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梨状肌位置疼痛原因
扩展阅读
马上行动怎样找回密码 2025-05-19 15:28:13

梨状肌位置疼痛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2-13 00:02:34

1. 梨状肌:不能忽视的一块小肌肉

目录导读:

梨状肌可能大家不太经常听说过,因为这个肌肉很小很深层,它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屁股里面...

虽然我们很少听说这个肌肉,但是却会经常遇到或者听说过坐骨神经疼痛,这个肌肉和坐骨神经疼痛很有关系--实际上有一种坐骨神经疼痛就是医学上叫做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髋关节的构成是两根骨头:大腿骨插在髂骨的关节槽内,在左右两个髋关节的外围有一层又一层的肌肉,筋腱,韧带,筋膜,脂肪

靠近里层有负责大腿骨外旋的肌肉,这些肌肉都上又短又硬型的 - 梨状肌就是其中的一个

起点: 第2-4骶椎前面的骶前孔两侧

止点: 股骨大转子

骶丛、L4腰神经~S2骶神经

80%的人的坐骨神经(黄颜色)实际是在梨状肌下面穿过(左),很少的一部分人的坐骨神经是分叉(中)或不分叉(右)穿过梨状肌

关于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大概共有以下几种

梨状肌作用是,在骶椎固定肌肉收缩时,使股骨外旋和外展;股骨固定肌肉收缩时,使骨盆向后倾斜

▼外旋髋关节

▼外展髋关节

梨状肌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是髋关节深部的6块负责外旋的肌肉

梨状肌体积虽然很小,但很有力量,对髋关节的外旋转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6个外旋肌肉中唯一的一个起于骶骨的肌肉,梨状肌还同时起到稳定骶髂关节的作用

梨状肌也是与坐骨神经紧密相关的肌肉,一些研究发现,大约有20%的人,他们的坐骨神经会穿过梨状肌

梨状肌一旦出现问题,不论是炎症刺激,还是肌肉过紧都会压迫刺激坐骨神经,引起下肢疼痛、无力及感觉异常

①坐姿感受

坐在硬凳子上,时间略久会感觉臀部一侧疼痛,身子喜欢歪向另一边,以翘起疼痛臀部,或者喜欢用手垫在疼痛的臀部下面会感觉舒适,坐软的东西这种感觉不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坐软的会更不适)

②疼痛蔓延

早期臀部后侧疼痛,慢慢地发展到大腿后侧,和小腿的后外侧疼痛麻木

③按压触感

查体按压梨状肌位置,有明显压痛伴放射感,疼痛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萎缩,或者有条索状,肌肉过度紧张等触感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

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

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疼痛是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

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或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梨状肌本身就是比较硬的肌肉,久坐可以让梨状肌变的更紧更硬,但是经常跑步的人的梨状肌会变疲劳

找到诱因,才是解决梨状肌综合症的根本!

梨状肌可以外展、外旋髋关节,及使股骨外旋外展

除了伤痛史外,如果梨状肌被长期拉长,或长时间收缩,得不到好的休息,都会诱发症状

①伤痛

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

②被长时间拉长

●久坐

屈曲髋关节,股骨内旋

●骨盆前倾

股骨内旋

●久坐加跷二郎腿

屈曲髋关节,曲髋位股骨外旋梨状肌拉长

●内八步态

③被长时间收缩

●马尾神经受损

●外八步态

患侧骶髂关节异常,患侧股骨外旋,单侧外八步态

●臀大肌,臀中肌无力

平躺,让小伙伴或施术者找到疼痛侧的尾骨边缘(上下分别可以记作ab两点)和大转子(c点),ab线的中点 到c点即为梨状肌

可以尝试用手上下拨一拨,确定肌肉位置

因为梨状肌在臀大肌下面,最初可能摸不出来,但不要紧,找到一个大概的位置即可

请搭档一手按压刚才找到的梨状肌上(此时无需用力,能感受到变化即可),另一手抬起小腿,屈膝(90度),向两侧摆动,摆动的同时,按压手可以明显感觉到肌肉的收缩和拉伸,即为正确位置

因为梨状肌的位置较深,所以按摩时,可以考虑用肘,用肘替代手按压梨状肌,从图中的c点一直到ab中点缓慢滑行(也可选多点按压)

力度保持在你觉得有些疼,但可以忍,同时很舒适的范围即可,过轻没作用,过重反而会伤到你

肌肉的问题不会只存在于某一点,如果条件允许,周围的肌群最好也适当按摩,当然,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还需要专业的全身按摩和适当的运动

按摩前用热毛巾湿敷会事半功倍,水和热,都有助于放松肌肉筋膜,像现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在冷风中下意识缩紧身体,加上工作劳累。一天下来肌肉紧张酸痛再常见不过了,如果睡前能泡个热水澡,想想都觉得超级舒服~

可以采用网球、按摩球、泡沫轴等

不同于上班族的久坐,大部分力量训练者的梨状肌综合症是由于梨状肌过度发达导致的

力量训练者的梨状肌综合症,问题就在于,如果是力量训练导致的,那很多拉伸动作,什么二郎腿啦,什么左扭右掰的,根本没有用,没有用!那些是上班族的,是梨状肌用过度或者姿势不对的,而力量训练的肌肉很发达,你这一点力根本杯水车薪

如果用一般的拉伸动作,唯一的方法是用大力气,或者你叫人来压

而如果自己压,推荐鸽式,把自己大部分体重压上去,这样才能拉伸的了,网上那些方法,胳膊终究是掰不过大腿,更何况许多深蹲硬拉的大腿好像树干一样,手掰完全没用,只能用鸽式

▼鸽式

▼仰卧鸽式

99%的人做的是上边这个动作

但推荐下图这样,把鸽子腿向外侧移动一些就可以了,反而更能够拉伸梨状肌

▼仰卧手抓大脚趾

▼反三角

▼马里奇三式

▼鹰式

我们在行走中,需要髋关节的稳定,需要一个短筋膜链来稳定髋关节

而正是腰方肌,臀中肌,梨状肌三者组成的这个短筋膜链,如果在行走中,腰方肌和臀中肌出问题,梨状肌就要做本来不需要做的功能——稳定髋关节,长此以往过度的使用梨状肌也会产生臀部疼痛

因此梨状肌出问题后,要检查另外两个肌肉有没有疼痛,有的话也要处理,处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梨状肌疼痛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有病患不适,请及时就医

2. 走路时屁股这边会疼是什么原因

能够引发臀部上方的疼痛症状的原因很多,首先需要积极的判断疼痛位置是否就是病变的位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拳头敲击疼痛局部,如果敲击之后局部疼痛症状明显加重,就是局部病变导致的,常见的就是骶髂关节炎。如果敲击疼痛位置之后不加重疼痛的程度,就很有可能是因为腰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所引发的。骶髂关节炎是一种退化性的关节炎症,也就是会出现关节局部以及周围组织的钙化现象,当局部出现钙化甚至是骨质增生的情况,首先就会刺激增生周围的软组织产生炎症和疼痛反应。而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导致臀部上方疼痛症状,多数都是由于腰椎神经受到挤压,出现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症状。
试想一下,骑车时如果没有刹车功能,下场=非常的凄惨
同样的,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跑步或走路时,能够瞬间减速、停下来而且不会因为失速而跌倒呢?答案是:下盘区有一群刹车肌肉群默默地帮我们刹住车,由于这些肌群担任刹车的重大责任,可想而知它们所承受的压力会比一般肌群要大的多,并且也很容易受伤,其中最常出问题的刹车肌肉就是藏在屁股内的梨状。
梨状肌主要产生的动作为大腿骨向外旋转,但在走路过程中,它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却是避免大腿向内旋转的动作。我们很多人都有下盘扭转的不良力学体态问题,这类人的脚会比一般人更容易过度向内扭转,如此梨状肌所承受的压力将倍增,这样更容易酸痛了。而且梨状肌中间有坐骨神经通过,如果梨状肌所承受压力过大时,则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坐骨神经痛喔!由此可知,许多筋骨痠痛问题已不在单纯是肌肉紧绷、气血不通这麼简单,更多原因都藏在不良力学体态的外观上,以你没察觉的力学体压力反复伤害我们的肌肉骨骼,因此从根本纠正不良力学体态才是最重要的。

3.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一些症状的发生是由于局部炎症和小血管和神经压迫肌肉引起的阻塞, 包括阴部神经和血管, 并从梨状肌的下缘穿出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 ( 解剖 ) 原因, 如梨状肌分裂、坐骨神经分裂或异常的坐骨神经的路径

次要的PMS发生的直接原因: 重伤、微创、大量缺血效应和局部的缺血

微创可能由于梨状肌过度应用引起的, 如长途步行或跑步或通过直接压迫。这类直接压迫的例子为“钱包神经炎” ( 坐在坚硬的表面导致重复性损伤)

PMS最常见的症状为: 患者坐姿超过15 ~ 20 min后疼痛加重。许多患者表现为梨状肌的疼痛, 尤其是肌肉在骶骨附着点和股骨大转子的内侧, 这可能是突然或逐渐发病, 与梨状肌痉挛或坐骨神经受压迫有关。

PMS的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行走困难及同侧小腿内旋时出现疼痛, 如发生在盘腿坐着或步行时。  梨状肌及骶神经功能障碍的痉挛 ( 如扭转) 对骶结节韧带造成应力, 这种应力可能导致阴部神经压迫或对 ( 无名) 骨增加机械应力, 可能引起腹股沟及盆腔疼痛。压缩的坐骨神经的分支 ( 腓总神经) , 在大腿后侧引起的疼痛或感觉异常。

PMS相关的临床症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肌肉痉挛, 导致神经压迫, 或两者均存在。在梨状肌触诊, 特别是肌肉在大粗隆的附着部, 压痛是常见的。患者也可在骶髂关节、坐骨大切迹、梨状肌的区域触诊时出现压痛, 包括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

骶丛神经支配阔筋膜张肌、臀小肌、臀大肌、大收肌、股方肌和闭孔外肌, 梨状肌也受到刺激。由解剖异常或慢性持续时间引起的PMS, 可能会发生同侧的肌无力。在这种情况下, 运动范围的评估可能显示同侧髋关节内旋范围减少。骶骨的旋转往往造成同侧下肢的短缩。

一些临床试验有助于PMS的诊断, 虽然PMS没有一个特定的检查。

Lasègue实验是在梨状肌及其肌腱上施加压力时局部产生疼痛, 特别是当屈髋屈膝90°时, 梨状肌被伸长。

Freiberg实验是被动内旋髋关节时疼痛明显。

Pace试验显示FAIR ( 屈曲, 内收, 内旋) 实验, 包括坐骨神经症状的出现。FAIR实验患者侧卧位, 患侧在上, 髋关节屈曲60°, 当髋关节稳定时, 膝关节弯曲的60° ~ 90°, 当髋关节内旋时, 检查者将髋关节内收和内旋, 在膝关节处向下施加压力。

Beatty实验是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另一项实验[32]。健侧在上, 提起并抱膝关节的上方, 离开检查台约4英寸。如果有坐骨神经症状, Beatty实验为阳性。

完成患者的神经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应该包括和臀部、肠、膀胱变化的任何的损伤。体格检查应包括: 骨科检查注意腰椎和骶椎, 脊柱, 骨盆, 腿的不等长[25 -27]。包括上述提及的诊断试验[28 - 29, 32]、肌腱反射、强度和感觉检测[15, 18, 30, 333]。

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临床和放射学测试可以用来排除腰骶神经根病、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压缩骨折、椎管狭窄。 神经根病通常伴有近端和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相比之下, PMS患者通常只在肌肉的远端出现萎缩或无力[29, 31]。有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骶骨和髋骨身体功能障碍应被视为PMS的原因或影响, 可以用骨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定[10, 15, 21 - 22, 25 - 26]。

调查下肢不等长 ( 区分) 生理或解剖之间的

原因[16, 20, 27]。 应考虑髋关节疾病 ( 包括关节炎、滑囊炎) 以及骨折的鉴别诊断。计算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技术可以用来排除消化道或盆腔相关的疼痛, 如结肠癌、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间质性膀胱炎[11, 19, 22, 28, 38]。

闭孔内肌可以使髋部外旋, 已被认为PMS作为坐骨神经炎的原因之一。在一项研究中有6例患者疑似PMS, 观察到术中闭孔内肌张力增加、充血、肥厚[39]。此外, 在术中做Lasègue实验观察对坐骨神经的冲击[39]。闭孔内肌在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内侧, 与梨状肌平行[6]。梨状肌与闭孔内肌的解剖途径、功能相似, 治疗PMS的最有效方法同样会影响闭孔内肌。

在体格检查时, 医生应对PMS保持高度怀疑。早期保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Fishman等[39]在报道中指出, 超过79% 的PMS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冰或休息后, 症状减轻。

梨状肌伸长和内收肌外展的加强也包括在此类患者的治疗计划内[39]。手法可以结合肌肉伸展, Gebauer的喷雾和拉伸技术, 软组织, 肌肉,肉的能量, 和推力技术, 以解决PMS患者身体功能失调[16, 18 - 19, 22]。如果患者通过人工处理没有做出适当的反应, 然后用针灸、盐酸利多卡因, ( 疼痛) 触发点注射类固醇, 或肉毒毒素 ( BTX) 可以考虑[10, 22, 28, 40]。如果所有的药物和人工药物治疗失败, 最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减压。

物理治疗PMS患者可接受物理治疗, 包括各种运动锻炼和拉伸技术。建议患者在办公室第1次做这些练习, 那里的医生可以观察和纠正患者的动作, 如果演示过度复杂使患者的理解或患者做这些练习有困难, 医生可以推荐患者找物理治疗师协助完成。如果患者能够在家进行所需的练习, 应该每天在短时间重复, 每个动作只持续几分钟。在专业物理疗法的持续时间通常在每周2次或3次治疗, 通常患者独自在家完成操作[50]。

物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症状, 通过系统的程序设计, 提高了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范围, 以及增加这些肌肉群的力量支撑。特别是加强髋关节内收肌已证明对治疗PMS是有益的[18]。

一些研究报道[21, 49 - 51], 物理治疗方式 ( 如热治疗、冷冻治疗、BTX - A注射、超声) 带来了额外的好处。应用物理治疗或家庭治疗之前, 热或冷疗法通常是最有效的, 因为它可以减轻应用于梨状肌的收缩相关的不适[21, 49, 51]。

4. 人体的肌肉,梨状肌在哪个部位。

梨状肌在臀区中部。

梨状肌属臀肌中较小的肌肉,位于臀区中部,位置较深,与臀中肌处于同一平面。借三个肌齿起于骶骨前面,肌齿附于骶前孔之间的骨面及骶前孔延伸的沟上。

也起于髂骨臀面近髂后下棘处,及邻近的骶髂关节囊,有时还起于骶结节韧带的盆面。肌肉从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并大体填满该孔,此处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结构的重要提及点。

梨状肌借圆腱止于大转子上缘内侧边。肌腱位于闭孔内肌和_肌总腱后上后,并常于它们部分融合。梨状肌也可和臀中肌融合。

(4)梨状肌位置疼痛原因扩展阅读:

梨状肌损伤会造成对坐骨神经的机械性压迫,或此段坐骨神经某种原因发生粘连而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表现为患侧臀部疼痛伴下肢的放射痛,有时疼痛较重,难以忍受,影响休息和生活。可因受凉、劳累等加重。检查时发现患者呈强迫体位,自坐骨切迹向下,沿神经走行路径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 久坐屁股痛——梨状肌综合症,该怎么解决

对于久坐或者其他一些原因都会造成梨状肌疼痛或者抽搐或麻木,导致的原因有臀部肌群活动过少,梨状肌的过度使用,受到意外的伤害等都会给梨状肌造成伤害,所以想要避免久坐臀部出现疼痛的情况,就是要经常的进行一些运动减轻梨状肌的压力,这次的按摩动作是利用泡沫轴去按压梨状肌,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每边)持续滚动50-60秒,每周练习1-2次,持续3-4个月,力度范围在你觉得有些疼,可以忍住,同时又很舒适范围即可,过轻没作用,过重反而会伤到你.若是可以,周围的肌群最好也适当按摩。

6. 梨状肌综合征详解

梨状肌位置较深,其下有坐骨神经通过。起于骶骨背面、骶棘韧带。止于股骨大转子内侧面的上缘。作用是当髋关节伸展时外旋髋,当髋关节屈曲时外展髋。

梨状肌第一个触发点位于近骶孔位置,牵涉痛集中于骶孔周围。

梨状肌第二个触发点位于远端肌腹位置,牵涉痛集中在臀后外侧。

梨状肌触发点引起的臀部疼痛是由于臀上和臀下皮神经受压的结果,然后最终造成臀肌萎缩。如果有明显坐骨神经受压则表现为小腿、足部的疼痛、感觉麻木。 如果有阴部神经受压则表现会阴部的疼痛,会产生与性活动有关的问题,或者有腹股沟的疼痛。

病因病理:

突然由蹲位起身时易造成各肌肉协调不一造成梨状肌损伤。外力撞击或受风寒湿因素则易造成梨状肌无菌性炎症产生从而使梨状肌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病史:大部分病人为慢性起病,无明显外伤史,发病多为单侧。少部分病人为急性起病,多为外伤所致。

2.症状

坐骨神经痛:病人主诉为较重的臀部疼痛,呈跳痛、灼痛状,个别病人疼痛难忍。走路或活动时疼痛可加重。疼痛部位为梨状肌下孔的臀部投影点处。

坐骨神经放射痛:其疼痛向髋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趾放射,其放射痛的循行路线几乎不变。

坐骨神经间歇性跛行:75%的病人有此症状。行走一段路程之后,便产生臀及下肢的疼痛和放射痛,蹲下休息片刻后,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因病情不同,其发生疼痛的距离短者几米,长者数百米不等。

3.体征

脊柱前屈受限 尤其是不敢前屈取重物.但骑车无痛.脊柱背伸不会增加疼痛,反可减轻.

压痛 梨状肌下孔的皮肤投影点有显着的压痛.有时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也有固定性压痛点.

放射痛 在压痛点处深亚时,可有典型的沿臀后、大腿后外侧的坐骨神经放射痛。尤其是小腿后外侧更为明显。

痉挛的肌腹 在梨状肌投影区内可触到呈条索块地痉挛性肌腹,在慢性期,梨状肌亦可触到较差的条索状肌腹。

肌萎缩 患侧臀部较健侧低瘦小、扪之肌松弛。

4.特殊检查

a.直腿抬高试验 多呈阳性,多为直腿抬高60度以下疼痛明显,而60度以上疼痛反而减轻。

b.梨状肌紧张试验 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试验:

A.主动梨状肌紧张试验 病人仰卧位,双髋关节伸直,主动外旋髋关节;医生以双手抵住两足外侧面,两相对抗;引起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病人亦可采取坐位,双膝关节拼拢后再分开;医生以双手抵住病人两足的外侧,两相对抗,产生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B.被动梨状肌紧张试验 可分为两种方法:

a.病人仰卧位,检查者用力内旋病人髋关节,使梨状肌紧张,引发坐骨神经痛。

b.病人仰卧位,检查者将病人的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梨状肌紧张而引起坐骨神经痛。

5.鉴别诊断

臀上皮神经损伤疼痛部位虽然也在臀和腿上,然而它们疼痛的部位不同,臀上皮神经的疼痛在髂嵴附近,而梨状肌综合症则痛在梨状肌下孔处,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两病确实均可痛在腿上,然而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疼痛只能到踝上,而梨状肌综合症的疼痛则应到达脚趾,易于区别。

7. 梨状肌在人体的哪里梨状肌损伤了会有哪些表现呢

梨状肌在人体的哪里?梨状肌损伤了会有哪些表现呢?

在两侧臀部各有一块称梨状肌的肌肉,其外形真有些像一只鸭梨。梨状肌位于臀部浅表的臀大肌的深面,髋关节的后上方。

c

患侧臀肌可有轻度的萎缩,梨状肌部位可触及条索状的肌束,局部肌紧张者按压时深压痛明显,并可出现反跳痛,偶有会阴部的不适,小腿外侧麻木,下肢向内旋转,内收时疼痛加剧。

8. 梨状肌炎有何特点

特点:人主诉臀部、大腿后外侧疼痛,有时向下肢和会阴部放射,下肢活动时明显。查体显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下肢外旋试验阳性,臀中下部压痛。多数病人以椎间盘突出治疗久治无效。

当梨状肌受长期压迫、外伤、劳损、受凉后发生痉挛、肿大,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继而挛缩、粘连等,就会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类似于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走路、下肢旋转活动或受凉后疼痛加重。

(8)梨状肌位置疼痛原因扩展阅读

梨状肌炎的原理

梨状肌属臀肌中较小的肌肉,位于臀区中部,位置较深,与臀中肌处于同一平面。借三个肌齿起于骶骨前面,肌齿附于骶前孔之间的骨面及骶前孔延伸的沟上,也起于髂骨臀面近髂后下棘处,及邻近的骶髂关节囊,有时还起于骶结节韧带的盆面。

肌肉从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并大体填满该孔,此处成了其上、下方穿出结构的重要提及点。梨状肌借圆腱止于大转子上缘内侧边。

肌腱位于闭孔内肌和孖肌总腱后上后,并常于它们部分融合。梨状肌也可和臀中肌融合。坐骨神经在经过坐骨大孔时行于梨状肌下方,当坐骨神经损伤时,易刺激其周围梨状肌产生炎症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