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孔雀刚出壳怎么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㈡ 刚出壳的蓝孔雀幼苗快死了怎么办
1.可能是母鱼第一次生产有吞食幼鱼的行为;2.由于温度低母鱼体内幼鱼发育不完全(如新生幼鱼腹下有卵黄);3.由于孔雀鱼属卵胎生繁殖,少数幼鱼出生时被一层卵皮包裹,幼鱼钻不出来,却氧而死;4.出生后温度低.
但只要在母鱼生产时在一旁看管即可,要及时将小鱼捞出,以免被大鱼吞食...
㈢ 刚生下的孔雀怎么养
孔雀分三种 孔雀养殖
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
生活习性
孔雀栖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开阔稀草原或灌丛的开阔地带,多是一雄多雌活动,空气新鲜的场地即可饲养。
场地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污染及其他动物养殖场,环境安静,有较好的绿化,空气新鲜的场地。
饲料
以玉米、小麦、糠麸、各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骨粉、鱼粉及动物性蛋白和维生素、微量元素。
设备及孵化过程 孔雀养殖
孔雀的性成熟为22个月龄,产蛋期从每年3月初至9月份结束,年产蛋30枚~50枚,平均蛋重90克。种蛋孵化可用机器或用家鸡代孵,入孵前种蛋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浸泡。孵化时注意以下几点:
孵化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0%~75%,通风换气良好,以免出现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现象。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仰俯不过90°。每天定时凉蛋一次,每次3分钟~30分钟。定时照蛋,9天进行第一次照蛋,21天时第二次照蛋。27天时开始出壳,28天出雏。
孔雀养殖的管理
温度
开始为34℃,以后每天降温0.5℃,直至脱温。
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
通风
做到人进室内无闷气刺激鼻和眼的感觉。
饲养
把好喂水料时间,以全价饲料为好,每天喂5次~6次,搞好清洁卫生。
总之,孔雀饲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家庭饲养及大型孔雀养殖都可以,是一条快速致富之道。
㈣ 蓝孔雀的养殖
养管理孔雀基本知识
2006-7-13 10:38:00 来源: 网友评论(0)
A、蓝孔雀育雏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0~60日龄。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0~3日龄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 具体脱温时间可视天气和幼孔雀的状态而定。育雏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饲养规模以40~50只为宜,日龄增加时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采食,每天饲喂一些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洁饮水,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及防兽、防鼠工作。20日龄后可逐步让孔雀到室外活动。幼孔雀的生长发育从7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 促其生长。
B、蓝孔雀育成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 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 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注意在下午5~7点及时捡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答案补充 图如下
㈤ 蓝孔雀鸟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
蓝孔雀的繁殖和培育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发展蓝孔雀养殖是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带来财富的新兴产业。
蓝孔雀的饲养笼由内室和室外活动场地两部分组成。内室坐北朝南,长、宽、高均为3米,室内需设约1米高的栖架。室外活动场地,长、宽、高分别为5米、4米、3.5米。饲养场舍应选择在安静、向阳、干燥背风处;运动场宜大不宜小,场内应有树木或设置栖架及遮荫物。人工饲养时以1雄3—5雌一组为好,不宜组成多雄多雌的大群。因为两只雄鸟在一起争斗非常凶,不能正常配种,影响授精,给管理和繁殖带来麻烦。
房舍地面应坐北朝南,地势较高,有充足的光线,这样冬天可保温,夏天又比较凉爽。房舍地面的硬底,上铺沙土,1.5—2米高处设栖架。如为观赏蓝孔雀而与其他维类一起混群饲养并在舍外过冬的,应注意笼舍的空间,栖息物要安得适当,让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蓝孔雀的尾羽生长、“开屏”都会受到影响。
蓝孔雀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最好给它们创造一个不低于10℃的外界环境条件,并且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注意通风。在北方寒冷地区,必须在室内过冬。蓝孔雀对光照的要求较高。要使于蓝孔雀早熟、多产蛋,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保持一定的环境温度特别重要,经常进行禽舍及运动场的消毒,一般采用2%的烧碱水或3%热食碱水加生石灰配制成消毒液,来喷洒墙壁、地面、栖架等。
蓝孔雀的饲料由10%高梁、20%小麦、20%稻谷、40%玉米、10%动物性饲料(鱼或肉),以及适量青绿饲料(青菜、青草、水果、麦苗等)、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蓝孔雀喜食昆虫,经常加喂一些面包虫、蝗虫、蚱蜢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只雌鸟每年最多可产卵40枚。在雌鸟产卵期间,应在饲养笼的地上铺一层木屑或细沙泥,以免卵着地时破碎。孵化时,孵化箱温度控制在37.5—38℃,湿度控制在50—65%。除用孵化箱孵化蓝孔雀的卵外,还可用健康无病的母鸡代孵。
㈥ 孔雀刚出壳怎么办,是一直放在孵化箱里吗会不会闷死,需要喂吃的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㈦ 蓝孔雀孵出来了怎么站不起来
营养不良,多维加倍饮水。
㈧ 怎样养孔雀啊
A、场地的准备:
孔雀场的选择要求基本同于家鸡,有条件的饲养场最好选择在在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环境要僻静。种灌木,植牧草,使活动之地绿草成片,尽量模拟野生环境,以利孔雀的驯化及饲养。孔雀可成对或1雄2-3雌同笼饲养,也可大范围内放养,但需要固定喂食地点。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成,有防雨、能栖息的栏舍,禽舍一般5×5×5M。运动场宜稍大,用铁丝网或尼龙网(网孔1.5-2.0CM),有树木遮荫。禽舍应座北朝南,地势高,向阳,冬季保温,夏季凉爽。禽舍地面为硬底,上铺细沙,2-2.5M高处安一栖杠。
B、设施的准备:
孔雀的设施与家鸡相似,只是需要解决保温、孵化设备。
C、技术的准备:
孔雀的养殖技术主要靠自己从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到本网电子刊物"孔雀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D、饲料的准备:
孔雀饲料基本与家鸡象似,饲料调配主要是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混合喂给。动物性饲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饲料掺在一起喂给。青绿饲料切碎在动物性饲料中喂或单独饲喂。
E、防疫的准备:
孔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必须保持圈舍卫生,及早预防,必要时应做鸡新城疫苗预防接种。
F、引种的准备
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孔雀供种货源,掌握选择孔雀的基本知识, 因选购羽毛光滑整齐,精神活泼,脚有力,趾不弯,食欲好,反应灵敏,眼睛明亮的孔雀。
三、饲养管理孔雀基本知识
A、蓝孔雀育雏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0~60日龄。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0~3日龄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 具体脱温时间可视天气和幼孔雀的状态而定。育雏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饲养规模以40~50只为宜,日龄增加时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采食,每天饲喂一些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洁饮水,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及防兽、防鼠工作。20日龄后可逐步让孔雀到室外活动。幼孔雀的生长发育从7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 促其生长。
B、蓝孔雀育成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 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 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注意在下午5~7点及时捡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㈨ 蓝孔雀育雏期怎样管理
育雏期为2个月。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 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___ (1)笼育雏温度与湿度___ 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___ (2)饲料与饲喂次数___1~10日龄,日喂4次,饲料为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___11~30日龄,日喂3次,饲料为熟鸡蛋、肉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___ 31~60日龄,日喂2~3次,饲料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___(3)管理___ 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捡病雏。
㈩ 蓝孔雀怎么养殖
孔雀的全身都是宝,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其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1%,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是继山鸡、乌鸡、珍珠鸡后的又一特禽新品种。
孔雀分三种 孔雀养殖
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
生活习性
孔雀栖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开阔稀草原或灌丛的开阔地带,多是一雄多雌活动,空气新鲜的场地即可饲养。
场地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污染及其他动物养殖场,环境安静,有较好的绿化,空气新鲜的场地。
饲料
以玉米、小麦、糠麸、各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骨粉、鱼粉及动物性蛋白和维生素、微量元素。
设备及孵化过程 孔雀养殖
孔雀的性成熟为22个月龄,产蛋期从每年3月初至9月份结束,年产蛋30枚~50枚,平均蛋重90克。种蛋孵化可用机器或用家鸡代孵,入孵前种蛋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浸泡。孵化时注意以下几点:
孵化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0%~75%,通风换气良好,以免出现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现象。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仰俯不过90°。每天定时凉蛋一次,每次3分钟~30分钟。定时照蛋,9天进行第一次照蛋,21天时第二次照蛋。27天时开始出壳,28天出雏。
孔雀养殖的管理
温度
开始为34℃,以后每天降温0.5℃,直至脱温。
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
通风
做到人进室内无闷气刺激鼻和眼的感觉。
饲养
把好喂水料时间,以全价饲料为好,每天喂5次~6次,搞好清洁卫生。
总之,孔雀饲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家庭饲养及大型孔雀养殖都可以,是一条快速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