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不明原因的慢性肾炎怎么治疗
扩展阅读
脸烫是什么原因 2025-05-15 07:51:17
qq好友账号怎样找 2025-05-15 07:45:21

不明原因的慢性肾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 2022-05-03 12:26:12

1. 什么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中年人,其基本临床特征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终致慢性肾衰竭,多数预后较差。本病属“水肿”、“腰痛”

等病证范畴。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慢性肾炎多数原因不明确,仅有少数患者有急性肾炎史,多数由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如IgA或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2.发病机制多数患者通过免疫机制引起慢性肾炎,血循环可溶性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肾小球原位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肾小球局部沉积的毒素、代谢产物等可直接通过旁路激活补体,从而引起肾炎性反应。在慢性病程中非免疫介导性肾损伤起重要作用,如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缺血肾损害加剧,剩下的“健存”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肾小球内“三高”),从而引起肾小球硬化。此外,肾小球系膜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其他蛋白颗粒,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引起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也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原因。

【病理】慢性肾炎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系膜增生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持续发展至晚期,上述各类型的特点消失,转化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病变肾小球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晚期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表面细颗粒状,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1.病史多数起病缓慢,病情迁延、病程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时轻时重。仅少数患者有急性肾炎病史,大多一开始便为慢性肾炎。

2.症状、体征早期患者可表现为乏力、纳差、疲倦、腰部疼痛,水肿可有可无,有的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并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随着病情发展,肾功能逐渐恶化,出现贫血、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持续中等以上升高,患者眼底检查常有视网膜动脉细窄、纡曲,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压迹和絮状渗出,重者发生眼底小出血灶、渗出,甚至视盘水肿,若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此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创伤、劳累及应用肾毒药物等,使处于代偿阶段的肾功能急骤恶化,可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2. 慢性肾炎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具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病症表现,病情具有发展性且易反复发作。慢性肾炎随着引起疾病病因的不同,病情的发展和症状也都不尽相同,通常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易感染、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胀等症状表现,还会引发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甚至会引起慢性肾衰竭,最终导致尿毒症。在正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建议服用由茯苓、虫草、白木耳、猪苓组成的--苓白多菌粉,解决中西药治肾也伤肾的弊端。益肾养肾,以调整机体免疫的平衡,增强疗效,减少水肿的蛋白尿的复发。

3. 怎么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原则:

可采取药物、饮食治疗,必要时采取替代治疗.
治疗方针:

1.缓解CRF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2.延缓CRF病程的进展,防止其进行性加重.
3.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药物治疗:

1.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1)纠正代谢性中毒 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3).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
(2)水钠紊乱的防治 可根据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
(3)高钾血症的防治 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以有效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2.高血压的治疗
对高血压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拮抗剂、袢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均可应用.
3.贫血的治疗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的应用
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丁等.
4.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病的治疗
当GFR<30ml/min时,在限制磷摄入的同时,需应用磷结合剂口服,以碳酸钙、枸椽酸钙较好.展开

手术治疗:

通常应先作一个时期透析,待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移植肾可由尸体或亲属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更好.要在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合适的基础上,选择供肾者.肾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治排斥反应,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硫唑嘌呤和(或)麦考酚吗乙脂(MMF)等.展开

其他治疗:

1.血液透析:血透治疗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时.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大多数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显着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应用腹膜的滤过与透析作用,持续地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将医用硅胶管长期植入腹腔内,应用此管将透析液输入腹腔,每次1.5~2L,6小时交换一次,每天交换4次.CAPD尤其适用于老人、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病人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展开

预后情况:

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约为85%,5年存活率约为60%.HLA配型佳者,移植肾的存活时间较长.

4. 慢性肾炎的病因有哪些都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啊

慢性肾炎的病因:
(1)细菌或病毒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2)过度劳累:包括过度劳累(如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开夜车、甚至房劳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
(3)使用肾毒性药物:氨基式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等。
(4)应激状态:所谓应激状态,是指机体对外来的超负荷的各种原因,如突然消化道出血、严重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应激能力,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为了应付突然到来的刺激,紧急地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等。各种应激状态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的病情急性加重。
(5)其它: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可引起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通常是在上述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当天或数日内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加重、水肿、高血压、少尿,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

5. 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长期吃某一种药物使药物的毒素沉淀于肾脏,从而导致肾炎的发生或者细菌和病毒或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内使肾脏受到感染后引起,一旦确诊为肾炎就要及时的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平时也要尽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搭配自己的饮食。

6. 慢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有药治吗

1.对症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病的自然病程各不相同,如能在早期治疗原发病因,常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时肾功能也可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最突出的例子是尿路梗阻的解除。如不能除去病因或疾病进展至晚期,在肾功能不全水平相当时,本病进展至终末期的速度要比慢性肾小球肾炎慢。通过适当地治疗低容量、酸中毒、高血钾或高血压,常可使急剧恶化的肾功能逆转。终末期肾衰可用透析和肾移植疗法。
2.病因治疗
(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保存肾功能。
(4)中毒性肾病: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停用该药。重金属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减少接触并用解毒药。

7. 慢性肾炎的主要病因有哪些怎么进行病理分型

1、慢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许多因素参与,如感染、自身免疫、药物、遗传、环境等,其中免疫损伤是多数肾小球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共同环节,几乎所有的肾小球疾病的大多过程都有免疫学机制参与。
2、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少数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而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成,起病即属慢性肾炎。
3、过度劳累,我们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多注意休息。长期的参加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开夜车、甚至性生活频繁等,这些都可以导致肾炎。
4、应激的状态,肾炎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为了应付突然到来的刺激,紧急地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各种应激状态都可以导致肾炎。
5、感染因素,各种病毒、细菌的感染,都会导致肾炎的发生。例如呼吸道的感染、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等,因此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6、肾毒性药物,在治疗其他疾病期间使用一些对肾脏起副作用的药物,例如如氨基式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等也会导致肾炎发生。

8. 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原则是什么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早期肾损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当临床出现肾损害及并发症时,肾损害往往难以逆转。任何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均会向损害肾功能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及许多并发症。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要重视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早干预疾病的进展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晚期患者要与医师沟通,合理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此即肾脏疾病的一体化治疗。

9.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因多种病因引起,与链球菌感染无肯定关系,仅15%~20%有明确急性肾炎史,大多数病人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病理随病程的发展而变化,早期可保留一些肾小球弥漫性细胞增生性炎症改变,以后表现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性、膜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风热上扰:小儿属“稚阳之体”、“头为诸阳之会”、“阳盛则热”,因肺郁不宣,咳嗽气迫,肺不能通调水道。导致全身水肿。

(2)肾虚肝亢:病后肾虚,水不涵木;则尿少而水肿反复发作。

木亢则风生,则见头昏目眩(高血压),风生冷滥,有碍肾关开阖。

(3)脾虚水冷: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真阳不能温煦脾土,脾虚不能制水,水湿不化,则久积影响肾泌浊,则尿少而黄或无尿,故水肿长久难于消失。

(4)热毒壅滞:素有水肿,外感时邪,引动湿热,热毒壅遏,以致阻塞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利,肾的排泄功能障碍,清浊不分,故见尿血、尿淋或尿闭。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主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和尿的变化。晚期可有贫血、肾衰竭,表现尿比重固定(1.010左右),酚红排泄率降低等,最后可发生尿毒症。临床上常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下列类型,但各型之问可以转化。

(1)无症状型或隐伏型:此型比较少见。患者无自觉症状,但尿检查有微量蛋白,少数红、白细胞及管型,肾功能一般正常。上述情况可持续多年,不少患者逐渐自愈,但亦可隐伏发展至肾衰竭。此类患者如果发生咽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常迅速(一般2~3天内,最多不超过一周)出现典型的肾炎症状。此时容易误诊为急性肾炎,其实是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2)水肿型或肾病型:此型最常见。有显着水肿。尿检查有大量蛋白和管型,不含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血压不升高,肾功能大致正常,血浆蛋白显着降低,胆固醇增高。常易继发感染,如蜂窝织炎、丹毒、肺炎双球菌性腹膜炎或肺炎等。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以后水肿消退,可能又转变为隐伏型,如此可反复数次,多数患者最终逐渐发展成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3)高血压型:此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常在26/13kPa(200/100mmHg左右),有时可高达35/21kPa(260/160mmHg)以上。有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昏、视力模糊等。水肿及尿变化一般比较轻微,但肾功能常减退。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硬化,有棉花样渗出物,火焰状出血,严重时有视乳头水肿。

(4)混合型:即同时有显着水肿、高血压、尿的改变和肾功能减退等。

2.诊断有急性肾炎病史和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等典型病例,诊断无困难。但须与急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

1.风热上扰型

【辨证】素有水肿,复感外邪,发热头痛,脸色微红,烦躁口干,咳嗽痰少,小便淡黄,有时溺闭。指纹淡红已入二关,或脉象浮数。

【施治】清肺利水,息风消肿。

【方药】宣肺息风方:桑皮4g,钩藤、荆芥、白菊、泽泻、茯苓各10g,益母草、茅根各20g,甘草3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口渴烦饮者加石膏20g,肥知母10g,以清阳明胃热;舌苔干燥者加麦冬、花粉各10g,以养阴生津;久病尿蛋白难消失加蒲黄炭、丹皮各10g,以消蛋白。

2.热毒壅滞型

【辨证】水肿反复迁延日久,复感温毒之邪,发热头痛,口渴烦饮,脸红耳热,小便短赤,有时尿血、有时淋沥而痛。脉象洪数,指纹深红已入3关。

【施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方药】银翘白虎汤加减:石膏15g,粳米1撮,生地、丹皮各10g,知母、银花、连翘、桑皮、木通各8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气喘咳嗽者,加麻绒6g,杏仁10g,赤小豆8g;小便淋沥而痛者加萆薜、萹蓄各8g;血尿甚加犀角(水牛角代,磨调)

5g。

3.肾虚肝亢型

【辨证】头及全身水肿,按之有凹,头目眩晕,性情急躁,神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小便短少。脉象沉弦,指纹青紫已入二关。

【施治】益肾利水,平肝息风。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枸杞、丹皮、白芍各8g,泽泻、山药、茯苓、车前子、牛膝、猪苓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头晕目眩者加天麻、双钩藤各10g,以平肝息风(可降压);水肿明显者加赤小豆10g,以利尿消肿。

4.脾虚水冷型

【辨证】水肿迁延不退,按之有凹,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腰酸肢冷,小便短少。舌苔薄白,唇干质淡,脉象沉缓,指纹沉。

【施治】温脾扶阳,固气燥湿。

【方药】温脾胜湿汤加减:附子、白术、茯苓、桂枝、党参各8g,甘草6g,干姜5g,泽泻、猪苓各10g。日1剂,水煎,分3次分服。

【加减】腹中雷鸣者加姜朴6g,陈皮8g,以和胃散寒;小便淋漓加黄芪、革薜各10g,以益气通淋;腰痛酸软者加仙灵脾、仙茅、杜仲各8g,以温肾利湿。

四、辅助治疗

1.验方

(1)桔梗5g,杏仁5g,木通5g,苡仁5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大腹皮10g,陈皮10g,五加皮10g,葱白一小撮(以上为儿童量)。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肺气不宣,脾不健运,水停为患之慢性肾炎)。

(2)党参15g,茯苓9g,山药15g,苡仁15g,扁豆12g,芡实9g,莲子9g,半夏9g,陈皮6g,砂仁6g,香附9g,炙甘草9g,肉苁蓉9g,菟丝子9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脾肾两虚之慢性肾炎)。

(3)芡实15g,白术、枇杷叶、党参各6g,茯苓、淮山药、百合各10g,菟丝子、金樱子、黄精各12g。水煎服,日1剂,分2~3次分服(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脾肾两虚证)。

(4)生黄芪、生苡仁、糯米各30g,赤小豆15g,鸡内金9g,金橘饼2枚。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研细末)和糯米,煮熟成粥。此为1日量,2次分服,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恢复期,属肾阳虚或肾气虚者)。

(5)黄芪、淮山药、薏米、扁豆、谷芽各15g,龟版、粟米须各30g,杜仲12g。水煎服,龟版先煎,日1剂,分2~3次分服(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属脾肾两虚型,以持续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

2.针灸疗方

(1)体针:取三阴交、合谷,内关、足三里穴。水肿甚者加复溜、水分穴;腰痛者加委中、肾俞穴。进针得气后不留针,每天行针1次,6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取肺、脾、肾、三焦、内分泌穴。首先取好穴位,用甲紫作好标记,消毒后选皮内毫针用钳子夹针刺入穴内,盖以胶布,嘱咐患者每天指压3次,以加强刺激。

五、调护

(1)慢性肾炎病程长,应坚持长期治疗,定期复查,以免失治而致肾衰竭。

(2)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饮食以低盐、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巩固慢性肾炎的疗效。

(4)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每天按时活动,及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