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是起着止血和凝血的功效的,只有保持正常量才行,血小板值如果低,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都会让皮肤出血不止的,还可能会因不能好好凝血有生命危险。那么,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血小板低怎么治疗?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么
1.血小板值低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是会不同的,像血小板生成减少还有血小板无效死亡都可能会让血小板低的。这种症状也包括遗传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后天性的血小板生成减少可能会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像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恶性肿瘤,身体感染都会引起的后天性损伤性的血小板减少。这时候大多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的症状。
2.血小板破坏过多也是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之一,因治疗一些疾病而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这样就会破坏过多的血小板,还有血小板在脾脏内滞留过多也是一个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诱因。这种情况一般会在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发现,这时候可能就得把脾切除才可以缓解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3.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也包括很多严重的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会引起的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因素会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这一些原因都是血小板低的诱因。
4.还有一种暂时性的血小板低的原因就是一次性的出血过多引起的,不管是外伤严重引起的出血过多,还是因为大型的手术引起的出血太多,这时候都会有血小板低的情况,不过进行一些药物处理之后或者是出血停止之后短时间内也会恢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太担心。
血小板低西医治疗 方法
1。重视支持治疗如有明显贫血症状,HGB?60g/L应予以输血;中性粒细胞?0。5X109/L者应保护性隔离并作好皮肤口腔护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需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进无菌饮食。血小板<20X109/L时,出血较重,易发生危机生命的颅内出血,需输注血小板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保持在20X109/L以上。
2。分型诊疗慢性再障一般用支持治疗、中医药及雄激素等治疗,总体疗效较好。经适宜治疗超过2/3患者可获长期缓解或基本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迁延难愈。严重型再障进展迅速,预后凶险,自然病程6个月左右。其治则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才能凑效。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量资料表明,慢性再障治疗前病程短者疗效较好。治疗前病程超过两年者有效率为57%,不足两年者为74%,小于半年者高达90%,三者间有显着差异,说明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4。坚持治疗有两层含义,首先,治疗方案确定后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切忌疗程不足而频繁换药。其次,血研所郑以州研究员及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研组分别观察到一组(20例/14例)久难治愈的慢性再障,经刺激造血药物(包括中药治疗)序贯治疗5-10年,均取得较好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蔼祥教授根据55例治疗统计,指出有效病例血红蛋白上升3g,平均需167天,达到10克,平均需254天。不论医生和患者都应当有耐心。另指出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红、白两系达到正常,但血小板难恢复,这类病例容易复发是治疗中的难点,须长期治疗。
5。维持治疗文献报道雄性激素治疗有效病例,停药后近期复发率高达20%以上,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科研组观察到24例慢性在障用康力龙治疗缓解后又维持中医治疗2年余,仅1例复发,可见维持治疗对降低再障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6。联合用药治疗无论慢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联合治疗均比单一用药好,如雄性激素加中药或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障疗效显着,高于单用雄性雄性激素;此外,最近我们还观察到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精确中医辨证治疗,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者。
7。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本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体质衰减等因素易发生多种感染,严重时可合并肺炎和败血症(由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和骨髓衰竭,甚至危急生命,因此积极有效清楚感染灶、防止外伤出血及月经过多等方面,中医药的培本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由显必要,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应注意预防以及治疗继发性血色病。
2.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有血小板低情况发生,那么导致血小板低原因有哪些呢?血小板低会引起哪些危害呢?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就和小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饮食方面
花生衣红枣粥对于血小板偏低有一定成效,将花生米在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取皮,红枣洗净后,温水进行浸泡,以侵药止水泡花生衣及红枣半个小时,去除花生米衣服加入适当红糖分三次吃枣子和花生,这道药膳有补血止血功效,适用于各种失血及血虚等等。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有关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导致,临床表现有哪些以及饮食方面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引起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因为获得性或者遗传性的原因引起的,其中获得性血小板减少是因为某些具有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或损害造血干细胞的因素所致(如感染、药物、恶性肿瘤、电离辐射等)。这些原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多个造血细胞系统,而且常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贫血、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等。
血小板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血小板降低,另一种叫做继发性血小板降低,一般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有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会有酗酒或者巨幼细胞贫血和某些骨髓疾病等。
一般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应该及时的针对性的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积极的配合治疗,避免影响身体的恢复,在平时饮食中也要注意,营养要均衡,注意增强体质。饮食上避免吃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可多吃一些易于消化和吸收的时候。
4. 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你好,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如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均可引起;
2、药物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3、造血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
4、肿瘤性疾病可引起骨髓侵犯,造成血小板减少。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5. 什么原因引起血小板低该多吃这些
血小板低这个病的治疗周期长,且容易反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其中,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那么血小板低是如何引起的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什么原因引起血小板低?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血小板低的发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导致的,这些因素还会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随后人们就会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等情况。
2、血小板破坏过多
导致血小板低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而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中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况。
3、病毒因素
临床上发现血小板低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而且患者们的血小板表 面相 关抗体会明显增高,此时就可以判断出人们患上此病是病毒抗原引起的;而且血小板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共同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导致的。
4、细菌感染
一些慢性型血小板低患者在发病前无前驱感染史,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导致的;其中80%~90%患者与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血小板低患者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同时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于复合物,从而就会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人们也就会受到了血小板低的伤害。
生活中可以补血小板的食物:
1、花生皮频繁吃,这个是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并且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质量,
2、吃猪手,鸡手:因为里面含有胶原蛋白,也可以凝固血小板的,
3、金丝枣用水煮或者蒸熟: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要也可以提升三大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注意:饮食必需要注意。不能吃木耳和鱼肉,还不能多吃鸡蛋。不能嗑伤,因为很容易出血不止,不能剧烈运动。你的心情必需要很轻松,最重要的,心态一直要好,因此终于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什么都可以吃的
此外,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还有很多,还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改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降低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发生的几率,保证自己的健康。血小板减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但其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还需要大家尽早接受治疗。常规治疗血小板低的 方法 无非就是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输血小板等方法,对患者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但治愈后患者病情还会有反复甚至加重的可能,且这些药物对患者副作用也比较大,还需要大家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6.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在正常血液中有恒定的数量,在伤口愈合、止血、炎症反应以及血栓形成等起着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减少时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牙龈和鼻子出血、口腔黏膜出血,甚至会出现血尿、上消化道出血和月经量增多。血小板减少俨然成为损害血液健康的疾病,若没有及时治疗会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血小板减少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需积极治疗。患者需注意饮食有节,多吃软食,避免吃过冷和生硬食物,只有保证充足营养才能扶助正气,帮助病情康复。遵循高蛋白质、高营养、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饮食结构,能提供跟造血有关的原料,利于造血功能恢复。注意调节情志,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太紧张,也不能过度惊恐和悲伤,培养宽广的胸怀和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