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宝石的颜色怎样涂
扩展阅读
ps怎样将白底照换成红底 2025-09-27 02:44:10
嘴唇有黑点是什么原因 2025-09-27 00:05:38

宝石的颜色怎样涂

发布时间: 2022-09-08 09:41:24

① 宝石蓝颜色墙面漆怎么样调

摘要 一般都是蓝色加银色 或者蓝色加白色 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售卖宝石蓝色漆料建议直接购买宝石蓝色的漆料

② 400分 求玉器染色方法

全部的秘密不能说,这里只说染红色。

1、着色工艺

将要着色的玉石材装入密闭容器内脱气处理后,向容器内注入预先配好的所要着色色相的着色液。静置2-3小时后,取出石材进行洗涤干燥。再将石材加热300-400度,恒温1-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用石腊(硅酮类处理剂)处理石材表面。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改变着色液中二价铁和三价铁的含量及工艺控制条件等因素,对色调加以调节,使灰白色或浅色玉石着色或红色、褐色、黄色、褐红色、黄褐色等色彩。色彩的着色深度可达5MM以上。

2、着色液及其配制

以二价铁盐、三价盐及铝盐为着色物质,且以二价铁盐为主。二价铁盐可以是硝酸亚铁、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氯化亚铁等;三价铁盐可以是硝酸铁、氯化铁等;铝盐可以是硝酸铝、氯化铝等。溶剂为水或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以醇类为宜。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以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醇醚为宜。

着色液中二价铁的含量在0.6%-6.5%范围内为宜,三价铁的含量在0.01%-0.20%范围内为宜。

配制过程:将二价铁盐、三价铁盐、铝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另处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由此构成渗透性强的玉石着色液。

③ 宝石颜色的表征方法

一、宝石颜色的表征方法

表征颜色的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分别为:色相、明度、彩度。

1.色调Hue(也称色相)

色调是颜色的主要标志量,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参数,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其他的一些混合色均是由色调的不同而加以区分之。色调的划分并非绝对,常见6色、8色、20色、100色,但无论数目多少,其划分方法仅有一种,即把各色调按太阳光谱中的波长顺序进行排列,构成一个色谱带(见图1-4-4)。彩色宝石的色调取决于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

图1-4-4 GIA 31色相环图

色调的混合规律 由单色调组成的宝石,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绝大多数宝石的颜色均是由多种不同波长的色调相互组合而形成的混合色。色调混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以下仅讨论与宝石色调有关的加色和减色混合。

加色混合 即色光三原色(R、G、B)按不同比例混合,以获得更多的色调。加色混合效果是借助人的视觉器官来协调完成,因而它是一种视觉混合。加色混合的作用是提高宝石的色调和明度,但其饱和度不变。三原色按一定比例可混合为白色(见图1-4-5)。为标准化起见,国际照明委员会CIE(CIE是法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l’Eclairage的缩写词)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通常取光通量为1光瓦的红基色光为基准,于是要配出白光,就需要4.5907光瓦的绿光和0.0601光瓦的蓝光,而白光的光通量则为:φv=1+4.5907+0.0601=5.6508光瓦。

减色混合 指颜料三原色Y、M、C按不同比例的混合,混合后的色调成分越多,其黑浊度越大。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则为黑色(见图1-4-6)。由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组成最常见的12色相环(见图1-4-7)。

图1-4-5 色光三原色(R、G、B)

图1-4-6 颜料三原色(R、G、B)

图1-4-7 12色相环

2.明度Value

明度指光对宝石的透、反射程度,对光源来讲,即相当于它的亮度。明度是人眼对宝石表面的明暗感觉,一般而言,宝石的光反射率越高,明度越高。

3.饱和度Saturation(也称彩度)

指宝石颜色的纯洁程度,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的饱和度为最高,当光谱色加入白光成分时,饱和度则降低,纯白色的饱和度等于零。饱和度通常用Pe表示。色调、明度、饱和度三者间的关系见图1-4-8。

图1-4-8 色相—明度—彩度三者的关系

二、宝石颜色的测量

宝石颜色的定量或度量十分复杂,它涉及到观察者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照明和观察条件等问题。定量表征颜色的体系称为表色系。

颜色定量测量常用的系统有CIE色度学系统和孟塞尔颜色系统。一般来说,两个系统测量的对象有所不同: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学系统侧重于对色光的测量,孟氏系统则测量物体的表面色。色度学系统主要用色度坐标来描述光谱色以及光谱混合色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现代色度学系统采用CIE所规定的一套颜色测量原理、数据和方法,即CIE标准色度学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表面色的一种方法(表色体系)。它可以把表面色的三种基本特性色调、色相、饱和度用三维坐标形式全部表征出来。

1.1931CIE-XYZ表色系

如果色光是单一波长的光,那么匹配所得到的数量就是这个单色光的刺激值。如果波长遍及可见光范围,则得到刺激值按波长的变化,这个变化称为光谱三刺激值。CIE-RGB光谱三刺激值是317位正常视觉者,用CIE规定的红、绿、蓝三原色光,对等能光谱色从380nm到780nm所进行的专门性颜色混合匹配实验得到的。匹配光谱每一波长为等能光谱色所对应的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称为CIE-RGB光谱三刺激值,记为r(λ)、g(λ)、(bλ)。因此,匹配某波长λ的等能光谱色C(λ)的颜色方程为

C(λ)=r(λ)(R)+g(λ()G)+b(λ)(B)

在颜色匹配实验中所得到的R、G、B的量值称为颜色三刺激值。在XYZ标准色度系中,光源、颜色、宝石的透射及反射颜色等自然界所能观察到的任何颜色均能由X、Y、Z这三个参数来表征,表示匹配某种颜色时所用的三原色的数量,即三刺激值。由于三刺激值X、Y、Z是三种独立的数值,即:

系统宝石学(第2版)

上式中:x、y、z为XYZ制的色度坐标,且三个色度坐标中有一个是不独立的,因而可以用x,y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各种色度,这种平面图形就是CIE色度图。

任何一个颜色(物体色或光源色),都能用独立的线性无关的三个原色适当地相加(减)混合与之匹配。实验证明:用红、绿、蓝三原色产生其他各种颜色最方便,所以这三种颜色是最优的三原色。三原色量的多少用三刺激值(X、Y、Z)表示,而其中的Y值表征物体色的明亮程度。CIE标准色度学系统用三刺激值X、Y、Z和色品坐标x、y、z来定量表示每一个颜色。对于无色或微带颜色的物质可通过三刺激值计算其“白度”(用黄度指数表示)来表征其颜色状况。

图1-4-9 CIE色度图(a)和CIE色度简图(b)

确定彩色的标准坐标系统,称为CIE色度图。图1-4-9中的偏马蹄形曲线是光谱轨迹,凡是偏马蹄形曲线内部的所有坐标点(包括这条封闭曲线本身)都是物理上能够实现的颜色。E点称为“等能白”,这是一个假想的白光,而用于颜色测量中的三个由CIE规定的标准光源A、C、D则分别位于E点的周围(物体的颜色与照明光源有关)。在该色度图上:①马蹄形曲线为400~700nm可见光光谱的轨迹,从光谱红端700~540nm的绿色光谱轨迹几乎是直线,此后光谱轨迹突然转弯,颜色从绿转为蓝—绿、蓝和紫色波段压缩在光谱轨迹尾部较短的范围内;②400~700nm的直线代表了非光谱色,它们是由紫光与红光混合而得到的一系列深浅不同的紫红与品红;③本坐标系统的三个原色点中,红原色(X)的坐标为x=1,y=z=0,绿原色(Y)是y=1,x=z=0,蓝原色(Z)是z=1,x=y=0,都落在马蹄形光谱轨迹之外;④y=0的直线为无亮度线;⑤E是理论上的白光的投影点,由三原色X、Y、Z等量混合而成,其色度坐标为xE=0.333,yE=0.333,zE=0.3333,通过正点的任何直线与光谱轨迹相交两点所代表的颜色互为补色;⑥C点是CIE标准光源C的投影点,C光源的色温为6774K,代表平均日光。

根据颜色色度坐标值及色度图上的投影点可以较准确地了解颜色特点。如某宝石的颜色色度坐标值为x=0.16,y=0.55,将x、y投影于色度图中得到投影点S,过SE作直线并延长交光谱曲线于S ′点,S ′点所指示的波长为511.3nm,该波长值即是该颜色的主波长,它粗略地代表人眼对宝石颜色的感觉,说明该宝石的大致颜色为绿色。再看S点与光源坐标E点的距离,S点越接近E点,说明该色纯度(相当于彩度)越低,即颜色越不鲜艳。刺激值中的Y值大致表示了该颜色的明度。

2.按标准色样的表色系

孟塞尔表色系统是根据颜色视觉特点所制定的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已被国际上广泛采用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孟塞尔用一个三维空间的类似球体模型来表示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特性:色相、明度、彩度(见图1-4-10(a),其球体的中央轴代表无彩色白黑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白色在顶部,理想白色明度值定为10,黑色在底部,理想黑色明度值为0。如图所示,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的各个方向代表10种孟塞尔色相,分别用英文名称的字头表示:红(R)、黄(Y)、绿(G)、蓝(B)、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细分时每个色相又分成10个等级,从1~10。样品离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彩度的变化,在孟塞尔系统中称为孟塞尔彩度,中央轴的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越大。

为了便于使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光学会不断修订并出版了孟塞尔颜色图册。最新版本的孟塞尔颜色图册包括两套:一套为有光泽样品版,一套为无光泽样品版。有光泽样品版共包括1450块颜色样品,附一套由白到黑的37块中性色样品。无光泽样品版包括1150块颜色样品,附有32块中性色样品。

在孟塞尔图册中,颜色立体各色调的垂直剖面的颜色样品列入图册的同一页,全图册共40页。图1-4-10(b)是颜色立体5Y和5PB两种色调的垂直剖面。如图所示,其中央轴表示1~9明度等级,右侧是黄色色调(5Y)的颜色,在明度值为9时,黄色的彩度最大,这一颜色是5Y9/14。在孟塞尔图册中,颜色的标定办法为HV/C,其中H代表色相,V代表明度,斜线后的C代表彩度。例如某颜色的标号为10Y8/12,它的色调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为8,彩度值为12,从这些标号可知,该颜色是一较明亮的鲜艳的绿黄色。

图1-4-10 孟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a)和孟塞尔颜色立体的Y-PB垂直剖面(b)

3.Gem Dialogue系统

GemDialogue系统是珠宝界常用的立体颜色模型系统的一种。此系统借助各种颜色的塑料膜与宝石对比,来对宝石颜色三要素进行描述与评价。GemDialogue颜色手册由21张透明的颜色标尺(即色标)及3张色罩组成。它可以提供多达60000种的颜色标样。21张色标相当于21种色相,囊括了有色宝石主要的色相范围。每张色标上有10个彩度级别的颜色浓度带,分别为100,90,80,…,10,代表颜色彩度由大到小,以至近无色。色罩有透明黑/灰色、不透明黑/白色及透明褐色3种,每张色罩上也都有10种不同强度的色带,用于描述隐藏于颜色中的黑/灰色调或褐色调的强度及不透明宝石。

④ 宝石后面填什么颜色

宝石后面填什么颜色可以填:红、橙、黄、绿、蓝、紫、黑等颜色,因为宝石的颜色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白色及无色。根据颜色分布特征,人们将宝石的颜色划分为彩色宝石和其他色宝石系列

⑤ 宝蓝色用颜料要怎么调出来

宝蓝色又名宝石蓝,色彩清荧透彻,艳丽。由于它的色相酷似蓝色的宝石,因此得名。宝蓝色颜色蓝得发紫。

在绘画中是这样调制蓝宝石的颜色的:

用酞菁蓝颜料加入适量的群青颜料,宝蓝色就调出来了。用上述两种颜料调出来的宝蓝色,其鲜艳度不比原装的宝蓝色颜料差。

宝蓝色是蓝色的一种,纯净蓝宝石的颜色,鲜亮的蓝色,又称宝蓝色。在色谱中算是纯蓝,色调十分纯净,带有珠光光泽,因此算珠光色系的一种,属于冷色调。

(5)宝石的颜色怎样涂扩展阅读

水墨画的宝蓝色可以这样调:

用九分之五太青蓝,加上九分之二的三青,加上九分之二的花青,还有一点胭脂,就可调出宝蓝色。

在色彩中,红黄蓝是色彩三原色,也就是说,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制出来的。如果你勉强调制,调出来的颜色(复色)纯度和色相都相差甚远。如果对纯度有要求建议购买宝蓝色颜料。

⑥ 化学处理法和物理修饰法与相关宝石

一、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就是用色料或化学药品浸泡或填充宝石的裂隙、微小孔隙或溶解掉杂色,以改变宝石的颜色。随色料和化学药品的不同,可得到3种处理品。

1.染色品

这种宝石常采用有机染料浸泡或充填,染料沿着宝石的裂纹进入内部。宝石多为具有天然孔隙的材料,如玉髓、翡翠等。若无孔隙或裂纹者可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孔隙和裂纹,如一种称为炸裂法石英的染色品,就是将天然石英加热后骤冷,使其产生微小的裂纹,再用染料浸泡,常浸成红宝石和祖母绿两种颜色。这种方法由于使用的是有机染料,颜色鲜艳,五彩缤纷,但与天然颜色差距较大,且易退色。

常见的染色品有:翡翠、石英、岫岩玉、玛瑙、红宝石、祖母绿、大理石等。

2.着色品

着色品常用无机颜料浸泡或充填,颜色也是沿着宝石的裂纹或微小孔隙进入宝石。加色的方法与染色相同,只是染色色料的溶剂为油,而着色色料的溶剂为水和醇,所以也有称着色为“水染”的。颜料一般可与宝石内部的化学元素产生部分化学反应,或被宝石吸附,因此其颜色牢固性较好,且接近天然色。

常见的着色品有:着色玛瑙(蓝、绿、黄、黑、红各种颜色)、各色大理石、绿松石、翡翠等。

3.漂白品

漂白的方法,是采用有漂白作用的化学试剂,对宝石进行漂洗。常用的漂白试剂有过氧化氢、氯气、次氯酸及亚硫酸盐等,由于阳光也可退色,也被认为是一种漂白作用。珍珠的过氧化氢-阳光漂白法,就是将那些颜色暗且带有绿色调的珍珠,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溶液的浓度是1:10,即一个体积的过氧化氢,10个体积的水,温度在40℃左右,浸泡1~2周。泡好的珍珠,经清洗后在阳光下晒干,就可以去掉杂色,增加白度,得到灰白、银白以至纯白的珍珠。

常见的漂白品有:珍珠、玉髓、珊瑚、象牙、硅化木、翡翠、虎睛石等。

二、物理修饰法

物理修饰法就是用各种材料对宝石的表面或整体进行修饰,如涂层等,按修饰材料和方式的不同,可得到3种处理品。

1.涂层品

宝石的涂层技术是将宝石的部分或全部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可以使宝石表面产生晶莹的光泽,并可掩盖瑕疵,主要是减少宝石表面的漫反射。这层薄膜有的是无色或有色石蜡、清漆,也有的是合成树脂,涂层的厚度一般为0.1微米左右。经涂层的宝石不但表面光泽好,硬度增大,价值也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除涂层外,近年来还出现一种镀膜技术,可按需要将一些成分镀到宝石上,金刚石镀膜就是一例。

应用涂层技术处理的宝石有:琥珀、光玉髓、金刚石、珍珠等。

2.注入品

注入或称充填,就是将蜡油或塑料等材料注入到宝石的裂纹、孔隙中。这种修饰法的目的有三:首先是藏破,就是把宝石的“破”(裂纹和孔隙)掩盖起来。如在红宝石和祖母绿的裂隙中加入无色石蜡、机油等可增强颜色掩盖裂隙。在高度破裂的浅色祖母绿中加入绿色色料,可形成暗绿色祖母绿,形似翡翠。其次是稳定性,通过注入和填充孔隙,使宝石增加牢固度和硬度。如松散质地的绿松石经填充后,其质地坚硬,使用耐久。第3个目的就是提高宝石的颜色鲜艳度和经济价值。如低等白色的绿松石,由于光在它的多孔表面漫反射,使其颜色很差,也不明亮,用一种带有颜色的材料(如色蜡、色塑料等)注入填充,不但可以增强其硬度,而且还可以减少光的漫反射,其颜色和硬度都有很大提高。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将无价值白垩状的欧泊,改善成纷繁变彩的成品,性能十分稳定,耐磨性比天然品还好。

应用注入填充法可改善的宝石有:钻石、祖母绿、青金石、欧泊、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绿柱石、石英等。

3.拼合石

拼合石是把几种宝石或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宝石成品。根据拼合的材料、方式或成品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夹层、衬底和附生等各种拼合石,拼合石与人工合成宝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附生石:这是在一块天然或人工合成宝石上再生长一层合成宝石,这种附生材料有薄有厚,这种方法多用于在绿柱石或石英上生长祖母绿。

夹层和衬底:这项技术开展得很早,方法也很多,但都是把几种或几层材料组合粘接在一起构成成品,这些材料有的是宝石,有的是宝石代用品,如玻璃等。常见的有二组合、三组合,夹层一般是三组合,三块材料粘接在一起。

不论是化学处理法,还是物理修饰法改善的宝石都被认为是处理宝石。在定名时应在宝石名称后面加上“处理”二字,否则被认为是欺诈行为。习惯上,只有着色玛瑙和漂白的宝石例外。各种处理宝石的新方法,新品种不断出现。但备受人们冷落,常被认为是“假货”。这与人们追求自然美,反对修饰美的心理有关。

⑦ 涂颜色的正确方法

这是很好的正确方法一般买全的话是36种
一般常用颜料:(调色盒里的顺序)
柠檬黄(冷调黄)
淡黄(暖调黄)、中黄(暖调黄)、土黄(暗调黄)
桔黄(或桔红)、朱红(暖调红)、曙红(冷调红)
深红(用来压暗红系的重色)、褚石(很常用的哦)、熟褐(脏脏的重色,不敢多用,但很好用)
玫瑰红(美丽透明的颜色,爆炸力强,干后反色,少用效果极好)、紫罗兰(美丽的冷调色)、群青(偏暖的蓝)
钴蓝(挺正的蓝)、湖蓝(冷艳的蓝)、普蓝(除黑之外最重的色,用来加重画面的重色)
淡绿(偏暖的绿)、中绿(用得较多的绿,比较正)、深绿(或橄榄绿,用来压暗绿色系)
粉绿(偏冷,画苹果的时候挺好用的)、草绿(不用说了,画草的时候得劲)、黑(很少用到,但需要备着点)
颜料简介
1.黄色柠檬黄:也称柠黄,三原色之一。黄色颜料中最明亮的一种。暖中偏冷,有绿味,较透明。和红、蓝调和成的橙与绿,色泽鲜明。中铬黄:温暖、亮堂有光感。黄中偏橙,是黄色中最暖的颜色。和蓝调成的绿浓郁深厚。黄色系统给人的感觉是温暖、响亮、亲切,象征着权威、光明、饱和、富有。土黄:黄色中较深的一种。黄中带黑,色泽温文雅静,不很透明。调和其他色时,极易谐调。也是绘画上不可缺少的常用色。桔黄:又称橙。黄中偏红,色彩温暖明亮,是红与黄调和间色。有极强的动感和亮度。桔黄与普蓝相混合,能调出沉着而有分量的绿色。给人的感觉是华丽、兴奋、温暖,象征着健康、活跃、明朗。比黄色更有甜味感。2.红色朱红:色泽鲜明、温暖,带黄味。色性和大红相似,是红色中最亮的一种。加白调成的粉红,略灰,不及玫瑰红调成的粉红那么鲜丽。朱红调和成的紫色呈灰暗,因为朱红中有黄的成分。大红:色彩艳丽,比朱红略深。在冷暖、明暗度上,是红色中处于中间的层次。曙红:又名西洋红,三原色之一。色相比大红略深,偏冷,沉着、艳丽。被白色冲淡后是极为亮丽的粉红。以曙红为主调成的肉色,暖中带冷,感觉稚嫩,适宜表现妇女、孩子的肌肤。玫瑰红:是红色系统中最冷的色。比曙红略深,透明。和湖蓝或群青相混合,调成极漂亮的紫色。和它色混合后要泛色,所以,以玫瑰红为主画成的浓色调比浅色调容易掌握。红色虽不及黄色那么明亮,但它的光辉不易消失,并带有相当的强度和力度。它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热情、兴奋、膨胀、前突,象征着吉祥、喜庆、健康、革命。3.褐色赭石:矿物颜料,是褐色类中最浅的颜色。偏红,不很透明。和群青或深蓝调和,能混成漂亮的灰紫色。调入绿色后,有“焦火”气,须谨慎使用。熟褐:俗称咖啡色,不很透明,明度比赭石深,有黑味。色彩颇为沉静。和蓝、绿调和,能得到极为沉着、苍劲的蓝、绿色调。调粉后,又是极为雅致的灰色调。是调色盒内不可缺少之色。4.绿色淡绿:绿中偏黄,色彩明亮、艳丽,是绿色调中最暖最跳跃的。纯度较强。粉绿:色彩鲜艳,偏冷,其色相是绿调中最鲜嫩的,调粉后艳而不俗。不透明。翠绿:绿中偏蓝,是浓绿中最艳丽,最鲜亮之色。色相偏冷,比深绿略浅,不宜单独使用。色彩透明。深绿:明度较暗,绿中带青,比翠绿暖。色彩沉静,不跳跃。和桔黄或褐色混合,能调出浓郁厚实的暗绿。绿色是稳重的颜色。给人以清新、生机勃勃和富于青春活力的感觉。象征着春天、希望、和平、新生。5.蓝色钴蓝:可由群青和白粉调和而成。是蓝中明度较亮之色。鲜明雅致,偏红味,易和它色调和。画蓝天或暗部常用之。湖蓝:冷中偏暖,带绿味。色彩艳丽明亮,明度和钴蓝差不多,略有透明。湖蓝和柠檬黄调和之绿,比其他蓝色调成的绿要鲜明。接近三原色中的蓝。群青:蓝中偏紫,偏暖。明度比普蓝淡,较透明。群青和土红、赭石调和,作暗部色和阴影色,浓而透明,风景画上常用及。普蓝:原名普鲁士蓝,是蓝中最深最稳定的颜色。偏黑,色相稳重沉着,用途广泛。普蓝冲粉调和的淡蓝,要比其他淡蓝沉静温和。以普蓝调和深绿,也是最沉幽深邃的绿。如果说红是积极的前进的,膨胀的,蓝则是内向的,后缩的,冷的。它是莫测高深而严肃的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沉思,冷静、开阔。象征着理智、凉爽、清静、大海。6.紫色青莲:也称紫色。色相温文典雅,冷中偏暖,使用得当极为华丽。有泛色性能,要控制使用。以群青、玫瑰红调成的紫,可以替代青莲。紫色给人的感觉是优雅、沉静、高贵。象征着庄重、神秘、温情脉脉。7.中性色黑:中性色,比白色略暖。在理论上,它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相混而成,因之它可以和其他所有的色彩相谐调,和暖色调的色彩调和效果更佳。黑色调粉后也易泛色,变深。初学者开始练习绘画色彩时,可以暂缓使用黑色。黑给人的感觉是高贵、沉默、安静、莫测高深。象征着稳定、严肃、死亡……白:中性色,色相柔和,比黑色稍冷。和它色混合,能提高色彩明度。白色渗合愈多,色彩的力度愈弱。易于和蓝、绿、青绿等冷色谐调。不透明,但和水粉白色比,遮盖力还是差。白色是纯洁无邪的体现。有很强的膨胀感,给人感觉是洁白、光亮、朴素、平静。象征着纯洁、高尚、和平、希望。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黑白两色以其一浓一淡,一阴一阳,互相交合,互相依存的极色光辉,产生出无比完美的艺术效果。如果哪个老师叫你买齐36种颜色的,这是误人子弟?!
我认为水粉刚开始颜色应该买多一点。因为你刚开始不怎么会调色,只有借助现成的色彩可,如果颜色少的话,调多会出现脏的现象。建议你还是把颜色买全一点,画到那种色彩直接用就好了。这是初学的人走的第一步,例如你画啤酒瓶直接用橄榄色为主色画就好了,如果没有这个色就麻烦了,还要调.......画水粉用量最大的几种颜色
白色.柠檬黄。普兰.大红.灰色(初学者还是买灰色,因为不好调,等水平高了后就不用买了)
用的多。常用颜料工具:
1.油画刀是用来挖颜料的(瓶子装)。
2.调色盘是用来调色的;颜料盒用来装颜料;调色盒,里边有一层海绵条,沾上水放在颜料盒里是防止颜料变干。不过这海绵条最好别弄湿,要不你的颜料就脏了,画完后喷点水就可以。
3 我个人不推荐使用调色盒,我都是用锡管装的,要多少挤多少(太奢侈了,但是这样作画方便)油画:
油画颜料可不能买齐XX种颜色(国外的有170种) 。油画颜料不是想用哪个就可以用哪个,颜料还有个化学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
最早的时候可是没有颜料卖的,靠艺术家自己制作,所以艺术家也是化学家
不可混合的颜料:
S+fe->feS
硫化物和铅铁
比如 群青和氧化铁
大红或是 朱红和白色
混合会发生化学变化
有毒的颜料:
锰镉铅系列颜料简介:(可以参考水粉)
赭石:是由铁矿石衍生而成,稳定性极好,有黄赭石和红赭石之分,是古代画家最常用的颜色,覆盖力强、易干、坚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多为人工合成的赭石,比天然赭石透明,强度高且耐久。生赭和熟赭是含有铁和锰的化合物制成的颜色,熟赭在水彩色里比较稳定,在油画色里不太稳定,尤其不要调得太稠厚。生赭的稳定性比熟赭还差一些,这两种颜色的覆盖力都不太好。生褐和熟褐:这两种颜料的色彩都偏暗,均为天然土质颜料。生褐色含有淡淡的绿色倾向,熟褐色略带红色倾向,年长日久倾向性会更强。熟褐的比重较,容易从色层里泛上来。这两种油画色干得快,与其它颜色混合干得更快,单独使用时切忌在它的色层未干透之前画其它颜色,不然画面干后易龟裂。也就是说用它做油底子时,必然干透之后才能使用,并且单独使用不能调得过于稠厚。由于它比重较轻,古典油画家往往用它进行透明画法,在煤焦油和沥青里提取的棕色类颜料,由于含有不纯的物质,稳定性不佳。若调和光油在画面上进行透明画法,可用来临摹欧洲古典作品。象牙黑:是将动物骨骼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焙烧而成的骨黑。作为油画色稳定性很好,干后不易龟裂,是最纯正的黑色颜料。它可调和任何颜料使用,是我国目前生产的黑颜料中最好的品种,单独使用时有产生裂纹的可能。只有稍微调和一点其它颜料就可以避免裂纹。煤黑:是从煤烟里生产出来的颜料。具有冷的色调,有很好的稳定性,干得较慢,可调和各种颜料使用。
油画技法探析蓝、绿色油画颜料备有什么特性
群青:最早是用天然的半宝石(玉青石)磨制而成,它具有漂亮晶莹的色泽,价格昂贵。今天使用的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群青,稳定性极强,附着力差,覆盖力一般,干得较慢,适合于透明画法。除与铜颜料(宝石翠绿)略有反应之外,可以调和其它任何颜料。紫罗兰是由群青生产的,和群青具有相同的性能。钴蓝(氧化钴):是蓝颜色中稳定性最好的,覆盖力和干燥度中等,适用于透明画法,单独使用效果最好。切忌在没有干透的色层上使用,调得过厚,容易干裂。钴紫和钴蓝的特性相同,属于同一类性质的颜料。天蓝:是与钴蓝相近似的色彩,有一定的稳定性,微带绿色,明亮、纯净而又密实。耐久,易干燥。普蓝又称巴黎蓝,是铁和氰的化合物,着色力极强。稳定、干得较快。与铅白、镉色、土红调和,会起氧化作用,久后会使画面发褐。青莲:是一种砷酸盐颜色,稳定性一般,耐光性差,易褪色。宝石翠绿:稳定性强,覆盖力弱,色彩晶莹透明,是一种比重较轻的透明色,可用于透明画法。翡翠绿也叫翠绿:色彩浓郁,是绿色中最稳定的颜色,干得较慢。中铬绿:有很好的覆盖性,干得很慢,稳定性极好,与镉黄调和有反应。钴绿:覆盖力一般,干得快,能与各种颜色调和,稳定性较好。土绿:是一种带褐色的土质颜料,较易干,有较好的覆盖力,色彩偏暖但不很鲜明,可与任何颜料调和,很稳定。粉绿:是从含铁的天然矿物中提取研制而成的,有较好的覆盖力,可与任何颜色调和,较稳定。红色油画颜料分别有什么特性朱红即朱砂,其化学成分为硫化汞,略有毒性。国产的朱砂质量稳定,属上乘颜料。油画朱红颜料干得慢,覆盖力强,单独使用较耐久,但阳光直射下会变暗。古代大师使用朱红时,表面涂一层蜡或一种透明保护色,朱红与含铜的颜色调和容易变黑,和比重较轻的颜色(如普蓝)调和会出现泛色现象。镉红是硫酸镉和镉的硒化物,可替代朱砂,能制成大红、深红、紫红等颜色。镉红色彩鲜明、浓裂,有良好的覆盖力,干燥时间长,阳光下曝晒会逐渐变暗,镉红可与镉黄调配成桔色,忌与含铜的颜色调和,除此之外可与任何颜色调和且耐久不变色。西洋红即胭脂红,是从胭脂虫中提取出的颜色,无毒,非常鲜艳漂亮,但稳定性较差,无论散射还是直射都褪色。玫瑰红过去是从植物茜草的根部提取的。现在工厂生产的玫瑰红已经是人工合成的茜素红,比较稳定,干燥时间长,单独使用不能厚涂,太稠厚色泽易变暗,调得稀薄干后容易褪色。土红属于矿物颜料,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极强的覆盖力,干后较结实。质量差的土红,干后易脆裂。所有红颜色粉比重都较轻,与比较高的颜色相调,往往容易泛色。在使用红油画色过程中,一般不能调得太稠厚或太稀薄。欧洲古代大师使用的红颜料与现在有所不同。红火山灰和红土常被画家采用,它们稳定且坚固,但色泽不够鲜艳。铁红粉(氧化铁)现在画家只用它来作底色。永固红是煤焦油色淀颜料,类似朱红,色泽鲜明,较稳定。油画技法探析铬黄、镉黄、藤黄、土黄有何不同
铬黄、镉黄、藤黄、土黄有何不同铬黄是中性的铬酸铅,是一种非常漂亮的略带暖性的颜色,无毒。按照不同的制作方法生产的铬酸铅可以从最浅的柠檬黄、浅黄、中黄、深黄直到橙色。市场销售的铬黄都注有铬色,如中铬黄。铬黄色覆盖力强、不透明且干得快,其稳定性随其颜色深浅而呈明显变化,颜色越深越耐久,浅铬黄受热或年久会变暗,所以凡·高的(向日葵》等油画作品中的铬黄色,最初远没有现在神妙,而是明亮刺目。铬黄与普蓝调和后稳定性会提高,但铬黄不能与带硫的颜色相调,调后容易变暗发黑。铬黄更不能与铅白调配。现在市场上铬黄已不多见。镉黄的化学成份是硫化镉。中黄油画色就是镉黄,其耐光性很好,能经久不变色,无毒,非常稳定,干得较慢。除中黄外,油画色中的浅黄、深黄、桔色也是镉色或硫化镉与其它颜料的混合色,这些都是很稳定的颜色。还有一种镉柠檬黄,比柠檬黄稳定性要好得多,但着色力差。在阳光直晒下会变成橙色。镉黄的覆盖力较强,几乎能和所有的颜料调和使用,对不常见的铜颜料有反应,调和后容易变黑,与铬绿调和,干后色泽也会加深。土黄属矿物质颜料,是天然的含铁化合物,可以人工合成。国产的有金土黄、土黄二种。国外生产的还有浅土黄和深土黄,是黄颜色中稳定性最好的,有很强的着色力和覆盖性,干后色层坚实,可以和任何颜料混合使用。铬黄、镉黄、藤黄的稳定性都不够好,国产的永固黄较稳定,可替代其它浅黄色使用。此外,钴黄是一种鲜艳的透明色,较稳定,但制造困难,且不易与群青相调,国内不生产调色:
三原色: 红 黄 青
间色: 橙(红加黄) 绿(黄加青) 紫(青加红)注意,就算是电脑中的LAB色域也不能表现世界上所有颜色,有的颜色是无法或是很难调
金色和银色等一些金属色怎么调,只能买现成的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
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
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
绿色(等量混合)中绿
蓝绿(蓝多黄少)深绿
蓝+红=红紫(红多蓝少)
紫色(等量混合)
蓝紫(蓝多红少) 原色适当相混: 二间色适当相混:
红灰色:红多,黄、蓝少 黄灰:橙加黄
黄灰色:黄多,红、蓝少 蓝灰:绿加紫
蓝灰色:蓝多,红、黄少 红灰:橙加紫
少红+少黄+多白=肉色熟 褐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 红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 红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 红 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 石 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粉 蓝 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 绿 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 蓝 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 灰 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粉 绿 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 绿 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墨 绿 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粉 紫 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啡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 黄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⑧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Corunm

红宝石、蓝宝石与钻石、祖母绿、金绿宝石一样,是最名贵的宝石品种之一。红、蓝宝石是宝石级的刚玉。刚玉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是具有三方对称的矿物晶体。

刚玉的英文为corunm,源自印度语kurand或kuruvinda,是矿物名称,当年指颜色不纯的刚玉;也有人认为来自泰米尔语kurunm和梵文kuruvinda,意为红宝石。

红宝石的英文ruby,源自拉丁语ruber,意为“红色”,我国古代曾译为“剌子”等。在梵语中,红宝石还有许多溢美的名字,如ratnaraj(宝石之王)、ratnanayaka(宝石之冠)等,说明当时印度民族对它十分珍爱。蓝宝石的英文为sapphire,来自拉丁化的希腊词sapphires,是蓝色的意思。中国古代也称蓝宝石为“瑟瑟”或“萨弗耶”,后者是英文的音译。

中文的红、蓝宝石名称是根据其颜色得来的。我国元代陶宗仪着的《辍耕录》中有红雅姑、青雅姑、黄雅姑、白雅姑之说,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红、蓝、黄、白色刚玉宝石。雅姑是阿拉伯语宝石的音译。此外,我国古代文献中,还有“光珠”、“映红”、“映青”等词,指红色或蓝色的宝石,其中就包含刚玉质的红、蓝宝石。

红、蓝宝石质地坚硬,其硬度仅次于钻石。红宝石颜色鲜红、美艳,为红色宝石之冠,亦为有色宝石之首。蓝宝石颜色湛蓝,或如雨后天空一样清新辽阔,或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邃,也堪称蓝色宝石之王。因此红、蓝宝石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饰品的历史很悠久。我国清朝官员的“顶戴”中,亲王至一品官用红宝石,而三品官用蓝宝石,客观地反映出它作为权贵、富有的象征以及人们对它的青睐。现今,世界各地都把红宝石作为7月生辰石和结婚40周年(红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爱情、热情和品德高尚,人们又称其为“爱情之石”;蓝宝石为9月生辰石及结婚45周年(蓝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忠诚和坚贞。

一、刚玉宝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刚玉

化学成分:理论化学式Al2O3,可含多种类质同象杂质或机械混入物。类质同象成分,尤其是替代Al的铁族元素,如Cr、Fe、Ti、V、Co等对宝石的颜色有重要影响,而类质同象分解出溶物——丝状体以及指纹状、羽状等气、液包裹体对刚玉宝石的净度、透明度影响较大。

晶系及结晶习性:刚玉属三方晶系,常呈柱状、桶状、腰鼓状、双锥状、板状晶形(图16-1-1),并可见聚片双晶。

光学性质:刚玉可呈现多种颜色,除红、蓝色外,还有黄、紫、橙、绿、褐、灰及黑、无色者。刚玉呈现彩色主要是由于Cr、Fe、Ti、V、Co、Ni等铁族色素离子取代Al所致。表16-1-1列出了部分彩色刚玉的着色离子及含量。某些蓝宝石还有变色效应,如泰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的变色蓝宝石,日光下呈带灰色调的蓝-绿色或蓝紫色,白炽灯下为紫红或紫色,变色是由于含微量的Cr、Fe和Ti所致;而坦桑尼亚Umba河谷的变色蓝宝石(及维尔纳叶法合成的变色蓝宝石)则是含V导致变色效应的。

表16-1-2 天然刚玉宝石和主要合成品的区别特征

3.天然刚玉质宝石与处理品的区别

用于红、蓝宝石改善的方法主要是热处理、扩散处理和染色。单纯热处理过的宝石可以作为天然品出售而不必特殊说明,借包裹体的变化可以判别热处理迹象,并在净度评价时参考。扩散处理者应在出售时声明。鉴别扩散处理品主要利用浸没法,即将待鉴定宝石浸没水(或其他液体)中,观察棱和刻面上的颜色差异。若棱比刻面的颜色深,则说明其极可能是扩散处理的。这种浸没法也用于区别天然石和合成品的生长层纹特征。染色处理的比较好鉴定,可以利用放大观察颜色是否主要沿裂隙分布。

六、刚玉宝石矿床类型、产状、产地简介

红、蓝宝石矿床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变质型和砂矿几种类型。

1.岩浆型

主要是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中的红、蓝宝石。刚玉在地壳深部结晶,然后被玄武岩浆喷发带到地表。世界各地蓝宝石大多是这种成因,如我国产的蓝宝石(包括山东、海南、福建等地的矿床或矿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宝石(其产量占世界蓝宝石产量的50%以上);有些产地还兼产红宝石,如我国海南、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

美国蒙大拿州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惟一的碱性-基性煌斑岩型矿床。蓝宝石晶体表面往往有一层细粒镁铁尖晶石,表明刚玉是在岩浆结晶早期从岩浆中晶出,随岩浆迅速上涌,Al2O3与镁、铁质一起形成尖晶石浮生于刚玉上。

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矿床是惟一的斜长杂岩体中的岩浆-变质过渡型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红宝石被斜长岩带到浅部呈斑晶或巨晶分散于岩体中;岩体侵入就位后受褶皱、变形,矿物再结晶时,红宝石也再结晶、长大,从而形成所见的颜色极好的板状晶体。

2.伟晶岩型

坦桑尼亚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是典型的伟晶岩型矿床。刚玉产在奥长伟晶岩中,以橙红色的着名,还有天蓝—绿、天蓝—灰、褐黄、褐色者。

3.变质岩型

又可以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蚀变型。这种成因类型在刚玉宝石矿床中曾是最重要的,产量最大,现在产量已退居岩浆型之后。

(1)区域变质型:最着名的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床即属这种成因类型。它产于邻近花岗岩的大理岩中。过去曾被认为是矽卡岩型矿床,后来研究表明,红、蓝宝石是随着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由石灰岩中的Al2O3富集结晶而成,与后来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无成因联系。抹谷红宝石自古以鸽血红品种着称,20世纪30年代又以星光蓝、红宝石闻名,一般是1~10mm的短柱,有时可达5cm。同此类型的还有阿富汗哲格达列克红宝石矿床;类似此类型的有俄罗斯帕米尔地区及巴基斯坦罕萨红宝石矿床。

斯里兰卡、美国及我国新疆还有产于片麻岩、片岩中的区域变质型红、蓝宝石矿床。我国新疆阿克陶县的红、蓝宝石分布在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或变粒岩中,刚玉被包裹于矽线石等富铝贫硅矿物中,颜色以紫蓝色、灰色为主,少数呈淡紫、紫红等色。

(2)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康迪山等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体位于正长岩与大理岩的内接触带,即正长岩体中。晶体为双锥、桶、柱状,蓝色、天蓝绿色等(无黑色、褐色者),是世界上优质蓝宝石及彩色蓝宝石(帕德马刚玉)的主要产区。

着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也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岩化灰岩的内接触带(蓝宝石产于伟晶岩的长石中)或双交代的阳起石-透闪石带或伟晶岩与云母片麻岩接触带,刚玉被被认为是气成热液与伟晶岩等反应时,交代长石而形成。晶体长达几厘米,产天蓝、蓝、紫、绿、橙、黄等色蓝宝石。其中蓝中略带紫的“矢车菊”蓝宝石最负盛名,是克什米尔蓝宝石的代表。某些晶体核部无色,仅在靠近晶体表面才呈蓝色。

(3)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坦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红、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刚玉形成在云母和斜长石组成的岩脉中,为热液蚀变产物。类似的还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刚玉山”等刚玉岩脉和非洲南非等国以及印度和我国青海、安徽的红、蓝宝石矿床,刚玉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或其边缘接触带上。我国青海的是在刚玉云母斜长岩扁豆体中,刚玉多为深玫瑰红色,有时呈蓝色,或晶体内部为蓝宝石,外部为红宝石,半透明;安徽的则产于刚玉黑云斜长岩脉或扁豆体中,晶体为浅紫—玫瑰红色。

4.砂矿

由于刚玉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而常常富集于砂矿中。砂矿是优质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经济价值比原生矿重要得多。上述各种成因类型原生矿都有相应的次生砂矿。砂矿有残积、坡积和冲积等类型。

迄今,进入国际市场的红、蓝宝石来自以下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纳米比亚(不透明的红宝石)、哥伦比亚(蓝宝石和紫罗兰色蓝宝石)、日本(透明晶体)、苏格兰(蓝宝石)、坦桑尼亚(红宝石和装饰石)、津巴布韦(各色蓝宝石和黑色星光蓝宝石)、马拉维(蓝宝石)、肯尼亚(带粉色红宝石)、阿富汗、印度(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巴西(蓝宝石)、越南和中国山东(蓝宝石)。

⑨ 能不能用PS给宝石换颜色

简单:

用“色相/饱和度”调一下“色相”即可。

⑩ 树化玉造假的颜色是怎么弄上去的啊有的看起来很真!

树化玉一,热处理
将宝石放置在可控气氛和温度的加热设备(电阻箱,马弗炉,石墨管炉,烧结炉等)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后涂填物,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和气氛条件下(氧化,还原,中性),加热速率(升温,冷却)及恒温时间对宝石进行热处理,使得宝石颜色、透明度、净度、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得到明显改善。其原理是改变玉石组成分子中的共价键,从而改变光线照射到上面时对于光波的吸收,进而改变了颜色。例如,氧化气氛和高温条件下,对钱蓝灰色宝石进行热处理,通过Fe2+→Fe3+的转化,使之转变为橙红色。

此种方法常见于红蓝宝石、绿柱石、碧玺、锆石、黄玉、水晶、玉髓等,树化玉尚未发现,即使理论上可行,颜色也会极其不自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绿色树化玉价格的不断攀升,更多高超的颜色造假方法会随之出现,也许会有高人真能做出这种欺骗性极强足以假乱真骗过行家的假绿,那就只能怪自己水平太浅了。单凭肉眼很难辨别,那只能借助仪器和鉴定机构了。但是据我所知,稀有色树化玉鉴定现在仍是个盲区,虽然可以出具鉴定证书,但上面只是显示硅化木,不会显示“绿色硅化木”,“红色硅化木”等,即使绿色造假树化玉,证书上依然是硅化木,不会显示“处理”等字样。虽然理论上可以参照翡翠颜色造假的鉴定体系做出真假颜色鉴定,但是不能出具相应的标示证书,这就制约了稀有色树化玉的发展空间。我一个上海的朋友曾跑遍了上海最大的几个宝石鉴定机构,都是无功而返。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于几个城市宝石鉴定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我感觉这种情况应该有普遍性。如若真有其他地区的宝石鉴定机构可以做到树化玉颜色真假的鉴定并出具证书,那对树化玉的发展真是一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