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雪崩产生的原因危害如何避险
扩展阅读
oppo手机慢怎样清理 2025-07-09 22:44:44

雪崩产生的原因危害如何避险

发布时间: 2022-04-21 07:46:18

A. 游客穿越西藏遭遇雪崩,同伴大声呼喊快逃,遭遇雪崩该如何紧急避险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在雪地里大声呼喊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积雪层后,就会引起山峰上积雪层的震动。若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与积雪层固有的频率接近或者一样,就会形成共振,积雪层可能因为强烈的震动而发生避开雪崩 为了减少雪崩造成的危害,尤其是春天,气温较高,风也较大,更容易出现雪崩。

如果我们遇到雪崩,积雪滑落的速度非常的快,形成的气流也可能将我们甩出去,所以我们需要以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存活时间。往侧面跑,来避开雪崩,雪崩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200千米每小时,不管雪崩发生在上坡还是下坡,我们都必须向侧面跑,切记不能往下坡跑。此外,我们如果不能避免雪崩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抓住一块岩石或者树,这样在面对小型雪崩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停不下来,由于人体的密度比较大,当我们被雪掩埋时,我们要努力保持身体稳定,给自己留一个呼吸的空间。雪崩速度会渐渐减慢,用力的把身体顶出去,将手伸出去,以便搜救人员找到自己的几率更大。逃生时请切勿惦记自己携带的物品,为了逃生不受拖累必须把拖累品抛弃,受伤时不要做无力的挣扎,保持自身热量和体力等待救援。

B. 雪崩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雪崩常常发生于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产生的,但常见的是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时。

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冰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时,这个软弱带起着润滑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人们可能察觉不到,其实在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的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例如刮风。风不仅会造成雪的大量堆积,还会引起雪粒凝结,形成硬而脆的雪层,致使上面的雪层可以沿着下面的雪层滑动,发生雪崩。然而,除了山坡形态,雪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据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

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如果人被雪堆掩埋,半个小时内不能获救的话,生还希望就很渺茫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某某人在滑雪时遭遇雪崩,不幸遇难。但那时雪崩到底是主动伤人,还是在人的运动影响下如影随形地发生就不得而知了。

C. 为什么会发生雪崩

雪崩的发生要视条件而定,25°-60°的雪坡均有雪崩的危险,而30°-45°的雪坡最容易发生大雪崩。另外,向阳的雪坡由于易于融雪容易发生雪崩,光滑、无植被或岩山表面的山坡也容易发生雪崩。一般来说,新雪后次日天晴,上午9时-10时容易发生雪崩。

通常雪崩从山顶上爆发,在它向山下移动时,以极高的速度从高处呼啸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将它所过之处将一切扫荡净尽,直到广阔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发生,其势不可阻挡。这种“白色死神”的重量可达数百万吨。有些雪崩中还夹带大量空气,这样的雪崩流动性更大,有时甚至可以冲过峡谷,到达对面的山坡上。

雪崩其实并不全如雪龙般滚滚轰塌而下,也有如松软的雪片般飘落的,而这往往是整个雪块或大量冰块崩泻的前兆,如不及时躲避,非常危险!最危险的空降雪崩会以粉状雪片的形式,以每秒90米的速度冲落,将所过之处的一切扫荡净尽。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2-1/3。但是,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危险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还的机率就很小了。

那么发生雪崩如何逃生?

1、首先,无论如何都不要慌忙乱跑,一定要保持冷静清晰的思维,并马上调动你所知的一切来自救,因为下一秒你做出的逃生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你的生死命运。

2、接着,一定要克制往山下逃的求生冲动,同时请只向雪崩路径的两侧加速逃跑。

3、不要用滑雪撤离,只有当你恰好处在雪崩路径的边缘,才能使用滑雪的方式快速逃生。

4、如果雪崩规模大到无法逃离其路径,请立即寻找掩体或可以抓抱住的物体。例如突出的岩石,请躲到它背对雪崩的一面,或者牢牢抓住它,直到雪崩停止。

5、如果你身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事物,又无法逃离之时,请迅速身体前倾,并双手捂紧你的口鼻,以避免因为雪的冲击掩埋导致窒息。

6、如果不幸被雪掩埋,第一时间是要判断好自己的上下方位,确认好后就马上动手挖开阻隔你通往外界的雪,一定要赶在雪凝固前逃出来。

7、不论是否逃脱雪崩,如果出现受伤不能行动,而且附近没有同伴时,请不要做无用的挣扎,而应该努力减少自身热量的损失和耐心等待救援,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睡着。

8、逃生时,切勿惦记自己携带的物品,必要时,我们还要将拖累自己逃生速度的背包之类迅速抛弃。因为当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拯救你自己。

专家提示:在一些特定时期,降雪、大雾、暖风、地震及其后两三天,最好不要进入雪崩危险区,无论何时进入雪崩危险区时,都不得单独行动。

D. 发生雪崩有哪些原因

雪崩多发于山地,一些是在特大暴雪中形成的,但常见的是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时。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冰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层的积雪开始向下滑动时,这个软弱带就起到了润滑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其实,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地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例如风,风会造成雪的大量堆积,雪粒凝结,形成硬而脆的雪层,致使上面的雪层可以沿着下面的雪层滑动,发生雪崩。

雪崩除了受山坡形态影响外,还取决于人类的活动。据有关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而人被雪堆掩埋后,半个小时不能获救的话,生还希望就很渺茫了。电视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报道,说某某人在滑雪时遭遇雪崩,不幸遇难,但那时,雪崩到底是主动伤人,还是在人的运动影响下,迫不得已发生就不得而知了。

E. 发生雪崩时人们该怎么躲避

自我防护

为了防止雪崩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有关雪崩的基本常识。雪崩一般有如下几种。

●誗松软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可能给人的感觉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誗坚固的雪片崩落。

这种情况下的雪片是由于受到大风和温度差异大而形成的。爬山者和滑雪者的运动就像一个扳机,当他们踩在上面行走时,会产生隆隆的声音,随后整个雪块或大量危险冰块崩落。

●誗空降雪崩。

在严寒干燥的环境中,持续不断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坚固的冰面上可能会引发雪片崩落,这些粉状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会迅速将人吞没,如果未被覆盖住口鼻还有生存的机会,但被淹没后吸入大量的雪就会引起死亡。

●誗湿雪崩。

湿雪崩一般出现在初冬和初春。这段时期的雪崩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粒。当它停下时,差不多马上会凝固,很难进行抢救。

不管遇到哪种雪崩,我们都要采取紧急的自护、自救措施,方法如下。

紧急避险

●誗遇到雪崩应朝雪崩方向的侧面逃跑。

●誗丢掉包裹、雪橇、手杖或者其他没用的东西,覆盖住口、鼻部分以避免把雪吞下。

●誗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

●誗扔掉你一直不能放弃的工具箱——它将在你被挖出时妨碍你抽身。

●誗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

爱心提示

当我们不幸遇到雪崩时,万一躲不开了,我们应该马上趴下,用爬行姿势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动。

F. 雪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雪崩的专门机构——雪崩观测研究站,就设在天山中部的地区。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也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较少,也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前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避开雪崩 为了减少雪崩造成的危害,高山探险者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探险者要正确判断登山路线上有无雪崩痕迹。要注意识别组成雪崩的三个区段,以及雪面上是否有雪团滚落而留下的条痕轨迹。行军时要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雪崩槽攀登。1957年我们在贡嘎山登山时,有很长一段是沿着雪崩槽西侧行军的,这就已经隐含着危险。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了望哨眼睛紧盯雪崩可能的发生区,一有雪崩迹象或已发生雪崩要大声警告“雪崩”,以便赶紧采取自救措施。 高山探险时,无论是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应尽量避免背风坡。因为背风坡容易积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也容易发生雪崩。行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走在山体最高处,可以免去雪崩威胁。在选择行军路线或营地时,要警惕所选择的平地可能就是“陷阱”。因为在陡峻的高山区,雪崩堆积区最容易表现为相对平坦之地。 大雪以后1-2天内不要登山行军,应该等待新雪崩塌殆尽后再登山。大雪之后常常伴有好天气,必须放弃好天气等待雪崩过去!这是一种很难的选择,只有随机应变,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实在不可避免时,应在上午10时以后,再穿越雪崩区。因为,此时“早起”的太阳已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这样也可以减少危险。在人们经常有活动的地段,也可以用炮轰的手段主动把雪崩形成区的积雪“轰”下来。在高山行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雪崩。此外,行军中,最好每一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遭雪崩时易于被发现。 高山探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高山探险也需要冷静,有时必须有承认失败的勇气,一味地逞强和赌气是危险的。

G. 游客穿越西藏一峡谷偶遇雪崩,遇到雪崩时如何自救

近日有游客经过西藏波密县八盖乡,在穿过易贡大峡谷时遭遇雪崩,山顶上的积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峡谷中间倾落,幸好游客们迅速离开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之后游客把视频传到网上,很多网友都在惊叹大自然威力,同时也意识到了在雪山的危险性,如果我们在野外雪山或者在雪山上滑雪遭遇到雪崩了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自救。

H. 雪崩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雪崩对登山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种很严重的威胁。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3~1/2。但是,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危险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还的概率就很小了。雪崩摧毁森林和度假胜地,也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I. 遇到雪崩时要怎么自救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3、雪崩已经发生:在众多雪崩时被掩埋遇难的情况里,窒息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被埋在雪中时应使用衣物(护脸、手套、围脖等)掩住口鼻,防止积雪进入。确保雪崩停止后解除所有滑雪装备,如雪鞋、雪板。尽量回忆雪崩发生时自己的位置,尝试辨别上下方向,并立刻动手挖开阻隔你通向外部的雪,一定要赶在雪凝固前逃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一过程丢掉一切妨碍向外挖进的东西。如果出现受伤不能行动且附近没有同伴的情况,请不要无谓挣扎,应努力减少自身热量损失,耐心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睡着!并尝试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联系救援人员。

J. 雪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生为何没有任何预兆

因为内部的变化及其细微。

雪崩是人类攀爬高山时会遇到一种自然现象,是最具危险的灾害之一。长期以来,雪崩被称作是“白色死神”,这个称号,可以看出雪崩危害有,在技术不太发达的古代,面对雪崩,没有人能逃脱。不仅因为威力巨大,发生之前没有任何预兆。那么雪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遇到雪崩,不要往山下跑,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逃跑,以为到山下平安无事,奔跑的速度不可能比雪花的速度快,往山下跑是条死路。避开积雪的方向,向两边跑,跑到较高的地方。雪崩比较分散,闭口屏气,雪崩带来的气浪不比积雪冲击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