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麦的春季管理很重要,应该如何浇水施肥
氮肥对小麦的生长起着不小的作用,正确的增施氮肥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是现在有些农户对氮肥的施入有不当的地方。
有的农户在施底肥时会将氮肥一次性施入,到了后期不再进行追肥,冬前消耗大量养分,造成麦苗旺长,后期严重缺肥,小麦产量低。虽然肥料没少用,还省了人工,但是没有达到增产的效果。
从追施氮肥的次数来说,氮肥对小麦的生长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需要分次来追施。拔节期的这次追肥很关键,追对了,能增加穗数。孕穗肥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是能提升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如果想提高小麦的品质,这一遍追肥也少不了。小麦进入灌浆期后,仍然需要氮肥,防早衰,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品质。
B. 枇杷,在田间管理的时候,如何进行肥水管理呢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等,是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果实味道甜蜜,营养丰富,尤其是胡萝卜果素含量极其丰富,在所有水果中为了第三。
俗话说:“长嘴要吃,生根要肥”就充分体现出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枇杷的肥水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灌水:在枇杷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遇干旱则需要给枇杷灌水(土壤干旱时也应灌水)。
2、排水:枇杷成熟期降雨过多或夏季暴雨,以及遇到秋雨连绵的天气,或土壤湿度过大时,则需要给枇杷排水,防止积水,引起烂根甚至死树的现象发生。
过一星期后再喷洒除草剂。春天快来了我们要做好田间管理。
C. 果树的肥水要怎样管理
肥水管理:每年秋季深翻改土,深60~100厘米,宽50~80厘米,基肥数量每生产1千克苹果施入2千克土粪或1千克猪、羊粪或0.5千克鸡粪,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到1.5%~2%。
化肥在春夏季地面追施2~3次,根外追肥在5~10月喷3~5次。
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具体施用量和比例,根据叶分析进行配方施肥,结果期树氮、磷、钾比例:渤海湾果区为2∶1∶2,黄土高原果区为1∶1.2∶1,秦岭北麓果区为1∶0.52∶1等。
盛果期树,每生产50千克苹果,需土施纯氮560克,磷240克,钾500克。
果园667米铺秸秆杂草1000~1500千克(厚度20厘米)。
生草每年刈割3~5次,留茬高度8厘米左右。
0~6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春梢停长前为70%~80%,果实生长期为50%~60%,土壤田间含水量低于上述指标时要灌水,当田间最大持水量细沙土28.8%、沙壤土36.7%、壤土52.3%、黏壤土60.2%、黏土71.2%时,即应排水。
D. 大姜怎样进行肥水管理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姜适应能力强,各种土壤都能栽种,但以砂壤土生长最好,姜块光洁。生姜对以钾肥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较少。三要素当中对氮素反应最为敏感,缺氮时,则地上分支少,地下根茎细弱,可减产60%以上。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比率大致为1:0.4:1。栽种生姜,应该在冬前(11月上旬)深耕翻地,结合耕地,每667平方米土地撒施厩肥1000—2000千克、或碎草250—300千克。注意只翻不耙,以伐头越冬,集纳雨雪,增加冻土层厚度,改良土壤。春节后土壤开始化冻时,及时耙地保墒,提高地温,做到耙细耙匀。后结合整畦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圈肥3000-4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80千克、有机生物菌肥50千克。
生长期间还需追肥3-4次,苗期1—2次,茎叶与根茎生长盛期2—3次。苗期可追施少量速效氮肥。2--3股叉时补施有机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腐熟粪面500千克。6--8股叉时追施速效钾肥与氮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硫酸钾20--30千克+尿素10—15千克,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并防止后期缺肥而茎叶早衰。生长期还要结合喷药,叶面喷施600倍“天达—2116”,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洒3—5次,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抗寒、耐干旱性能。生姜虽然耐旱,但喜欢土壤经常湿润,须时常灌溉。高温干热天气,需进行遮荫,灌水应在早晚进行,但田间不能积水,暴雨后要及时排水,以防姜块腐烂。
E. 小麦春季施肥管理很重要,春季施肥有哪些好的方法
春季小麦的施肥方法在冬季前长势不好、早播突然长时间脱肥的麦田,可尽早补施绿肥,一般在地面开始解冻时,每亩可施碳酸氢铵20公斤左右,较缺磷的麦田可混施过磷酸钙15公斤左右。小麦叶色淡绿,叶片垂落,无肥水现象,大群麦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量氮肥,可施磷钾肥10-12公斤左右。土壤肥力较差,播种时间较晚,苗期生长不太好,每株分蘖较少,群体数量较少的麦田,每亩可施尿素6-8公斤左右,也可配合过磷酸钙和氯化钾5-6公斤。如果是苗数较多或较旺且没有施肥的麦田,则不必施绿肥,可推迟到起身期,控制无效分蘖,以提高分蘖率,增加穗亩数。
一般来说,春季小麦顶凌需要结合浇水进行,因此在选择化肥时,一定要选择水溶性强的品种。春季小麦打顶的时间和方法,小麦管理浇水很重春季小麦管理浇水很重要冬小麦从返青到摘旗这段时间是春季生长阶段,一般持续45-65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春季管理中提高小麦产量非常重要,其中肥料和水的管理是主要因素。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F. 如何进行苹果园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技术对于土层浅、土质差、肥力低的果园需要进行扩穴深翻或全园深翻以熟化土壤,在秋季采果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行间间作浅根、矮秆的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或绿肥,通过翻压、覆盖和沤制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春季施肥灌水后用麦秸、麦糠、稻草、杂草、树叶、油菜壳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15~20厘米,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覆盖物上压少量细土。覆盖结束后将有机物翻入土中。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中耕深度5~10厘米,每年除草2~3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施肥技术“基肥”在秋季采果后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加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施肥量按每生产1千克苹果施1.5~2.0千克优质农家肥计算,一般盛果期苹果园每亩施3000~5000千克有机肥。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挖放射状沟(距树干80~100厘米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线)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30~50厘米,施基肥后灌足水。撒施肥料应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将肥料均匀撒施后翻深20厘米。土壤追肥在树冠下挖沟施入,沟深15~20厘米。“土壤追肥”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一般中等肥力苹果园,每产果100千克需追施纯氮1.0千克、纯磷(P2O5)0.5千克、纯钾(K2O)1.0千克。第三次追肥最迟需距果实采收期30天以上。追肥后及时灌水。“ 叶面追肥”选用适宜的大量元素肥料或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3%,氨基酸类叶面肥600~800倍。叶面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在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最后一次叶面追肥至少需距果实采收期30天以上。水分管理技术在春梢萌动、展叶和果实迅速膨大期适量灌溉。灌溉方式可采取滴灌、树盘灌溉、沟灌、喷灌、穴贮肥水灌溉等。设置排水系统并及时清淤,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过沟渠及时排水。
G. 肥水管理对红蒜的生长很关键,红蒜生长的肥水管理该怎么做
大蒜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大蒜生长对水肥需求又大,蒜头的发育不能受土块、石块等影响,所以就要求在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做到养分充足、无坷拉、土层松软透气。每亩应追腐熟人粪尿750~10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若以收获蒜薹为主的大蒜,在越冬前,还应施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左右,抽薹前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抽薹后根据大蒜的长势,酌施增瓣肥。
水肥管理 大蒜在萌芽期,不需较多水肥,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建成时期,也是田间关键时期,幼苗前期要适当控制灌水,临冬前灌大水一次,提高土壤湿度。在大蒜退母结束期及花茎伸长期,蒜头猛长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土壤缺水的情况,缺水的话,会导致大蒜早衰,所以要及时给土壤补充水分,另外在大蒜头采收一周前要停止灌溉,避免大蒜头出现腐烂的现象。
H. 秧田肥水怎样管理
良好的营养条件是培育壮秧的物质基础。秧田施肥根据肥力情况,肥力较差的秧田多施,肥力较高的少施。基肥在做好条秧板时施下,一般亩施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0千克;分蘖肥在二叶一心期,结合灌水上秧板时施,每亩施4千克左右的尿素;四叶期时根据秧苗生长状况施肥,生长弱、叶色差、分蘖较少时亩施3~5千克尿素,生长较旺可不施;在拔秧前3~4天亩施8千克左右的尿素做起身肥,促进发根。施肥时期根据气温高低和秧苗生长状况确定,早稻这时温度较低,可适当早些,晚稻和单季稻则迟些施用。
水分管理,在播种后2~3天内,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使芽谷能及时出苗;出苗后清沟排水,保持干旱环境;到秧苗长至二叶一心时上水;二叶一心以后,灌水上秧板,并保持秧板2~3厘米的浅水层,要防止秧板断水,造成拔秧困难,断秧、伤秧。
I. 种植豆角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肥水管理
看到很多农户开始春季豆荚种植工作。豆荚是蔬菜地区种植最多的经济作物之一,产量高,好年每英亩收益可达万元,因此很多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很高。那么,在种植豆荚时,如何进行水和肥料管理,才能获得豆荚产量高的质量呢?
大豆是多产作物,每年可以收获很多格鲁吉亚,因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别大。相关研究显示,每收获1000斤大豆,氮肥的质量就需要10.2公斤,五氧化二磷质量4.4公斤,氧化钾9.7公斤。那么豆荚各时期对肥料种类的需求怎么样呢?
施肥时,建议农户尽可能调节石费,缓解化肥。这种肥料利用率高,维持时间长,效果好!追肥时,最好同时使用含有腐殖酸、海藻酸化肥、氨基酸、益生菌的忠肥!豆荚开花期要注意土壤含水量,避免田野过度干旱,太干燥容易导致豆荚脱落,不利于水果骑行!叶面喷肥很重要。通常的叶面肥可以考虑使用磷酸二氢钾,每次吃药都可以添加一些。另外,还可以考虑含有其他甲壳素、鱼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的特种叶面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豆荚增产效果也很明显。
J. 容器栽培应如何进行肥水管理
容器栽培技术应如何进行肥水管理,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容器栽培的用水量―般要大于地栽苗,具体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依植物的需要而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灵活变动。浇灌前可据此对苗木进行合理分区。需水量相同或相近的苗木分在同一区或组,在灌水时定要确信每个容器都能获得大约等量的水。
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滴灌,具体应根据苗木的高低来选择。一般来说,当苗木低于2厘米的时候多采用喷灌,而在2厘米和30厘米之间的苗木则可采取微喷灌,对于大型苗木而且摆放比较疏落的话则可选择滴灌。不论哪种灌溉方式,灌溉的时间是早晨,这样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容器栽培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中性或微酸的可溶性盐含量低的水为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水中不含病菌、藻类、杂草种子就更为理想。
容器栽培与地栽苗不同,吸收不到土壤中的肥料,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由此可见,施肥对容器栽培来说尤为重要。国外苗圃主要有两种施肥方式:一种是在容器苗的基质中施用适量的长效肥,适于绿化大苗的生产;另一种是把可溶性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中,结合喷灌直接施入,这种方式对于小苗和小灌木采用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