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糖尿病肾病的4个病因及6个症状和饮食指导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具体有哪些?
1、 遗传因素
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可出现糖尿病肾病。其发生还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在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
2、 高血压
高血压或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3、 高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4、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动因素。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不是很了解,所以使得自身的病情不断发展,最终很难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就应当认清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症状 ,以便于防患于未然。
1、蛋白尿 :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2、水肿 :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 :2型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病人伴有高血压。
4、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患者尿蛋白很少,却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病人,可有轻度的贫血。
6、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尿病肾病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1. 平衡膳食,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但要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以防营养不良。
2. 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
3. 膳食计划个体化及接受营养教育。
4. 食物选择
②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它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1.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低盐饮食、戒烟及适当运动、主要是低蛋白饮食当肾功能不正常的时候要控制蛋白的入量,必要时可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2.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病情发展。
3.控制血压、纠正血脂紊乱。
4.控制蛋白尿:自肾病变早期阶段微量白蛋白尿期,无论患者有无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ll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
5.透析治疗和移植:对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患者应该及早开始透析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肾移植。
总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综合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③ 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
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效果是肯定的,控制血糖主张应用基因工程重组胰岛素的各类制剂如诺和灵或优泌林。控制高血压降压药如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络活喜)、波依空等]、β受体阻断剂、呋塞米(速尿)、甲基多巴、可乐定等。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效果是肯定的,控制血糖主张应用基因工程重组胰岛素的各类制剂如诺和灵或优泌林。控制高血压降压药如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络活喜)、波依空等]、β受体阻断剂、呋塞米(速尿)、甲基多巴、可乐定等。
④ 糖尿病肾病治疗措施有哪些
(1)优质低蛋白饮食。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开始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合并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钠,予低盐饮食。
(2)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加速糖尿病肾小球损害的进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可使尿蛋白排出减少,可使肾功能降低的速度减慢,延长患者寿命,当血压大于18.62/11.97kPa(140/90mmHg)时,应进行降压治疗。
(3)严格控制血糖。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代谢紊乱慢性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已证实通过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疗法控制血糖,可有效地控制肾病的进展。
(4)积极治疗泌尿系感染。除非不得已,应严禁导尿。
(5)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及造影检查。
(6)对症处理。水肿明显可应用利尿剂,可用螺内酯与噻嗪类药物联合使用。严重顽固浮肿者可用利尿酸钠或呋喃苯胺酸;出现心衰可应用洋地黄治疗;严重低蛋白血症可静脉注射白蛋白及必需氨基酸;严重贫血可少量输血。
(7)抗凝疗法:目前认为糖尿病肾病成因除代谢因素外,还有凝血因素,抗凝疗法往往有效,有报道应用双嘧达莫可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8)进入尿毒症期可采用透析疗法,包括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
(9)肾脏移植。糖尿病患者进行肾脏移植效果较非糖尿病者为差,移植后的生存率及移植肾存活率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