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徒步怎样洗衣服
扩展阅读
ps怎样将白底照换成红底 2025-09-27 02:44:10
嘴唇有黑点是什么原因 2025-09-27 00:05:38

徒步怎样洗衣服

发布时间: 2022-09-08 04:41:00

⑴ 我们徒步时对衣服、鞋的要求是什么

1.野外运动鞋的标准

一是不能太“合脚”。就是说,应至少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一号。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如果你的鞋穿上时感觉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些挤脚了。

二是要防寒保暖。如果是冬季出行,则防寒保暖很关键,在这方面皮面运动鞋无论是防寒还是防水的功能都优于尼龙制材的运动鞋,因此应作为冬季户外活动的首选。此外还要防水透气性。

三是不宜穿新鞋。野外活动最好不要穿新鞋,以防脚与鞋之间不容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四是准备一双好的登山鞋。可参考“高山跋涉”一节里的介绍。

防雨防湿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如果长时间的穿越,防水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防水准备不充分,就会影响整个户外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没有干燥衣物可换,相机、电池、食物等物品被打湿破坏。因此,在出行前要对活动地区的气候做些了解,并做好应对工作。应对工作包括:

一是帐篷应选用三季或四季帐。专用高山帐不能用,专业高山帐的防风保暖性更好,但是防水性并不见长

二是防水登山鞋有条件就准备好些的。

三是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准备好防水冲锋衣裤,但雨具还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要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五是在向背包内填装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这样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类。

2.怎样选用雨具

在野外行走,难免会出汗,如果雨具不通风,热气笼罩身体,又会流出更多的汗水,这样虽不被雨打湿,身体也湿透了。最好的雨具是能挡雨又通风的,户外雨具一般包括:

一是斗篷式雨衣。虽盖住背带、身体,但经不起风吹。

二是雨伞。无风时撑伞最有挡雨的效果,有风时却很难防备雨水不打温被子和鞋。

三是普通雨衣。既不会被雨淋湿又通风。不过,穿一件雨衣,得脱下一件衣服。注意,衣服用塑料袋装好,放在行囊里,出汗时可换穿。

保暖

既然是在夏季,沙漠、山区等许多地区昼夜的温差也比较大;穿越海拔上升大,也会出现几个小时就有较大温差,一般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垂直1000米。这样,保暖就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保暖问题不可忽视。

因此,对所到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要做好充分估计,并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最好选用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备用电池在寒冷地区注意保温,可放在怀里中,一旦冻了就无法使用。如果你去高寒地区活动,则需要准备更专业的装备才行。

3.野外怎样准备衣物

一双内外袜、营地用靴、内衣裤、外裤、毛线衣或外套;帽子、手套与雨衣,这些可适用于任何气温的环境,多余的衣物是应付不可预知的露宿。

备用衣物的携带种类与量并无定论,一般夏天的山区活动最好带一件套头毛衣,而备用袜子可以替代湿袜子――当你不小心踩到烂泥或水窟里时。

山地攀登过程中,人们会大量流汗,备用内衣是必须的,而且不会太重;穿着长袖领的衣服或有拉链的翻折式高领衣物可以保护颈部与头部;如果穿着毛线衣加顶厚帽也可以,再加一双厚袜,一双手套。冬季最好带一块椅垫避免热能消散。

营养补充

在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中,人们体力消耗大、排汗多、容易出现盐分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体力和健康,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所以,及时补充非常必要。

建议携带牛肉干、巧克力、葡萄糖粉、花生米等高热量和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携带维生素合成药片,每日一颗;每天要补充盐分,吃些含盐食品,如:榨菜等;果珍冲剂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平时在水壶中放一些,随时补充。

4.行走中的饮水问题

徒步行走时,需要带上足够的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途中如果遇到溪流、湖塘、沟河,也可以酌情补给,但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具体方法可参考第六章“野外取水”中的“水质净化”一节。也可以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

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5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分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ml/15分钟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

途中落单

一旦在野外掉了队,找不到同伴,首先要镇定。静下之后,回忆来时的路,看看有没有办法回到熟悉的路径上。不要离开随身的背包,如果是为了方便,放下背包,也要有把握回到背包处,这是原则;或是以背包为中心,以同心圆方式去寻找正确的路径。

也可以拿出地图对方位,判断自己可能应在的位置,对照附近地形、地物,以了解所在的位置。不要自作主张,乱闯开路。可取出身上的救援器具,如哨子、或大声呼喊同伴,静听有无响应。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路径,或无法联络上同伴,就要有独自过夜的最坏打算了。可以在附近明显处留下记号,以利搜寻人员发现,并找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准备过夜。如果是冬季上山,保温将是最重要的。保温的基本原则:保持身体干爽,利用保暖物保温,补充食物热源,避免无谓的耗损体力。

⑵ 徽杭古道徒步旅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你好,最主要的就是 吃住穿行了 ,徒步装备

准备:

雨具:下雨天能挡雨,晴天能遮阳,因此雨具是必备的,较为结实的一次性雨披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尤其是对业余驴友来说,可以保护背包、相机等一切不防水的物品。PS:还可保暖。(带了,没下雨)

登山杖:别看徽杭古道是初级驴友的选择,但是三条腿走路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徽杭古道沿途的青石板路比较多,但是不少泥泞的土路和山崖边的小路(遇到沙土容易打滑),若是没有登山杖,还是比较怕的。PS:登山杖在古道路口可买、可捡(其他驴友在出口处留下的)。(捡了,还是有用处的)

吃:自己带点干粮,主要是可以补充体力的巧克力、牛肉干、饼干等,如果愿意增加负重,爱带什么就带什么,夏天注意别馊掉就可以(O(∩_∩)O),水是一定要带的。(带了好多吃的,还是有点用处的,毕竟山里不是饿了就有的吃的)

穿:爬山总是要出汗的,如果是二天行程,最好带上换洗衣服和厚外套,盛夏不清楚,3月的山里夜晚仅有3、4度,赶上暴雨,晚上睡得都被冻醒了,而且衣服最好以运动为主,鞋子最好防滑。(换洗衣服带不带看个人了,不过外套是必须的,山里还是有点冷的)

住:这个相对简单,古道中途的逍遥人家已经比较商业化,接待200多位游客没有问题,可以提早预订房间,分带卫生间和不带卫生间两种,因为房间有限,我们订的带卫生间的一间60元/人,另外不带卫生间的一间,50元/人,不过洗手间都可以公用啦,有热水,还包晚餐和早餐,晚餐根据人数一荤多素,早餐有粥、白煮蛋、小菜等,他们家的红烧肉和土鸡煲味道不错。(荤菜只有红烧肉,土鸡煲是另加的,60元一份,不过味道不错,其他全是素菜,而且味道偏淡,以至于我们怀疑是不是现在盐价真涨的很离谱?!此外,还需要提前至少一个礼拜订房,否则很有可能是没有房间的,并且要特别强调带卫生间的,另洗漱用品自带,毛巾山上6块钱一条,床上配有电热毯)

补充事项:

1、本攻略时间比较宽裕,徒步+拍照+休息+玩闹时间,哦,还有睡觉时间。

2、进入古道直到江南第一关,移动、联通无信号,见鬼的是电信有信号,请注意。(事实果然如此)

3、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以保证安全。

4、沿途严禁丢不可降解的垃圾。

5、行程总计花费213大洋每人,包括来回车费、住宿、门票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帮助!

祝您旅途愉快!

⑶ 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装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徒步旅行用品大全

一.足够的money (以预算的130%——150%为佳)

二.装备:
1.包,一个背包(带防水罩),一个腰包。背包用来放置备用衣物及其他物品。腰包放贵重物品和常用物品。腰包置于身前。 钱包两个(一个只放足够一天开销的钱,在人前随时取用;其他放在另一钱包里,一般不在人前取出)
2.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可打折)
3.徒步鞋(防水透气型),遮阳帽,t恤,速干衬衣,薄外套,速干裤或牛仔裤;
如果是秋冬出行则需要带保暖内衣,毛衣,冲锋衣(带抓绒或羽绒的),冲锋裤(带抓绒或羽绒的),手套(带抓绒和防水层的),围巾,抓绒帽
4.帐篷,睡袋,防滑垫,防潮垫,充气睡枕
6.小型炉具和厨具,军用铲,军用水壶(可分开当锅用的那种),保暖水杯,汤勺
7.照相机(备用电池;清洁用品,如:软毛刷,球状吹球,镜纸等),足够的胶卷,望远镜,防紫外线墨镜,头灯

三.日用品
1.挂式漱洗包,收缩式漱口杯,速干毛巾,洗发水(小锡袋试用装),咖喱水,沐浴露,洗手液,肥皂,洗面奶,防晒霜,牙刷,牙膏(体积小的),梳子,唇膏(防晒型的),润肤露,卫生纸(独立小包的,卷纸/抽纸的),消毒的湿纸巾
2. 换洗衣服,袜子,头巾(可做围脖),拖鞋,凉鞋,针线包,指甲刀,驱蚊水(如:花露水等)
3. 备用塑料袋若干,垃圾袋,密结袋,橡皮筋
4.绳子(可捆包也可晾衣或救生用),浴巾(可铺床用),大塑料布(可当雨衣;累了可坐困了可躺), 雨衣或雨伞
5.防风火机(飞机上不能带),防水火柴,蜡烛,手电筒(备用电池),多用刀,剪刀

四.文具
1.笔记本,电话本,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手机充电器,手机备用电池,电吹风(不仅为吹头发,还可在雨天/淌水后用来弄干衣物/鞋袜)
2.指南针,地图,哨子,荧光棒,激光棒(救生用),信封,信纸,固体浆糊棒,白色的便签纸
3.封口胶(宽的那种),双面胶,别针(大小不同规格的)

五.食品
足够的食品:巧克力,牛肉干,小袋装奶粉,方便面,袋装肉食,榨菜,盐,干果,水果(干果,如:葡萄干;水果,如:苹果),水果糖或棉花糖,矿泉水,小型塑料盒(装散装的的食品既方便又卫生)

六.药品:
药箱/包,21金维它,感冒药,胃肠药,高原反映药(红景天口服液),散利痛,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花油,红花油),晕车药,纱布,棉签,胶带,驱虫药(风油精,息斯敏),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止血贴,氨水(被昆虫叮咬或蛰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涂抹氨水;被蜜蜂蛰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其他:
1. 小礼物,带上小礼物容易受欢迎
2.去到当地,可先买一张20—30元的ip卡(如:201卡等),打长途会很便宜。
3.驴友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旅行季节/路线来准备装备,不一定把以上所有用品都带上。

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⑷ 长途徒步旅行需要准备些什么该注意那些因素

至少足够半天的饮水、一顿饭、地图、防雨服装、舒适合脚的徒步鞋(抓地性能好、排汗透气、防水、保护脚踝)、快速排汗的袜子和内衣、遮阳帽、太阳镜、合适的背包。
如果可能露营,还要准备睡袋、帐篷、防潮垫等。
要是野炊的话,准备炉子、锅、餐具等。
要是走夜路的话,准备照明用具。
主要也就是上面这些了。

其它的就和一般旅行是一样的,换洗衣服、洗漱用品、个人用品、相机、笔记本电脑、人民币、手机、充电器(要是电器多的话,再带一个接线板)等等。

⑸ 要是徒步 洗澡洗衣服问题怎么解决

有地方才洗啊!

⑹ 大家徒步时候怎么洗衣服

路上 基本没那么讲究的 多带些内衣就好了 还有那个一次性的NN.....
还有最好穿速干衣裤 选颜色深些的 耐脏 且洗了干的也快

⑺ 徒步旅行所需装备

我也是户外爱好者,喜欢徒步、登山、溯溪,给你列个简单的表,你自己参考下:

背包(65+10差不多),帐篷(要带雪裙),自充气垫,睡袋(按季节,分抓绒和羽绒的),水壶(不怕摔的),速干毛巾,徒步鞋,护目镜(长时间看地面对眼睛不好,树林里护目镜还可以保护眼睛,防止刮伤),夏天要穿速干衣、速干裤,冬天要穿冲锋衣、冲锋裤,头巾很实用,擦干、保暖均可,相机(记录风景),刀(不用太重,便携实用就好),小药包(创可贴、夏天要有防中暑药、过敏药、纱布、止泻药),打火机,食品(不要过多),以上就是短途徒步的基本用品了,如果走远途的,就得多带点了,徒步分为轻装要重装,就是露营和不露营的,不露营的就是当天往返,除了衣服和简单的药品、食物基本就没了,出去东西一定要尽量少,每一样东西出去都是你的负担!

以上是自己打字的,自己的体验。

下面是复制来的资料:
1.包,一个背包(带防水罩),一个腰包。背包用来放置备用衣物及其他物品。腰包放贵重物品和常用物品。腰包置于身前。 钱包两个(一个只放足够一天开销的钱,在人前随时取用;其他放在另一钱包里,一般不在人前取出)
2.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可打折)
3.徒步鞋(防水透气型),遮阳帽,t恤,速干衬衣,薄外套,速干裤或牛仔裤;
如果是秋冬出行则需要带保暖内衣,毛衣,冲锋衣(带抓绒或羽绒的),冲锋裤(带抓绒或羽绒的),手套(带抓绒和防水层的),围巾,抓绒帽
4.帐篷,睡袋,防滑垫,防潮垫,充气睡枕
6.小型炉具和厨具,军用铲,军用水壶(可分开当锅用的那种),保暖水杯,汤勺
7.照相机(备用电池;清洁用品,如:软毛刷,球状吹球,镜纸等),足够的胶卷,望远镜,防紫外线墨镜,头灯

三.日用品
1.挂式漱洗包,收缩式漱口杯,速干毛巾,洗发水(小锡袋试用装),咖喱水,沐浴露,洗手液,肥皂,洗面奶,防晒霜,牙刷,牙膏(体积小的),梳子,唇膏(防晒型的),润肤露,卫生纸(独立小包的,卷纸/抽纸的),消毒的湿纸巾
2. 换洗衣服,袜子,头巾(可做围脖),拖鞋,凉鞋,针线包,指甲刀,驱蚊水(如:花露水等)
3. 备用塑料袋若干,垃圾袋,密结袋,橡皮筋
4.绳子(可捆包也可晾衣或救生用),浴巾(可铺床用),大塑料布(可当雨衣;累了可坐困了可躺), 雨衣或雨伞
5.防风火机(飞机上不能带),防水火柴,蜡烛,手电筒(备用电池),多用刀,剪刀

四.文具
1.笔记本,电话本,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手机充电器,手机备用电池,电吹风(不仅为吹头发,还可在雨天/淌水后用来弄干衣物/鞋袜)
2.指南针,地图,哨子,荧光棒,激光棒(救生用),信封,信纸,固体浆糊棒,白色的便签纸
3.封口胶(宽的那种),双面胶,别针(大小不同规格的)

五.食品
足够的食品:巧克力,牛肉干,小袋装奶粉,方便面,袋装肉食,榨菜,盐,干果,水果(干果,如:葡萄干;水果,如:苹果),水果糖或棉花糖,矿泉水,小型塑料盒(装散装的的食品既方便又卫生)

六.药品:
药箱/包,21金维它,感冒药,胃肠药,高原反映药(红景天口服液),散利痛,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花油,红花油),晕车药,纱布,棉签,胶带,驱虫药(风油精,息斯敏),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止血贴,氨水(被昆虫叮咬或蛰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涂抹氨水;被蜜蜂蛰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其他:
1. 小礼物,带上小礼物容易受欢迎
2.去到当地,可先买一张20—30元的ip卡(如:201卡等),打长途会很便宜。
3.驴友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旅行季节/路线来准备装备,不一定把以上所有用品都带上。

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⑻ 徒步西藏

徒步的经典线路很多,我想你说的很可能是徒步穿越,但经典徒步穿越路线一般最长也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如果你没有尝试过,请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你是否具备了足够的体能和心理要求。
比如楼上有人说西藏的墨脱线,徒步穿越墨脱沿途要经历高海拔山区、若干蚂蝗区等等,我有朋友穿越过墨脱,走到第三天真是累的不行了,又有防不胜防的蚂蝗,心理趋于崩溃,这是相当危险的。再比如我当年徒步穿越勃隆克沙漠的时候,阳光暴晒,走多少个小时视野里全是黄色的沙漠,人会感到绝望。。。。

第二,你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装备?
简单的,比如一双合适的徒步鞋、背包帐篷和睡袋、GPS或者指南针、炉灶和气罐、合适的补水容器(如徒步水袋)等等。徒步的速度相对较慢,比如经典徒步线:暴走墨脱、虎跳峡穿越、勃隆克沙漠穿越等等,都需要2-5天的时间,没有上述装备,根本无法完成。

第三,你是否找到和合适的同伴?
个人徒步危险系数极大,一个同样具备经验与能力的同伴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你还要找到补给团队。比如锡林郭勒穿越,时间起码在5天以上,很多时候需要有食物与水源的补给车。

第四,你是否具备了起码的户外生存常识?
比如如何野外辨别方向?如何野外取水?如何选择合适的扎营地点?中暑或者蚊虫叮咬后的紧急自救技能等等,这些将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

如果这些你都没有做好准备,请慎之又慎!
下面为你链接了部分徒步的知识,楼上若干人说的绿野确实很不错,你去看看吧,多看人家的攻略,会对你大有帮助。另外,西藏的徒步线并不多,因为地广人稀,很难找到合适的食物水源补给,不建议以西藏为徒步的开始。

====================================================================
以下为我从网上为你找的资料:

徒步旅行用品大全

一.足够的money (以预算的130%——150%为佳)

二.装备:
1.包,一个背包(带防水罩),一个腰包。背包用来放置备用衣物及其他物品。腰包放贵重物品和常用物品。腰包置于身前。 钱包两个(一个只放足够一天开销的钱,在人前随时取用;其他放在另一钱包里,一般不在人前取出)
2.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可打折)
3.徒步鞋(防水透气型),遮阳帽,t恤,速干衬衣,薄外套,速干裤或牛仔裤;
如果是秋冬出行则需要带保暖内衣,毛衣,冲锋衣(带抓绒或羽绒的),冲锋裤(带抓绒或羽绒的),手套(带抓绒和防水层的),围巾,抓绒帽
4.帐篷,睡袋,防滑垫,防潮垫,充气睡枕
6.小型炉具和厨具,军用铲,军用水壶(可分开当锅用的那种),保暖水杯,汤勺
7.照相机(备用电池;清洁用品,如:软毛刷,球状吹球,镜纸等),足够的胶卷,望远镜,防紫外线墨镜,头灯

三.日用品
1.挂式漱洗包,收缩式漱口杯,速干毛巾,洗发水(小锡袋试用装),咖喱水,沐浴露,洗手液,肥皂,洗面奶,防晒霜,牙刷,牙膏(体积小的),梳子,唇膏(防晒型的),润肤露,卫生纸(独立小包的,卷纸/抽纸的),消毒的湿纸巾
2. 换洗衣服,袜子,头巾(可做围脖),拖鞋,凉鞋,针线包,指甲刀,驱蚊水(如:花露水等)
3. 备用塑料袋若干,垃圾袋,密结袋,橡皮筋
4.绳子(可捆包也可晾衣或救生用),浴巾(可铺床用),大塑料布(可当雨衣;累了可坐困了可躺), 雨衣或雨伞
5.防风火机(飞机上不能带),防水火柴,蜡烛,手电筒(备用电池),多用刀,剪刀

四.文具
1.笔记本,电话本,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手机充电器,手机备用电池,电吹风(不仅为吹头发,还可在雨天/淌水后用来弄干衣物/鞋袜)
2.指南针,地图,哨子,荧光棒,激光棒(救生用),信封,信纸,固体浆糊棒,白色的便签纸
3.封口胶(宽的那种),双面胶,别针(大小不同规格的)

五.食品
足够的食品:巧克力,牛肉干,小袋装奶粉,方便面,袋装肉食,榨菜,盐,干果,水果(干果,如:葡萄干;水果,如:苹果),水果糖或棉花糖,矿泉水,小型塑料盒(装散装的的食品既方便又卫生)

六.药品:
药箱/包,21金维它,感冒药,胃肠药,高原反映药(红景天口服液),散利痛,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花油,红花油),晕车药,纱布,棉签,胶带,驱虫药(风油精,息斯敏),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止血贴,氨水(被昆虫叮咬或蛰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涂抹氨水;被蜜蜂蛰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其他:
1. 小礼物,带上小礼物容易受欢迎
2.去到当地,可先买一张20—30元的ip卡(如:201卡等),打长途会很便宜。
3.驴友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旅行季节/路线来准备装备,不一定把以上所有用品都带上。

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徒步的技巧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体能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去获得,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去获得。
徒步穿越的基本原理及要领
徒步行走的基本原理及要领: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行走中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时,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等,暂停队员与前进队员就不会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暂停队员靠右边停留,前进队员从左边跨过,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也是按我右他左,礼貌相让通过,暂停人员与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在行走中,要养成个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消耗自己的体能。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下坡时重心放在后脚掌,同时降低重心,身体稍微下垂,无论上坡下坡,对于坡度较大的坡迹,应走“之”字形,尽量避免直线上下,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走法,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经常有队员因为拉的是枯萎腐烂树枝、藤条,跌倒受伤,导致意外。
行走中的休息原则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走百公里时我与印第安人、井中月等六人结小队行走,就是采取主动、积极的休息原则,定量按时放松,全部都完成了徒步百公里路程。
徒步行走时,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一般情况下最好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五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份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尿液呈深黄色,微感口渴,脉搏速度正常为轻微脱水症状,尿液呈暗黄色,口内黏膜干燥,口渴,脉搏速度加快但弱为中度脱水症状,重度脱水症状为无尿液,脸色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口渴昏睡,脉搏快而无力很弱。

⑼ 户外徒步旅行的注意事项

户外徒步旅行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户外运动由于其亲近自然而又充满挑战性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一项新兴的休闲方式。然而,在户外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起起触目惊心的生命惨剧也使其安全问题现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怎样才能安全“驴行”?户外运动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于驴友们的探险,一个必须重申的常识是:安全第一,探险第二。

户外徒步的注意事项

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不了解、对目的地状况的错误估计、突发性天气变化以及专业知识的匮乏等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为您总结出6大注意事项,帮助您更理性安全地进行户外活动,提升这一勇敢者行为的安全系数。

1身体是否健康强壮

由于徒步旅行与一般的城市旅游的观光赏景不同,其旅行过程多为一些高强度高密度的户外活动。所以在准备徒步旅行之前,一定要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良好的掌控。首先,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次,要习惯于长时间进行运动。最后,以下几类人群最好谨慎选择徒步旅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高原反应极为严重的人群;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人群。

2带足常用药品,掌握徒步旅游相关知识

由于户外旅游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所以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如何正确处理被蜱虫叮咬的'伤口;如何缓解高原反应;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在不能自身带水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干净水源;扎营地如何选择更加安全等。

3注意天气,了解目的地情况

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具有一些普遍适用的户外知识,对旅行目的地的了解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在出发前最好提前准备相关目的地知识,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天气状况。熟悉探险地的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徒步线路,规避危险路段。一般而言,一天中最好的出行时间是一早出发,傍晚归来。因为夜间遇险概率增加,一旦被困,搜救的难度也较大。

4提前准备好户外装备

与一般的旅行不同,户外旅游的衣服与装备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般来讲户外服装需要防水、防晒、防风。而除了日常的外套、裤子以外,户外服装还需要准备护目镜、水袋、防雪套、防晒脖套等专业配件。不同的目的地需要配备不同的帐篷、睡袋、背包等。例如,在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转山,若没有选择合适的防水鞋就很有可能造成脚部冻伤,从而影响整个行程。

5户外领队资质关乎旅游安全

当前,通过网络召集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野营、登山、探险等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然后通过AA制的方式成行。很多“驴行”都是由“驴友”自发组织,随意性较大,专业化水平也较低。有些户外活动的领队仅仅是个组织者,真正持有“户外领队证”的人并不多。

户外运动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体育项目,必须有规范的管理。选择队友的时候,要考虑对方是否有徒步经验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等。同时,建议大家在一些人烟较为稀少的危险路段要聘请一名当地的向导,来确保旅行的安全。

6安全守则:有准备、勿逞强

对于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登山、攀岩、野外生存训练这类户外运动具有其他活动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前提是必须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要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寻求刺激或者逞强。户外运动时更不应该有攀比心理,应该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的地。在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有突发状况,也要量力而行,感觉到有危险,及时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