夫人百龄留念、光绪××年摄”字款后装入老式镜框内蒙人的,另有几幅清末女子肖像(小脚女人)的老照片更是伪品泛滥。常见的老照片伪品主要有:
印刷品做旧:作伪者将精致的印刷品做旧,放入镜框中或装成册页出售。这类伪品多用明信片来加工,比较容易辨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可辩认。
翻拍后再做旧:将原作品和印刷品翻拍后再做旧,冒充老照片出售,有些伪品还特意用旧相纸洗印。照片做旧方法有用茶水浸泡、用化学方法调成棕色以及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来模仿旧照片的样色。但具备摄影暗房工艺知识的人可以从中看出破绽,真品老照片泛黄,是因为年代久远,日晒光照的结果,其正反面为自然泛黄。而伪品的黄色是采用药水浸泡和人工涂刷的,有渍斑,不均匀。
用彩色胶片翻拍老照片原作:翻拍后再用彩色纸洗印,得出与原作一样的色调与形态。一些资深作伪者还要将彩色纸膜揭下,另裱在一张老旧硬卡上冒充原作出售。用这种方法作伪,如不细辨,有时会使人上当,辨别方法可看照片上的旧划痕。老照片上有微小的划痕,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的深浅不一、方向不规则的细小划痕、折痕或裂纹。伪品尽管做旧发黄,但照片上无痕无纹。
用当年的底片重新印制:印制后再进行做旧处理。此类照片本身技术素质较高,虽是伪品,其实也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只不过不是当年原物,在价值上已大打折扣,且重新印制照片的相纸尽管做旧后,但总留有痕迹。真正的老照片自然用老相纸,如果1900年拍摄照片,使用的却是1990年出产的相纸,那就属于伪品。

㈤ 看图片能看出真假吗

真的是一辆摩托车

㈥ 如何鉴别老照片

您好
收藏者可以采用直观的方式来鉴别作品,例如通过照片表面的老化现象,背面的图章和相纸的背印等。
辨别作品的基本工具
1.放大镜:要对一幅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好能对照片表面进行仔细的检查。一个30到100倍的放大镜是进行深入检查的必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对作品的细节进行仔细地勘察,更可以通过高倍数的放大,判断照片的制作工艺、签名方式、创作年代等内容。
2.黑光灯:黑光灯使藏家可以看到在正常日光下看不到的东西。黑光位于人类视觉的可见光谱之外,这就意味着人类肉眼无法看见。黑光灯多用于钱币的检验,它也同样适于辨别摄影作品的纸张。许多制造商开始在产品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和其他新的化学物质。荧光增白剂是不可见的染料,在紫外光下发出明亮的荧光。如果你收藏的一张老照片会在黑光灯下发出明亮的荧光,那么它可能是现代制作的。
最直接的辨别方法
当我们收藏一张老照片时,通过一些直观的观察便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例如如果一张银盐照片如果出现边缘“泛银”的现象,那么它很有可能制作于50年以前。如果一张新闻照片背面有印有图章(图章多杂志社、通讯社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图章得到很多信息,例如摄影师是谁?照片是由哪家杂志社制作的?虽然图章或者标签本身不能完全验证一张照片(图章很少伪造)但它有助于收藏家作出第一步判断。通过不同的相纸品牌,对于我们了解作品的制作年代非常有帮助,一些相纸背后印有制造厂商的名字,虽然多年来有近百种不同的相纸品牌,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品牌追溯大致或具体的生产年代。
通过制作方式鉴别作品
摄影作品的制作存在多种工艺,而工艺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摄影作品会制作在玻璃、银、锡、等媒材上,在此不作过多介绍。虽然摄影工艺和照片有很多种,但历
史上全部纸质的老照片中超过99%属于以下三种类型:蛋白照片:19世纪最常见的照片。明胶银盐照片,20世纪最流行的黑白照片。C-print或彩色耦合剂工艺照片,20世纪后期至今的真彩色照片。
两种特殊摄影作品的辨别
立体照片是很多初入摄影收藏人士的不缺选择,它们容易存放,并且通过特定的眼镜观看到三维效果的影像。立体照片由两张带装裱的照片组成,多用于19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这是电视和广播诞生前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一种家庭娱乐形式。名片照通常被专业认识称之为CDV(Cartes de visite是法语中的“名片”),通常采用蛋白照片,虽然后来也曾使用过其他工艺的照片,包括明胶银盐照片。19世纪50-60年代,通常会将蛋白照片粘贴在一张薄纸托上,纸张呈白色、灰白色或淡奶油色。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纸托出现圆角,而且有了更多
的颜色。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镀金、斜边开始被采用。19世纪80年代,暗色更为常见,而且卡纸边缘往往带有圆齿。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㈦ 怎么分辨照片真假

你好呀
随着老照片收藏热的兴起,假冒伪劣老照片也开始在社会上流行。那么如何判断老照片的真伪呢?
仝冰雪先生认为,要判断一张影像是照片还是印刷品或其它画像等,主要是看有没有泛银现象。因为老照片感光剂和印制工艺的特性,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存放,老照片在光线下,侧面看,都会有局部泛银现象,而印刷品不会有此现象。具体有以下五种辨别真伪的方法。
第一、看相纸。1890年之前的照片,除了银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外,基本都是蛋白照片,就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在很薄的普通纸上印制的,这种纸很薄,但大部分照片都会贴在一个硬纸版上。蛋白照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保存,一般看不到有光泽,颜色发清,或发黄。一般来说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发清,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发黄,主要是当时中国摄影师定影技术不过关的缘故。
1890年以后的基本为银盐照片,但前期的相纸(1910之前)颜色发清,较厚,而1910年之后的相纸纸基才较白。
第二、看清晰度。原版照片是从底版直接印制的,清晰度很高。而翻拍的照片清晰度都会大大下降。一般来说,仔细观察,这些翻印的照片在照片里都会有一些水印或者划痕,这是因为翻拍之前的照片在存放过程中引起的。翻印或翻拍的照片收藏价值大大降低。
第三、看尺寸。清代照片最长不会超过30厘米。一般来说,1880年前的蛋白照片都是25X20厘米左右,1880年到1890年的蛋白照片稍大一些,而民国后随着扩印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大照片。清代的全景照片都是一张一张照完后手工拼接的,直到1910年后才见到转机的照片。
第四、看划痕和裂痕。早期的照片,不论是银版、铁版还是常见的蛋白照片,是在纸上涂了一层感光剂显影而成的影像,经过多年的存放,由于外界温度的不断变化,以及存放地点的不断变换,照片感光剂层都会产生细小的划痕或裂痕,尤其用放大镜观察就会更明显。
后来的银盐照片虽然感光剂和纸基是一体的,但存放时间长了,整个纸基也会有裂痕或者划痕。而那些利用化学方法作伪的老照片用放大镜或侧着逆光看则很光滑,不会有裂痕或划痕。
第五、看内容。从照片的内容来判断照片的拍摄年代,拍摄者等。这个鉴别,需要鉴定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需要收藏者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做到。

㈧ 如何分辨灵芝真假图片

野生灵芝经日晒雨淋,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色泽上往往要鲜艳很多,一种自然的光泽!
有一种做法是一些厂商将一些灵芝的灵芝孢子粉经过提取后,再拿来出售,其实这些灵芝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已经被利用过了,甚至,灵芝销售商,为使其销售的灵芝色泽好看,往往将灵芝放入锅内蒸煮,经蒸煮后的灵芝,表面光亮,色泽鲜明,殊不知,灵芝中的有效成分已流失到水中被倒掉,这样就造成了灵芝的功效大大减少。
令人恶心的做法是有些人会给灵芝表层加上防腐剂,用来保证灵芝长期不坏,一般超市药店你看到的你会貌似看上去像真的一样!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达!

㈨ 微信图片怎么辨别真假

微信上若发的是共享实时位置,则此当前位置一定是真的。
微信上若发送普通的位置,则无法分辨真假,因为部分辅助软件可以伪装微信地理位置。
通过设备分辨:使用苹果设备基本上无法使用辅助软件,所以发送的位置是真实的;安卓设备可以随意使用辅助软件,发送的位置无法辨别真假。

㈩ 如何辨别老照片的真假

曾翻译多部西方摄影理论着作,评论文章在多家媒体发表。收藏者可以采用直观的方式来鉴别作品,例如通过照片表面的老化现象,背面的图章和相纸的背印等。摄影收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摄影作品的真伪甄别问题逐渐得到重视。老照片收藏成为了很多摄影收藏者的入门之选,但对于老照片的鉴别,尚不被大部分收藏展了解。如果照片的真实特征得到了准确忠实的描述,它就是真实可信的。一张照片是否真实可信,并非一定是罕见的、昂贵的、或原始的、或者由名人制作的。照片必须得到准确的描述。如果描述成廉价复制品,那么廉价复制品也是真实可信的。辨别作品的基本工具1.放大镜:要对一幅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好能对照片表面进行仔细的检查。一个30到100倍的放大镜是进行深入检查的必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对作品的细节进行仔细地勘察,更可以通过高倍数的放大,判断照片的制作工艺、签名方式、创作年代等内容。2.黑光灯:黑光灯使藏家可以看到在正常日光下看不到的东西。黑光位于人类视觉的可见光谱之外,这就意味着人类肉眼无法看见。黑光灯多用于钱币的检验,它也同样适于辨别摄影作品的纸张。许多制造商开始在产品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和其他新的化学物质。荧光增白剂是不可见的染料,在紫外光下发出明亮的荧光。如果你收藏的一张老照片会在黑光灯下发出明亮的荧光,那么它可能是现代制作的。最直接的辨别方法当我们收藏一张老照片时,通过一些直观的观察便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例如如果一张银盐照片如果出现边缘“泛银”的现象,那么它很有可能制作于50年以前。如果一张新闻照片背面有印有图章(图章多杂志社、通讯社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图章得到很多信息,例如摄影师是谁?照片是由哪家杂志社制作的?虽然图章或者标签本身不能完全验证一张照片(图章很少伪造)但它有助于收藏家作出第一步判断。通过不同的相纸品牌,对于我们了解作品的制作年代非常有帮助,一些相纸背后印有制造厂商的名字,虽然多年来有近百种不同的相纸品牌,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品牌追溯大致或具体的生产年代。通过制作方式鉴别作品摄影作品的制作存在多种工艺,而工艺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摄影作品会制作在玻璃、银、锡、等媒材上,在此不作过多介绍。虽然摄影工艺和照片有很多种,但历
史上全部纸质的老照片中超过99%属于以下三种类型:蛋白照片:19世纪最常见的照片。明胶银盐照片,20世纪最流行的黑白照片。C-print或彩色耦合剂工艺照片,20世纪后期至今的真彩色照片。两种特殊摄影作品的辨别立体照片是很多初入摄影收藏人士的不缺选择,它们容易存放,并且通过特定的眼镜观看到三维效果的影像。立体照片由两张带装裱的照片组成,多用于19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这是电视和广播诞生前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一种家庭娱乐形式。名片照通常被专业认识称之为CDV(Cartes de visite是法语中的“名片”),通常采用蛋白照片,虽然后来也曾使用过其他工艺的照片,包括明胶银盐照片。19世纪50-60年代,通常会将蛋白照片粘贴在一张薄纸托上,纸张呈白色、灰白色或淡奶油色。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纸托出现圆角,而且有了更多
的颜色。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镀金、斜边开始被采用。19世纪80年代,暗色更为常见,而且卡纸边缘往往带有圆齿。1.一张带有底托的立体照片2.通过高倍放大镜放大的蓝晒照片表面,可以看到纸张的纤维3.这张约1920年的老照片暗部区域泛银现象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