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自己造纸
造纸的基本流程
流程介绍:
水力碎浆机:浆板在水力碎浆机内受到撕裂和相互摩擦作用,从而实现纸浆碎解的目的。
打浆: 打浆使纤维产生变形、润胀、压溃切断和细纤维化等作用。通过打浆,可以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如机械强度、物理性能),以保证抄成的纸和纸板能取得预期的质量要求。
净化: 净化的目的在于去除纸料中相对大的杂质,如金属屑、煤渣等。净化设备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差来选分杂质。常用设备:锥形除渣机。
筛选: 目的在于去除纸料中相对密度小而体积大的杂质,如浆团、纤维束、草屑等。
常用设备:压力筛。
流浆箱: 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形成和纸张的质量具有决定形作用。
其主要任务:
■ 能有效的分散纤维。高湍动流浆箱能产生高强度微湍动,可有效的分散纤维,防止纤维沉淀和在絮聚,可有效的提高纸页的强度。
■ 沿纸机横向均匀的分布纸料。(决定纸幅的横向定量分布)
■ 喷浆稳定,确保浆速与网速相协调。(决定纸幅的纵向定量分布)
网部: 纸浆在网部脱水成形。上网纸浆浓度 为0.1?1.2%,出伏辊时纸页干度度为15?25%,成形纸干度为90?95%。由此可见,网部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90%以上。
压榨部: 利用机械压榨作用进一步脱水提高纸幅干度。同时增加纸的紧度及纸的强度,改善纸的表面性质(如平滑度)。机械压榨脱水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算的。纸机压榨部多提高1%干度。烘缸部蒸汽消耗量减少5%。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压榨部应尽可能低脱掉水分。采用新式复合压榨,湿纸页出压榨部的干度可达48?50%。
烘干部: 烘干部的作用:
1. 继压榨部后脱出湿纸的水分,使成纸干度提高到92?95%。
2. 提高纸的强度。
3. 增加纸的平滑度。
4. 完成纸的施胶。
压光: 压光机用以提高纸的平滑度、光泽度和厚度均匀性。
取卷: 将出压光机的纸在线卷成卷筒。
复卷: 卷纸机上卷成的卷筒两边不齐,而且纸幅太宽,必须纵切复卷成卷筒纸或横切成平板纸。
包装: 用定量不小于120g/平方米的包装纸卷到卷筒纸上,形成外包装。
㈡ 怎么自己在家造纸,越简单越好
把餐巾纸用水搅成糊状,大概要泡个两三天,然后再将糊弄在造纸网上晒干,最后就是自己了。我们科学课上老师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㈢ 怎样造纸
把木材、稻草等原料进行化学或者物理处理,把木材、稻草原料里的植物纤维提取出来。再把植物纤维经过筛选就可以用纸机进行造纸了。造纸的原理就是让纤维在网上成型,变成薄薄的一层纤维层,再通过干燥,就变成我们使用的纸张了。这是造纸最简单的说法,造纸十分庞大,简单的表述只能这样了。
㈣ 纸张的制造过程(8个步骤)
纸张的制造过程如下:
1、木料去皮。原料有很多,这里用木头作原料,质量好。将用来造纸的木料放进滚筒,去掉树皮。
(4)怎样造纸好看又简单扩展阅读
造纸原理:
造纸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参考资料
网络—造纸
㈤ 儿童简易造纸过程图解
1、撕纸:将不用的废纸收集,将它们撕的碎碎的并浸泡在水里。
㈥ 如何手工造纸
1、准备原材料,图为原料麦秸秆,麦秸秆要干的,质量好的那种,
㈦ 造纸过程,我要的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现在个人也能造出纸了,自己DIY一张纸。
把造纸原料打烂(如草,烂报纸什么的,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吧),然后放在一个池子之类的泡上(会很嗅),等里面的原料全部泡得很烂的时候(基本上成浆了),找一块细一点的纱布(实在不行,普通的布也可以用)把四周用东西撑起来,就像纱窗一样,把池子里面的线浆搅匀,然后用纱布框去捞纸浆,由于纱布透水,会把纸浆里面的水滤掉,所以捞起来后,你会发现纱布上面有一层东西,那就是纸了,纸的厚度就根据纱布上面剩下的那一层浆的厚度来决定,如果你要厚一点,就多捞了,要薄一点就少捞点,捞出来后晾干把纸揭下来就行了.不用买什么东西,自己家里找个盆,找点烂纸什么的,再找点不要的烂布,找两铁丝或者木条就搞定.不过这样做出来的纸由于没压过,所以比较粗,表面不平
㈧ 造纸的过程(要简单的易懂的|)
第一步,制浆。如果用树类、草类造纸,那先要把树木和草切碎,然后再闷在一个大锅里面蒸煮至烂,接着把蒸好了的液体(专业上叫纸浆)从锅里面放出来,再使纸浆流过专门的设备被纸浆中的纤维磨得更烂。接着,把纸浆用筛选设备处理一下,然后漂白,并且把纸浆洗干净。到这里的工作,我们专业上叫作“制浆”。
概括起来就是:切碎--蒸煮--磨--筛选--漂白--洗涤。
第二步,造纸。把制浆处理好的纸浆再一次筛选除渣(注意:这里的筛选设备并与制浆工段的筛选设备并不是共用的)。由于制浆车间过来的纸浆比较浓,在这里还需要把纸浆稀释一下,至大约0.8%
的浓度。这时,处理好的纸浆通过管道,经过专门的设备(专业上叫“流浆箱”)喷到网子(专业上叫“成形网”)的面上,网子的背面有真空箱一直吸收网子里的水,从而也就把液体的纸浆慢慢的吸成了有一定强度的湿纸。湿纸再经由专门的辊子(专业上叫“压榨辊”)挤压,最后贴在许多个大铁钢(专业上叫“烘缸)缸面上彻底干燥完毕,并且卷成大卷。大卷的纸辊再在复卷机上进一步卷成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纸。
概括起来就是:筛选除渣--稀释--上网--压榨--干燥--卷取--复卷--成品打包入库
整个制浆造纸过程中还会在特定的地点加入化学助剂,比如助虑助留剂、增强剂、施胶剂、杀菌剂、消泡剂、保洁剂等等。
另外,用废纸造纸和用树类草类造纸有些许不同。主要体现在制浆工段上。
若用废纸造纸,就不需要蒸煮了。直接把废纸捆丢到一个大设备里面(专业上叫“碎浆机”),加入设定量的水,然后把设备开起来,不久废纸就会被搅烂。其他的基本工序差不多不变。
㈨ 如何在家中造纸
家中不可以造纸,造纸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
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使得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
(9)怎样造纸好看又简单扩展阅读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
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㈩ 造纸的八个步骤
1、制浆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
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散浆、打浆、加胶与充填。
3、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常见流程如下:
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烘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卷纸:由卷纸机将纸幅卷成纸卷。
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10)怎样造纸好看又简单扩展阅读
从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知道,早期的纸都是以大麻为原料制成的。其制造工艺大致为:沤麻,即把麻浸泡水中,使它脱胶;接着把麻加工成麻缕;然后把麻缕捣烂,又称打浆,使麻纤维分散开;最后进行捞纸,也就是使麻纤维均匀地散布在浸入水中的篾席上,再捞出干燥,就成纸张。
这个工艺过程与漂絮法极其相似,表明造纸工艺正是脱胎于漂絮法。当然,早期的纸还是很粗糙的,麻纤维捣得不够烂,纤维在成纸时也分布得很不均匀,因此还不便于书写,大都只是用来包装物品。
但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张,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引起了书写材料的革命。在这场书写材料的革命中,蔡伦以其重大的贡献而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