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中国is曲线陡峭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怎样转照片不降低像素 2025-08-03 21:20:23
怎样按摩脸部视频教程 2025-08-03 21:05:52
联众世界怎样电脑注册 2025-08-03 20:52:42

中国is曲线陡峭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9 07:56:32

①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IS曲线是更为平缓,还是更为陡峭,并论述其原因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
(1) 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2) 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h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I对r的变化越灵敏,Y对r的反应越灵敏;h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I对r的变化越不灵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LM曲线的斜率是k/h,h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当h=0时,k/h为无穷大。因此,LM曲线在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当h为无穷大时,k/h为零,因此,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当h介于零和无穷大之间的任何值时,由于k一般总是正值,因此k/h为正。
前面的是教科书,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IS曲线更平缓了,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因为信心不足而变小。
LM曲线便陡峭了,09年的天量信贷并没有多少深入实体经济,而只是推高资产价格(房价)造成了走出危机的虚假繁荣。反之我比较倾向于财政政策在拉动内需上的作用。
展开剩余70%
2 2

②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is曲线比较陡,lm曲线比较缓,请

IS曲线的右上方表示对于一定的国民收入,利率过高;根据凯恩斯的理论高利率抑制需求(也就是需求低于该国民收入下的均衡水平),所以存在超额产品供给;LM曲线左上方表示一定国民收入水平下,过高的利率使得货币需求低于均衡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利率与货币需求呈反向变动关系),所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
分析的时候画一条垂直与横轴的线就容易知道

③ IS曲线变得更陡峭了,可能是因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a(阿尔法)、b变了

④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IS LM曲线是偏缓还是偏陡

你好,这个问题要看IS,LM的坐标系代表什么,两个变量之间什么关系。IS,LM的坐标系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总产出。而且,IS和LM还不一样,要分开讨论。

首先,对于IS,咱们用一种很不严谨的方法看一看吧:以中国为例,2011年gdp是73011亿美元,利率水平是0.06(没时间找2011的,暂用2012年11月的吧),美国150944亿美元,利率水平0.025。以此来看,美国IS曲线在坐标系中,横轴是中国的两倍,纵轴是中国的一半不到,所以中国的IS曲线要陡峭一些。(注意!我这种估算IS的方法肯定不精确也是不对的,但是看的很直观)

另外,近两年美国经济相对不景气,所以它也处于IS曲线相对平缓的部分。

其次,对于LM,这个不能用以上方法,表面上看是利率和产出的关系,但它实际上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是货币需求不容易估算,你去两国央行找找。找到两者交点以后,再按照课本上的方法映射到利率-产出坐标中比较(方法同IS)。

⑤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is曲线的移动是由自发性支出的变动引起,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变动、储蓄变动、政府购买、税收变动,具体如下:

1、投资变动

投资水平增加,在不同利率下投资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资增加△i则投资曲线i(r)向右移动△i,这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向右移动量等于i(r)的移动量乘以投资乘数k,即IS曲线的移动量为k△i。

2、储蓄变动

设投资保持不变,若储蓄水平增加△s,则消费水平就会下降△s,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量为k△s。类似地,储蓄减少使IS曲线右移,其移动量也是k△s。

3、税收变动

税收增加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减少,税收减少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增加。因此,税收增加会使IS曲线平行左移,税收减少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税收乘数与税收变动量之积,即kt△t。

4、政府购买变动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收入的作用与增加投资类似,因而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政府购买支出增量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之积,即kg△g 。政府支出增加对于投资具有排挤效果。

(5)中国is曲线陡峭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h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I对r的变化越灵敏,Y对r的反应越灵敏;h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I对r的变化越不灵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⑥ 2006年中国IS-LM曲线

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 。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退出。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从IS-LM曲线谈起,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IS-LM理论的简单回顾
IS-LM模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创立的。这个模型在凯恩斯利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描述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关系。
IS与LM曲线分别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必须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I指投资(investment),S指储蓄(saving);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IS-LM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下:
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
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二、关于我国IS-LM曲线的研究
1、关于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的几种观点
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如何,甚至我国究竟存不存在可拟合的IS-LM曲线,理论界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投资与利率具有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IS曲线在正常区间内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较小,走势较为陡峭;中国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亦存在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LM曲线落在古典区间与凯恩斯区间之间的正常区间内,走势十分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两相比较更小,故LM曲线的走势较之IS曲线更为陡峭。从中国IS-LM模型的基本架构看,IS、LM两条曲线均落在正常区间之内,且IS曲线的斜率要大于LM曲线的斜率(曾宪久,2001)。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货币供给和利率变动方式的特殊,我国的LM曲线的倾斜方式与经典理论相反,是向上倾斜的(胡海鸥,2001)。还有观点认为,我国较低不完善的市场和的投资利率弹性使IS曲线成为一条陡峭的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而LM曲线却是很不稳定的(任太增,2000;李殊,曹丹,2002),还有观点认为,中国IS-LM模型中的参数欠常数性表明频繁地改变制度会增加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大小的不确定性,使我们不能用它精确计算宏观经济政策对关注变量的影响程度(司春林等,2002)
2、对我国的IS-LM曲线模型的定性分析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自发性支出的乘数a(或边际消费倾向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IS曲线越平坦,同样,自发性支出的乘数越大(或者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IS曲线越平坦。
在我国,利率可以作为一个政策变量来看,利率是政策制定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拟定和进行调控的。投资的利率弹性反映为企业和个人对其融资成本的变化的回应灵敏性。因为制度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政策的保护,国有企业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是较迟钝的。相对的,中小企业则从融资成本的考虑,对利率的反应相对较为灵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存款的下降,和利率的上调,会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负担,促使中小企业减少投资,并使竞争能力弱的中小企业遭受淘汰。从这个角度将,中小企业投资的利率弹性是较大的。
而边际消费倾向上,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仍较小,对应于边际储蓄倾向的较大。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需求庞大和教育费用的扩张,以及历来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居民家庭储蓄需求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当然,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则相对较大,因为随着市场的开放,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信贷消费的兴起,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有提高,所以这一部分的消费倾向系数较大,即乘数较大。
所以,从定性分析看,我国的IS曲线,应该是一条略陡峭的曲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条曲线不断趋向平坦。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这二种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即货币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对应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则LM曲线越平坦。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基本是无弹性的,在我国,这一部分货币需求表现为对医疗、养老保障,对子女教育的预期等,这一部分需求不会因为利率的一般变动而改变。而投机性货币需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渠道的拓宽,其灵敏性不断增强。当前在我国尚不完善的证券市场上,居民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意识,只是能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能投资的渠道也比较局限,反应在LM曲线上,欠缺灵活的弹性。
所以,从定性分析看,我国的LM曲线,也是一条略陡峭的曲线,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投资渠道的拓宽,投资行为的规范,这条曲线不断趋向平坦。
3、对我国的IS-LM模型的计量分析
我国1990年以来,历年的GDP、利率、实际货币供应量数据如下:
年份 Y P G I M1 M1/P
1990 18547.9 103.1 547.39 9.72 6950.7 6741.7071
1991 21617.8 103.4 559.62 8.64 8633.3 8349.4197
1992 26638.1 106.4 555.9 7.56 11731.5 11025.846
1993 34634.4 114.7 591.93 10.98 16280.4 14193.897
1994 46759.4 124.1 639.72 10.98 20540.7 16551.733
1995 58478.1 117.1 789.22 10.98 23987.1 20484.287
1996 67884.6 108.3 907.44 9.18 28514.8 26329.455
1997 74462.6 102.8 1019.5 7.47 34826.3 33877.724
1998 78345.2 99.2 1387.74 5.67 11204.2 11294.557
1999 82067.5 98.6 2116.57 4.59 13455.5 13646.552
2000 89468.1 100.4 2094.89 3.02 14652.7 14594.323
2001 97314.8 100.7 2510.64 2.25 15688.8 15579.742
2002 105172.3 99.2 3142.98 1.98 17278.0 17417.339
2003 117310.6 101.2 3429.3 1.98 19746.0 19511.858
资料整理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市场统计年鉴2004》、《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
在定性分析的同时,笔者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IS-LM曲线的回归。
IS曲线:方程设定为Y=A+ci,数据选取为1990-2003年的数据,并运用Cochrane-Orcutt二阶段迭代法进行修正后,回归方程为:Y=119231.9--8236.684i
T值:(11.47590) (-6.005028)
R值0.750314
F值:36.06036
DW值:2.493770
LM曲线,方程设定为:Y=a+bM/P+ci,数据选取为1990-2003年的数据,回归方程为:Y=85921.36--7554.322i+1.887918M/P
T值 (7.384292) (-7.176627) (3.660846)
R值:0.855320
F值:32.51499
D-W值:1.508176
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变量的显着性、方程的显着性都能通过检验,DW值基本可以通过检验。
通过这个计量模型回归出的结果,来推断我国IS-LM曲线的形状,结论比较意外。首先,两个方程中I的系数值都较大,反应在曲线上,是平坦的IS和LM曲线。其次,LM曲线中利率I的斜率也为负值,表明我国的IS和LM 曲线都是两条向上倾斜的,平坦的曲线。这一结果与我国的经济现实的定性分析不相符。笔者分析原因,一是模型的设计较为简单,回归的结果离经济实貌有一定距离,二是我国的利率没有市场化,模型中的利率其实是作为一个政策变量在发挥作用,不能反映经济现实。

三、从IS-LM模型分析“双稳健”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早在在2003年,我国宏观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在《2003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中,就提出了“双稳健”的主张,在2004年并未实践。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4)。笔者个人认为,“稳健”相对于“积极”而言,应该说稳是中性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
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的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
“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的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⑦ 最新西方经济学中“以上三部门为例,简述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

1.三部门IS方程表达式

根据三部门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供参考。

⑧ 在二部门条件下,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那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摘要 您好 影响IS曲线的有投资、政府购买、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等。影响LM曲线的是货币供给量。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⑨ 你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IS曲线和LM曲线变得更平缓还是更陡

金融危机后,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即L<M,LM曲线的斜率变大,就是曲线变得陡峭。利率增加,储蓄就随之增加,投资较少,即储蓄大于投资IS曲线变得平缓了。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抛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降低利率,鼓励投资

⑩ 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IS曲线的斜率受到β、d和税率t的影响。
1.β越大,乘数作用越大,IS曲线越平缓;否则,越陡峭。
2.d越大,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否则,越陡峭。
3.对税收乘数t的分析类似于β,但二者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方向相反:t越小,乘数作用越大,IS曲线越平缓,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会导致国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变动;反之,t越大,乘数作用越小,IS曲线越陡峭。
4.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β和边际税率t是相对稳定的,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d是影响IS曲线的主要原因。 IS曲线斜率的变化:税收

拓展资料
IS曲线
IS曲线是所有满足产品市场上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从而减少总支出,最终导致均衡的收入水平下降,所以IS曲线是下斜的。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相对于利率的敏感性和乘数的大小,投资对利率越富有弹性,IS曲线越平坦;乘数越大,则IS曲线也越平坦。IS曲线的移动是由自发性支出的变动引起的,自发性支出的增加会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而自发性支出的下降会引起IS曲线向左移动。凡是在Is曲线右上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供给,而在Is曲线左下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需求,只有在IS曲线上的点才满足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要求。

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