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母猪综合征是怎么原因
扩展阅读
男的胸疼是什么原因 2025-05-19 17:42:28
怎么排查无线网掉线原因 2025-05-19 17:28:04

母猪综合征是怎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4-20 03:27:36

A.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1)选种及年龄因素;后备母猪乳房发育不良,如盲乳;泌乳性差母猪的女儿;猪年老体差,胎次过高;过早配种,后备母猪身体及乳腺尚未发育成熟。

(2)营养因素:

①营养供给不当,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均会抑制乳腺泡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

②发霉变质饲料,发霉饲料中的麦角毒素和赤霉烯酮等毒素不仅会影响乳腺发育,而且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和损害母猪消化及生殖器官,造成母猪对营养吸收不良,繁殖和泌乳障碍。

③日粮营养不合理,特别是低能低蛋白或缺乏微量元素(如钙不足)、维生素(如维生素E缺乏)氨基酸(如赖氨酸不足)的日粮。

④突然变换饲料引起消化紊乱。

⑤供水不足,降低采食量,诱发乳房炎、便秘,泌乳量下降。

(3)管理及环境因素:

①天气过热,食量下降,没有充足营养用于泌乳;天气过冷,用于抵御寒冷消耗大量营养。

②母猪分娩前后或哺乳期间注射应激反应大的疫苗。

③泌乳期间转栏,突然受惊等。

④临产时没有消毒,如乳房乳头,引起乳腺发炎,乳头管不通。

(4)疾病因素:

①临产或产后母猪便秘导致泌乳障碍。如运动不足,饮水不足,饲料中纤维供给不足或过高,慢性胃肠疾病,某些传染病和热性病。

②乳腺炎导致母猪泌乳障碍。乳房因伤口感染细菌引起乳腺炎,或因子宫炎症而继发乳房炎症。

③急性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猪泌乳障碍。致病因素有环境卫生差、胎衣滞留、残留死胎、消毒不严、产道损伤等。

④传染性繁殖障碍导致母猪泌乳障碍。母猪因感染生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繁殖障碍型猪瘟等疾病,患病母猪表现为死胎、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及母猪发热、厌食等症状,同时引起子宫炎、乳房炎或少乳、无乳。

⑤母猪哺乳期腹泻导致泌乳障碍。母猪因采食发霉变质饲料或因感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疾病时,引起患病母猪水样腹泻,呕吐厌食,导致泌乳减少。

⑥产褥热(产后白血症)导致母猪泌乳障碍。母猪在分娩时因感染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病原菌,病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母猪产后绝食高热,呼吸急促,外阴流出褐红色恶臭分泌物,泌乳障碍,严重时出现自身中毒现象。

(5)仔猪因素:持续泌乳需要仔猪吮乳刺激,母猪因带仔头数过少或一窝中弱仔多,仔猪对母猪吮乳刺激不足,致使母猪泌乳减少。这种现象临床多见,初产母猪第一胎没有仔猪吮乳的乳房,第二胎后发育不理想,而影响其以后的泌乳量。

B. 母猪无乳综合征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

临床症状
患病母猪多为初产母猪、过肥母猪和老龄体弱母猪,均在产后3~4d内发病,发病母猪在分娩时多数分娩无力,分娩时间长,排出胎衣缓慢。母猪在开始分娩到分娩1~2d内有乳,仔猪哺乳正常。但在产后24~48h左右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乳房及乳头缩小而干瘪,乳房松弛或肥厚肿胀,但挤不出乳汁。患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温升高,39.5~41.5℃,心跳、呼吸加快。个别母猪便秘,鼻吻干燥,嗜睡,不愿站立,喜伏卧,对仔猪的吮乳要求没反应,感情冷漠。

仔猪吮乳时间延长,经常用头撞击乳房,用嘴拉扯乳头。吸吮乳头无乳后转抢吸吮其他乳头,发出尖叫声。因饥饿缺乏营养,渐渐消瘦;鼻吻干燥,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粪便呈粒状,少而干硬,重者不排粪尿。嗜睡,有的被饿死,有的无力,睡在母猪周围的被母猪踩死或压死;个别幸存者生长迟缓,体质虚弱。

治疗
激素疗法。肌肉注射乙烯雌酚4~5mL,ld2次。有乳汁但泌乳不畅者,肌肉注射缩宫素5~6mL,2d后恢复泌乳。注射苏州第一兽药厂生产的"催乳灵"2~3mL,每天2次;或使用台湾派斯德公司生产的"母奶爱",在促乳同时可以防止母猪乳房水肿,乳房炎等症。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湿毛巾按摩病猪乳房,每天3~5次,每次20min.并且每隔几小时挤奶l0~15min,有助于降低肿胀,消除炎症,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和放乳。

C. 有哪些疾病能导致猪群变瘦

临床上病猪如出现肋骨显露,髂骨翼突出,腹壁瘦削,走路时四肢摇晃,应作为消瘦对待,病猪出现消瘦大多为某些疾病的后期症状,或因营养消化吸收机能减退,代谢紊乱所致。

一、猪 瘟

慢性病例消瘦、贫血、衰弱、伏卧,行走缓慢、无力,有时有低热,食欲时好时坏,便秘、腹泻交替发生。

有的在耳尖、尾尖、四肢皮肤上发生坏死,甚至脱落,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

有些毒力较弱的猪瘟病毒引起温和型猪瘟,死亡以仔猪居多,成年猪多呈慢性经过。

剖检时,在猪盲肠和结肠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纽扣状溃疡,溃疡从淋巴滤泡开始,向外呈同心轮层状溃疡,突出于黏膜表面,呈黄绿色或黑褐色,中央凹陷,但并非每头病猪都有此变化。

二、血凝性脑脊髓炎

本病病原为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

本病有两种病型,一是脑脊髓类型,另一种以呕吐、衰弱为主要特征。

仔猪多在出生后2~3天发病,出现呕吐、便秘,哺乳停止等症状,严重病例发生剧烈呕吐而陷入脱水、饥饿状态。

日龄小的仔猪死亡,耐过不死的猪衰弱,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三、瘦母猪综合征

本病是母猪在产后甚至仔猪断奶后2~3星期内,以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不详。

有人认为是母猪产后泌乳,当缺磷或缺钙时,为满足泌乳需要而动用体贮备而引起发病。

也有人认为母猪在妊娠、产后营养供给不足,体贮备动用过多,因而出现迅速消瘦的现象。

病猪除消瘦,体温略有下降外,无其他变化。有些疾病也会造成母猪消瘦,如慢性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病、螨虫病、蛔虫病、舌道口线虫病、红色舌圆线虫病等。

仔猪因阉割造成肠管与腹膜粘连,过度拥挤等也可造成消瘦。

中国养猪网

四、痢 疾

本病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

因病猪水泻,排出红、白相间的胶胨样物质,表现为脱水、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停止,多呈恶病质。

本病传入猪场后呈散发,经数月才扩散到全群,康复后经一定时间又可复发,反复发作。

剖检可见病变局限于大肠,大肠黏膜肿胀,有带粘液、血液的纤维素覆盖,还出现坏死,外观呈麸皮或豆腐渣样,剥去伪膜暴露出浅表的糜烂面。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用暗视野显微镜寻找粪便或大肠黏膜内痢疾密螺旋体进行确诊。

五、副伤寒

本病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肠炎,病猪体温升高,逐渐消瘦,生长停滞,贫血。

病猪长期反复腹泻,呈灰白或黄绿色,恶臭、水样,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物,后躯沾有灰褐色粪便。

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

病死猪剖检可见盲肠、结肠和回肠呈坏死性肠炎,黏膜上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后形成溃疡,中央凹陷,四周隆起,表面覆有干酪样物质。

重者肠壁肥厚,硬如橡皮管。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即可做出诊断。

六、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炎。

病猪呈剧烈水泻,迅速消瘦、脱水,粪便呈黄色。

本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所生仔猪,第二胎仔猪也可发病,以2~3日龄的仔猪居多。

病猪隔数分钟排腥臭味水样粪便1次。病猪肛门松弛,肛周及后躯有粪土及垫料粘附在一起。

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年龄即可诊断。

仔猪白痢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但发病年龄稍迟,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液状稀粪为特征。

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猪脱水、消瘦。

根据病猪的发病年龄、粪便性状不难做出诊断。

七、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仔猪在临床上以排出血色粪便、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点。

1~3日龄的仔猪最易发生,一旦侵入猪群,可长期在猪场存在。

仔猪出生后突然下血痢,后躯沾满血样粪便,因衰竭、虚脱而死亡。

耐过未死的仔猪消瘦迅速,严重失血、脱水,多于第三天死亡。

部分仔猪出血较少,粪便呈黄色清液状,内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

亚急性者仔猪逐渐消瘦,于出生后的第5~7天死亡。

剖检可见腹腔内有樱红色积液和坏死性肠炎,肠壁肥厚,弹性消失,表面浅黄,黏膜表面附有灰黄色坏死伪膜,容易剥下。

D.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怎样发生的

母猪无乳综合征又称泌乳失败,是指母猪产后表现缺乳或无乳,厌食,精神委顿,体温升高,便秘,排恶露,对仔猪反应冷淡等一系列症状,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本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母猪妊娠期饲料配合不全,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缺乏;传染因素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感染能引起乳房炎而使乳房出现病理变化,最终导致泌乳失败;应激因素如日粮结构突然改变、气候突变、猪舍湿度发生变化、长途运输、母猪由怀孕猪舍转移至产仔猪舍、拥挤、惊吓、噪声。另外,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不全,过早交配,年龄过大,难产,低钙症,母猪运动不足等也可引发本病。

E.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有哪些!这些病还有哪些症状!

母猪泌乳障碍,公猪繁殖障碍,母猪妊娠障碍屡配不孕,或母猪妊娠发生流产、死胎、产仔不足和木乃伊胎。

母猪流产前多无临床表现,少数有短时体温升高、食欲消失等症状,但能很快恢复。发生死胎的母猪妊娠期正常或推迟,产前胎动减弱或无胎动,产仔的过程中同时出现活仔和死仔,或全部都是死仔,一般分娩较顺利。有的母猪在妊娠期,部分胚胎在早期被感染死亡后被母体吸收,致使产仔数减少,一般产仔数在5头以下。

母猪患了无乳综合症,母猪在分娩时或分娩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发热,乳房肿大发硬,挤不出乳汁,拒乳等症状。

(5)母猪综合征是怎么原因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对于母猪,要通过观察三脏(即眼周脏,耳廓脏,脊背脏)等现象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母猪产程长短的分析来判定母猪的体况及健康程度,对于仔猪,要通过观察仔猪的活力、均匀度、腹股沟淋巴结、胎粪排出时间、腹泻率等来判定仔猪及母猪的健康程度。

耳廓脏——问题的中级阶段:毛根渗血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耳廓脏。耳朵里的脏东西洗掉之后,耳朵表面会显出很多出血点。说明耳朵里的脏东西不是简单的粉尘、泥土形成的,是血液游离出来时间久了形成的。

F. 哪些疾病能引起猪的繁殖障碍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猪繁殖综合征,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无活力弱胎和公猪不孕症为主要特征。我国的一些猪场、养猪小区和养猪户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猪繁殖障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生产。

猪繁殖障碍病病因很复杂。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主要疾病包括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瘟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另外,布氏杆菌、衣原体、猪钩端螺旋体、猪棒状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引起猪繁殖障碍病。

其他中毒病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引起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中毒病如有机磷中毒、硒中毒、无机氟化物中毒、马铃薯中毒、猪青霉毒素中毒;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如猪铜缺乏症、锌缺乏症、锰缺乏症,都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

G.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又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本病可引起母猪产后泌乳量减少,乳稀如水,乳有凝乳;还会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窝产仔数减少,严重的原因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腹泻,死亡率增加,甚至整窝仔猪死亡。

发病原因是什么?

2、清洁子宫。用碘溶液灌注子宫。将25克碘和50克碘化钾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制成5%的溶液。取5%碘液20ml,加蒸馏水500-600ml,配制成子宫灌注液,母猪37℃~38℃下输注100ml子宫灌注液一次。作用机制是碘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活化子宫,加强子宫渗出,起到子宫自净作用,促进子宫恢复。

子宫灌注后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3~5mg,用药后5~6小时肌注催产素注射液10~30单位,以促进宫颈张开和子宫收缩排出液体。

H. 什么是猪应激敏感综合征如何预防

猪应激敏感综合征(PSS)是一种遗传疾患。在比较剧烈的应激条件下,如争斗、驱赶、长途运输、高温或用氟烷气麻醉等,这时猪出现呼吸急促、皮肤红块和发绀等。如出现肌肉僵直和体温升高,则4~6分钟内死亡。如生产中没有遇到强烈的刺激,表现为生长速度慢、采食量低、母猪产仔数较少、生长猪死亡率较高,屠宰后服体易产出品质非常差的肉。有关PSS与养猪业经济效益报道表明,PSS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准确地诊断出哪头猪可能患PSS,并加以淘汰。饲养管理上,生产实践中,不要粗暴对待猪只;驱赶猪时可以用宽1米、长3~4米的木板;避免猪舍太拥挤,使猪只间争斗增多;猪舍内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如果发现个别猪出现了PSS症状,不要围观,切忌移动,给猪注射降温药和强心针等,或立即用一桶凉水倒在猪的肩部至尾部,让猪安静地躺在地上,过几分钟发病猪就可恢复正常。

I. 怎样治疗母猪无乳综合征

答:母猪无乳综合征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的常发病之一,其特征是在母猪产后13天逐渐表现少乳或无乳、厌食、便秘、对仔猪淡漠等。仔猪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变得瘦弱,易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病猪常在分娩后13天发生乳汁减少或停止。母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粪便干、少,对仔猪表情淡漠,甚至不允许仔猪吮乳。有些母猪虽然允许仔猪吮乳,但放乳时间很短,仔猪吮乳量少。因乳腺炎造成泌乳失败的母猪可见乳房肿大,触诊疼痛。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泌乳失败,除母猪表现无乳以外,其他症状多不明显。

治疗:①激素疗法。肌内注射己烯雌酚45毫升,每天2次;或肌内注射缩宫素5~6毫升,每天2次。②肌内注射常量青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消除炎症。③也可通过对母猪乳房按摩、仔猪吮乳促进母猪乳房消炎、消肿和排乳。

预防:应激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引起母猪泌乳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应激。除必要的兽医防疫措施之外,还要搞好猪舍内环境的管理,如控制好产房的温度、湿度,降低噪声,避免粗暴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环境条件,供给全价的饲料等。

J. 猪发生应激综合征时有哪些表现

由于应激原的不同,作用时间的不同及猪品种和遗传性的不同,猪的应激现象各式各样,有的猪对一些应激因素敏感,有的猪则不敏感。有人利用氟烷(一种麻醉剂)检测猪对应激的敏感度。对氟烷高度敏感的猪,表现为用氟烷试验时体温快速升至43~45℃,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或僵硬,出现严重酸中毒症状,屠宰可发现“白肌肉”的变化。凡是氟烷阳性者称为应激易感猪;阴性者称为应激抵抗猪或应激不易感猪。
临床上猪的应激表现主要有以下形式:
(1)急性死亡这是应激表现最严重的形式。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兴奋而急性死亡,有些猪在车船运输中突然死亡。(2)猪应激综合征应激综合征的病理反应过程稍长,可见到一系列的症状。因应激原和作用时间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猪心性急死又叫心性急死、致死性昏厥、心肌变性及地方性猝中、急性心衰竭等。主要特点是急性死亡和心肌及全身横纹肌变性。仔猪和育成猪都可发生,死亡多突然发生于酷热的季节,事先无任何症状。②桑葚心病主要发生于3~4月龄的小猪,常突然暴发死亡。病因不明。最典型的病变是心肌广泛出血而使心脏外观状如桑葚。③猪应激性肌病发生于肥猪,主要特征是宰后肌肉水肿、变性、坏死及炎症。眼观色淡,有渗出液,质地松软。猪应激性肌病有三种。国外报道有两种,一种是PSE猪肉,又叫水猪肉;另一种是背肌坏死,后者以背肌坏死为主要特征。我国有一种以腿部肌肉炎症坏死为主的肌病,称为腿肌坏死,病变性质与背肌坏死相似,但发生的部位不同。
PSE肉宰后45分钟的pH低于6.0,肌纤维分离,肌肉保水性差,纹理粗糙,不宜做新鲜肉,煮熟后耗损大,口味也不好,加工出次品,在国外全部废弃。
④暗猪肉又名DFD猪肉,即猪肉色泽深暗,质地粗硬,切面干燥。DFD猪肉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所受应激原作用的强度小而时间长,肌糖消耗较多,糖原贮备水平低,体内乳酸生成少并被呼吸性碱中毒所产生的碱中和,故出现DFD肉变化。这种肉保水能力差,切割时没有液体渗出。⑤猪恶性高热综合征多见于待宰的肥猪。使用某些全身麻醉药物,如氟烷、琥珀酸胆碱和氯仿等可引起某些敏感猪产生与药物药理作用无关的应激综合征。前期表现肌颤抖和尾发抖,继之表现呼吸困难,体表有充血紫斑,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2~44℃,心跳亢进,后肢痉挛收缩。重者,进一步发展导致全身无力,肌肉僵硬,体温过高,最后死亡。⑥猪胃溃疡在集约化管理、机械化饲养以来,由于完全舍饲,更为常见。我国曾经在北京、长春、武汉等地进行过调查,其发生率达84%。病猪平时无明显症状,常常在运动、斗架、运输中突然死亡。因此,归类于应激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溃疡灶大出血而致。⑦大肠杆菌病猪的消化道存在着条件性病原微生物菌群,应激时,动物的抵抗力降低,可成为致病性微生物。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此时也易继发侵入,酿成疾病。无论是仔猪黄痢、猪水肿病都被认为与应激有关。⑧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综合征又称产褥期无乳综合征。主要表现是产后无乳或少乳,食欲不振,发热,强直,乳房肿胀和阴门排出污秽物。母猪死亡率1%~2%,仔猪因饥饿、低血糖、下痢和母猪挤压而死亡20%~80%。⑨猪咬尾症当饲养密度高,天气骤变,饲料变化时,猪易发生咬尾。有咬尾癖的猪往往对外界的刺激因素敏感,表现凶恶,食欲不振。发生咬尾的时间大都在下午。⑩生理异常肝即肝脏变性。多发生于待宰猪。运输,拥挤,宰前绝食,驱赶,过冷过热等应激因素,都可使猪的代谢发生紊乱而产生“生理异常肝”。主要表现为肝细胞颗粒变性、脂肪变性、肝糖原减少。猪体内皮下脂肪或其他内脏脂肪被动用,使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急骤升高。
(3)慢性应激死亡猪心脏肥大,以右心及中隔最为明显;肾上腺肥大;胃肠溃疡等;无其他特殊病理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应激原作用的强度不大,时断时续,作用的方式和症状比较隐蔽,容易被人们忽视。但不加以控制,这类应激也可能产生有害影响。例如噪音,冷应激、热应激、饥饿及恐惧等都可能产生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