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1岁孩子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我们身体活动的重要关节,承受的重力也较大,结构稳定、灵活,但有时也很薄弱,常在寒冷刺激、运动负荷过大、外伤等刺激下,出现膝盖疼痛,那究竟孩子膝盖疼是怎么回事呢?我将为你解答。
膝盖疼的原因
1、生长原因:生长痛是导致孩子关节痛的常见现象,尤其是3~8岁的孩子,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而其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会产生牵拉疼痛。疼痛多出现在膝关节上下,酸痛或刺痛,多数在傍晚或睡前,疼痛持续几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疼痛没有明显固定部位,也不伴有红、肿、热,如果热敷或轻度按摩,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2、风湿热:引起踝、膝、髋、腕、肘、肩等大关节疼痛,即风湿性关节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及压痛。疼痛短暂,有的仅1~2天即减退。如不控制,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3、髋关节滑膜炎:是导致3~10岁孩子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5岁左右常见,多数是单侧,急性髋部疼痛或向大腿内侧及膝部放射,男多于女。患儿不肯下地走路或行走时患肢跛行,没有关节肿胀,但有局限性压痛,核磁共振检查有关节少量积液。疼痛可在数小时或几日消失。 孩子膝盖疼怎么办?可点击此处在线咨询北京风湿病中医医院专家。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跛行、下蹲困难,膝内侧疼痛,但无局部压痛;患侧髋中心压痛,髋内、外旋可诱发疼痛,或活动部分受限;晚期疼痛减轻或没有症状,患肢肌萎缩或下肢短缩,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或正常。
5、其他疾病:导致膝盖疼痛的其他疾病还有过敏性紫癜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外伤性骨折与脱位等。
6.膝盖疼与寒冷刺激有关,常与膝盖受凉、受潮、受风、过度劳累有关。膝盖在寒潮侵袭下,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血管痉挛性收缩,膝盖组织血液供应减少,血中尿酸成分沉积,诱发疼痛。此时,要进行保暖,寒冷潮湿季节,可以戴护膝。疼痛时,采用热敷缓解,贴敷祛湿止痛膏药。
7.我们知道,膝盖是机体承受重量的主要关节,肥胖会加重膝盖负荷,降低膝盖耐压性,导致膝盖周围的血管、神经、肌肉过度承压,引发疼痛。往往体重越重,膝盖疼痛越严重。因此,减肥是关键。
8.膝盖疼常见原因是缺钙。膝盖软骨缺乏钙质时,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变薄变僵,承受压力的耐受性也相应减弱;此时若过度劳累或过重的局部压力,就会出现疼痛。需及时治疗骨质疏松,适当补钙,多吃含钙高食物,如牛奶、豆奶、豆腐、骨头汤、虾、腐竹、小白菜等。
注意事项
运动前坚持热身,运动需要注意量力而行;
少吃生发食物,肉类食物
⑵ 13岁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它所受到的应力大,结构稳定而又灵活,膝关节疼痛时有发生,而这种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人们武断地认为是关节炎等病症。其实,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膝盖关节疼痛原因
1.受凉温差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多数膝盖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所引起,关节长时间受凉和巨大的温差是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
2.孩子缺少营养引起。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质需求较大,在此期间出现膝关节疼痛不适,首先看是否有运动损伤,比如跑跳、打 篮球 等引起,其次要注意是否有营养不良,钙质摄入和吸收问题,适当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和钙质食物。最后就医做x先检查,看看是否有炎症。
膝盖关节疼痛护理
1.压腿,把腿抬到能够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 其它 适合的地方,轻轻的按压并拍打足三里,压腿的时间和按压的力度要适度。
2.坚持每天散步,走多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体质好可以走3-5公里,体质一般的可酌情减量。
3.每周坚持爬一道两次山,不仅可以练腿,还可以促进肺活量,开阔视野,释放工作压,放松心情,促进身心健康,膝关节疼痛也会大大缓解。
4.坚持做屈蹲站立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据自己的体力座30-100次,开始时膝关节软可用手扶着扶手或稳固的椅子靠背,桌子边,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开扶手。
膝盖关节疼痛营养补充
处于发育期的孩子膝盖关节疼痛的原因大概是生长痛,建议多补充钙的吸收,比如含钙多的牛奶、蔬菜等等。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2.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3.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4.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5.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⑶ 我的小孩老说膝盖痛,是怎么回事啊
如果孩子疼痛不伴有其它异常表现的,比如发热等,而且休息后可以自行缓解,一般可以考虑为生长痛。儿童生长痛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多发生于3~12岁之间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也可伴有其他关节的疼痛,甚至可出现腹痛,但以下肢大腿部位的疼痛最为多见。患儿出现腿痛时多为一侧,也可以是两侧,多数患儿自述大腿前外侧或小腿后面、膝关节处疼痛,一般为轻、中度疼痛。个别患儿有时疼痛剧烈,可被迫暂停活动或哭闹不安,如果发生在夜间睡眠时,甚至可痛醒。疼痛通常发生在黄昏前后,过度运动、疲劳可使症状加重,休息后自行缓解。疼痛发作一般没有规律,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数比较短暂。疼痛可反复间断发生,病程短的数月,长的可达数年,但一般等到孩子身体发育成熟后会自然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经常说膝盖痛和头痛的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排除风湿性关节炎、迟发性佝偻病、下肢外伤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疾病。如果孩子被确诊为生长痛,家长不必惊慌,本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⑷ 12岁小孩膝盖酸痛是怎么回事
你可以让你的孩子用手按压一下膝盖下方,也就是胫骨上端结节处,以及平时剧烈运动(打球之类的)后按压一下,看看是否疼痛,我认为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青少年膝盖下方疼痛一般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位置在胫骨上端结节处,原因是碰撞等造成损伤加上剧烈运动时肌肉韧带频繁牵拉结节造成撕裂,爱运动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现象有发力疼(跳跃,跑动,爬楼梯),下蹲久了疼,按压疼,运动后更明显,而且时间稍长撕裂处会硬化形成凸起。办法也简单也唯一,就是保持两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不要运动,一般可以自愈。。如果是该问题,这段时间建议不要跑步啊玩球类运动之类的,不然就得等到青春期结束骨骺愈合才不会疼痛。。这算是很常见的小问题,休息一段时间吧,实在想运动也要减少运动量 可追问,有帮助望采纳。。
⑸ 青春期的孩子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少年膝盖疼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运动过量所导致。青少年处于活跃时期,运动量会非常大,膝盖部位负担加重,关节劳损,导致疼痛。 2、膝盖部位受凉, 冷热交替现象严重,引发肌肉和关节收缩紧张,导致疼痛。 3、所谓的生长痛,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此时长骨生长较快,会与其周围的肌肉肌腱的缓慢生长引 起冲突,这是生理性疼痛,主要补钙,减少运动量。
⑹ 14岁小孩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开始进入发育期。发育过程中,必然会造成这样那样的不适。青春期的小孩活动量大,有时会造成膝关节疼。一项调查发现在 儿童 期2~16岁期间,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儿童会抱怨膝盖和小腿后侧肌肉疼痛,其程度、频率或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这些肢体的疼痛是偶尔发作,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异状,没有任何红肿热痛,则很有可能会被诊断为“成长痛”,但真是如此吗?
“成长痛”说法的理论基础是:当儿童肢体骨骼成长较快时,肌肉与韧带的增长却赶不上同样速度而相对较短,因此形成紧绷而感觉有酸痛的情形。不过,也有些专家认为“成长痛”是一个被误用或误解的名词。因为,许多抱怨疼痛的小朋友那段时间并没有特别增加身高。因此看来,生长快速造成“成长痛”,并不合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许多被认为“生长痛”的,会有下列的五种特征:
1.偏向下午或晚上才发作,其中若干会睡着才痛醒,或疼痛延续到隔天早上。
2.两侧肢体都会发生,牵涉的关节并不固定,而且以负担体重的下肢为主。
3.痛时呼天抢地,但平均短于2小时,然后风平浪静、若无其事且行动正常。
4.没有发烧与局部红肿热痛现象。
5.发作频率并不固定,但仔细观察与较长时间或分量较重的游戏有关。
如果有上列条件时,也可以推理为:身体的强度无法负担活动而造成疲劳所致;因此,应该从详实记录活动强度与体能状态(如感冒)两者与疼痛发作时间的关系,如果可以落在这个领域,那的确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某些时段身体的复原力无法负担活动带来的疲劳度,造成肌肉、肌腱或软骨的疼痛。 儿童肢体偶发与不规律的疼痛,大概有95%是以上较为生理性的疲劳现象;但如果在发作特性与局部变化有所差异,当然要小心是否是其他疾病的部分临床表现。
除了“成长痛”,小孩子膝盖痛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1.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这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表现为腿痛、跛行,由于受闭孔神经支配分布,大多数孩子主诉膝关节疼痛,但病变部位主要在髋关节。轻者髋关节检查正常,腿痛严重者可有骨盆倾斜,即患侧肢体看起来比健侧长。目前对发病机制不清楚,已知的原因按引起的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起病前半个月左右时间的上呼吸道感染;创伤;和原因不明。治疗上病变轻的孩子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禁止负重行走,大部分病儿可以在3-5天恢复正常,但为防止复发,一般主张休息两周,对于病程超过一周和临床症状较严重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住院牵引治疗。
2.生长性疼痛:生长性疼痛是孩子生长最旺盛前期的一种生理性反映。好动的男孩发病年龄会早一些。 生长性疼痛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期间,疼痛部位主要在膝盖和小腿。疼痛的感觉大多数为酸痛,个别生长性疼痛的孩子疼痛较重,还可能伴有小腿抽筋。对于生长性疼痛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和运动过量有关。对于生长性疼痛的处理,可每天用手进行局部按摩2次,每次15分钟,以缓解自觉症状;以及补钙治疗。
3.外伤性疼痛,如肌肉拉伤或骨折,一般有外伤史。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应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