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 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代谢异常:新生儿体内产生较多的胆红素,但肝细胞不能及时吸收胆红素,血浆白蛋白不能很好地连接胆红素,以及胆红素排泄能力有缺陷等,都会导致生理性黄疸的出现。
2.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以及肠肝循环增加,会促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病理性黄疸。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新生儿可能因缺氧、感染或患有先天性21三体综合征等疾病,导致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进而引发病理性黄疸。 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排泄障碍会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也是病理性黄疸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黄疸是 胆色素代谢障碍 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透到组织。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 实质性黄疸 是由病毒 或者中毒引起的 第二类是 阻塞性黄疸 是由 胆管堵塞引起 第三类是 溶血性黄疸 主要是免疫性疾病 例如输血反应 或者是动物的 寄生虫病例如 附红细胞体病。
3. 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接元婴是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升高引起的。但是根源上的原因就多了,肝病,生理性的(婴儿),血液性的,代谢性的,感染后的红细胞破坏等的都可以。
4. 黄疸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因胆红素在体内聚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二、病理性黄疸: (一) 诊断依据(选择其一或多选): 1、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胆红素值(umol/l)大于体重(Kg)×17.08 2、胆红素上升快,每日上升85 u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周; 4、、血清胆红素(TB)足月儿>220umol/l(12.9mg/dl),早产儿>256 umol/l(15mg/dl); 5、血清结合胆红素(DB)>34 umol/l(2 mg/dl); 6、黄疸退而复现 (二) 鉴别诊断 1、各种因素使其生理性黄疸加重 感染因素:患儿有感染病史、病灶及其感染表现,使其黄疸加重。其他如窒息、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催产素引产等因素可使其黄疸加重。 2、新生儿溶血病:ABO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早24-48小时内,黄疸程度重(TB值),胆红素上升快【24小时超过85.5 umol/l(5mg/dl)】,母亲O型血,新生儿A或B型血,血常规示RBC、Hb值偏低或进行性下降,血清溶血试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母乳性黄疸:单纯母乳喂养,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未结合胆红素(间胆IB)升高为主,肝功能正常,无贫血,黄疸高峰常在生后7-10天,可持续6-12周,暂停母乳喂养2-3天,黄疸可迅速消退,胆红素可下降50%,排外其他黄疸疾病可诊断。 4、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多数患儿出生后第1周出现黄疸,并持续2周以上,或生理性黄疸退而复现,常于生后1个月左右发病,以黄疸、肝打、肝功能异常、结合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以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升高为主,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阳性,ALT升高,满月后AFP仍然阳性。可作病毒血清学检查明确病毒感染类别。 5、胆道闭锁:生理性黄疸已过,黄疸持续加深,常常在出生3-4周加重,大便颜色变淡,渐趋白色,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肝肿大。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DB)升高为主,可行肝胆B超协助诊断,胆道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6、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安静时肤色尚可正常,活动后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貌,有黄疸表现,可伴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表现,如气促、发绀、呼吸暂停、烦躁、呕吐、肌张力低下、嗜睡等,静脉血常规示RBC>6×1012/L,Hc t>0.65(毛细血管血Hct>0.7),Hb>220g/L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