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汇率损失原因怎么写
扩展阅读
怎样可以增强手机信号 2025-07-01 08:07:56

汇率损失原因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2-10-17 09:06:56

❶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但美元却保持长期的强势,这是很特殊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占到全球支付体系份额39.35%(2018年6月份数据),巨大的美元需求导致美元汇率居高不下,当然这也与美国强大的实力分不开。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如需了解平安银行外汇牌价,可以登录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金融-更多-跨境金融-外汇行情查询了解。
您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询平安银行外汇历史牌价。
http://bank.pingan.com/geren/waihuipaijia.shtml

应答时间:2021-1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❷ 汇兑损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❸ 影响外汇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汇查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政治局势: 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变化对汇率有很大影响,局势稳定,则汇率稳定;局势动荡则汇率下跌。所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国际关系、党派斗争、重要政府官员情况、动乱、暴乱等。

2. 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各方面综合效应的好坏,是影响本国货币汇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虑经济增长水平、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几个方面。

3. 军事动态: 战争、局部冲突、暴乱等将造成某一地区的不安全,对相关地区以及弱势货币的汇率将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远离事件发生地国家的货币和传统避险货币的汇率则有利。

4. 政府、央行政策: 政府的财政政策、外汇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汇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是决定作用。如政府宣布将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场干预等。

5. 市场心理: 外汇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着汇率的走向。对于某一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市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将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汇率的变化,这时可能会发生汇率的升降与基本面完全脱离或央行干预无效的情况。

6. 投机交易: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充斥在外汇市场中的国际游资越来越庞大,这些资金有时为某些投机机构所掌控,由于其交易额非常巨大,并多采用对冲方式,有时会对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如量子基金阻击英镑、泰铢,使其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等。

7. 突发事件: 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会对市场心理形成影响,从而使汇率发生变化,其造成结果的程度,也将对汇率的长期变化产生影响。如 911 事件使美圆在短期内大幅贬值等。

❹ 外汇交易中的亏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外汇交易中,造成外汇交易亏损的形成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判断错误趋势,通俗而言就是看错方向。入场后行情没有按你预期的方向走,而是直接扑向你的止损位置。
2.设置的止损位置不合理,随意性太强,没有遵循一切客观的要求。汇率没有直接按预期的方向走,而是先杀了个回马枪后才又回头走向止赢,但这个回马枪却触发了止损单。
3.具体的入场位置不合适。入市虽是顺势,但没有采取措施避免短期冲得过急的时候,行情的逆走空间过大,以致止损被迫放得很大,寄希望于行情不反扑或小反扑,不如愿时只好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提前止损了事。
4.放置的止赢订单过远,没有根据客观波幅规律、没有考虑绝大多数的情况,一相情愿地追求“本垒打”。但是汇率因各种原因未能到达预期的止蔵位置就回头并反转扑向止损或吊在半空。

❺ 外汇一直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炒外汇会亏损的原因,汇查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回报的不对称风险:

经验丰富的外汇交易员保持他们的损失较小,当他们的货币看涨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可观的收益来抵消这些损失。然而,大多数零售交易员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在一些头寸上赚取了少量利润,但随后却长期亏损,从而导致了巨额亏损。这也会导致损失超过最初的投资。


2. 没有信息优势:

最大的外汇交易银行拥有大规模的外汇交易业务,这些业务与外汇世界紧密相连,并且拥有零售交易员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例如,商业外汇流动和政府的秘密干预)。


3. 货币波动:

高杠杆率意味着,在出现汇率异常波动期间,交易资本可能会迅速枯竭。


4. 场外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是一个场外交易市场,不像期货市场那样集中和受到严格监管。这意味着外汇交易不受清算机构的担保,这就增加了交易对手的风险。


5. 欺诈和市场操纵:

外汇市场偶尔也会发生欺诈事件。市场对外汇利率的操纵也十分猖獗,一些最大的参与者也参与其中。

❻ 外汇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炒外汇会亏损的原因,汇查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回报的不对称风险

经验丰富的外汇交易员保持他们的损失较小,当他们的货币看涨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可观的收益来抵消这些损失。然而,大多数零售交易员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在一些头寸上赚取了少量利润,但随后却长期亏损,从而导致了巨额亏损。这也会导致损失超过最初的投资。

2. 没有信息优势

最大的外汇交易银行拥有大规模的外汇交易业务,这些业务与外汇世界紧密相连,并且拥有零售交易员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例如,商业外汇流动和政府的秘密干预)。

3. 货币波动

高杠杆率意味着,在出现汇率异常波动期间,交易资本可能会迅速枯竭。

4. 场外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是一个场外交易市场,不像期货市场那样集中和受到严格监管。这意味着外汇交易不受清算机构的担保,这就增加了交易对手的风险。

5. 欺诈和市场操纵

外汇市场偶尔也会发生欺诈事件。市场对外汇利率的操纵也十分猖獗,一些最大的参与者也参与其中。

❼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国对外经常项目收支处于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当一国国际支出大于收入时,该国即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示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削弱,引起出口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进口增加,从而改变经常账户收支。

此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反之,相对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其货币汇率则会趋于升值。

3、利率差异。

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

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

4、财政、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5、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才会产生并起作用。

6、外汇投机力量。

投机者如果预期某种货币将升值,就会大量购进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上升;反之,投机者若预期某种货币将贬值,就会大量抛售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即刻下跌。投机因素是外汇市场汇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场干预

8、经济增长率。

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从长期看,却有力支持着本币的强劲势头。

9、宏观经济政策。

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的搭配上。

(7)汇率损失原因怎么写扩展阅读

波动

波动形式

1、汇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贬值

2、个别汇率变动与一般汇率变动

3、真实汇率变动与市场汇率变动

4、汇率的高估与低估

波动形势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485元,1欧元对人民币8.081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850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062元;

1英镑对人民币10.0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6.478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6.2629元,人民币1元对0.4840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5.0085俄罗斯卢布。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汇率

❽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8)汇率损失原因怎么写扩展阅读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❾ 影响外汇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例,或者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的数量表示的价格。作为一种价格,汇率是处于变动状态的,那么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情况下以下七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左右着汇率的变动:
(一)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可反映该国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反映该国对外汇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会在外汇市场上引起外汇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反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汇率下降和本币汇率上升。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资本流动等若干项目。
(二)通货膨胀
根据购买力平价,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若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该国出口竞争力减弱,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这会引起该国贸易收支逆差,造成外汇供求缺口,从而导致本币汇率下降。第二,通货膨胀会使一国实际利率下降,推动资本外逃,引起资本项目逆差和本币汇率下降。第三,由于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物价上涨过程,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演变成本币汇率下降预期。在这种预期心理下,为了避免本币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抢购外汇。而这种投机行为会引起本币汇率的进一步下降。
(三)利率
从短期来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极为显着的。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推动高利率货币的汇率上升。当代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国际游资,它们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所以从短期来看,诱发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影响汇率的主要途径。第二,利率上升意味着信用紧缩,这会抑制该国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约束进口推动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第三,利率上升会抑制该国总需求,特别是严重依赖于贷款的那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会进一步限制进口并从而有助于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四)经济增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会引起进口增加。如果其他国家经济增长较慢,则该国出口增加也较慢。这容易造成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并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如果经济增长是由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那么在增长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且产品质量提高。尽管该国进口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出口增加得更快,该国货币汇率往往会上升。
(五)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各项政策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汇率。
政府干预汇率的直接形式是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外汇汇率或本币汇率。政府采取汇率政策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稳定本币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加大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中的风险,抑制外汇投机行为;它也可能是为了使汇率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或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某项战略目标。政府汇率政策的效力不仅取决于该国外汇储备的多少,而且取决于该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例如,若该国金融泡沫破灭,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便可能出现资本外逃,造成该国货币贬值压力。一旦贬值压力超过政府干预能力,本币汇率开始下降,便会进一步通过贬值预期诱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使该国陷入恶性循环。
在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交易不足以实现政府汇率政策目标时,政府往往借助于外汇管制干预汇率。
政府其他各项经济政策也会间接地影响汇率。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刺激需求和经济增长,通过增加进口带来本币对外贬值的压力。紧缩性货币政策会通过抑制通货膨胀和提高利率而刺激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政府的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限制进口而带动本币对外升值。
(六)心理预期
人们对各种价格信号的心理预期都会影响汇率。若人们预期本币汇率将会下降,便可能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并助长本币的贬值压力。若人们预期本国将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派生出本币对外贬值预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心理预期是上述基本因素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的心理可能受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宣传和报导、谣传和迷信等等。一些事件一旦对人们的汇率预期产生普遍影响,它对当前的汇率便会产生重大作用。
(七)外汇投机
外汇投机指在汇率预期基础上,以赚取汇率变动差额为目的并承担外汇风险的外汇交易行为。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其中,一部分国际游资隶属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它们在外汇市场上,并非是单纯的市场价格信号接受者,而往往充当价格制定者的角色。例如,1997年7月爆发的泰国货币危机固然有多种原因,外汇投机者的恶性炒作无疑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

❿ 现在汇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美国严重的财政与贸易双赤字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善,很多国际专家认为美元贬值的局面目前仍难以扭转。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美元目前被高估15%-20%。他认为,美元贬值主要原因在于过去10年中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急剧上升。因此,美国需要美元贬值,从而使其经常账户恢复均衡。 而近期内,美国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开始减弱。财政激励政策的淡出和利率水平的提高将使美国经济增速下降。这些因素将增大美元继续贬值的可能。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的是与美元的比值基本稳定不动,如果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美元有效汇率贬值15%-20%意味着人民币有效汇率将贬值大约10%。 哈继铭认为,从表面上看,美元贬值将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有利,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原因有三,第一,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下降可能招致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对中国更多的贸易制裁。这些国家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大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下降带来的收益。第二,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近来人民币非交割的远期合约(NDF)汇率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走势表明,美元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这将带来又一轮投机性资本流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与投资过热,对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成果极为不利。第三,目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有效汇率的贬值将增添通货膨胀压力。因为货币贬值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历史数据显示人民币贬值通常会带来消费价格的上升,国内通货膨胀相对贸易伙伴的上升将抵消人民币随美元贬值对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出口竞争力回复如初,而国际反‘倾销’对出口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哈继铭认为。

美元贬值越厉害,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增,而主要原因是目前美元跌势不止和中国的双顺差。

如果将美元贬值看作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外因,那么中国的双顺差则是不可回避的内因。2004年中国的全年顺差达320亿美元,为1998年以来之最。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增长13.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6099亿美元,这个数字较2003年增加了51.3%,增加额达2066亿美元,成为2004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国家。

统计数据还表明,无论是经常项下还是资本项下,中国都出现了顺差。特别是贸易顺差的出现,为要求人民币升值提供口实。因为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民币被低估的证据,并以此要求人民币升值。

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例在1997年以前是上升的,在1997年以后是下降的。2005年一季度该比价较1997年一季度下降了15%。进出口总额只能反映进出口量,但不能反映贸易条件。导致贸易条件变化的基本原因是,1997年以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此后则相反。”宋国青认为。

目前,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的局面在中国已经形成,中国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的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鼓励出口的国策,即使出口为中国经济贡献了很大力量,但也使财政背上了沉重负担。“最明显的例子是出口退税给中央财政增加负担,截至2003年年底,中央政府拖欠的应退未退税款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商务部有专家认为。“同时,这种出口政策也造成了中国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或者说是恶化的趋势。中国并没有出现国际贸易教科书上的那种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这主要因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不同质,即进口和出口的不是同类商品。但客观地讲,中国确实存在‘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强调扩大出口规模,有‘一刀切’的现象。 ”

不分行业、不分产品的出口鼓励政策,给出口企业创造了竞相降价、抢占国际市场的条件,直接造成企业利润一再减少,中国的宏观外贸条件也逐步恶化。而近年来中国每出台一项出口鼓励政策,之后都伴随着外国企业要求中国出口商降价的浪潮。而中国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使中国政府给予本国企业的优惠转手让给了外国商人。

而这种鼓励出口的措施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贸易伙伴的攻击。中国加入WTO之前,对出口采取了诸如财政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诸多措施。现在财政对出口的补贴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也进行了改革,但汇率政策却受到海外指责,中国在国际谈判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同时,随美元实际贬值的人民币汇率正在承受着进口价格的高涨。“等到中国动用它掌握的美元自产购买美国的出口产品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比价可能已经下跌1/3甚至更多;当美元比价下跌,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需要就会增加,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如果中国政府决定调整其外汇储备的结构,现在可以用70美分买到的美国产品,到时候中国可能要花1美元才买得到,中国投资的美元资产损失将高达1/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Bradford Delong(布拉德福德·德龙)曾撰文称。

外汇储备遭遇负利率

根据宋国青的测算,目前货物进口价格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几何平均值为1.2%,按这两项数据计算的外汇储备真实利率为-6.9%。“因为数据变化,并不清楚外汇储备名义额的增加中有多少是来自利息收入和因汇率变化引起的损益,因此无法准确计算实际实现的外汇储备真实报酬率。按照外汇储备数据和外汇占款数据可以做出大致的估计,其中包含因汇率变化引起的收益。考虑到可能的估计误差,外汇储备在过去两年遭受真实价值巨大亏损的情况可以确定。”宋国青解释道。

“1998年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利率较高,大约4%。1998年到2000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没有贬值,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低,外汇储备赚了点钱。但2000年后等于丢了以前累计的收益。”宋国青表示。“2004年年底的外汇储备为6099亿美元,按照进口价格指数折合的美元数为5213亿,两个数字之间的差额约887亿美元。”

另一个需要比较的是国内投资的报酬率,过去两年,国内投资的实际报酬率非常高,“这里有经济景气变化的影响,但即使提出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长期平均的投资社会真实报酬率也在7%以上,与此相比较,-6.9%的绝对损失率意味着14.9%的相对损失率。”宋国青说。“也有人认为中国39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不太大,加上货物贸易共500亿美元。但加上美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到内地投资,投资变成实物收益,实物升值而外债贬值。外汇储备的损失就大了。”

他认为,过去两年中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和外汇储备遭受严重负利率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商品价格的结构性变化,石油和金属材料以及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上升了。可以肯定,这样的结构变化早晚要停止甚至发生逆转。然而,在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缓慢恶化和外汇储备真实报酬率偏低(可能为零)的情况会持续下去。

“这一点对国内储蓄利率构成了直接压力。目前,中国的净储蓄大约为10万亿,而今年外汇储备肯定超过7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大约为近6万亿元,超过净储蓄的一半,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负利率或者低的真实利率可能直接传递到国内存款。在估计中国未来利率走势的时候,注意到这点很重要。”宋国青说。

居民金融资产的最终用途可以分为国内国外两个方向,后者直接对应的是国家外汇储备(在中国目前对居民对外投资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居民金融资产主要是指国内金融资产;而未来在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和居民对外投资条件放松前提下,居民将国内金融资产转为国外资产的主要渠道就是用人民币兑换国家的外汇储备。由此看来,国家的外汇储备在某种意义上是居民对外投资的外汇“储备”)。相应地,可以将居民金融资产的损失分为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上的财富转移。 相当于个人净储蓄的一半在贬值。持续下去,就是不升值导致的赤字,最终通过负利率转嫁给居民。

“中国压国内需求,抑制投资,增加出口和顺差,在投资约17%-18%的同时,出口真实增长30%,带来了高的外汇储备。”宋国青表示。“外汇储备是连纸都不是的自称为货币的数字符号。外汇储备的风险是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外汇储备的真实收益率取决于未来20年的利率水平和进口价格。如果出现全球紧缩,那外汇储备就是好资产。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和美元持续低利率,外汇储备会很麻烦。”

“目前外汇储备只是周转手段,是头寸,要用的时候手上有钱就是了,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当资产管理,应该更加注重利用资金,预测真实收益率,经常核算贬值损益,不同币种的名义收益率应向社会公布,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国民财富。”宋国青表示。

美国稳定真实的“负利率”

根据宋国青的分析,美元低利率是外汇储备负利率的主要成因之一。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周期。美联储12次降息,最低曾将联邦储备利率减至1厘。利率处于41年来的历史低位。考虑通胀率因素,美国已出现负利率现象,虽然推动美国经济在2003年急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亦取得4%的强劲增长,但是亦促使以美元报价的金属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

实际上,美元负利率政策相当于”透支繁荣”,鼓励美国人通过借贷以维持消费增长。相对于4%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即使在经过数次调升利息后,美国利率仍然处于偏低水平。而联储局展开加息周期时亦表明,将会以渐进的手法将利率调升至中性水平。

“美国并未人为压低利率,2002年到2003年,美国的核心CPI达到近10年来最低,而这10年也是历史上利率较低的10年。美联储从来没有说过调整利率的目标是通胀,但这是很多经济学家的预计,也是没有公认的目标。2004年美国核心CPI是1.6%,而近两年美联邦基金利率几何平均值为1.2%,实际利率为负。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3年,可以说是稳定的负利率。”宋国青认为。

然而,为什么在美联邦基金较低,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和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仅为1.6%?难道价格传导机制也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是中国输出了真实低利率。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东西太便宜了。美国进口了大量中国工业品,而中国工业品的涨幅很低,造成美国CPI很低。而中国进口很多原材料,原材料涨价,进口也涨价。”宋国青认为。

“通货膨胀率一直低于3%使得美联储并不急于升息,而中国和亚洲净输出资本更使美国没有动力升息。亚洲各国争相用很低的利率购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美国被动接受真实利率偏低,足够多的外国投资使美国没有必要为了吸引储蓄而升息。”宋国青说,“于是,美国出现了稳定真实的负利率。”

一江资金向“西”流

“目前美国贸易逆差约6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贡献了约2000亿美元,亚洲(主要指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3000多亿美元,日本1000多亿美元。外汇资产大幅贬值、外汇储备增加,带动亚洲资本流向美国,同时这也是美国低物价的基本原因。”宋国青表示。

最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向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繁荣,并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自1982年起,美国便从国际资本净输出国转为净输入国,国际资本流入规模逐年增大,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0年,美国对外资本输出净额为816亿美元,外资流入净额为1420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约604亿美元。2001年,美国的资本净流入约为1.98万亿美元,其中官方资本8115亿美元,占41%。2003年,美国的资本净流入达到2.43万亿美元,其中官方资本1.22万亿美元,约占50%。

一直以来,美国对国际资本的需求不断膨胀,金融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纳能力上升。从理论上讲,一国经济所需要的外国资本净流入规模,取决于该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资本需求及该国国内资本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一般来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下,一国储蓄率的高低决定了其对国际资本的需要量的多少,国内储蓄率提高,则所需要的外国资本相对减少。美国随着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资本需求,而家庭的储蓄率却不断下降。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在2004年9月份降到了0.2%,而10年前,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为5%。“2004年,美国的净储蓄占总收入的比重约1%。”宋国青测算。

国内经济增长与储蓄下降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靠大量的国际资本来弥补,从而对国际资本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美国高度开放及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出色的资金吸纳和配置能力,增加了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计,目前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约70%以上。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05年1月美国资本净流入非常强劲,高达915亿美元。流入美国的资本主要投向资本市场,且由于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地位和美国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等原因,外国投资者仍然愿意购买美国的金融产品,尤其是美国国债。外国资本通过购买美国金融产品流入美国,弥补了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支持了美国经济增长。2004年,美国资本市场吸引了8218亿美元的净流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5%,足以填补美国创纪录的6177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

从流入美国的资金比例看,亚洲储蓄者使美国的借款需求得到很大满足。亚洲官方及民间投资者是去年美国资产的最大买家,2004年总体资本净流入数据显示,亚洲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净买入量为3751.5亿美元,第四季度来自亚洲的资本净流入为917.3亿美元。

“这其实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亚洲金融危机后,当时的通货紧缩,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钱是最好的,而实物最差,其实在比较平衡的情况下,钱和实物可以均衡持有,但在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物是最好,钱是最不好的资产。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仍然拼命出口,不要实物,要现金。”宋国青说。

人民币的前景与可能

“未来人民币有三种可能,一是直接升值,名义汇率升20%;二是接受持续6年左右的5%的通货膨胀;三是调整税率,如出口退税和所得税。”宋国青认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外汇储备意味着一国的物资与劳务的净输出。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样意味着巨额的本币发行量。因为中国的货币是不能自由兑换的,所以中国企业的外贸收入最终只能以本币——人民币来表现,而这巨额的本币却难以在国内买到适当价格的物资与劳务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

为了减轻国际上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中央政府从今年起降低了出口退税率。但由于地方政府并不愿负担超出基数的退税,因此,地方政府退税的拖欠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增添了企业运营中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而某些地方政府更鼓励当地出口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原因在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不涉及出口退税的问题,不会对当地财政造成负担。

汇率应该调整是宋国青一直以来的观点。他认为,如果调了汇率,宏观调控的方向将发生很大变化。假设汇率上调7%或8%,从中国去年的外贸数据来看,就会出现四五百亿美元的逆差。外贸从顺差变为逆差,一进一出就是近千亿美元的差额。早一点调整利率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不调整利率,外汇储备将继续增加,越晚调整损失越大。

同时,宋国青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看法比较乐观。他认为,从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看房地产没有大的问题;金融风险趋于下降;税收自动增加,财政实力增强;银行利差扩大,坏账率下降;企业负债率下降,银行贷款安全性提高。可以肯定,中国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和经济周期。

“人民币将是亚洲货币的领头羊。未来中国经济将是亚洲经济火车头。中国经济实力约等于日本,但增量远超日本,而货物贸易增量远超美国。亚洲对中国投资有利,亚洲货币对人民币没有升值潜力。”宋国青认为。

“人民币真实汇率变化的结果是,顺差变逆差,即资本输出变为输入;投资率有所提高;外汇储备增量减小,扩大银行贷款;国内贷款低利率;亚洲货币普遍升值和美国利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