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哮喘病人,现在在吃中药,但这几天早上起床后还是有点喘,可否同时用些平喘西药。控制一下。
问题分析:
哮喘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很难治愈。平时会因为冷空气、劳累或者其它过敏原的刺激引发,发作时可以吃氨茶碱平喘,可以吃点抗过敏的药如扑尔敏。严重时则要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来控制,如舒利迭、信必可都保。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意见建议:
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避免劳累
⑵ 哮喘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症状怎么治呢
病情分析: 你好,喘息性支气管炎又称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过敏与感染并存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孩子。
意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在控制感染的同时积极应用喘定等平喘药,必要时,雾化吸入治疗。除控制感染和止喘外,注意休息,多喝水,室内空气要新鲜。孩子患感冒、气管炎时,常常出现咳嗽、咯痰,及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饮食上,矫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多样化饮食,粗细搭配,饮食不要过于精细,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
⑶ 如何使用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它是一种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喘鸣表现的疾病。诱发哮喘发病的因素很多,如呼吸系统感染、接触过敏原、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剧烈运动,以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而诱发哮喘。
目前常用平喘药物有4种:①拟肾上腺素类,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舒喘宁、氨哮素等。②磷酸二酯酶抑制碱,如氨茶碱、胆茶碱、甘油茶碱等。③抗过敏性药物,如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等)、过敏活性物质阻释剂(如色甘酸钠等)。④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异丙阿托品、654-2等。
当哮喘发作时,给予上述平喘药的同时,要采取祛痰措施,可给予恶心性祛痰药或粘痰溶解药,而不宜给镇咳药,因镇咳药会影响粘痰的咳出.中度以上的哮喘发作,使用平喘药同时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先锋霉素、丁氨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要轻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只有当哮喘重度发作,用一般平喘药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体内激
素水平相对不足者,经常反复发作、使用其他平喘药效果不好者,才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应尽可能使用最小有效量,缓解期争取停用。
肾上腺素类平喘药对心脏副作用较大,可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冠心病、心肌炎和甲亢病人禁用此药
⑷ 宝宝9个半月了,喘息行肺炎喘的厉害,挂了3天水了还是喘有什么、能给平喘吗
问题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一定要多喝水,少吃油腻荤腥的食物,注意保暖和复查。 意见建议: 可以用消炎药和止咳化痰药物治疗试试,必要时,是可以用平喘药物的,最好是继续输液治疗,还可以配合雾化治疗,注意复查,祝您健康。
⑸ 吃了些平喘止咳药后出现心脏加速手脚没力。这是什么原因
您好根据您对情况叙述,这是药物的原因,建议您立即停止使用,看看是否缓解
⑹ 我支气管哮喘三个月了,吃什么药都咳,还喘,有什么疗法了
问题分析:
支气管哮喘三个月了, 咳嗽,还喘,可以服用茶碱缓释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症状。
意见建议:
支气管哮喘 还可以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见效快,平喘效果好。
⑺ 总是感觉气喘是怎么回事啊
气喘要看是因为肺部的问题引起的,还是因为心脏的问题引起的。1、肺部的问题,如果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出现气喘。2、如果是心脏的问题,比如心衰,也可以出现气喘,所以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是肺的问题,需要用治疗支气管哮喘、长期治疗慢阻肺的口服药或吸入药物。如果是心衰引起的气喘,需要到心内科去,用抗心衰的药物,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气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到底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气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⑻ 平喘药的哮喘形成
哮喘是支气管广泛性阻塞引起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诱发的原因很多。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发病基础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过多的黏液分泌及黏附在支气管壁上。
支气管黏膜水肿,常见原因为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前者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多由于某些过敏因子引起,来去较快。后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起支气管平滑肌肥厚,黏膜及黏膜下慢性炎性浸润和水肿,以及黏液腺增生和分泌大量黏液,系慢性起病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往往由于感染等诱因而急性加剧,分泌物增多,水肿加重和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即使积极治疗也一时难于缓解。
支气管哮喘属于第I型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某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原包括:吸入花粉,霉尘,细菌,动物毛屑,工业粉尘或气体,受冷及呼吸道感染,以及进食某些鱼虾,肉蛋类或药物。过敏原通过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IgE亲细胞抗体。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上。经过几天或几个月之后,如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则引起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而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支气管局部释放的组胺刺激支气管壁上的受体,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除组胺化学介质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IgE抗体在细胞上与过敏原结合还能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进而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及释放慢反应物质(SRS—A),即白细胞三烯素与C4,D4,及E4的合称,其释放比组胺慢,作用的时间比较长,能引起持久的支气管痉挛和血管平滑肌收缩。
人体支气管壁上有肾上腺素α和β2受体,兴奋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兴奋β2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哮喘患者血清中存着β2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肺中β2受体的密度降低,这可能是哮喘患者对β肾上腺能低反应及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原因,因而平喘药可采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氯丙那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另在支气管平滑肌上还存在M胆碱受体,兴奋迷走神经能使平滑肌收缩,因而支气管可通过M胆碱受体拮剂使平滑肌松弛,因此,这也为平喘药开拓了一条作用途径。如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多年来应用于平喘,是一些较老的药品,其作用一向被认为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减少腺苷酸环化酶(cAMP)的降解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但近年来有证据认为,通过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也是其作用的另一方面。过敏递质阻释剂能直接削减引起支气管痉挛的化学介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阻止过敏反应,因而能迅速收到明显效果,常用于急救。自然,支气管哮喘治疗最根本的是明确过敏原,尽量不接触过敏原及有条件者进行脱过敏疗法。平喘药只是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
⑼ 哮喘是怎么导致的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很多,极为复杂,目前哮喘的病因分类主要可以分为致病因素以及诱发因素。哮喘的致病因素可以分为遗传因素,众所周知哮喘具有明确的家族性,哮喘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属于多基因病。环境因素也起了重要的决定作用,外源性的过敏原,引起哮喘的过敏原与引起变态反应的其他过敏原一样,包括常见的大部分蛋白质和含有蛋白质的物质,它们在变态反应的过程中起抗原的作用,可以引起人体内产生对应的抗体。哮喘常见的过敏原有屋内粉尘、花粉以及真菌、昆虫、纤维、毛发、食物、化妆品等。哮喘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运动、呼吸道感染以及精神和心理因素、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药物等。
⑽ 平喘药分哪几类简述每类的代表药及其平喘作用的原理。
平 喘 药
Antiasthmatic Drugs
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行为特征的疾病。
全球约1.6亿患者,半数在12岁前发病,20per有家族史。
主要由免疫或非免疫刺激所致。
表现:发作性或持续性喘息
病理表现:
炎症细胞浸润,粘膜下组织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增生,上皮脱落,气道反应性亢进等
凡能缓解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的药物称平喘药。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巩固疗效,改善肺功能,防止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药物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炎药物控制炎症,抗过敏平喘药来预防哮喘发作;
另一方面应用支气管扩张药(?2受体激动药、茶碱类抗胆碱药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控制症状。
分 类:
1、抗炎平喘药:
1)糖皮质激素类药;
2)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2、支气管扩张药:
1)β受体激动药;
2)茶碱类;
3)抗胆碱药;
抗炎平喘药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但副作用多且重。
目前主要局部应用:采用吸入式给药
吸入性皮质素已成为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
但重症者不能控制时仍需全身给药。
倍氯米松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特点:①局部作用为地塞米松的数百倍;
②全身作用轻微;
③对下丘脑—垂体—皮质轴无抑制;
④作用显着。
药理作用:
1) 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及免疫细胞:
①抑制巨噬C.N.T淋巴C及肺巨噬C的功能;
②↓肺肥大C数量;
③↓E粒C在支气管的聚集和介质释放;
④↓上皮中树突状C数量;
⑤抑制炎症C与内皮C的相互作用,↓血管通透性;
⑥↓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2) 抑制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的产生:
①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的产生;
②诱导生成抑制性蛋白脂皮素→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类、P.G、TXA2、pt激活因子)的产生
③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蛋白水解膜的释放。
3) 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患者对抗原、胆碱受体激动药、SO2、冷空气的吸入,有利于损伤上皮的修复。
4)↑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的敏感性
有利于支气管扩张和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痉挛和粘膜肿胀。
作用机制:
GCS+GR→复合物→核内→调节炎症相关基因转录→
①抑制某些炎症相关蛋白(细胞因子类、NO合酶、磷脂酶A2、环氧合酶)的表达;
②促进某些抗炎症蛋白(酯皮素、β2受体、血管皮素(vosocortin)等)的表达→抗炎作用。
体内过程:
生物利用<20% T1/2 15h
产生治疗作用 10—20% 余被消化道代谢
胆排 70%
尿排 10—25%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控制不满意的慢性哮喘病人;
对急性患者无效;
对哮喘持续状态者不宜应用;
吸入10天后才达高峰,慢。
不良反应:
1) 局部反应:
口腔念珠菌感染
声嘶,药后及时漱口
2) 全身反应:
一般治疗无影响;
长期大剂量(>0.8mg/日)时可抑制皮质轴。
其它吸入用激素
布 他 奈 德 budesonide
同倍氯米松,生物利用度约11%
可用于过敏性鼻炎。
曲 安 奈 德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
氟 尼 缩 松 flunisolide
二、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认为哮喘是继发于抗原过敏的慢性炎症。
本类药具有膜稳定作用,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效应。
色甘酸钠 disodium cromoglycate
药理作用:
无直接扩张作用,通过抑制特异性抗原及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而发挥作用。
1) 抑制抗原引起的肺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加速肥大C膜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受阻→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
2) 抑制呼吸道神经源性炎症:
抑制如SO2、缓激肽、冷空气、甲苯二乙氰酸盐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3) ↓呼吸道高反应性
体内过程:
极性高,口服吸收仅1%。
T1/2 短 3`—4`
吸入 肺吸收 5—10%
T1/2 80`
临床应用:
哮喘的预防性治疗,不能控制发作
7—10天前用药
对抗原已明确的外源性患者效好
对运动性哮喘也有预防作用
对内源性较差
常年发作者长期应用,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好转。
糖皮质素依赖型患者,用该药可减少激素用量。
一般一个月见效,8周后仍无效者可放弃。
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也有效。
不良反应:
呛咳、气急,甚至诱发哮喘,加少量异丙预防。
其它抗过敏药
曲尼司特 tranilast 作用同色甘酸钠。
支哮,过敏性鼻炎、皮炎 较好
荨麻疹、过敏性结肠炎 有效
酮替芬 Ketotifen 噻哌酮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抑制H1受体
对儿童 效好 连续用药12周以上。
可连续用12周以上
对激素依赖型者可减少激素用量。
奈多罗米纳 nedocromil sodium 作用较强,可作用多个途径。
抑制肥大C及支气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抑制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
抑制E.N及巨噬C的功能。
支气管扩张药
1、β受体激动药
2、茶碱类
3、抗胆碱类
(一)β受体激动药
机理:
1) 抑制肥大C.NC释放反应→炎症介质,过敏介质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
2) 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进粘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
3) β2兴奋→激活A.C→CAMP合成↑→平滑肌松弛。
主要用于控制哮喘症状。
分类:
1)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Adr.Iso
2)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克伦特罗、氯丙那林 中效类
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长效类
共同特点:
1) 高选择性;
2) β2>β1,对α无效
3) 持久,对心影响小
4) 仅控制症状
(二)茶碱类
特点:广、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中枢兴奋等
对痉挛的呼吸道作用更显着。
药理作用:
1、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β2兴奋药
①抑制磷酸二酯酶(PDE)
抑制CAMP的分解→C内CAMP↑→舒张
②阻断腺苷受体
腺苷可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白三烯,茶碱阻断腺苷受体→抑制呼吸道收缩
③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释放
④影响Ca2+转运
2、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抑制肥大细胞、巨噬细胞、E的功能。↓呼吸道TC增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
3、增强膈肌收缩力,减轻膈肌疲劳。
临床应用:
急慢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静注效好
慢性者,口服,缓释剂可用于夜间发作者。
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源性哮喘的喘息症状。
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应严格用量,及时调整剂量
1) 胃肠道反应:口服时多见;
2) 中枢兴奋:可用镇静剂对抗;
3) 心血管系统:iv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心律失常,BP↓↓,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iv时一定要稀释、缓慢,儿童更应谨慎。
常用茶碱类药物:
氨茶碱aminophylline:水溶性高,碱性强;
二羟丙氨酸(甘油茶碱)diprophylline:
胆茶碱cholinophylline:
多索茶碱doxofylline:有一定镇咳作用;
茶碱:theophylline
3.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胺 ipratropium bromide
特点:
①为季铵盐,口服无效
②气雾给药
③对支气管有较高选择性,对心血管影响小
④对痰液分泌与粘稠度影响小
临床应用:
1、 伴有迷走功能亢进的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好。
2、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3、 与β2兴奋药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