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引流液溢出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扩展阅读
ps怎样修复绿色草地 2025-05-01 00:16:06
怎样画小鸡的衣服 2025-04-30 23:36:08
怎样成为工厂管理员 2025-04-30 22:18:37

引流液溢出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3-03-30 19:05:22

① 术后引流液一直很多,吃什么可以改善

放置引流管,用持续的负压吸引,这样就不断吸出积聚的渗血渗液,使皮瓣紧贴创面,消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防治皮瓣的坏死和感染。故术后需保持引御洞流管的畅通,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受压、扭曲等。卧位时,翻身的幅度不宜过大,以防引流管滑脱。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拔除引流管后,少数病人还会有积液产生。少量积液可用针筒吸出,积液较多时需再次引拿拆御流,经处理后伤口都会良好愈合。

② 本人十月七日晚因胆结石做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十天后拆了引流管,但一直有液体溢出每天约50毫升,请问这

你好
因为你的信息不全面,
1 胆囊囊结石当时穿孔了吗?
2 引流管是不是放到的胆囊窝了?
3 术后引流管有液体流出吗?什么颜色?
4 拔了引流管后当天就有积液流出吗?什么颜色?和引流管流出的颜色一样吗?
5 拔出引流管后发热吗?血项高吗?
总之建议你再去找你的主管医生问问,做野尘腹部B超看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1 如果你流出的是淡黄色的胆汁的话,就不巧猛好办了,可能有点胆漏。
2 如果流出的稀薄的混浊液,可能局部孝脊桥有感染。

③ 肝脏肿瘤手术后第四天引流管的液体突然增多是怎么回事

结合你提供的病史,老人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存在感染炎症而导致的引流液分泌增多,这种情况及时的应用抗生素控制预防感染症状就可以。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拍核灶提高免疫力,可有效的减少感染炎症的发生。
根据你的肝胆手术治疗后的引流管,流体的表氏信现经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考虑到局部组织造成的局部组织损伤等,建议去医院检查 和治疗。 如果身体没有其他不适,手术后液体流出是正常的。 注意手术伤口以防止感染。 您可以酌袭扮情服用抗炎药物。 如果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查看。根据您的情况,有些疾病在进行手术后,在局部可能会有液体流出,所以就需要用到引流管,而至于引流管需要多久的时间才可以好,还应该要根据局部液体的情况,以及身体的情况来决定,所以如果不放心的话,建议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询问相关的医生进行解答。

④ 乳腺癌术后引流不断怎么办

你好,我是普外科医生,很高兴为你解答。

乳腺癌术后的皮下导管引流的主要目的是引流组如誉织森仿渗液、渗血,防止皮下积液、积血。但如果引流管中总是有引流液不断流出,那就应该存在其他的手术副损伤。建议查一下引流液常此橡纤规,分析一下引流出的是什么性质的液体。如果引流管在腋窝附近,最常见的是淋巴管瘘。这种淋巴管的损伤导致淋巴液渗出很难恢复,想要诊断需要做一个淋巴管造影,查找瘘口,然后结扎。但结扎后可因淋巴循环受阻而出现肢体水肿。

仅供参考,还是听管床大夫的意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⑤ 腰大池引流液过多的原因

考虑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因素或是压力不足,建议正规医院遵医嘱治疗

⑥ 引流管半个月了还有烂肉流出怎么办

在腹腔手术以后,引流管塌游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可能会引流出淡判租血性的渗液或者淡黄色的渗液。等到第三天丶第四天以后,由于腹腔内可能会有坏死组则团冲销脱落,所以引流管的液体可能会带有絮状或者肉絮状,属于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以将引流液送常规检查以及生化检查,了解引流液的内部白细胞情况或者淀粉酶等情况。也可以闻一下引流液的味道,如果有明显的臭味,说明可能出现吻合口痿。

⑦ 胃癌术后50多天腹腔引流液还有该怎么办

病情分析:你好:对腹腔引流液的观察,有两个方面:一为性羡羡质,二为量。胃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主要为创面渗出的血液、腹水,少见尘逗的有胰液、胃液、胃内容物。前两者正常情况下每日几十毫升,为淡血性,两到三日即可拔除,如果营养不良,白蛋白低,也可有淡黄色的腹水漏出;胰液为清亮液体,主要是由于术中肿瘤剥离时胰管损伤引起,根据损伤的程度,量从几十到几百毫升,时间也可从几周到兄兄拍几月;后两者是由于胃的切口未长好,造成胃瘘。你可以此说明,查找原因。
指导意见:病人肝脏功能怎样?术后腹腔引流量多常见的原因是腹水。只要不发烧,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⑧ 胆管癌引流管五个月后出现液体从管外溢出体外怎么办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2%~0.45%,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与其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有:溃疡性结肠炎、胆结石、中华分枝睾吸虫感、胆总管囊肿等,这些因素都能增加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

进行性黄疸是胆管癌的主要症状(80%~90%),其他如体重减轻、身体瘦弱、肝脏肿大,有时并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均为本病常见的症状。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道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且有阵发性腹痛及隐痛。如位于一侧肝管癌肿,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如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黄疸一般进展较快,不呈波动性。检查可见肝肿大、质硬、胆囊不肿大。棚隐如为胆总管下端部,则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

(1)症状:

①黄疸:为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6.5%。黄疸是胆道阻塞的结果,多呈进行性加深,其程度与梗阻部位和程度有关。肝外胆管梗阻时黄疸较深,肝内胆管分支受阻时黄疸较浅。完全性胆管阻塞时黄疸较深,不完全性胆管阻塞时黄疸较浅。偶尔胆管的炎症、痉挛以及肿瘤脱落和乳头型的肿瘤偏位,可使黄疸有所波动。中下段胆管癌常表现为无痛性胆汁淤积性黄疸链胡厅。患者尿色深黄或呈茶色,大便变浅或为陶土色。

②腹痛:可呈进食后上腹部轻度不适,或剑突下隐痛不适,或背部疼痛,或右上腹绞痛,系神经侵犯的表现。可出现于黄疸之前或黄疸之后。

③发热:多为梗阻胆管内炎症所致,发生率较低。

④其他:可有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体重减轻、全身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或癌肿的非特异性症状。少数可有门脉高压症状,系癌肿浸润门静脉所致。

(2)体征:

①肝脏肿大:80%以上的患者有肝大,多为肝内胆汁淤积所致。

②胆囊肿大:如癌肿发生于三管汇合处以下部位,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③腹水:晚期因腹膜侵犯,或侵犯门静脉,导致门脉高压,可出现腹水。

2.癌肿的位置与临床表现 具体的临床表现,将视癌肿的位置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1)位于胆总管末段壶腹部的癌肿:以胆总管及胰管的阻塞为突出症状,且由于癌做岩肿崩溃可有肠道出血及继发贫血现象。患者常有进行性黄疸及持续性背部隐痛,但如胆管内并有结石,疼痛也可呈绞痛状。由于胰管有时受到阻塞,可能影响胰腺的内分泌而有血糖过高或过低现象,更可能因外分泌的缺失导致脂性腹泻。因胆管受到阻塞,也将影响到脂性食物的消化。由于胆、胰管同时受阻塞,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可有典型的“双管征”,并时常有胆囊胀大和肝脏肿大。壶腹部癌肿病灶很小时即可出现黄疸,且极易发生溃疡出血,粪便可呈柏油样而贫血严重。故凡患者有进行性黄疸、经常有肠道出血,且有顽固的脂性腹泻者,极有可能是壶腹部癌。

(2)位于壶腹部与胆囊管之间的胆总管癌:症状与胰头癌相似,但因胰管并未受累,临床上应无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紊乱现象。如患者以往未有慢性胆囊炎,则胆囊将显着扩大,符合Courvoisier定律。

(3)位于肝总管内的癌肿:黄疸极为显着,肝脏肿大亦极明显;胆囊则不肿大,有时仅含黏液及白胆汁。

凡40岁以上的黄疸患者,或有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胀痛、纳差等消化系症状,肝脏肿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均应怀疑胆管癌而进行进一步B超、CT、MRI、ERCP、超声内镜、胆道镜、PTC、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术,或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可以确诊。

总的说来,黄疸虽然是本病的明显症状,但其正确诊断常有困难,易与胆总管结石混淆,特别是黄疸出现前的明确诊断实为不易,常需对有上腹部隐痛不适或有梗阻性黄疸者作全面仔细的检查分析方能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有时尚待剖腹探查后方能明确真相。以往的文献统计术前诊断正确者仅占病例的1/3,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其术前正确诊断率则大为提高,重要的是应对有可疑的患者及时选取相应的检查,这样可对该病做出较为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胆管癌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肝外胆管癌术前诊断目的包括:①明确病变性质;②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③确定肝内外有无转移灶;④了解肝叶有无萎缩和肥大;⑤了解手术切除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