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心跳过缓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网上缴费回执单怎样查询 2025-07-31 17:07:36
脖子短怎样系围巾好看 2025-07-31 16:35:15

心跳过缓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7 19:01:54

⑴ 心跳缓慢的原因

心跳过缓不可等闲视之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 心跳过缓。

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使心跳减慢。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心律多数是整齐的,一般每分钟30~40次。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不能很好地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会使心跳变慢,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跳有时每分钟只有30次左右。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即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而被阻断,此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所以心跳相当缓慢,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每分钟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部供血而出现头晕,甚至造成晕厥或抽搐。

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系统检查。
其次,关于服药问题。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状表现各异,治疗用药有别,进服心血管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不要盲目吃药,切忌见“心药”就服。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经服药治疗症状一般可以恢复。当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诱因,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颤动、心房纤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还须做诸如电除颤、电转复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
最后,还应注意的是,老人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后,要冷静,因紧张会加重症状,当然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忌怒忌躁,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要过劳。定期检查身体也很有必要。

⑵ 心律过缓的原因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家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最有效的.
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成人每分钟心跳频率在60次以下者称心动过缓。但是,经过长期体育锻练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每分钟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者则不属于病态。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

⑶ 心脏过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于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体中,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于每分钟60次的人,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这种心律失常属于生理性的范畴,无需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对于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着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⑷ 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

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原因——当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时,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青少年与运动员较多见。窦性心律的频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现心动过缓。
2、病理性原因——常见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窦房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心动过缓在40~60次/分时,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话,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心动过缓若心率低于40次/分,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如头晕、胸闷、突然晕厥等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因此,平时经常有乏力倦怠、心脏不适、头晕、一过性眼黑或晕厥症状者,应当注意数数平静时及有不适症状时的脉搏数。如果不是一个经常爱运动的人,平时白天的心率总是偏慢,尤其小于每分钟50次,或是不适症状出现时患者的脉搏明显减慢,或有很长时间的停搏时应当引起注意,要到医院心内科的心律失常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

⑸ 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是维持正常生理代谢所必需的激素。当患者的时候,外周循环中甲状腺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心肌兴奋性和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可发生窦性心率过缓。
颅内疾病
一些颅脑外伤、等颅脑疾病导致心血管中枢受损时,可出现各种,也可发生窦性心率过缓。
高钾血症
当血液中的钾浓度增高的时候,会影响心肌细胞的除极,从而发生窦性心率过缓。严重的发生非窦性心率过缓,窦房结功能完全被抑制,会出现心脏骤停。
药物因素
应用拟胆碱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生活方式
生活中经常出现过度劳累、紧张和焦虑可导致心率过缓。

⑹ 为什么会心跳过缓

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的窦房结功能减退,见于冠心病、心肌炎或者心脏传导阻滞 - =!!!

⑺ 请问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您好,心跳过缓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即:生理性、窦房结系统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指导意见:
生理性多见于运动员,窦房结系统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由分3度。其中病理性可以由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具体鉴别还要去医院详细检查。

⑻ 心跳过缓是怎么回事

年轻人或者运动比较多的人,心跳一般比较慢,有的是50多次/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黑蒙、晕厥现象,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跳过缓,不需要治疗。

一般心跳如果低于60次/分钟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甲状腺机能减退、颅内压增高、垂体功能减退、高血钾等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药物性原因包括服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吗啡、洋地黄等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⑼ 心律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你好,心率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祝你健康

⑽ 为什么会心率过缓

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为:
1、生理原因——当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时,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青少年与运动员较多见。
2、病理性原因——常见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窦房结;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