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车削加工时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网上缴费回执单怎样查询 2025-07-31 17:07:36
脖子短怎样系围巾好看 2025-07-31 16:35:15

车削加工时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7 20:20:37

①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1.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例如锻锤、冲床、切钣.几的施压部件、牛头刨床的床头、龙门刊床的床面及桥式吊车大、小车和升降-几构等,都是作直线运动的。作直线运力的零、部件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氇成的伤害。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支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供轴节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隽和物体打击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例如车床上的车刀、铣床上的铣刀、钻床上的钻头、磨床上的磨轮、锯床上的锯条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烫伤、刺伤、割伤。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机械设备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伤人,例如车床卡盘夹不牢,在旋转时就会将工件甩出伤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运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砸伤。
5 .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6.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工厂里使用的机械设备,其动力绝大多数是电能,因此每台机械设备都有自己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配电箱、开关、按钮、局部照明灯以及接零(地)和馈电导线等。电气系统对人的伤害主要是电击。
7.其他的伤害。机械设备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种伤害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伤害。例如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生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以及尘毒危害物质等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② 汽车厂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 .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二、机械事故造成的伤害主要种类有: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氇成的伤害。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支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供轴节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隽和物体打击伤。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例如锻锤、冲床、切钣.几的施压部件、牛头刨床的床头、龙门刊床的床面及桥式吊车大、小车和升降-几构等,都是作直线运动的。作直线运力的零、部件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例如车床上的车刀、铣床上的铣刀、钻床上的钻头、磨床上的磨轮、锯床上的锯条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烫伤、刺伤、割伤。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机械设备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伤人,例如车床卡盘夹不牢,在旋转时就会将工件甩出伤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运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砸伤。
5.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工厂里使用的机械设备,其动力绝大多数是电能,因此每台机械设备都有自己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配电箱、开关、按钮、局部照明灯以及接零(地)和馈电导线等。电气系统对人的伤害主要是电击。
6.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7.其他的伤害。机械设备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种伤害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伤害。例如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生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以及尘毒危害物质等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三、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2.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炼胶机等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
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4.加强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建立完善安全巡检制度,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严禁设备带病运行。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腊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③ 车削过程中刀具损坏原因分析及预防。

原因及预防:
1、当丝杠转一圈时,工件未转过整数圈而造成的。
2、当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不成整倍数时。
3、如果在退刀时,采用打开开合螺母,将床鞍摇至起始位置,再次闭合开合螺母时,就会发生车刀 刀尖不在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内,以致出现乱扣。

解决方法:
1、采用正反车法来退刀,即在第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出现乱扣。
2、对于车削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成整倍数的螺纹。
3、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提起开合螺母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合上开合螺母。当丝杠转过一圈时,工件转了整数倍,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出现乱扣,这样就可以打开开合螺母,手动退刀。

④ 车削加工的不安全因素有那些

1偏刀车端面,当背吃刀量较大时,容易扎刀。 2车刀不锋利,手动走刀摇动不均匀或太快,自动走刀切削用量选择不当 3刀具或拖板松动

⑤ 车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车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1、必须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敞开。

2、长发要盘在防护帽内,不要散落在外。

3、操作时禁止戴围巾、手套。

4、高速切削时要戴防护眼镜。

5、严禁在不停机状态装夹工件,严禁用榔头敲打工件。

6、机床运转过程中不准用手清除切屑。

7、禁止用手刹车。

8、禁止把手放在车床床身上。

9、严禁用手缠纱布或棉纱打磨工件,不准将手伸入内孔打磨。

10、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要试转平衡后再切削,同时刹车不要过猛。

(5)车削加工时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车削加工技术问题

1、切屑的伤害及防护措施。

车床上加工的各种钢料零件韧性较好,车削时所产生的切屑富于塑性卷曲,边缘比较锋利。在高速切削钢件时会形成红热地、很长的切屑,极易伤人,同时经常缠绕在工件、车刀及刀架上,所以工作中应经常用铁钩及时清理或拉断,必要时应停车清除,但绝对不许用手去清除或拉断。

为防止切屑伤害常采取断屑、控制切屑流向措施和加设各种防护挡板。断屑的措施是在车刀上磨出断屑槽或台阶;采用适当断屑器,采用机械卡固刀具。

2、工件的装卡。

在车削加工的过程中,因工件装卡不当而发生损坏机床、折断或撞坏刀具以及工件掉下或飞出伤人的事故为数较多。所以,为确保车削加工的安全生产,装卡工件时必须格外注意。

对大小、形状各异的零件要选用合适的卡具,不论三爪、四爪卡盘或专用卡具和主轴的联接必须稳固可靠。对工件要卡正、卡紧,大工件卡紧可用套管,保证工件高速旋转并切削受力时,不移位、不脱落和不甩出。必要时可用顶尖、中心架等增强卡固。卡紧后立即取下搬手。

3、安全操作。

工作前要全面检查机床,确认良好方可使用。工件及刀具的装卡保证位置正确、牢固可靠。加工过程中,更换刀具、装卸工件及测量工件时,必须停车。工件在旋转时不得用手触摸或用棉丝擦拭。要适当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吃力深度,不许超负荷加工。

床头、刀架及床面上不得放置工件、工卡具及其他杂物。使用锉刀时要将车刀移到安全位置,右手在前,左手在后,防止衣袖卷入。机床要有专人负责使用和保养,其他人员不得动用。

⑥ 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伤害的原因有:高速旋转的刀具、工件容易伤人,比如:工件飞出来伤人、刀具断裂伤人、高温的切屑容易烫伤人、容易刮伤、划伤人。

⑦ 机械加工都有哪些危险,安全防护措施是什么

机械加工的危险包括: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挤伤、烫伤、刺割伤。

1、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

2、物体打击: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

3、压伤: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造成的伤害。

4、砸伤:高处的零部件、吊运的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

5、挤伤: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挤住造成的伤害。

6、烫伤:高温物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鉄屑、焊渣、溶液等高温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7、刺割伤:锋利物体尖端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机械加工作业的安全措施:

一、车工作业:

1、必须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敞开。

2、长发要盘在防护帽内,不要散落在外。

3、操作时禁止戴围巾、手套。

4、高速切削时要戴防护眼镜。

5、严禁在不停机状态装夹工件,严禁用榔头敲打工件。

二、铣工作业

1、必须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敞开。

2、长发要盘在防护帽内,不要散落在外。

3、严禁戴手套操作,以防将手卷入机器里。

4、高速铣削时要戴防护眼镜。

5、严禁在进刀过程中改变进刀速度,调整切削速度时,严禁猛提速。

⑧ 实训中车床加工的零件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一、尺寸误差的成因及解决的办法
故障现象:轴类零件在车削中容易产生尺寸精度超差。
误差的原因有:
(1)、看错图纸、看错尺寸和刻度。
(2)、没有进行试切,试切时粗枝大叶。
(3)、试切中测量不准。
(4)、由于切削热的影响,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
(5)、刀刃不锋利,造成最小切削厚度变化。
排除误差的措施是:
(1)、要认真看清图纸,看图时要反复多看几遍,掌握进刀刻度盘使用方法和看清刻度格数。
(2)、根据加工余量算出切削深度,进行浅试切削,然后修正切削深度。在试切时要细心,车出2mm~3mm进行测量,以防一刀工件报废。
(3)、量具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和调整零件,正确使用量具。特别是精车时,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必须配合使用,以防测量时多一圈或少一圈。
(4)、不能在工件温度较高时测量,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再进行测量。如果是精密零件,先粗车后再进行高温时效,半精车加工后要进行低温时效,然后才精车测量。
(5)、选择刀尖倒棱,刀尖圆弧半径小的刀具,精细研磨刃口,提高刀具刚性。

二、形位误差的成因及解决的办法
故障现象:轴类零件在车削中容易产生椭圆或棱圆、锥度、弯曲,特别是细长轴的加工易产生弯曲变形等。
产生圆度误差的原因有:(1)、车床主轴间隙太大。(2)、余量不均匀,切削过程中切削深度发生变化。(3)、顶尖装夹时,顶尖与中心孔接触不良或后顶尖太松或前后顶尖产生径向跳动。(4)、夹具旋转不平衡。
排除误差的措施是:(1)、车削前检查主轴间隙,并调整合适。一般情况下,只需调整前轴承即可,只有当调整轴承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回转精度时,才调整后轴承,后轴承能调整主轴的轴向间隙及精度。(2)、分粗车、精车工序。(3)、工件装夹松紧要适当,检查顶尖回转精度,及时修理或更换。(4)、配平衡块并认真调整。
产生锥度误差的原因有:(1)、用一夹一顶装夹工件时,尾座顶尖与主轴轴线偏离。(2)、用卡盘装夹,工件悬伸太长,车削时因径向切削力影响使前端产生弹性变形,产生锥度。(3)、用小溜板车外圆时,小溜板位置不正确。(4)、车床导轨与主轴轴线不平衡。(5)、刀具磨损过快,工件两端切削深度不一样。
排除误差的措施是:(1)、调整尾座位置,使顶尖中心线与主轴轴心线对准。(2)、增加后顶尖支撑,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法。(3)、将小溜板的刻线与中溜板“0”刻线对准。(4)调整车床主轴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5)、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切削用量。
产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有:(1)、坯料自重和本身弯曲。(2)、工件装夹刚度不够或后顶尖顶得过紧。(3)、工件内部应力大。(4)、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选择不当,造成切削力过大。(5)、切削时产生热变形。(6)、由于轴的重量和切削力的作用下,细长轴容易出现腰鼓形、竹节形的产生。
排除误差的措施是:
(1)、工件毛坯应经过校直和热处理,细长轴在车削前毛坯要进行校直,粗车时应将工件毛坯一次进给车圆,否则影响跟刀架的使用,精车前校验弯曲程度,否则会增加车削困难。
(2)、工件装夹时夹紧力适当,在加工长轴时,适当放松后顶尖顶力或使用弹性活动顶尖,使用弹性活动顶尖,可以有效地补偿工件热变形伸长,工件不易弯曲,再配合使用辅助支撑,车细长轴宜采用三爪跟刀架和弹性收缩回转顶尖及反向进行车削。使工件受轴向拉力,能消除振动,提高加工质量。顶尖与工件接触压力的大小,以顶尖跟随工件旋转再稍加一点力即可。压力过大容易使工件弯曲变形,过小则在开始吃刀容易引起振动。
(3)、适当进行消除应力处理,装夹时防止预加应力,使工件产生变形。人工时效最好放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轴类零件,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去除内应力退火处理。
(4)、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并保持刀刃锋利,可减少进给次数,适当加大前角,减小切削力,降低车削产生的振动。
(5)、注意散热与冷却,在加工过程中应供给充足的冷却液,不仅可以减少工件因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变形伸长,还可以防止跟刀架支承拉毛工件,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工件加工质量。
(6)、防止“腰鼓形”的产生,应在加工中要随时调整两支撑爪,使支撑爪两圆弧面的中心与车床主轴旋转轴心重合。在使用卡爪前将卡爪预先磨成略比工件半径大一点的圆弧,以增加接触面积,减少磨损。适当加大主偏角,使车刀锋利以减少车削时的径向力。当车削中出现轻度“竹节形”时可调节上侧支撑块的压紧力,也可调节中溜板手柄,改变背吃刀量和减少车床床鞍和中溜板的间隙,使跟刀架支撑块与工件保持良好接触。

⑨ 数控机床撞刀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加工中心在执行加工程序时,第一把刀加工正常,但在换完第二把刀后,加工时主轴与工件发生碰撞,碰撞后机床不能移动。非常突然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对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上述现象与驱动控制板、电源及行程开关都可能有关系。打开控制柜,清理灰尘,仔细检查导线、接头及元件各部分是否有异常。检测后发现,X、Y、Z
轴驱动板上的功率晶体管GTK457 烧坏。更换损坏的功率管后,X、Y、Z
轴三个方向可以进行移动,手动换刀也能进行,但是在执行加工程序命令中换刀动作不能执行。机床回零后第一把刀具可以换,但在加工过程中还是不能执行换刀。依据经验,依次做下列检测:

1、TM4 伺服检测发现,Z 轴显示± 0. 028,正常应显示X 为0. 009 ~ 0. 000 mm、Y 为0. 009 ~
0. 000 mm、Z为0. 009 ~0. 000 mm 之间。此显示说明机床在第一把刀加工后换第二把刀前机床没有回到零点,即Z
坐标值不在0. 009 ~0. 000 mm 之间。后经更改Z 轴检测精度参数( 也叫机床定位精度) ,设定Z = 0. 050
mm,机床能正常工作。但是第二天机床重新上电后,发现机床显示X 轴正负、Y 轴正负及Z 轴正负均超程。

2、检查机床急停按钮线路及回路,工作正常; 检查所有保险管,发现FU4( 强电箱里) 保险管烧坏,更换后上电显示还是X 轴、Y 轴、Z
轴均超程。检查电源板的24 V 电压,输出正常,但是在检查Z 轴行程开关时,没有24 V
电压输入。检查后发现,在前步更换保险管时,保险管有松动现象,紧固保险管后机床上电显示正常,但是在工作中还是不换刀。依据经验,将机床断电5 min
后重新上电,使系统复位,同时更改刀具号,机床换刀正常。

二、根据分析原因制定出解决方法

1、在机床换刀发生碰撞后,首先检查并更换X、Y、Z 轴控制板上损坏的元件,保证机床各部分能够单独工作正常。不换刀的主要原因是机床在换第二把刀时没有回到原点,因此不能执行换刀动作。

2、机床3个轴同时显示超程,说明控制轴的行程开关回路没有电,信号无法反馈到控制部分,因此机床显示超程报警。

⑩ 车床在机械加工时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1)操作者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使过分肥大的衣物卷入旋转部件中。
(2)操作者与旋转的工件或夹具,尤其是与不规则工件的凸出部分相撞击或者是在未停车的情况下,用手去清除切屑、测量工件、调整机床造成伤害事故。
(3)被抛出的崩碎切屑或带状切屑打伤、划伤或灼伤。
(4)工件、刀具没有夹紧,开动车床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
(5)车床局部照明不足或其灯光放置位置不利于操作者观察操作过程,而产生错误操作导致伤害事故。
(6)车床周围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不好,工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废铁屑未能及时清理,防碍生产人员的正常活动,造成滑倒致伤或工件(具)掉落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