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混凝土地面起砂后的处理方法
如果仓库使用了一段时间沉降已经稳定了,那直接在上面做也没多大问题,在下层开裂的地方切开,灌沥青做沉降缝就可以了。其实起砂问题也不大,直接刷个地坪漆就得了。
②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中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中,由于施工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路面工程的质量通病,如路面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混凝土板块裂缝,路圆纵横缝不直顺,路面相邻两板间高度差过大,路面板面起砂、脱皮、露骨,路面乎整度差和板面出现死坑等种种质量病害,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发挥。
防治的方法:控制水灰比、施工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模板需要光滑平整,模板间要连接紧密,按施工要求做好。
拓展:
1.现象:混凝土路面当运行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错台或拱起。胀缝中填料被挤出面进行车带走。
2.原因分析:
(1)胀缝板歪斜,与上部填缝料不在一个垂直 面内,通车后即产生裂缝,引起破坏。
(2)缝板长度不够,使相邻两 板混凝土联结,或胀缝填料脱落, 缝内落入坚硬杂物,热胀时混凝土 板上即产生集中压应力,当超过混凝土的抗强度时扳即发生挤碎。
(3)胀缝间距较长,由于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使伸缩缝内掉入砂、石等物,导致伸缩缝宽度逐年加大,热胀时,混凝土板产生的压应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未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以致将出现相邻两板拱起。
③ 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以及产生原因
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麻面
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上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暴露的现象。它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润湿不足、漏浆、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以及养护不好所致。
2、混凝土的露筋
露筋即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主要是由于未放垫块或垫块位移、钢筋位移、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等使钢筋紧贴模板,以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所造成的。有时也因缺边、掉角而露筋。
3、混凝土的蜂窝
蜂窝是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但小于保护层的蜂窝状缺陷。它主要是由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子多,或搅拌不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合理,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产生。
4、混凝土的孔洞
孔洞系指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的孔隙,局部或全部无混凝土。它是由于骨料粒径过大、或钢筋配置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挡住,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分层离析,振捣不实,混凝土受冻,混入泥块杂物等所致。
5、混凝土的缝隙及夹层
缝隙及夹层是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产生原因是因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中含有垃圾杂物所致。
6、混凝土的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使强度降低,以及拆模时棱角损环或拆模过早,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环。
(3)细石混凝土起砂如何判定原因扩展阅读
混凝土(砼,石矢)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广泛使用于房屋、公路、军事工程、核能发电厂等构造物。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④ 细石混凝土面层质量弊病的预防有哪些
细石混凝土面层质量弊病的预防如下:
细石混凝土楼面面层的施工,主要应解决表面平整度、开裂起壳和起砂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单位总结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基本解决这些问题。
一、表面平整度
楼面平整度一般的控制方法是测设饼块,根据饼块的标高用长2~4m刮杠进行靠刮,以控制面层的平整度。当大面积楼面施工时,用测设饼块的方法就难以保证楼面的平整度。可采用角钢导轨支模、间隔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控制表面的平整度。具体作法如下。
楼面面层厚度一般为4-6cm,采用W30x3或L40x3角钢作为导轨模具。根据图纸分仓缝和楼层面标高(分仓缝间距一般为4~6m)拉麻线,角钢导轨上口对准麻线,标高用楔形木塞控制,平面轴线用开槽口可调节的角钢控制,待调整好标高和轴线后,拧紧螺栓,用钉钉木塞的方法,把角钢导轨固定在结构层上,角钢下面10mm左右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嵌实。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称通长安装角钢导轨;清理干净基层,待扫浆后即可浇筑混凝土。铺上细石混凝土,沿导轨刮平后,用长滚筒来回沿角钢导轨滚动,高低不平的地方及时铲除或补上,待滚压平整密实后,锁死滚筒,用力均匀地拉一次滚筒,把表面泌水清除。以下工序按常规操作:当第一施工段施工完成,待混凝土有75%的强度后,即可进行第二施工段施工,第二施工段施工前只需在第一施工段已完成的面层上用塑料薄膜保护即可,铺上混凝土后,滚筒直接搁置在第一施工段的面层上来回滚动。用角钢导轨浇筑的混凝土楼面,表面平整、密实,无脚印等痕迹,操作简便,可靠性强。
二、开裂起壳的预防
开裂起壳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受污染、清理不干净、扫浆不到位、原材料质量差、混凝土级配不当等。楼面开裂起壳的另一个原因是面层失水后收缩。
楼面面层施工时,基层结构已相对稳定。当大面积楼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40-60mm厚细石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大量的水分蒸发,导致面层失水收缩,因基层结构相对稳定,故面层与基层在面层尚未达到强度之前产生平面位移,从而导致面层开裂起壳。为了解决因面层失水收缩而产生的开裂起壳现象,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大面积楼面面层采用支模间隔浇筑混凝土,使其形成自然的分仓缝。
2.严格控制分仓缝的间距,一般应小于或等于6m,宜控制在4-5m,以达到减小收缩量的目的。
3.采用支模间隔施工,可使用真空吸水机,当面层压实刮平后,即使用吸水机吸水,这样可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达到减小混凝土面层收缩量的目的。
4.基层套(扫)浆采用粘结剂效果较好,缺点是费用较高。
5.沿纵向及时切割分仓缝,以切割时不跳石子为原则,以减小横向的收缩量。
三、起砂的预防
起砂的主要原因是水灰比过大,压光时间掌握不准,压光次数不够,养护不当,过早上人和原材料质量差。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水泥初凝终凝时间间隔过短,造成压光时间已在水泥终凝之后。为了有效预防水泥面层起砂,除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压光遍数、加强养护、控制原材料质量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还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采用支模间隔浇筑混凝土,可预防过早上人,因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可以在未浇筑混凝士的施工段中操作。
2.选用初凝终凝时间间隔较长的水泥,可预防水泥终凝后尚在压光的现象。
3.支模间隔浇筑混凝土可采用真空吸水机吸水,提前进人面层压光,能有效预防面层起砂。
⑤ 细石混凝土地面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有哪些
细石混凝土地面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如下:
一、保证项目:
(1)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二、基本项目:
(1)细石混凝土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2)一次抹面砂浆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3)有地漏和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地漏与管道口结合处应严密平顺;
(4)踢脚线的高度要一致,出墙厚度要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的长度不大于200mm,且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2处。
三、允许偏差项目:
(1)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2)踢脚线上口平直允许偏差4mm;
(3)地面分格缝平直允许偏差3mm。
⑥ 混凝土地面起砂怎么处理
混凝土标号不达标,粉煤灰产量过多,后期养护不到位都有可能会引起地面起砂。起砂是由于水泥握合力下降,所以需要用迪乐堡地坪系统进行处理,解决起砂,增强原有地坪美观度强度。
⑦ 细石混凝土地面起砂怎么处理
主要要看是否空鼓,空了的话就要打掉从新浇筑,没有空的话摸一层就好了,望采纳
⑧ 混凝土面起皮、起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原因有几种:
1、 水灰比过大。
2、 水泥标号过低,或是水泥变质,如受潮结块。
3、 砂子的粒度过细,拌和时需水量大,导致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
4、 砂子含泥量高,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
5、 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导致混凝土表面水灰比过大。
6、 压光过早或过迟。压光过早,水泥水化作用刚刚开始,凝胶尚未全部形成,游离水分较多,表面会出现水光,易造成表面水灰比过大。压光过迟,水泥已经终凝硬化,操作困难,且会破坏已经硬结的表面,从而造成表面起砂。
7、 未刮去表面多余泌水。
8、 洒干拌1:2-1:2.5体积比的水泥砂去除多余泌水时,未洒均匀或是水泥砂未拌和均匀。
9、 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硬化前就洒水养护,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增大,强度降低。
10、洒水养护不及时、太阳暴晒或养护温度过高(如冬季过度烘烤)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得不到充分水化。
11、表面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上物、上车作业,破坏了水泥硬膜。
12、低温下施工,早期表面受冻。
可以采用混凝土起沙处理剂(或者叫混凝土硬化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等)进行处理。混凝土地面起砂处理剂可以解决混凝土地面起灰、起砂、强度不够等问题。该产品是一种有着独特配方的水性无机复合液体材料,它能有效渗透混凝土表层3-15mm,与混凝土中的游离盐份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三维网状的致密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表层强度,达到完全不起砂、不起灰的效果,并且持久有效。
⑨ “40厚1:2细石混凝土”如何理解
在行业中尺寸使用的单位一般默认为毫米,1000就是1000毫米也就是一米,“40厚”也就是指厚度为40毫米。细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的混凝土。1:2细石混凝土,也就是灰砂比为1比2,灰砂比一般1∶2~1∶2.5为宜。
⑩ 细石混凝土起砂、起灰处理方案
是地面出现这些问题还是找平层出现的?如果是地面出现起皮起砂,请降低砂率和粉煤灰的掺量。坑坑洼洼的话,是因为混凝土浇筑后,对于水养和防风没做好,导致混凝土表层和内部凝结时间不同,内部水泥水化热鼓包。如果是找平层出现起皮起砂就是砂率和粉煤灰的掺量问题。坑坑洼洼是因为地面就是如此。
找平层出现此问题,调整好砂率和粉煤灰掺量,等待地面完全凝结后,再重新浇筑找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