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中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背景封面图片怎样删掉 2025-05-14 14:05:05
空开合不上是什么原因 2025-05-14 13:55:48

中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3-16 15:24:10

Ⅰ 造成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中性粒细胞是 血常规 化验其中的一项,其在 血液 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预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吧。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1、急性中毒

外源性中毒(如 化学 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 尿毒症 、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子痫、 内分泌 疾病 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

2、急性 溶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3、急性失血

如急性大出血、 消化 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急性大出血,WBC在1~2h内迅速增高,达(10~20)×10 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WBC增高,PLT也增高,与骨髓贮备池中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RBC和Hb仍可正常,与体内血浆和血细胞比值尚未改变有关,所以,WBC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之一。

4、急性感染或炎症

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真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 狂犬病 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 梅毒 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感染程度、机体反应性有关。如急性化脓性 胆囊炎 ,WBC>20×10 9/L可作为诊断标准之一。如急性 胰腺炎 ,WBC、中性粒细胞增高与炎症程度成正比,WBC>10×10 9/L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67.5%,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达78.6%,中性粒细胞>85%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86.2%,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占88.5%,死亡率高达100%.如肠缺血、坏死破裂,WBC>10×10 9/L可作为早期坏死指标之一。
如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WBC可达(10~2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感染(如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WBC明显增高可达(20~3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上述情况说明机体反应良好。如感染过重,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患者可能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原因是白细胞再分布,聚集于内脏血管内;或白细胞大量逸出血管壁,趋向病患部位;或骨髓暂时供应不足。
5、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 烧伤 、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在12~36h内WBC增高,达l0×10 9/L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

6、恶性 肿瘤

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BC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主要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7、其他原因

如类 风湿 性 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 痛风 、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治疗
中性粒细胞偏高多见于化脓性球菌感染,如一些脓肿, 呼吸 道,消化道, 泌尿 生殖器感染等,故应积极查明病因,再做相应的治疗,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日常应合理饮食,多饮水,增加 营养 ,补充维生素等,经以上 措施 ,多可好转恢复的,其外,还应考虑一些 血液疾病 ,应检查排除。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 流感 病毒。

3、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等;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

4、系统性 红斑狼疮 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5、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等血液病。

6、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

7、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危害
中性粒细胞偏低会导致骨髓发育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 神经 胶质细胞的造白细胞组织增生、部分成髓细胞性 白血病 )、病毒感染、伤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瓦尔登斯特伦病、多发性骨髓瘤、费尔提综合征、贫血(缺铁、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放射线(如:定位治疗)、粒细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等;免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办
一般是这样的,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

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猜你喜欢:

1. 中性粒细胞偏高怎么回事

2.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3. 6个月宝宝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Ⅱ 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性粒细胞是什么东西,所以就更不知道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怎么治疗好,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讲述就知道了。
1. 第一,中性粒细胞高的话一般白细胞也高,常见为感染,一般感冒都会导致增高的。


2. 第二,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有可能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这个时候可以使用抗生芦卖磨素如青霉素或者头孢等等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休息。


3. 第三,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的话有可能陪斗是有炎症,这个时候可以用阿莫西林等抗炎药物治疗的。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比配大值偏高就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主,禁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也要多休息。

Ⅲ 中性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细胞高可能是体内有炎症。
因为,中性粒细胞偏高,说明体伏纳内存在着一定的炎症,比如大叶性肺炎、扁桃体枯厅槐炎、阑尾炎。另外,在出现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螺旋体病、梅毒、肺吸虫病等的时候,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的现象。
严重的外伤、手术的创伤、大面积烧伤的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局部的缺血性坏死,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的现象。在急性溶血的情况下,红细胞会大量的破坏,导致相对的缺氧,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会刺激中性粒细胞偏高。
另没友外,在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的现象。肝癌、肺癌、胃癌、肠癌的时候,肿瘤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明显偏高。
所以,建议你具体去医院查下,找出具体的原因来。

Ⅳ 中性粒细胞偏高

在检查有没有感染的时候经常需要检查到中粒性细胞,中粒性细胞如果出现偏高的情况,那么说明人的体内存在感染,可以这么说,中粒性细胞越高,说明感染的情况越严重,如果没那么高,那么只是轻微感染,很快就能够治疗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中碰枯御粒性细胞偏高的相关知识吧。

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到医院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偏高,那么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类之一,中性粒细胞偏高是通过检测血常规来明确其在血液的数量偏高。临床上可见于一些原因所导致,常见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的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炎以及比较严重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也见于由于烧伤、烫伤急性胃肠炎、严重的腹泻导致的严重的脱水,也见于心肌梗塞。人体受到惊吓,大的精神压力或者重大的身体的创伤而引起的应急状态。

通常细菌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化脓性球菌和一些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较轻症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考虑是女性怀孕后出现正常的生理反应。由于怀孕后的女性,其体内的白细胞不断增多,所以造成中性粒细胞也出现偏高的情况,若没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孕妇不用太紧张。

要知道孕妇在孕期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增高1.5万~2万、中性粒明显增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常常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但是需要结合孕妇的临床表现来对待。如果没有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是正常的。孕期注意休息,合理膳食,注意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既可以败谈提高孕妇身体的抵抗力,也可以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偏高,那么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反应炎症的一种指标,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说明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患者可能会有高热,寒战,全身乏力等不适主诉。如果白细胞偏低严重的话,可能要考虑是否有血液方面的疾病,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较轻症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

白细胞高除了病理性原因之外,生理性的因素也会引起白细胞升高,例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或者是情绪过度紧张,妇女的月经期等都会引起生理性的白细胞升高,因此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的笑岩患者,建议要到正规的医院,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孩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小孩很容易就中性粒细胞偏高,那么小孩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机体的免疫细胞,数值偏高说明孩子体内存在感染,还要根据其他血常规项目来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在生病后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还要注意休息,如果出现呼吸道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湿度,太过干燥不利于恢复。

本身来说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吞噬、杀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杀伤细胞。当局部组织受到细菌等侵害时,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等作用下,穿越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向病变局部大量集中,并进行活跃的吞噬和分泌活动。吞噬了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或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

Ⅳ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是什么意思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含义: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是指白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含量。中性粒细胞增高一般代表细菌性感染或在机体受疼痛、寒冷等刺激时;另外一些生理情况下也会稍微升高,如进食,运动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Ⅵ 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吞噬杀菌功能,那么在化验单上显示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欢迎阅读。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1、急性溶血导致中性粒细胞偏高

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导致中性粒细胞偏高

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在12~36h内WBC增高,达l0×10 9/L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

3、恶性肿瘤导致中性粒细胞偏高

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BC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主要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4、急性中毒导致中性粒细胞偏高

外源性中毒(如化学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

5、感冒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说明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细菌感染。当然,这是基本判断方法,具体情况还需医生确定。

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值

粒细胞分类包括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细胞,粒细胞比率是100%,其中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细胞各占多少。所以粒细胞比率指的是各种细胞所占比率,是整体概念。在疾病诊断中是完整的数据。而中性粒细胞比率,是单指其在全部粒细胞中的比率,是单个概念。没有提示其它两种细胞各占多少比率。在疾病诊断中是不完整的数据。

中性粒细胞比率48.7(正常值为50-70),淋巴细胞比率41.8(正常为值为20-40),嗜碱性细胞比率1.6(正常为值为0-1)。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化验其中的一项,一般情况下此项升高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临床多根据病情采用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但是这种情况中淋巴细胞多高于正常值很多,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治疗,但是在病毒感染的后期,由于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会异常升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机体有过敏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略高伴嗜酸性细胞异常增高,如果在后期继发细菌性感染,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

中性粒细胞偏低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体内特殊的白细胞,它是机体抵御感染入侵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入侵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当体内白细胞数量或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某一水平时(小于1500/mm‘或750/mm3)就是所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效干扰素比每周三次的干扰素更容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然出现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不常见,采取手段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在出现后想办法逆转它还是很重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非洲裔美国人比白人常见。

Ⅶ 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到医院渣衫山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偏高,那么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类之一,中性粒细胞偏高是通过检测血常规来明确其在血液的数量偏高。临床上可见于一些原因所导致,常见于细菌塌猜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中、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的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炎以及比较严重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也见于由于烧伤、烫伤急性胃肠炎、严重的腹泻导致的严重的脱水,也见于心肌梗塞。人体受到惊吓,大的精神压力或者重大的身体的创伤而引起的应急状态。

通常细菌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化脓性球菌和一些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较轻症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