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麦冬季管理技术有哪些
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完结春化阶段,即 三长一完结 ,成长基地是分蘖。田间办理的基地任务是在保苗的根底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保证幼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杰出的根底。
查苗补种。因为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因素,形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晒干耕种,保证苗全苗匀。疏密补稀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一要搞好苗情调查,掌握苗情动态,特别是对整地质量差和播种基础不好的的麦田,要及早开展查苗工作,摸清出苗情况,因苗进行管理。
抓好补种,对于缺苗断垄15厘米以上的垄段及时用同一品种进行补种;三要对已经开始分蘖仍有缺苗的麦田,就地进行疏苗移栽。凡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差、有疙瘩苗的麦田,都要尽早疏苗移栽,移栽时麦苗要带土并压实根部。
消除苗期病虫害。多见苗期病虫有土蝗、飞虱、地下害虫、叶锈病等,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压倒针。小麦进入三叶期今后,种子胚乳中的营养耗尽,幼苗要依托本身进行光合作用,制作营养物质,供成长发育的需求,这是促根增蘖的关键时期。压倒针是一项有力的办法,即在三叶期打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挠麦松土。分蘖期遇雨,应及时挠麦松土,有利于破除板结,推进根系成长。关于旺苗,应深挠(7厘米以上),可起到断根控旺的作用。盐碱地小麦,应做到雨后必锄,避免返盐损害幼苗。
冬前应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田间杂草,促进根、蘖发育。特别是对浇蒙头水的麦田,要及早进行划锄。高产麦田在越冬前,若亩茎数超过计划穗数的1.5倍时,要适时进行一次深中耕,以防后期群体过大。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小麦出苗期间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方,可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在小麦分蘖期至越冬这段时间,根据播后1个月内的变化,采取针对性冬前管理措施。
‘贰’ 冬天怎么种植小麦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播前准备
1.地力要求 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秸秆还田,另一个途径是增施有机肥。
2.施足基肥 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的麦田,如果预期目标产量是600千克,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建议使用万禾农科碳基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板结,富含氨基酸,增加土壤有机质。
3.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效方法,据测定,每亩还田玉米秸秆500到700千克,一年之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能相对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能提高1.5%-3%。
4.选好品种 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选用小麦良种的原则是:选择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目前,我国高产小麦品种很多,如济麦22等。在生产中,应当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高产品种来种植。
二、合理耕作
近些年来,我国冬麦区普遍采用旋耕机进行耕地,不过,连续多年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层,容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也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1.精量、半精量播种 要想让小麦得到高产,种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好使用经过包衣的良种,因为小麦专用种衣剂中,含有防病和防虫的药剂、微肥以及生物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经过耕翻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必须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
2.水浇条件 有水浇条件的,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到10天浇水;收获前,来不急浇水造墒的,可以在耕耙整畦以后灌水造墒。播种时,可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播种均匀,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在3到4厘米,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会造成弱苗。
冬小麦的种植方法
一、做好播前准备,打好丰产基础
(一)、土地准备
1、轮做倒茬: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 的伏翻地。前茬为经济作物、绿肥和豆科作物最好。
2、深翻平地:合理深翻,能提高产量。一般耕深不应低于 25厘米,不重不漏,到头到边。翻后用平地机对角平地一遍。
3、播前整地:在适墒期内用缺口耙带耱子,采用对角线方 法耙耱保墒,或用联合整地机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二)、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做好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搭配。
2、精选种子,提高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达到种子二级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播前用种子精选机及人工筛选等方法,把破碎粒、秕粒、病虫、野燕麦、宾麦等杂质去掉。
3、种子处理: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或拌种霜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可防治冬小麦雪腐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黑穗病等。具体做法是:把种子和药剂称好,把药剂散在种子上,拌上三、四遍,均匀即可。
(三)冬小麦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
每亩基本苗40-45万株,冬前总茎数80万左右,春季最高总茎数100-110万,收获穗数55-60万,穗粒数27-33粒,千粒重40-45克,亩产550-600公斤。
二、播种
1、播种期:适期播种是小麦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冬小麦播的过早,冬前麦苗长得过旺,养分积累的少,易受冻害,还易诱发病虫害。若播得过晚,冬前苗弱,不利于安全越冬,并且在第二年生长发育得慢,而影响产量的提高。本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10-20日,新冬18号播量为25-28公斤,播种深度干播湿出2-3厘米。
2、种肥:为保证幼苗不脱肥,带好种肥,不能把种子与肥料混播。冬小麦播种时带磷酸二铵10公斤/亩或三料磷肥5-1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播肥深度应在8-10厘米。
3、机播质量要求:播行笔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接行准确、不重不漏、到头到边,覆土良好、镇压确实。
4、播后管理:播后2-3天内开好送水渠、毛渠。出苗后,查苗补种或补水等工作。
三、冬小麦冬前管理
田管任务:保全苗,育壮苗,促早蘖,确保安全越冬。
‘叁’ 冬小麦苗期如何管理,可以获得高产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更是占到了小麦种植的56%以上,在冬小麦整个生产过程中,以苗期的管理最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小麦属于营养生长阶段,长势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所以,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加强对小麦苗期的管理,是十分的重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种植冬小麦也是这个道理,要想来年有个好收成,就必须在苗期管理上下功夫。
通过以上介绍,对于小麦苗期的生长特性和管理方法你是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苗期,只要通过科科学合理的管理,就一定让小麦顺利度过苗期,为进入拔节期打好坚实的基础。
‘肆’ 怎样管理技术让小麦能高产
一、 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高肥水地块宜选用烟2415、济麦22、烟农24等品种,中低肥水地块宜选用鲁麦21等品种;播前每100公斤种子用200-300克的多菌灵或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
3.灌足底墒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量不少于80-100立方米。
4.施足基肥:按照测土配方结果,以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2000公斤、尿素10公斤、三料磷肥20-3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5-10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墒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耱,做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墒度适合。
二、播种
1.适期播种:由于近几年冬前(9-11月)气温有提高趋势,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50 -60天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在500-600度;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17度,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易获得高产。一般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日。
2.抓好播种质量:采用15厘米等行距条播,要求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深浅一致(4-5厘米)、覆土良好、镇压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5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为宜。亩播种量10-15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一天,增加0.5斤播量,确保全苗不断垄。
三、田间管理
(一)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播后10天左右,出苗率低的地块,应立即以小水轻灌,促进齐苗。
2.适时冬灌。及时灌好越冬水,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到4-5度,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一般在11月初前后),一般亩灌水60-80立方米。
(二)翌年管理
1.及时春耙。冬麦返青后适墒及时春耙。耙地深度3-5厘米,盐碱地连续耙地2-3次,耙地时间3月初为宜。
2.水肥管理。冬小麦返青后灌第一水,同时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一水7-10天后浇第二水。后期抽穗,扬花,灌浆三个时期保证供水,冬麦灌浆时避免灌水后大风天气造成倒伏。冬麦后期如有缺肥表现,结合抽穗,扬花期的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
3.化学除草。在小麦起身拔
‘伍’ 小麦冬季管理及补救种植技术是什么
小麦冬季管理:
1、品种的选择:
应该选择产量高,品质优小麦品种。
小麦在冬季放牧会使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放牧后,植株绿化面积大幅度减少,生产积累的养分明显减少,穗分化开始晚,成熟期推迟,穗少,穗小,粒少,粒轻。放牧还会对小麦幼苗造成机械伤害,加速水分的蒸腾,同时降低分蘖节覆盖程度,加重冻害的发生。
补充知识:如何补救错过的小麦种植季节
(1)七九法:从“冬至”当天开始,将冬小麦种子浸泡在井水中,第二天一早取出,在低温的环境下阴干,每九天一次,共七次。
(2)闷麦法:将发芽的冬小麦种子闷在坛子里,放在低温的环境中持续一个月。
经过以上两种方法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可以像春小麦一样在春季播种,也可以正常开花结果。
‘陆’ 每个操作都会影响庄稼产量,要想小麦优质高产,要注意哪些问题
每个操作都会影响庄稼产量,要想小麦优质高产,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冬小麦的春季管理,有许多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冬小麦管理应该是进行浇水,施肥,喷洒除草剂,喷洒杀菌剂等的管理措施。虽然这4个管理措施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但把握应用的时间不对,应用的不合理,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就有可能会导致小麦减产的出现。越是不起眼的操作方法,认为非常的简单,就往往会被忽视,最终导致冬小麦的产量上不去。
1浇水的问题
别的的阔叶杂草等都能够春季喷洒锄草,操纵血钻野燕麦的除草剂,在春季最好是别打,即便必须喷洒也需要挑选没有风进入气温,轻轻地一遍,不能反复,由于这时冬小麦对除草剂是十分的灵敏,出现喷洒二甲四氯类除草剂的土地,每一年都是有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肥害的,出现小麦叶片发黄,危害一切正常的生长发育。春季多风,也很容易造成除草剂飘移,而引起别的农作物被害,因小失大。
4预防病害
春季是小麦预防病害的最佳时期,小麦春季主要发生的病害有,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在春季喷洒药物预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可以用80%乙蒜素1000倍液+1000倍液咪鲜胺+芸苔素内酯+青皮桔油农药助剂+1000倍液联苯菊酯+多种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叶面肥,每亩地喷洒两桶水30公斤。
也可以用1000倍液戊唑醇+1000倍液苯醚甲环唑+6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噻虫嗪或者是阿威罗螨酯+农药助剂+天达2116。每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三次。
‘柒’ 小麦如何种植,才能更加高产
小麦是我们家这边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尤其在我们这个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农村来说更为重要。
小时候虽然农村人口多,但是粮食产量少,现在农村人口减少了,但是现代化机械设备高,科学种田,所以产量提高。
四、适时收获。要在最佳时间进行收割。天气晴朗,适合晾晒的日子收割。以防不能及时晾晒发霉。
希望大家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捌’ 小麦冬季管理有哪些主要措施
小麦冬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入冬以来气温低、雨雪少,弱苗面积较大。为了促根增蘖,保证幼苗安全越冬,应加强小麦冬季管理,以保墒增温为中心,以中耕、镇压、补肥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因苗管理、促苗壮长。具体措施:
一、中耕镇压保墒
中耕可以有效起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铲除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作用。有分蘖的麦田冬季要普遍进行中耕,没有分蘖的单根独苗麦田,冬季则不易中耕,以防伤害麦苗,待早春小麦返青后再进行中耕;对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量较大,地虚坷垃多的麦田,要进行镇压,踏实土壤;对旱地麦田或旋耕整地土壤虚空不实、坷垃多的水地麦田,要先碾压、后浅锄保墒,可有效防止风蚀吊苗,起到保墒、增温、保苗作用。镇压要注意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注意地湿不压,阴雨不压,早晨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压,以免伤苗。
二、慎重冬灌
冬灌可以踏实土壤、平抑地温、减轻冻害、并可以起到冬水春用,预防春旱,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今年小麦播种后降雨较少,搞好冬灌更为重要。适宜冬灌的温度指标是日平均温度在3℃左右进行,冬灌的最佳时间是在12月上旬开始,中旬浇完。目前错过了冬灌的最佳时机,对尚未进行冬灌但又比较干旱的麦田,一定要慎重进行冬灌。要根据天气预报,抓住寒尾暧头,日平均温度3℃左右进行浇水,并要小水畦浇,禁止大水漫灌,浇水后要当天渗完,田间不留积水,以防发生冻害。对底肥不足的麦田,趁浇水及时补施尿素,浇水后地白皮时要及时中耕松土,保蓄水分。
三、补施追肥
旱地底肥不足的麦田,雨雪后可趁墒补追氮素肥料,一般亩追尿素7.5公斤,还可增施腐熟有机肥、人粪尿或者沃叶微生物菌剂。对于晚播弱苗可在小麦种植行间撒施细碎土杂肥覆盖,保墒增温防寒,培肥土壤,保苗安全越冬;增施追肥时要穴施、条施,严禁撒施。
四、防治病虫草害
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工作,努力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对当前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要抓紧撒施毒土、毒饵或顺垅灌药进行防治。
五、禁止啃青
啃青会使麦苗失去大量叶片,不利于促根增蘖,而且易遭受冻害。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看管监督,严禁畜禽啃青,切实保护好麦苗。
‘玖’ 冬小麦高产有绝招,你知道是什么绝招吗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用途广,麦粒中蛋白质含量达11%-14%,又富含麦胶蛋白,适宜制作松软多孔、延伸性强、易于消化的多种食品,被誉为细粮,此外,麦麸、麦糠、粘秆等也是酿造、造纸、编织业的原料,又是畜牧业的精饲料和粗饲料,其实在古代,小麦在中国并没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小麦压根就不是中国原产的植物,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西方作物,当初只是一种类似山羊草的植物,只是后来经过杂交及培育才形成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
综上,小麦的高产与播期、种子、土壤息息相关,农户在追求高产的基础上,一定要在播前下足功夫,老话说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时做好小麦播种后田间管理及适时收割,小麦才会真正的达到高产。
‘拾’ 冬小麦在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如何管理,可获得丰产
冬小麦产量在我国农作物中居于前列,而要想逐年提高产量,就要不断完善种植管理方法,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有经验的农民朋友都知道,在冬小麦生长后期的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这三个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是决定小麦丰产的关键。那么,在生产当中,我们通过哪些管理措施来促进冬小麦获得最终的丰产呢?
冬小麦的管理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几个关键时期的管理工作还是必须重视,尤其是扬花灌浆期,是冬小麦最终获得高产最关键时期,因此,农民朋友更要认真对待,以期获得最终的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