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麦子倒了原因是什么
扩展阅读
失眠怎样才能快速睡眠 2025-05-15 22:57:46

麦子倒了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01 01:11:13

❶ 种植小麦出现倒伏的现象,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不同小麦品种的生长特性、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存在很大差异。苗高、茎壁薄、基节长、弹性和韧性差、水肥抗性差、抗倒伏性弱、小麦中后期抗倒伏性弱,在大风、暴雨或连续阴雨天气下;小麦处于大风或持续降雨的中后期,更容易落下。如果秸秆还田不细化,会导致小麦根系浅、浮、虚,不仅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水肥吸收能力差,还会导致小麦根系不稳、假根,导致小麦生长势弱、茎细长,大大降低小麦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

❷ 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倒伏原因:
1、气候因素
倒伏的原因一般都是强降雨和大风造成,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因素
倒伏的品种基本都是株高在85 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利辛县倒伏的品种主要是烟农19、皖麦38和豫麦70,其他品种倒伏较少。
3、整地播种因素
翻耕田块因坷垃较大一般都要耙碎,起镇压的作用,小麦根系比较发达;而旋耕的田块土壤比较疏松很少镇压,所以翻耕田块比旋耕田块倒伏发生轻。由于密度过大田块其茎秆比较细弱而且通风透光性差,加之春季降雨比较频繁,田间病害发生比较重;因此密度过大(播种量187.5 kg/hm2以上)田块比密度适中(播量在120~150 kg/hm2)田块倒伏严重。撒播比条播倒伏严重,其原因是撒播的播量大后期群体也大,茎秆细弱通风透光性差。
4、栽培管理因素
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施纯磷、钾在90 kg/hm2的田块比75 kg/hm2以下的田块倒伏轻;同一品种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90 kg/hm2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 kg/hm2的田块。纹枯病危害小麦的基部茎秆,造成坏死,后期一遇到风雨即倒伏。

防止对策:
1、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防止小麦倒伏的基础,在没有化控条件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区域宜选择抗倒伏品种进行推广,不宜选择高秆和茎秆细弱的品种。大力提倡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降低倒伏的风险。
2、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
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不断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峰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引起基部节间过分拉长,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从而发生倒伏。近几年,按群体质量栽培理论的指导,逐年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取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实际,基本苗数应控制在225万~270万根/hm2,越冬苗压缩在1 500万根/hm2以内,有效穗数630万~675万穗/hm2,既利于抗倒又利于发挥品质特性,夺取高产。
3、科学施肥
在适期拌种的基础上,施足基苗肥,控制腊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施肥比例按氮、磷、钾搭配,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基肥中氮施用量占60%左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中期控制腊肥数量,为追上拔节孕穗肥留余地,可杜绝旺苗发生,基部1、2节间缩短,群体不过大,叶片大小适当,通风透光率高;逐年提高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
4、适量深锄,适度镇压
对徒长麦苗,采取深锄切断部分根系,以减少部分分蘖对肥水的吸收量,加速分蘖两极分化,控制有效分蘖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在拔节前适度镇压能壮节、降低株高、沉实土壤,达到根土紧密结合。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1~3次,每次间隔5 d左右,同时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横耙耙1~2次,疏掉部分麦苗,后浇1次稀粪水。
5、科学化控
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用15%多效唑450~750g/hm2或20%壮丰安450~600 mL/hm2,对水450 kg喷洒[4],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有效期为返青至拔节期,在此阶段内,施药越早,对基部第1、2节间的抑制效果越好,且对穗部也有良好的作用。一般以返青起身期为最佳施药时间。
6、及早防治纹枯病纹枯病的大发生也是造成小麦倒伏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及早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拌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此时喷药防治可有效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❸ 雨水小麦频繁倒伏,应该怎么办呢

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进入了灌溉期,收获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例如,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每年5月末、6月初开始收获。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上一个时期,小麦田的管理重点是防病虫害和治疗。例如,枯病、锈病、红霉、蚜虫、红蜘蛛等。在收获前的这个时期,威胁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也发生了变化。

5、如何挽回损失?有人说,小麦倒地后,减产或直接支撑,不能放着不管吧?是的,不能放着不管。接下来说几个救济政策。

(1)及时喷射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如前所述,磷酸二氢钾除了能为作物提供营养、补充营养外,还能提高作物的抵抗性。小麦倒伏后,各生理功能都会减弱。包括根的吸收能力、茎叶的传导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的效果,此时喷射磷酸二氢钾,可以为小麦补充营养。另外,增强小麦植株的抗逆能力,延长灌水时间,减少因倒伏造成的减产幅度。每亩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可喷射30公斤的叶面施。

(2)小麦倒伏后,抗逆能力减弱,更容易引起病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因病虫害发生而倒下的麦田雪上霜,损失更大。

(3)无论是撒叶面肥还是预防病虫害,吃药时要尽量朝倒下的方向吃药,以免对倒伏小麦造成更大的损害。

❹ 我种的小麦为什么老倒呢

1.光照不足。2.营养不良。建议室外全天候阳光,草木灰灌溉。望采纳

❺ 小麦下完大雨过后为什么会倒

小麦下完大雨过后会倒是气候因素、不当的栽培措施、受精的原因等引起的。小麦灌浆结束时,如果下雨,并伴有阵风或强风,大面积的小麦可能会倒伏;不当的栽培措施:如果播种量过大,在变绿和上升阶段追肥浇水会导致基部节间伸长,削弱抗倒能力。在生产中,任何5月下旬用小麦黄水灌溉的高产农田,遇风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滞留;受精的原因:施肥不当很容易导致倒伏。表现在两个方面:施基肥时氮、磷、钾比例不合理,只重视氮、磷肥,忽略钾肥和微量肥;氮肥追肥过量或追肥期不当。


防止小麦倒伏的措施:选择反倾销品种;种植密度合理;科学施肥:基肥与追肥平衡合理;科学控制:对于秸秆含量高、播种量大、播种早的麦田,在小麦起绿期应及时进行化学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早期防治:纹枯病也是引起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

小麦倒伏后不要一味的叹气和抱怨。做好小麦倒伏后的恢复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部分损失,不至于绝产。

❻ 小麦倒伏怎么办

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防御方法有:
(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抗倒品种为主。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灾害年份不减产。
(2)播种前种子用矮壮素原粉对水后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或用多效唑喷洒在麦种上,晾干后播种。
(3)推广宽窄行种植,建立丰产的合理群体结构,对预防倒伏、提高产量具有很重要作用。
(4)高产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控制肥水,拔节后再浇水,酌情追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利于抗倒伏。后期如需浇水,掌握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的原则,科学运筹肥水。
(5)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等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

❼ 小麦匍匐倒地缺啥

你问的麦子都倒了,那就很可能是氮肥太多了,或者是缺阳光了,就会导致这样的,还有缺磷钾肥

❽ 刮风冬小麦倒了为啥

风太大了呗,有些迎风的,就容易倒,没经过大风的就不倒

❾ 小麦春季防倒很关键,小麦春季防倒有什么好的办法

小麦倒伏每年都有发生,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除自然灾害外,栽培管理不当也是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中的推广,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小麦倒伏可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茎是小麦过量播种和肥水过量施用造成的,导致基部节间长,茎细,韧性差。根是小麦根浅,晚降雨后大风造成的。过量播种容易导致麦田洼地、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营养不良、茎细、基部节间伸长、茎壁变薄、缺乏弹性、麦秆支撑力低,是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

深层栽培是控制种群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对于人口多(上升期亩产高产麦田90万以上)且有旺势的麦田,在上升前后进行8~10cm深度栽培,切断漂浮根,抑制小分蘖,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加速两极分化,延缓闭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对于群体大、植株高的麦田,除了控制返青肥和深耕外,还需在起垄后和拔节期前进行抑制,促使根系向下扎,节间蹲在粗茎基部,降低株高。根据繁荣程度,镇压应进行2~3次,每次间隔约4天。在压制过程中,要掌握“湿地、晨起、阴天”的原则。化学防治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群体大、生长旺盛的麦田或植株高的品种,在小麦上升期喷施15%多效唑30~50克或20%壮丰安乳油30~40毫升、水30公斤,控制植株旺盛生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