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因子分析
(1) 地理位置
A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 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2)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3)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4)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② 高中地理 气候类型的成因
气候类型
一、 热带雨林气候:
地理位置: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大巽他群岛、亚马逊河流域。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年多雨。
二、 热带草原气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南北纬5°~15°范围内,也有的地方延伸到25°,非洲大陆例外。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形成原因: 一地区,当这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或最大时,该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充沛。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或最小时,该地区受信风控制被抬升形成降雨。在内陆地区降雨稀少。
三、 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形成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东南信风向北偏移,在印度形成雨季;在亚洲高压控制下形成旱季。
四、 热带沙漠气候:
地理位置: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塔尔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
气候特点: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五、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各个大陆的东南部。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形成原因: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低温少雨,夏季受海洋气团的控制高温多雨。
六、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形成原因: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理位置:欧洲西部。
气候特点:东部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在700~1000mm之间。
形成原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八、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严寒带针叶林气候):
地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暖热,年降水较少。
形成原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九、 地中海气候:
地理位置:地中海沿岸。
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形成原因: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使其位于副高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气压带南移,使其位于西风控制之下,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热量和降水。
十、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合冰原气候):
地理位置:两极地区。
气候特点:严寒低温,降水较少。
形成原因:受极地高压控制,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较少。
③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太阳辐射(维度位置):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它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而决定了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气候,同时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比较多,内陆地区降水比较少。
地形: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比较多,背风坡降水比较少。
洋流: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增温增湿,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些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而寒流降温减湿,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人类的活动对气候也是有影响的。其中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因而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怎样分析气候特征呢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1、洋流因素。 暖流在沿海地气候变暖和增湿方面发挥着作用。
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受益于温暖潮湿的北大西洋洋流。 寒流使沿海地区的气候降温和除湿。 例如,大陆西海岸(南半球)的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亚洲的面积位居各大洲之首,靠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陆地和海洋的热特性差异最为显着,形成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 它的面积是世界上所有大陆中最大的。 具有“显着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北美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从气候分布特征看:赤道横穿非洲中部,南北两端纬度几乎相同,形成南北对称分布的气候特征。 澳大利亚具有“气候环状分布”的气候特征,其降水量自东、北、南向内陆递减。
⑤ 初一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
纬度位置决定一个地方的冷热状况,形成热带、温带还是寒带气候。海陆位置决定气候的干湿,形成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或者季风气候。
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高海拔地区可能形成山地高原气候。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暖流升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 地理中怎样判断影响某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抓住两点气温与降水,影响气温与降水之者也就是影响气候者
1.气温:纬度位置、地势地形、海拔、洋流、大气运动、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气温
2.降水:纬度位置、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像向岸风就属迎风坡)、洋流(增温增湿)、海陆位置。
回答气候特征时,注意三点一定要答好就一定不会错:时间(全年、四季)、气温(季节差异、年温较差、日温较差)、降水(如干燥也性描述降水的范围)。
以温定带,以水判型
⑦ 怎样分析气候成因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单圈环流——成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2)、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3)、气压带和风带—— “六风七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成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2)、季风环流
①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最为典型:亚洲东部
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风向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类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炎热多雨
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
冬温和少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作用:①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
②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素
(2)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3)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受低气压控制和海洋影响强烈的气候类型降水较多
(4)气候类型判断的具体步骤
A、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一陆南)
半球名称 气温最热月 气温最冷月 月气温曲线形态
北半球 6、7、8 12、1、2 向上凸,呈峰形(∩)
南半球 12、1、2 6、7、8 向下凹,呈谷形(∪)
B、判断该地所属的温度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和寒带
最冷月均温值 >15℃ 0~15℃ <0℃ ——
最热月均温值 —— —— —— <15℃
特例:温带海洋性气温最冷月均温值>0℃。
C、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
雨型 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