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脏毒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肛隐窝炎·脏毒
- 4.1 脏毒的病因病机
- 4.2 脏毒的诊断
- 4.3 需要与脏毒相鉴别的疾病
- 4.3.1 肛裂
- 4.3.2 肛周脓肿
- 4.4 脏毒的治疗
- 4.4.1 辨证治疗
- 4.4.1.1 湿热下注
- 4.4.1.1.1 症状
- 4.4.1.1.2 辨证分析
- 4.4.1.1.3 治法
- 4.4.1.1.4 方药治疗
- 4.4.2 热毒蕴结
- 4.4.2.1.1 症状
- 4.4.3 脾虚气陷
- 4.4.3.1.1 症状
- 4.4.4 外治法
- 4.4.5 手术治疗
- 4.4.5.1 切开引流法
- 4.4.5.2 切除法
- 4.5 脏毒患者日常保健
- 5 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脏毒
- 6 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脏毒
- 6.1 症状
- 6.2 治疗
- 7 *** 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脏毒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脏毒的穴位
- 2 治疗脏毒的方剂
- 3 治疗脏毒的中成药
- 4 脏毒相关药物
- 5 古籍中的脏毒
1 拼音
zàng dú
2 英文参考
peri *** absc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 ulc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 crypt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dysenter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脏毒:1.肛隐窝炎;2.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3.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4. *** 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
4 肛隐窝炎·脏毒
脏毒( *** cryptitis)是指以 *** 内疼痛、灼热、坠胀感,排便后向会阴、臀部放射,肛隐窝、肛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脏毒相当于肛隐窝炎[1]。
肛隐窝炎是指发生在肛窦、 *** 办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又称肛窦炎,肛隐窝炎常并发肛 *** 炎和肛 *** 肥大。其临床特征是 *** 部胀痛不适和 *** 部潮湿有分泌物。肛隐窝炎是肛周脓肿的重要原因,及早治疗肛隐窝炎对预防肛周脓肿有重要意义。
4.1 脏毒的病因病机
脏毒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炙博之晶,湿热内生;或虫积骚扰,湿热内侵;或肠燥便秘,擦伤肠道染毒而成。
4.2 脏毒的诊断
脏毒患者 *** 部坠胀,排便时 *** 轻微胀痛, *** 部潮湿瘙痒或有少许粘液流出。 *** 指检时有紧缩感,肛窦处有压痛。肛镜下发现肛窦、 *** 办和肛 *** 红肿,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从肛窦溢出。
4.3 需要与脏毒相鉴别的疾病
4.3.1 肛裂肛裂以 *** 周期性疼痛、便秘、大便带血为主症。其疼痛程度较肛隐窝炎重,疼痛时间亦较长。
4.3.2 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隐窝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肛周疼痛,逐渐加重,酿脓时呈鸡啄样痛,伴恶寒发热等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亦升高。
4.4 脏毒的治疗
4.4.1 辨证治疗 4.4.1.1 湿热下注脏毒·湿热下注证( *** cryptiti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 *** 坠胀不适,或可出现灼热刺痛,便时加剧,粪便夹有黏液, *** 湿痒,伴口干、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脏毒证候[1]。
4.4.1.1.1 症状*** 坠胀或瘙痒不适,或灼热疼痛,大便时疼痛加重, *** 潮湿;小便黄,口干口苦,苔黄腻,脉滑数。
4.4.1.1.2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蕴于肠胃,下注 *** 。气血不畅,则 *** 坠胀,潮湿瘙痒,甚则疼痛;大便努挣,气血更加瘀滞不行,则疼痛加重;小便黄、口干口苦、苔黄腻、脉滑数等皆为湿热之象。
4.4.1.1.3 治法清热利湿。
4.4.1.1.4 方药治疗止痛如神汤加减。
4.4.2 热毒蕴结脏毒·热毒蕴结证( *** cryptitis with heattoxin amas *** ent pattern)是指热毒蕴结,以 *** 灼痛,红肿糜烂,并微疼痛,便时加重,大便燥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脏毒证候[1]。
4.4.2.1.1 症状*** 灼痛,红肿糜烂,并微疼痛,便时加重,大便燥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4.4.3 脾虚气陷脏毒·脾虚气陷证( *** cryptitis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qi sinking)是指脾虚气陷,以 *** 不适,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便时加重,黏液有血丝,或手足心潮热,盗汗,口干,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脏毒证候[1]。
4.4.3.1.1 症状*** 不适,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便时加重,黏液有血丝,或手足心潮热,盗汗,口干,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4.4.4 外治法(一)熏洗法用苦参汤煎水,先熏后洗,每日2次。
(二)塞药法每次苦参汤熏洗后,用化痔栓1枚塞人肛内,或用马应龙痔疮膏、黄连素软膏涂于肛内。
4.4.5 手术治疗肛窦内已成脓者,或伴有肛 *** 肥大、隐性瘘(内盲瘘者),宜行手术治疗。
4.4.5.1 切开引流法(一)适应症单纯性肛隐窝炎已成脓者;或有隐性瘘者。
(二)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肛周局部消毒, *** 局部麻醉,在双叶 *** 镜下暴露病灶,沿肛窦作纵行切口,使引流通畅,创口用凡士林纱条压迫,术后每天便后坐浴,外涂黄连素膏或马应龙痔疮街或其他消痔膏。
4.4.5.2 切除法(一)适应证本病伴有肛 *** 肥大者。
(二)操作方法准备同上,在双叶 *** 镜下暴露病灶,将肛窦 *** 办及肛 *** 一并切除,用凡士林纱条压迫创面。术后每天换药一次,方法同上。
4.5 脏毒患者日常保健
一、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及时治疗急慢性肠道炎症。
二、少食辛辣、 *** 、炙博之晶。
5 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脏毒
脏毒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然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
6 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脏毒
脏毒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2]。《医学入门》卷五:“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
6.1 症状
以粪后下血污浊色暗为主症,可伴见胃纳不振,身疲乏力,舌苔黄腻,脉濡数等[2]。
6.2 治疗
治宜清解热毒为主,选用槐花散、脏连丸、黄连解毒汤、清胃散、防风黄芩丸等方[2]。郁滞重者,亦可先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次用清化之剂[2]。
7 *** 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脏毒
脏毒指 *** 肿硬类似痔漏的病证[2]。《血证论》卷四:“脏毒者, *** 肿硬,疼痛流血,与痔漏相似。”
8
B. 肛周脓肿都有哪些病因呢
引起肛周脓肿的普遍原因主要是因为肛裂、大便干燥或用力排便等造成的肛管直肠内微小损伤,肠道内细菌可经过损伤处的肛腺浸入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感染,进而形成脓肿。如果脓肿的位置较深,则可能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肛周部的疼痛红肿往往不太明显。肛周脓肿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以尽早查清病因,对症治疗。因为肛周脓肿还可以引起肛瘘等肛周疾病,并有癌变的危险。
C. 肚子胀,肛门有点下坠是怎么回事
肛门坠胀是很多肛肠病患者都会遇到的症状,也是患发肛肠疾病的先兆警示。杭州肛泰医院肛肠专家说,肛门坠胀往往是肛肠疾病的并发症,通常会出现坠胀、坠痛,不发热,肛门无红肿,大便性状正常,排出无障碍,但总觉得排不尽,便意频频。有很多种肛肠疾病都容易引起肛门坠胀。
1、肛窦炎:肛窦炎是引起肛门胀痛坠感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指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如不及早治疗,进一步可发展成肛周脓肿。
2、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3、内痔发炎水肿或嵌顿:因为大便干结或其他原因,导致内痔表面粘膜糜烂、水肿、出血,及粘膜下大量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进一步加重水肿,使痔核嵌顿在外。
4、直肠癌:在出现便血症状之前很难早期发现。但是可能有肛门下坠、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5、脱肛:脱肛,顾名思义是肛门里面的组织脱到肛门外面,又叫直肠粘膜脱垂,直肠粘膜松弛堆积在直肠内,但尚未脱到肛门外,可引起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