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血小板急剧下降找不到原因怎么办
扩展阅读
14岁女生怎样快速减肥 2025-05-20 10:50:47
怎样制作辣椒油好吃 2025-05-20 10:26:11

血小板急剧下降找不到原因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4-17 18:51:12

1. 血小板数量一直减少,还查不出原因怎么办

12月17日 18:09 建议您复查后积极治疗。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参见第131节)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

诊断

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见下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见下文TTP-HUS)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表133-2).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参见第131节)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则血小板输注应保留于治疗致命性或中枢神经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则血小板输注保留于治疗急性出血或严重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数<10000/μl).

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为不伴全身性病变的出血性疾病,成年患者表现为慢性型,而儿童患者常是急性型并有自限性.

成年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产生了一种针对结构性血小板抗原的抗体(自身抗体);而儿童患ITP时,是由病毒抗原激发了抗体的合成.该抗体和附着在血小板表面的病毒抗原起反应.

诊断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轻微或量多)外,体检结果均为阴性.外周血检查结果,除血小板数目减少外,均属正常.骨髓检查通常除可发现巨核细胞正常或数量增加外,其他亦属正常.

治疗

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复发.脾脏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缓解.对于用类固醇和脾脏切除治疗难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药物的疗效尚未证实.由于慢性ITP病程长,同时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对治疗方法的利弊仍须慎重权衡.应用合成的雄激素(达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环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疗法的疗效并不一致.

对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这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包被抗体血小板的作用.IVIg剂量1g/kg,1天或连续2天.患者血小板数常可在2~4天内上升,但仅维持2~4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kg.d)静脉输注3天,可使血小板数迅速上升,且费用略低于IVIg.对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应输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能预期在几天内显效,因而对ITP患者不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患儿治疗与成人相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复血小板数,但不能改善临床结果.由于大多患儿在几天或几周内可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自发性恢复,有时推荐单用支持疗法.对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无效的慢性型ITP患儿脾切除术应至少推迟6~12个月,这由于无脾患儿增加了严重感染的危险,即使患病经年累月,大多患儿可自发性缓解.

2. 血小板突然急剧降低,怎么办两三天了,牙齿和鼻子一直出血。

血小板是身体中止血的关键成分,所以血小板减少最大的危害在于容易造成出血;出血的可能性有多大和血小板的水平有关,通常很多病友会有皮肤淤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如果血小板水平很低,则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出血,比如脑出血,可以危及生命。治疗比较复杂,首先需要找原因,很多病友是找不到原因的,叫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了。对于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关键是生活中需要避免创伤,不然出血可能比较麻烦;再比如吃东西,经量避免食用坚硬、带刺的食物,如果它们损伤了消化道,则可能造成消化道的出血。 急性血小板减少是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的话,急性血小板减少就会转为慢性,而关于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很少有人是了解的,那么,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都有哪些表现呢?下面详细的介绍下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急性血小板减少起病急促,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症状,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2.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3.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4.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脾脏常不肿大。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3. 血小板低 但查不出病因 是怎么回事。应该注意什么

建议:你好,血小板减少多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药物、病毒、放射线等都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检查,必要时可以做一下骨穿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4. 血小板太低怎么办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来讲,不同程度给予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轻度的血小板减少是可以不用药的,一般是在50×10^9/L以上的患者都可以不用药物进行观察。对于血小板减少比较明显的患者,如果这个病人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以去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是狭义的找不到原因的这种ITP,那么在血小板小于30×10^9/L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治疗。一线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如果血小板低到20×10^9/L以下,同时又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就会给冲击的糖皮质激素,不是太严重的也可以给予口服的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在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时候,会考虑用二线的一些药物,二线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还有雄激素,比如人工合成的雄激素达那唑,也可以给予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这些药物来治疗。对于难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采取美罗华CD20单抗来进行治疗的。对于急症除了糖皮质激素以外,还可以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因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就针对性的治疗原发疾病就可以。

5. 血小板减少怎么调理

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什么原因都找不到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处理主要依赖于激素,处理后是不是给予药物治疗,每个患者不一样。如果血小板>300×10^9/L,没有出血倾向,可能什么处理都不给,只是观察。如果血小板>300×10^9/L,但是有明显出血倾向的可能要给予治疗。如果血小板<300×10^9/L,患者要到医院就诊,首选激素进行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很多继发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比如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系统的良性疾病,包括贫血、脾功能亢进。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具体病因不同,进行相应的干预,随着基础疾病的缓解,血小板自然就正常了。

6.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给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你得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才能根据你的病因做出诊断
1、血小板减少治疗之维持治疗
雄性激素治疗有效病例,停药后近期复发率高达20%以上,血液病研究所科研组观察到24例慢性在障用康力龙治疗缓解后又维持中医治疗2年余,仅1例复发,可见维持治疗对降低再障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2、坚持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方案确定后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切忌疗程不足而频繁换药。血红蛋白上升3g,平均需167天,达到10克,平均需254天。不论医生和患者都应当有耐心。另指出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红、白两系达到正常,但血小板难恢复,这类病例容易复发是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难点,须长期血小板减少治疗。

7. 血小板降低时怎么一回事

血小板减少怎样治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亦异。一般临床常见如下三种情况: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等。

从来信得知您患类风湿关节炎已20余年,该病是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破坏过多致血小板减少。但为何病程已20余年,而近几年才出现血小板减少?似乎单用该病不好解释,可能还与用药等因素有关,特别是雷公藤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建议您首先到医院作一次骨髓检查,以明确骨髓制造血小板的情况,若不是制造减少造成的,可先停用雷公藤,并继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血小板变化。

一般说丹参和田七之类药物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但既然已有血小板减少,也不必再活血化淤了。不知道是否脾大,若有脾大还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升,但一般达到50×109/升左右就不会出血,来信提到血小板是46×109/升,这一般可维持不出血,但若作白内障手术是不行的。

若采取上述措施后,观察3个月左右不见好转,而骨髓巨核细胞不减少,脾不大,可到医院在无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情况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当血小板上升后再作白内障手术,若要想作手术而血小板仍低时,可在连续输注血小板悬液的同时进行手术。对于疗效不满意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还需要到医院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可以考虑食疗,推荐以下方剂:
参莲粥:取人参9克,旱莲草9克,白糖适量,粳米60克。先将人参切片炖熟;旱莲草洗净煎汤去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人参即成。日服1剂,连服数剂。具有补气养血功效。

红枣羊胫骨糯米粥:取羊胫骨1--2根,红枣20枚,糯米100克。先将羊胫骨洗净敲碎,加水适量煎取汤汁,去骨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去核的红枣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继,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功效。

白茅根藕节煎:取鲜白茅根60克,鲜藕节60节。将白茅根挖采后洗净,切段。将鲜藕挖采后,切下藕节,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功效。

花生米炖红枣:取花生衣30克,红枣20枚。将红枣洗净,与花生衣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煨炖30分钟,即成。上下午分服,饮汤,吃花生衣,嚼食红枣。具有补气摄血功效。

蜂乳牛奶: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晾至温热状态时,加入蜂乳,搅匀即成。早晨与早点同时服食。具有益气摄血,补精养血功效。

8. 血小板很低,现在住院,但找不出原因

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身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失调(这里的失调并不一定是免疫功能低下,有的是免疫功能低下,有的是异常的亢进),体内产生了破坏血小板的抗体引起的,有的是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引起。

9.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做了好多检查都没找到原...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一般临床常见如下三种情况: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等。你可以带着检查报告过来看看,方便对你的病情有个整体的了解。
武汉天安血液病医院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医疗机构,一直在不停的研究探索中医治疗血液病的机制,不断研究出新的药物和方法,应用在血液病的治疗上,使广大的血液病患者受益。医院在以杨进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在近50年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和方法。

10.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低于10万/ml,如果低于2万/ml,就会出现自发性出血,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腔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到常见原因有免疫性减少性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产生了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使血小板遭到破坏,数量减少而引起出血。其它血小板减少到原因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晚期等等。还有感染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一般血小板数量是轻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