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唐朝是怎样管理西域的
扩展阅读
怎样清洗排气扇的方法 2025-05-19 16:36:36
手机吉他软件调音怎样用 2025-05-19 16:13:37
汽车上怎样装交流电 2025-05-19 16:05:44

唐朝是怎样管理西域的

发布时间: 2022-05-14 17:10:29

A. 唐代前期是怎样管辖西域的

唐代前期,除了在西域地区建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下辖各个都督府、州外,并在各地设置军、城、镇、守捉等各军事据点。这些府、州所在地和各军事据点,既是行政和军事要地,也是一些交通中心,它们彼此相通,从而形成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线。

B. 唐朝是怎样统一西域的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唐政府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充分证明了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领土。

C. 唐朝是怎样加强对西域管辖的

公元7世纪,唐朝代隋而兴。唐太宗联合漠北铁勒诸部灭东突厥汗国。西域诸国为之震动,各地首领纷纷要求归附,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公元630年,伊吾(今哈密)城主率所属7城自愿归顺唐朝。唐朝设置西伊州(后改称伊州),西域门户洞开。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等纷纷效仿。公元640年,唐军渡过沙漠,击败了追随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高昌归唐朝所属。唐朝在此设置西州,并建庭州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同年置安西都护府,府治初设西州,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
公元647年,唐朝大规模用兵西域,打败同唐朝作对的西突厥势力,攻下焉耆、龟兹诸地,收其降部,完成统一西域的宏图大业。随后,唐朝设立焉耆、龟兹、毗沙、疏勒等都督府,府下领藩州若干。次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城,同时设立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至此,唐朝对西域的统一管辖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657年,唐朝将领苏定方、阿史那弥射南北合击,平定了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乱,西突厥全境及所属中亚领土都归属唐朝,西域诸国均归唐朝所属。在平叛过程中,唐朝将安西都护府升级为大都护府,并在原阿史那贺鲁的分地设置濛池、昆陵两个都护府,列置州县,进行管理。这两个都护府都归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天山北部的管辖,在庭州(今吉木萨尔)设立北庭都护府,公元709年,改设北庭大都护府,其管辖范围以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广大地区为主。安西大都护府管辖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唐玄宗年间,唐朝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立“碛西节度使”,此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D. 唐朝治理西域的措施有哪些

唐朝治理西域的措施有:派裴矩了解西域情况。当时河西走廊的张掖市西域商人集中的地方,隋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来往于武威、张掖一带,主管与西域的互市,并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民俗风情等情况。

消灭吐谷浑,设立四郡。608年,隋炀帝联络铁勒诸部,打败了甘肃、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并在此设立了四个郡。其中的鄯善郡和且末郡二郡在今新疆境内。消灭吐谷浑,设立西域东南二郡,扫清了隋朝通往西域的障碍,打开了西域的门户,取得了经营西域的初步胜利。

(4)唐朝是怎样管理西域的扩展阅读:

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安西、北庭驻军内调,唐在西域的势力大为削弱。叶蕃乘机据有陇右、河西,但安西四镇仍然掌握在唐朝军政人员手中。建中二年(781),北庭留守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守郭昕假道回纥表奏朝廷,唐任命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四镇节度使。

贞元五年及稍晚时期,回鹘、吐蕃激烈争夺北庭,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部两千人奔西州,后为回鹘所害,安西、北庭和唐代中原的联系到此断绝。

据唐高僧圆照在贞元五年前后译成的《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载,贞元五年,郭昕仍为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使,疏勒、钵浣(威戎城,约当今新疆温宿)、据瑟德(今新疆柯坪、巴楚之间)、焉耆等地都有镇守使在职,唐廷曾派出宦官段明秀为四镇北庭宣抚使进行慰问。

唐代经营西域一百五十年(640~789),这对于巩固唐代西北边防、促进民族的融合,保护东西方的内陆交通,推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E. 唐朝是如何对西域进行治理的

1.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2、保留了西域各部及中亚诸国原来统治者的政治地位,任命原来的酉长或国王担任都督州剌史等实职,授与中郎将、大将军、公、王等爵衔称号。各部落及诸国须定期朝贡和遣子入侍,其国王、可汗、酋长嗣位或有更迭,须经唐政府册封和承认,他们作为唐政府任命的官吏行使职权,其中有的部落首领,还由唐政府发给固定俸禄。

3、在货币制度方面,西域各地遵唐钱法形制铸钱流通,伊塞克湖北岸曾出土铸有突厥文、汉文合璧的西突厥货币。

4、为巩固和加强西域地区的统治,在军事设施方面,也建立了一整套机构,在安西、北庭辖境内各重要地区和交通要道,设有军、镇、守捉、烽、戌等军事单位,分布于天山南北各地,“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戌逻卒,万里相继” ,“边烽互相望”,负责守卫边疆及稽查行旅。各族人民往来交通,必须持有府、州所颁发的“过所”(即通行证)。

F. 唐朝是如何对面域进行治理的唐朝是如何对面域进行治理的

唐朝的建立有两样非常重要的因素。1个是李世民的惊才绝艳,1个是李渊为首的李氏家族长期的对各类实权部门的渗透和对军队,对世家大族的渗透。李世民是一代雄主,非常有气魄而且政治眼光非常敏锐。一般认为唐朝的建立几乎可算是李世民的一己之力。这个本无可非议。但是即使是天才也需要资本,李渊的李氏家族恰恰就有非常雄厚的资本。不论是对宦官,还是对朝野中的人才,都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这反而证明了李渊的隐忍,和长期拼搏积累的政治资本。我对李渊一直有一种看法,就是非常能忍。即使连宫里的太监都支持他了,他也忍着不造反。即使李世民杀了两个兄弟,带着尉迟敬德逼宫了,他也能假惺惺的做戏。这份功力,就是他获得江山的最好凭证。幸甚,在烽烟四起的隋末,李世民是他的儿子,而不是他的对手,若他们不是父子,可能那争斗的戏份会比三国演艺还乱。

唐朝对四方的征服始于李渊争夺天下,但实际在太宗李世民的任期内,就已经基本平定完了。太宗时,总算将匈奴人,突厥人都给打趴下了。西域前所未有的清净。于是派驻藩镇,迁徙那些牧民到其他的区域,在迁徙中重组他们的部落,对于李世民安定西域,楼主可以查阅下资治通鉴。里面写得非常精彩。

G. 唐朝是如何对西进行治理的

唐朝设了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安西都护府(AnxiProtectorate)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原名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