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腿浮肿是怎么回事
三个原因:心源性水肿,即各种原因引发的心功能减退所造成的水肿。为凹陷性水肿,压上去可以形成一个小坑。
粘液性水肿,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为非凹陷性水肿,压上去没有坑。
局部淋巴结回流障碍引起的,如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腿
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㈡ 主要病症:橡皮腿(淋巴回流受阻) 发病时间:12年 过往病史:丹毒引起
指导意见: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是需要你给予消炎类药物治疗,可以给予头孢类要治疗的
㈢ 象腿病怎么治
象腿病的学名为:下肢淋巴水肿,俗称“象皮腿”。淋巴液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肢体肿胀,而且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可发生于外生殖器、上肢,以下肢为最多见。动脉与静脉之间出现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异常短路通道,即形成动静脉瘘,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动静脉瘘起因于血管发育异常;后天性,大多数由创伤引起,故又称损伤性动静脉瘘。治疗原则1.抬高患肢,压迫包扎;
2.限制水、钠入量及使用利尿剂;
3.治疗丝虫病或丹毒;
4.烘绑治疗;
5.手术疗法:术式包括淋巴管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带蒂网膜移植术;病变部分切除植皮术。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下肢淋巴水肿
动静脉间压力差明显,一旦形成瘘难以自行闭合,一般均需手术治疗,恢复动、静脉正常通路。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是切除瘘口,分别修补动、静脉瘘口,或以补片修复血管裂口。当动静脉痿不能直接切除时,可在瘘口两端切断动脉,通过端端吻合重建动脉;缺损长度较大时,可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重建动脉,然后修补静脉裂口。对于长期的慢性动静脉瘘,周围已有广泛的侧支及曲张血管,上述方法难以处理,可施行四头结扎术,即在尽可能靠近瘘口处,分别结扎动脉和静脉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1.烘绷疗法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温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时,2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周。每次治疗完毕,应外加弹力绷带包扎。依据临床观察经1~2个疗程后可见患肢组织松软,肢体逐步缩小,特别是丹毒样发作次数大为减少或停止发作。
2.手术治疗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㈣ 水肿和浮肿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由什么原因引起
水肿,俗称浮肿
水肿,俗称浮肿,常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心脏病、肝病、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营养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现浮肿症状。但有些浮肿并非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生理反应。
特发性浮肿有些20~40岁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睑及颜面常出现轻度浮肿,下肢皮肤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减轻消退。这种浮肿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反应性浮肿有些人特别是高温作业或身体较胖又不爱活动者,受环境温差的影响,因温热刺激,皮肤血管扩散,体液渗透并积聚于皮下组织,常在手、足等处发生浮肿,夏天过后,则自行消退。但每夏必发,反复多年。
体位性浮肿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积而造成浮肿,改变体位后一段时间,浮肿可自行减轻、消失。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在直立体位时,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暂时性水钠潴留,也可引起水肿。
经前期浮肿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或半个月内,出现眼睑、手背、脚踝甚至双下肢轻度浮肿,或伴有乳房胀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烦躁、易怒、失眠、疲乏、头痛等神经官能症症状。月经来潮时,排尿量增多,浮肿及其他症状可逐渐消退。这类浮肿多与月经周期变化和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
药物性浮肿服用某些药物后,脸、手、足出现浮肿,停药后浮肿会逐渐消退。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岛素、硫脲、甘草等药物,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导致浮肿。
对浮肿切不可粗心大意,务必及时查明原因。对上述浮肿不必忧心忡忡,更不必乱用药,但如果是由于疾病所致,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什么是水肿
水肿系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与肥胖不同,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
分类及常见疾病
1.全身性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等。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席汉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库欣综合征等。
(8)特发性水肿:如功能性水肿等。
(9)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2.局限性水肿
(1)静脉梗阻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2)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3)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
(4)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㈤ 老人突然全身肿 疼痛难忍 夜间尤为突出。。。
你好!首先祝你家老人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的这份孝心--当然还有高额悬赏的诱惑,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水肿”的问题。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溜,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及劳伤体虚,水液代谢失调,水湿泛滥肌肤所致。
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1)引发病因
水肿按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性水肿(ana-sarca)和局部水肿(local edema)。水肿常按其原因而命名,如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营养缺乏性水肿、淋巴性水肿、静脉阻塞一性水肿、炎症性水肿等等。
1. 全身性水肿
① 心脏性: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② 肾脏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
③ 肝脏性: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④ 营养性;
A. 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
B. 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精神神经疾患、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吸收面积减少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⑤ 妊娠性:妊娠后半期,妊娠中毒症等。
⑥ 内分泌性: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yndrom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DHSI-ADH),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症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⑦ 特发性: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症,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2. 局部性水肿
……
2)诊断检查
1. 病史询问
询问病史可获得有关水肿病因分析、发病过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资料。
除询问一般病史资料外,对于水肿患者应注意追问以下情况:
① 过去有无水肿,水肿的发展情况,是持久性或间歇性,目前是趋向好转或恶化。
② 水肿出现的部位,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如为全身性则应注意询问有无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营养不良以及内分泌功能失常等病史;如为局限性则往往与炎症感染、创伤、手术、肿瘤、血管疾患和变态反应有关。
③ 最近有否接受过某些制剂或药物治疗,如大量盐水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雌激素等等。
2. 体格检查
对水肿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因为许多系统、器官、组织的疾患都可造成水肿。
① 全身检查有助于了解水肿的来源及其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A. 端坐呼吸、心率或脉搏增快,心脏扩大,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中心静脉压增高,大静脉淤血,颈静脉怒张,肝脾淤血增大等,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水肿是由心脏疾患引起的。
B. 脾脏淤血肿大,腹壁侧支循环静脉怒张,门脉高压合并腹水者,提示肝硬化。
C. 如表情迟钝,毛发稀少,皮肤粗糙,提示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即鼓液性水肿的可能。
D. 此外,肝病患者和肾脏病患者的面容及皮肤色素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
② 对水肿患者体检时还应注意水肿的表现和以下特征:
A. 水肿的分布:注意是全身水肿还是局部水肿。根据水肿分布的不同可初步提示引起水肿的可能原因。全身性水肿常为对称性,一般以下垂部位最为显着,且多表现在组织松弛的部位,如眼睑、面颊、踝部及阴囊等处。局部性水肿则可发生在身体任何的部位。
B. 水肿的部位特征:
⑴ 晨起时仅表现眼睑或颜面部水肿者,常为肾脏病患者。
⑵ 水肿仅限于胸廓以上伴有静脉扩张充盈者,可见于上腔静脉压迫症。此时应注意其颈腋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⑶ 上体有持久和渐进性水肿时,应想到上腔静脉的压迫,如纵隔肿瘤、升主动脉瘤及血栓等颈水肿常见于丹毒、卢德维咽峡炎等。
⑷ 胸、腹壁、腰部等处的水肿,如伴有压痛和发热常提示有脓胸、肾周围炎等。
⑸ 如水肿仅限于两侧下肢应考虑全身性水肿患者由于站立体位所致,如仅一侧下肢水肿者往往为静脉血栓、丝虫病、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阴囊水肿。由于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肿部位无指压性,皮肤较厚较坚韧称之为象皮腿。
⑹ 此外,局部性水肿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局部,常见为炎、创伤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及创伤常伴有红、肿、热、痛,此为急性期炎症的特征。变态反应性水肿往往发病急剧,可合并发痒,常有接触史和过敏史。
C. 水肿的指压特性:根据指压可区分为指压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和非指压性(非凹陷性)水肿两大类。
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出现的凹陷,抬手后几秒钟内不消失者称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而非凹陷性水肿少见,仅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黏液性水肿及淋巴管阻塞所致的水肿,这些水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因而不表现指压性。
D. 水肿部位的表现:水肿部位由于组织间液增多,因而表现肿胀、皮肤绷紧、弹性降低、组织重量增加。
非炎症性水肿还表现水肿部位颜色苍白、温度偏低,在凹陷性水肿的部位皮肤破损处可有组织液溢出。水肿程度加重,在一定意义上表示病情加重,但这不是一个确切的指标。
水肿本身的轻重程度并不决定预后的好坏,有些疾病水肿表现可以很严重,出现非常明显的水肿如肾病综合症的病人,但预后不一定就坏,采用合理治疗后可以基本痊愈;有些严重水肿的病人,应用利尿剂后水肿可以迅速消退,但其原发疾病并没有改善。
E. 水肿病人体重的变化;在条件适当控制的情况下多次检测体重,观察体重的增减,是判定病人水肿消长的相当敏感和最有价值的指标,它比临床上通常应用指压观察体表凹陷的程度要敏感得多。
特发性水肿患者每天午后开始出现水肿,次日晨起又消退,每天水肿时体重可增长1.4公斤,故1日多次测量体重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此外,还可在应用利尿剂的前后,称量体重,以了解病人对利尿剂的反应及病人水肿液积聚和消退的程度。
3)治疗措施
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生水肿的病因,不同的病因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应用利尿剂,常用利尿剂有:
1. 噻嗪类利尿剂。
2. 利尿剂。
3. 保钾利尿剂。
另外加强支持疗法,患者建立良好卫生及饮食习惯,增强体质也十分重要。
4)消“肿”秘方
1. 取赤小豆100克,樟柳根60克。先煎樟柳根,取汁、去渣。以樟柳根汁煮赤小豆,将豆煮至烂熟,空腹吃,渴则饮汁,连服3天。
本方利尿消肿,疏风解毒,适用于风水相搏所致的水肿。
2. 用鲫鱼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陆3克。鲫鱼去鳞、肠肚等,洗净,与赤小豆、商陆同煮,至豆熟鱼烂成浓汤,不拘时,代茶饮。
本方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浸渍之水肿。
5)消“肿”食疗
1. 喝水:人体内有80%都是水,大量的水可帮助排出废物,加速新陈代谢,每天8杯水不能少。不过切记在睡前避免大量喝水。
2. 豆腐:豆腐有助吸收 脂肪,有助脂肪的流走。
3. 梨子:梨子含苞欲放有蛋白质分解素,具有分解肉类的功能。
4. 冬瓜:冬瓜含丰富的钾质,具有超强的利尿作用,改善水肿的情况。
5. 番茄:番茄有丰富的茄红素,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有助于消除便秘,也能促进新陈代谢。
6. 陈皮:汉方的陈皮有减腹部脂肪的堆积,可以帮助消化,令胃部消化能力更佳。
7.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多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泻痢之作用。
8. 乌贼:又可称为花枝、墨鱼、黑贼仔,是海产动物,脂肪含量每100克只有0.7克,是吃了也不怕肥的食物。
9. 木瓜:用木瓜、茯苓、薏米煎水用,可以利水消肿,又可以补充营养。
10. 薏米:去湿汤内常用的豆类有薏米,扁豆、赤小豆,而每个月喝一次“薏米水”,不但可解热,而且还有去水肿的作用。
6)爱心提示
1. 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2.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㈥ 象皮腿怎么治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一)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文献报道国外目前采用淋巴加压器一种更为先进有效的加压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分9~12块,每块可以单独充气加压,加压从肢体远端逐渐向近端进行,一个循环周期为25少。这种淋巴加压顺较其他简单加压装置的充气加压时间大大缩短(简单加压充气装置循环周期100秒左右),同时可产生较高压力达15.6~20.8kPa(120~160mmHg),比外科手术和单纯弹力袜在消肿方面更为有效。但它的使用较复杂,也不能减少组织间隙中的蛋白成份,只适用于急性期及术前准备等短期治疗。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g/d,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4.预防感染 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卧床休息,积极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此外,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构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二)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温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时,2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周。每次治疗完毕,应外加弹力绷带包扎。依据临床观察经1~2个疗程后可见患肢组织松软,肢体逐步缩小,特别是丹毒样发作次数大为减少或停止发作。
2.手术治疗 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㈦ 橡皮腿怎样治愈
病情分析:橡皮腿常见的形成原因有下肢淋巴管堵塞造成腿的肿胀,或见于丝虫病和丹毒等。
意见建议:治疗的话也要视病因治疗。治愈可能比较难一点,但是建议要有信心,坚持治疗的话还是会有好的收效的!下肢患者,宜抬高患肢30-40度,可减轻肿胀,促进愈合。局部处理,外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黄膏、玉露膏等。患处已形成橡皮腿,可用鲜樟树叶、松针,生姜,切碎水煎,每晚熏洗1次。 仅供参考,最好还是要去医院对症治疗!
㈧ 关于橡皮腿的
丝虫病是由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地方引起。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体现很相象,急性期为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风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兴盛。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淋巴系统阻塞是引起丝虫病慢性体征的重大因素。由于成虫的刺激,淋巴管扩张,瓣膜关闭不全,淋巴液淤积,出现凹陷性淋巴液肿。以来淋巴管壁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而导致淋巴管闭塞。以死亡的成虫和微丝蚴为中心,周期浸润大批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而形成丝虫性肉芽肿,最终导致淋巴管栓塞。阻塞部位远端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决裂,淋巴液流入周期组织。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发生的临床体现也因之而异。 象皮肿(elephantiasis):是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象皮肿的初期为淋巴液肿。若在肢体,大多为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子,可消退。继之,组织纤维化,出现非压凹性水肿,提高肢体位子不能消退,皮肤弹性消失。最后兴盛为象皮肿,肢体体积增大,有大批纤维组织和脂肪以及扩张的淋巴管和积留的淋巴液,皮肤的上皮角化或出现疣样肥厚。 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海群生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4.2g7日疗法医疗班氏丝虫病;1.5~2.0g3~4日疗法医疗马来丝虫病。患者服药后可因大批微丝蚴的死亡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寒噤、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为了减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普遍采用了海群生药盐,按每人天天平均服用海群生50mg计,制成浓度为0.3%的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风行区的微丝蚴阳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稍微。近年我国研制胜利抗丝虫新药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对微丝蚴与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两种丝虫均有良好效果。用总剂量140mg/kg体重7日疗法,对班氏丝虫病的疗效优于海群生。 对象皮肿患者除赋予海群生杀虫外,还可结合中医中药及桑叶注射液加绑扎疗法或烘绑疗法医疗。对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患者,可用鞘膜翻转术外科手术医疗。对乳糜尿患者,轻者经休憩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银肾盂冲洗医疗。严重者以显微外科手术作淋巴管-血管吻合术医疗,可博得较好疗效。 经彻底医疗后,不发生临床症状或体征,以及实验室检验无微丝蚴即为治愈
㈨ 小腿浮肿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1、小腿肿饮食注意什么
改善饮食,经常吃富含黄酮类和维生素E的食品,有利于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富含黄酮类的食品有柑桔、山楂、洋葱、茄子、红豆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品是新鲜坚果、谷胚油、燕麦、豆类等。可以每日服用一粒维生素E。
补充营养素,小腿水肿和B族维生素缺乏、钾不足和蛋白质缺乏都可能有关系。如果减肥摄食量很少,那么非常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建议多吃豆类食品,包括豆浆、豆粥等,它富含以上这三种营养素。奶类也比较好。如果是因为缺钾,那么多吃蔬菜就有帮助。如果是因为缺乏蛋白质,就要多吃鸡蛋和牛奶。
2、小腿浮肿是什么原因
小腿浮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源于过多的体液积聚在一侧或双侧小腿的组织间隙。它可能仅影响腿、踝或扩展至大腿。可能是轻微的或显着的,可为凹陷性或非凹陷性。小腿浮肿可由静脉疾病、剖伤、某些骨病、干扰正常体液循环的心脏病导致。也可由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急或慢性血栓性静脉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最常见)、蜂窝织炎、淋巴浮肿以及某些药物导致。
3、小腿浮肿的检查
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一般在1.0~5.5g/dl,而单纯静脉郁滞、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的水肿组织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及功能情况。还有血常规,肌电图,心电图等。
小腿水肿的诊断
1、如水肿仅限于两侧下肢应考虑全身性水肿患者由于站立体位所致。心源性水肿,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肾源性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衰竭、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2、营养不良性水肿,饥饿、胃肠疾患、妊娠呕吐、精神神经疾患等。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3、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内分泌性水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它特发性水肿、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如仅一侧下肢水肿者往往为静脉血栓、丝虫病、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阴囊水肿。由于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肿部位无指压性,皮肤较厚较坚韧称之为象皮腿。
冬季怎样最快最有效的消除小腿水肿
1、脚趾及脚背按摩:先按压脚趾,接着由脚趾缝开始,往脚踝方向推压脚背,像穿高跟鞋而脚痛的人,有很明显的改善效果。
2、往上按小腿至膝盖:接着往膝部推拉,按压三阴交(在脚踝内侧)、太溪穴(脚踝后方)、承山穴(小腿肚中央凹陷处)、足三里、血海穴、阴陵泉等穴位,别忘了膝盖前后也要按摩,可改善水肿、循环不良、促进血液循环。
3、揉捏大腿:可由膝盖部位至大腿根部,以画圆方式按揉,并按压大腿正面,最后可摩擦大腿根部淋巴即完成。睡前可将脚斜靠在墙壁上,抬脚15分钟,并用温热水泡脚消除疲劳,水的高度最好泡到膝盖。工作中可旋转脚踝,活动一下关节及小腿,坐久了要起来走一走或变换姿势;工作需久站的人,可以穿医疗弹性袜来帮助腿部血液循环。多吃薏仁、红豆、茯苓,可协助排除水分,晚上6点以后减少喝水量,也不要吃太咸或太甜的食物。
㈩ 你好!请问丝虫病也就是传说中的象皮腿。
橡皮腿是丝虫病导致的,我爷爷十多年了,就这样,后来淘宝买了美国产的海群生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