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错误原因分析怎么写
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学数学中的式题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时先要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作全面而准确的感知。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尤其是感知水平的制约,对式题的感知往往比较粗放而不够精确,常常表现为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看错运算符号,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2)信息干扰。学生对试题的感知往往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忽略对整体的认识,学生会将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强成分首先摄入脑海,而掩盖了其他的弱成分。由于“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凑整”往往可以满足简便计算的要求,这些因素均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如计算“125×8÷125×8”一类式题,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误认为是一道两个积相除的式题。
(3)注意不稳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而且在注意的分配上也常常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计算的错误。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计算中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中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做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在计算中还表现在竖式计算正确,但横式上的得数抄错的现象,这都是注意不稳定造成的。
❷ 数学考试失分原因怎么写
写在前面
一提到数学,总有许多同学大喊头疼,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就像天书;考试明明会做的题因为漏了小数点导致计算错误;平时做应用题总是读不懂题目……数学是一门考察思维的科目,但同时也是一门考验耐心与细心的科目,小胖为大家总结了八项失分原因,家长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一下,并在后期有针对的调整学习方法。
01
底子差
这是从来没考过高分同学的共同原因。
课堂上老师只喜欢讲重点难点,对于基础知识往往一笔带过。当然这里不是说这名老师不负责任,如果一个班级里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这种授课模式,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失败的老师。
但这时候如果你家孩子的底子比较差,连基础定义都不清楚,比如等式的定义,比如方程的定义。就不要盲目做难题,从零开始多关注基础定义吧。
02
基本运算能力差
不论数学学的好还是学的差,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这个问题,这大概是一个时代问题吧。
现在的孩子习惯使用计算器,甚至在一些时候家长都会主动拿出计算器给孩子用,长此以往,计算能力不弱才怪。
希望各位家长在平时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尽量让孩子动手计算,锻炼基本运算能力。
03
应用能力差
基础定义搞懂了,运算能力上去了,但一到应用题就不知所措了。什么这个最少需要多少钱,那个最多能装多少水,有些孩子对于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比较弱,换句话也可以说是阅读能力不是特别强。
对于这部分学生,家长可以像学习英语一样多多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去超市的时候给孩子50元,问他能买几瓶酱油醋;比如家庭旅游,给他几种租车方案,让他给出最省钱的办法,等等。
还有一点,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应用题时,要教他如何去除不必要元素,即缩句。
04
没有细致审题和规范解题的习惯
这一点又是一个在数学学习中的通病,但也是最容易改掉的毛病。
很多孩子在做题时着急,题目都没看完就开始做,比如选择题读了一半以为是以前做过的,直接做了答案,结果没有注意这回人家是让选择正确的。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需要让孩子了解到细节的力量,并且给孩子一个安静踏实的学习环境。
05
艺高人胆小
上面说的是毛毛躁躁的学生,但是每次考试也不乏太过仔细的学生。
每做一道题就要反复检查,总是不放心自己的计算能力,有一些小强迫症。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耽搁了后面做题的时间。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自己不自信,家长应该多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06
速度太慢
还有一些做题慢的同学不是胆子小,而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
想一想如果同一张试卷别人时间刚刚好,而你的孩子却经常答不完题,那么这时候就必须要提高他的做题速度。
方法就是平时多做题,尤其是多做一些基础题,并且在做题时要规定时间。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的时间分配能力,也会使他的基础更加扎实。
07
压轴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这个问题相对于说是失分,不如说是能力不够。
在一张数学考卷中一定会有几道区分能力的题,也就是难题。或许前面的基础题只要平时努力一些,考试细心一些,分都可以拿到,但是对于压轴题尤其是它的后几问来说,就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这还需要一些数学思维与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所以在这里失分也不要孩子太自责,如果孩子基础很好那么平时训练时就多做点难题,如果孩子基础较薄,家长切记要孩子注重基础,保证基础题不丢分才是硬道理!
08
考前做题事倍功半
不管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或者是即将到来的中考,有一大部分学生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就开始疯狂刷题,虽然临时抱佛脚总比破罐子破摔强,但是要知道这不是打持久战的方法。
我们要把刷题放在平时,考试前把重点放在错题练习上。
以上就是数学失分的8项原因,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多练多看多总结,数学便不再会是障碍。
❸ 怎么写数学考试没考好的错误原因100
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总结起来,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没有复习到位。在考试前我对考试内容复习不够仔细,导致有很多知识点没有看到,结果考试出现题目了,不会做。
做题不够认真。在犯错的题目中,有好几道题不是自己不会,而都是因为马虎大意导致过程计算错误而分,这是让人无法原谅的。
3. 难题作答不好。这说明自己对于难题的掌握还有很多缺陷,需要进一步学习。
通过这次考试,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认真仔细,做好复习,并积极功课难题。
❹ 小学数学失分原因怎么写
一、错误理解题意
可以这样说,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感知。而理解题意这一环节,决定你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定你考虑问题的方法。因此,这是做题中的重要环节。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由1,3,5,7,9,11,13,15,17,19十个数组成甲组数;由2,4,6,8,10,12,14,16,18,20十个数组成乙组数。分别由甲组数与乙组数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共可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是多少?”
有 些同学看到问题后,错误地以为甲组数中的每一个数,都与乙组中的10个不同的数相加,组成一个不同的和,这样求出的结果为10×10=100种。而这样求 出的100个和中,有不少重复的情况,如:1+6=3+4=5+2。题目中问的是不同的和,这些同学在理解题意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致使出现了错 误。
而正确理解题意后,注意到了重复情况,就可马上意识到,这道题不应从过程考虑,而是从结果直接出发,寻找规律,如,最小的和为1+2=3,最大的和为19+20=39.由3至39所有的奇数都可得到,因此,可轻松得解(39-3)÷2+1=19个。
因此,要想解决好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家仔细思考问题。
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要重视改错的环节。平时在做题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错误,改正错误前,你要先查一下出错原因,并将一些在你身上经常出现的类似错误加以归纳,在以后尽量避免。
二、审题不细
审题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基础,是做题中的关键环节。有些同学在审题时不仔细,经常出现“单位不统一”、“答非所问”、“篡改题意”等多种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198+1998+19998+…+199…98(最后一个加数中有2000个9)的和的各位数字相加,和是A。A=____。”
有些同学没有仔细审题,一看到“和是A”三个字,就错误地认为本题求的是整个算式的和。而实际题目中是要将这个和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再求出和。相信这个题很多同学都会做,而恰是因为审题的问题,粗心大意的同学就失去了得分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要想把题目做正确,首要问题就是要认真审题,这是做好题目的第一步,第一步的方向错了,以后的努力就白费了。
认真审题应成为你的好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首先,你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其次,就是在读题时,注意到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有些题往往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三、受定势影响
所谓思维定势,通俗地讲,就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惯了某些方法与技巧,遇到类似的题型,往往容易顺着老路走下去。
例如,有些同学刚刚学完这样一道题“10个人围成一圈,从中选出三个人,其中恰有两人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本题可以这样考虑:先选两个相邻的人,有10种不同的选法,当这样的两个人选定后,再选另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人,有6种选法,最后得出总共的10×6=60种不同选法(此题有多种解法)。
然后,再让这些同学做了这样一道题:“10个人围成一圈,从中选出两个不相邻的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很 多同学都顺道老路走了下去“先选一个人,有10种不同选法,再选另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人,有7种不同选法,最后得出的结果为70.这样做的结果,就把实际的 一种情况算成了两种(如选出A和B与选出B和A,在本题中为同一种选法)。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为35种(当然,此题也可用组合数的方法来解)。受定 势的影响,这些同学不自觉地出现了错误。
要打破思维定势,首先,需要我们理解好问题的本质。例如,上面例子中,之所以选三人时不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是因为此时计算的对象是“一对二”关系,而在选两个人时,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中就出现了重复。
其次,是大家在遇到熟悉的问题时,先不要高兴得太早,而是要仔仔细细地查看一下,题目是否有了变化。相信大家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减少很多的错误。
四、计算失误
有些同学错误地以为,计算失误,影响的只是计算题本身。而实际上,有多少奥数题不以计算为基础?可以说,计算是做题之本,很多同学出现的错误都是与计算有关。
要做到计算准确无误,首先需要同学们对常用数值有一个深刻的记忆,如π的10以内的倍数,分母为2、4、8的分数与小数数值的相等关系等。
其次,是在平时养成一个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做到计算准确、迅速。
关于试题的计算,同学们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技巧。说到这一点,我发现,有些同学只是在做巧算题时,才想到好的计算方法,而在实际的计算中,往往忽视了简便方法的运用。而要想达到计算的准确、迅速,利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是一个行之有效有方式。
五、思维不够严谨
很多数学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既要有思维的灵活性,又要有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圆周上有任意8个点,以这8个点为端点可以连成不相交也没有公共端点的4条线段,所有不同的连结方法有多少种?”
要做好这道题,需要想到不同的多种连接方式,而每一种方式中,又有多种不同的连法,本题共有14种不同的答案,同学们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全答案。本题所考察的便是同学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这类题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大的,因此,粗心大意坏大事,粗心大意的毛病必须要改。
❺ 小学数学错题原因怎么写
可以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错题,然后写解决方法。
1、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首先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再加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往往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对公式理解的不正确,不会活学活用。
解决方法:可以在上课时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下课的时候可以去办公室问老师。
4、没有及时复习
复习时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但大多数学生不及时复习,往往只在乎眼前我学会了,导致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出错。
解决方法:可以给学生留出来时间多做一些复习题。
注意:
1、很多错题都能反映当前孩子的一种心理想法,不仅要补充他们遗漏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修补错题本身体现出来的小孩子发展上的短板。
2、我整理分析小学数学易错题集,以便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
❻ 数学题目,要写原因
1、正比。一个因数不变,积随另一个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2、反比。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大商越小
3、正比,周长=4*边长,那就和第一题一个意思了,固定了一个因数之后的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关系
4、正比。周长=2*半径*圆周率,也是和第一题差不多的意思
5、正比。体积=底面积*高,高一定,那必定是体积大,底面积也大
❼ 数学题错了数学老师让我们在旁边写理由怎么写、三年级
我觉得理由无非就是粗心大意,没读懂题,公式没掌握,方法没掌握等等,总之怎么错的你就怎么写呗,没啥大不了。
❽ 关于喜欢数学的原因怎么写
1、在数学的世界里可以找到自己思考的动力
2、每次做出一道数学题总是有一种快乐的感觉
3、遇见绞尽脑汁去想的题目,头疼,但却总是想努力的思考,最后就算做不出来,也喜欢别人提醒或者任何途径下,豁然开朗的感觉
4、无聊的时候写写数学,都可以打发时间,也不觉得时间过得慢
5、数学题目总可以吊起我高度认真的心态,让我更加仔细地去做每一件事
6、最后,很多东西喜欢就是喜欢,就是特别的吸引~~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的
(8)数学如何写原因扩展阅读:
1、一切理工科的基础,学好了数学,带动各科。
2、推理严密,逻辑性强,便于培养逻辑思维。
3、几乎不要求什么条件,一支铅笔即可研究数学问题。
4、概括性强,仅仅几条公理或定理,即可推出许多。
5、定理不多,用途极广,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无穷。
资料来源:网络-数学
❾ 数学错题原因分析怎么写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原因分析
小朋友的学习是一步一个基础,要重视每一个测试。期末了,现学习啦小编汇总了二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供大家复习参考!
易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 )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 )张10元。
常见易错题案例汇总:
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错因分析:比多(比少)的叙述方式,学生不太适应。
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错因分析:没看懂问题问的是什么,因此题目没解完,建议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
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错因分析: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只有一个焊接头。
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8=73(页)
278-73=205(页)
错因分析:受干扰条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6、植树小组昨天栽了105棵树,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树,两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105-28=77(棵)
错因分析:读题不完整,建议学生读完题后简述出“2个条件,一个问题”。
7、养鱼场上午捕鱼504条,下午比上午少捕鱼196条。这个养鱼场一天一共捕鱼多少条?
504-196=308(条)
错因分析: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8、一批煤,已经运走了28吨,剩下的是运走的7倍。原有煤多少吨?
28×7=196(吨)
错因分析: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9、朱叔叔合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出发已经走了5分钟,离单位还有50米,朱叔叔从家到单位有多少米?
60×5=300(米)
300-50=250(米)
错因分析:理解此题最好用图示,线段画出来就非常明显的知道用加还是用减。
10、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❿ 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怎么写
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写法: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数学试卷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涉及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难度适宜,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试题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共有口算、填空、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形式,进行重点考查。
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情境分析处理数学信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总体情况
本次期未检测中,五年级四班共有47人参加,平均分58.74分,80分以上7人,优秀率14.89%,及格25人,及格率53.19%,最高分88分;从数据上看,80分以上人数还是不多,培优和基础知识的巩固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从60—80分之间17人。最低分17分,50以下13人,不及格人数太多。
2、典型错误举例
第一,填空题的第3小题,很多同学根本没有搞清题意就去做题,如果本题学生能把题弄清楚,这道题的错误率就会降低很多,同时也说明,学生平时做题还是有点少。第5小题错误率也较高,对于这部分练习的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部分知识的细节。
第二,选择题的第3题,本来是很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是学生的错误率依然很高,加强学生常识的学习有待进一提高。第7小题错误率较高,一看这样的题本来是可以做对,本来是一题四年级所学知识,但是学生对三视图依然没有掌握。
第8小题是错误解率是最高的一道题,基本没有学生做对,这道题不但考查体积的相关计算,还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导致错误率最高。
第三,简便运算,依然是很多同学的一个重灾区,出现了大量的扣分,简便运算的练习,也成为必须成为日常教学的一个练习的重点,而不能忽略,本以为简便运算是四年级的一个重点,学生相对会好点,但从考试的情况来看,还需做一个重点来练习和讲解。跟分数相结合,很多学生少了化简,也是错误率较高的一个原因。
第四,实践就应用题是一个很简单的题,本班中等程度的同学都能做全对,但程度较好的同学反而做错了,由引可见,学生读题不是很到位。
第五,解决问题错误较严重。比如1题、第2题、第4题以及第3题的第3小问都是学生平时做过的题,并且做过很多次,但学生依然没有做对。
三、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平时要让学生多读、认真读,指导学生会读题,有条理地读、完整的读。培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分析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及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4、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对优生要拔高要求,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多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从学生的答题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6、培养学生认真的良好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灵活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