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观察五瓣梅发芽日记
10月21日 星期三 晴
我观察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的名字叫五瓣莲。它有一个特点,每次开花不管什么颜色, 花瓣只有五片,因此叫做五瓣莲。但是我发现其中有一朵花,只有四片花瓣,我觉得这朵花应该是没有发育好。
㈡ 五瓣梅应该什么时候种植
五瓣梅就是长春花。采用播种繁殖。早春播种,幼苗早期生长缓慢,待小苗长到3片-4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栽,具有6-8对真叶时即可定植。五月份定植花坛中,隔3天-5天浇水一次,适当追施磷钾肥,则花多叶茂。
㈢ 五瓣梅的资料
长春花
又名五瓣梅,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株形整齐,叶片苍翠具光泽,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长,是我国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
长春花在国际上栽培较为普遍,尤其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作为一年生花卉栽培。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栽培品种局限在白色、紫红色为多。近20多年来,美国、欧洲等育种家已选育出不少系列的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长春花观赏范围。至今,广泛应用于盆花、花坛和花槽。其中美国泛美种子公司为世界提供了许多优美的长春花种子。
我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目前,各省市从国外引进不少长春花的新品种,用于盆栽和栽植槽观赏。由于抗热性强,开花期长,色彩鲜艳,发展很快,在草本花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长春花是治白血病的药引,中国很多药厂都从长春花中提取出长春花碱 ,可用来医治癌症,对血癌则特别有效 。
㈣ 谁知道五瓣梅的详细种养方法
苗期管理
1. 时间、温度
播种后7-10天发芽,有时温度低或种子发芽势较差时发芽时间需要10-15天,幼苗出土后可以将温度降至20℃,并逐渐使幼苗见光,避免发生徒长。育苗室须通风、透光性好。
2. pH值
适宜偏酸性的生长介质,其生长适宜pH值为5.5-6.5,而以pH值5.8-6.0为佳,pH值大于6.5时容易使Fe、Mg无法被吸收,而出现叶脉间的白化或黄化现象。
3. EC值
植株生长喜富含腐殖质,同时介质中EC值不宜过高,以小于1.0 为宜,过高的EC值容易阻碍幼苗的生长。
4. 光照
幼苗出土后需光照2500-5000尺烛光,以保持幼苗良好的长势,由于日日春喜温暖气候生长,育苗时应注意不要使幼苗处于高温高湿、弱光状态,否则容易使幼苗抗病性减弱并诱发苗期疫病。
5. 肥料
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可以开始施用肥料,建议施用“叶绿精”,浓度3000倍,每周一次,可以结合浇水进行,即可以先施肥,再以清水冲洗叶面的肥液。真叶生长以后,可以用1500倍“叶绿精”浇施。避免过量N素,使植株抗病性下降。
6. 浇水
在两次浇水之间宜使介质保持干燥状态,过多水分容易引发苗期疫病。可以在清水中加入甲基托布津粉剂,使之成为浓度3000倍的药液,由于甲基托布津在施用后可以使植株系统具有较强的抵御力,从而达到预防作用。
栽培管理
1.移植
幼苗生长至2-3对真叶时可以上盆定植,此时若未定植,最好先在苗床对幼苗进行一次摘心,以使侧枝的发生较早,将来株型丰满。若是苗床撒播育苗,可于子叶充分展开后,将幼苗移植于穴盘使其进入第二生长阶段。
2.栽培土
栽培土以富含有机质、透气、保水为原则,参考栽培土配方为园土∶堆肥=4∶1或腐叶土∶园土∶堆肥=4∶3∶1,并可每立方米介质中施入过磷酸钙1000克。
3.摘心
幼苗生长至3-4对真叶时可进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使植株侧枝萌发,使株型更对称、丰满。有些品种则可以不摘心,如“清境”等。
4.肥料
定植后7天,幼苗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虽然栽培土中富含养分,但由于根系尚未发达,此时最需要补充肥料。此时可以浇施“开花精 ”1000倍液,或以N∶P∶K=15∶15∶15复合肥800倍浇施。过多的化肥易使介质中盐基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幼苗根系无法扩展,出现“僵苗”。
5.温度
为相当耐热的花卉,在气温达35-37℃仍可正常生长,但当温度低于15℃时,生长立即变得缓慢,温度低于10℃时将出现生长障碍,甚至发生冻害而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宜保证其生长温度在 20-30℃。
6.光照
随着植株的生长,对光照需求变为全日照生长,虽然在稍荫环境下可正常生长,但其开花数、开花大小却不如全日照下生长的植株,而且花期较短。因此,保持良好的光照是相当重要的。
7.水分
喜稍干燥的气候。在高温多雨季节,时常因为高温高湿诱发疫病而使大量植株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叶面干燥,并不要使栽培介质积水。
8.其他
幼苗定植后50-60天开始开花并出售,此时若是在露地栽培者,需要进行必要的炼苗,使植株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可能的话,在出货前2天进行一次施肥和病虫害预防,使植株在户外种植或摆放后有足够的养分继续开花,并不发生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生理性及相关病害
①幼苗生长期间,过强的光照易使叶片向叶面方向卷缩呈杯状,此时应适当遮荫20-30%;
②若遇过低的温度,叶片则向叶背方向卷缩,此时提升温度可以改善;
③气温、土温低时,幼苗生长停滞,严重时发生冻害;
④由于土壤pH值超过6.5,容易使植株无法正常吸收Fe及Mg,而出现幼叶叶脉白化或黄化现象,此时应降低pH值加以改善。具体方法为可于水中加入低浓度H2SO4 ,并测试pH值,直到符合5.8-6.0的范围。
2.疫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病部为叶、花、茎,初生灰褐色油渍状小斑,扩展后成不规则斑,黑褐色,在潮湿的状况下病斑产生白色稀疏霉层,最终导致花、叶腐烂,植株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
①地栽选择排水良好处种植,并保持介质不积水;
②日常浇水中以甲基托布津3000倍溶液浇灌预防;
③可用64%杀毒矾1500倍喷施或72%克露1500倍喷施或69%安克锰锌2000倍喷施,每10天喷施一次。
3.灰霉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多发生于叶及茎部,叶缘或茎上产生水渍状褐斑,并逐渐扩大,形成枝叶腐烂。在湿度较大时,病部生长出灰色霉层。严重时使大量植株腐烂而死。
防治方法:
①此病多于高温高湿季节发生(与疫病类似的环境),因此防治需加强空气流通并保证干燥环境;
②进行避雨栽培;
③可用50%扑海因1500倍液喷施,或50%农利灵1500倍液喷施或65 %甲霜灵1000倍液喷施。 答案补充 五瓣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不耐严寒,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风透气的砂质土壤为好。
盆栽五瓣花,要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幼苗长出6-7片真叶时上盆。苗高7-8厘米时摘心一次,以后还可摘心两次,以促进多发分枝,多开花。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太湿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期施一些氮肥,孕蕾期可增施一些磷肥。花后须剪去残花。
平时管理,还要注意保证给予植株充分的光照,长期处在荫蔽处,光照不足,会使叶片发黄。如果土壤偏碱板结,渗水不良,通气性差,也会使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且不开花。冬季要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5度以上,并控制浇水,盆土以偏干为好。若室温保持在15-20度左右,可持续开花不断。开春后可移至室外管理。五瓣花一般栽培两年换一次盆。
五瓣花果熟期为9-10月,果实先后不断成熟,果壳易开裂,须及时收取。五瓣花繁殖多用播种。播种一般于4月初进行,可露地或盆播。另外,也可于春季取老植株上的嫩枝扦插繁殖, 成活后打顶,以促多分枝。
㈤ 五瓣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五瓣梅需要注意什么
1、苗期管理。五瓣梅正常情况下播种后7-10天左右会发芽,等幼苗出土后,育苗室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保持室内通风、透光,以免幼苗发生徒长,需适当让其见光。
2、种植土壤。五瓣花对土壤要求比较高,应按照透气、保水、含丰富基质为原则进行配置,可选用园土、堆肥,按照4:1的比例进行配制,或者园土、堆肥、腐叶土,按照3:1:4的比例进行配制,同时每立方米基质中混合过磷酸钙1000克左右。
3、上盆。等到幼苗生长至2-3对真叶时即可上盆,首先在花盆底部放入碎瓦片与煤渣,然后放入适量的营养土,将五瓣梅幼苗放入盆中,将植株放直让根系充分得到舒展,最后回填土壤,压实,浇足定根水即可。
4、摘心。五瓣梅幼苗生长至3-4对真叶时即可开始摘心,这样有利于促进植株侧枝萌发,让株型更加丰满、对称,也有些品种不需要摘心,如清境等等。
5、合理施肥。植株定植之后一周左右,幼苗生长比较迅速,需要及时施肥,从而满足植株生长所需,可适当浇施“开花精”1000倍液,不宜过量。
6、生长温度。五瓣梅是一种比较耐热,畏寒的花卉,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左右,温度高达35-37℃的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如温度低于15℃时,生长得比较缓慢,温度低于10℃时,将影响其生长,严重时会将其冻伤而导致死亡。
7、光照。五瓣梅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全日照,在较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但是开花数与开花大小会比较小,并且花期比较短,因此,保证植株一定光照更有利于促花。
8、水分。五瓣梅比较适合在比较干燥的气候生长,如遇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引发疫病,从而导致大量植株死亡,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让叶面保持干燥,盆底不宜积水。
9、注意事项。及时浇水,在盆土干的时候再浇,浇水太多会烂根,同时记得松土,避免土壤出现板结,花盆有杂草的时候及时清除,避免发生病虫害,发生病虫害要趁早喷药。
㈥ 五瓣梅怎么养
五瓣梅又名长春花,养殖方法如下:
1、阳光要充足些,如果不足开花少或不开花,需要放在太阳光下。
2、温度以20~32℃之间为宜,越冬要保持在12℃以上。
3、浇水以表土见干为信号,浇时要浇透,不要长期湿涝或干旱。
4、耐修剪,剪下来的枝条可扦插为新株,易活。
5、施肥一定要少量,怕浓肥,施后浇水。
另外:五瓣梅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
花玫瑰红,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株高30厘米-50厘米,叶长椭圆形,深绿具光泽。花腋生,花冠高脚碟状,五裂片,平展开放,呈电扇叶排列,花径3厘米-4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
五瓣梅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五瓣梅怎么养还要控制水分,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6)五瓣梅小苗怎样区分它开啥颜色花扩展阅读
五瓣梅疫病防治方法
发病症状:叶、茎、花均可受害,病部初生灰褐色油渍状小斑,扩展后成黑褐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白色稀疏霉层,严重时致茎倒折下垂,叶片和花软腐。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烟草疫霉。病菌随病残体土中越冬,适宜发病温度28%,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孢子形成,相对湿度高于95%,菌丝生长旺盛。因此高温多雨、湿度大是该病流行的条件。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长春花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稍干燥的环境,怕严寒、忌积水。如果地栽,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在阴处也可生长,但应严格控制浇水,尽可能保持盆土适度干燥。浇水时避免顶浇和过度浇水。改顶浇为底部灌溉或坐盆浸水方式,也可在植株基部覆草,以减少浇水次数。低温应注意浇水,勿过湿。
2、药剂防治:进入雨季后,在发病前开展预防性防治,及时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400倍液;发病高峰期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㈦ 有一种花每天都开,五片花瓣中间玫瑰红边上白色,是什么花
长春花 *
别名:日日春、日日新、日春花、四季梅、四时春、五瓣梅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有红、紫、粉、白、黄等多种颜色,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㈧ 四季花五掰梅花瓣颜色变浅是什么情况
缺少养料。花生长开花,供给开花的养料就越来越少、或吸收越来越供给不及时,颜色就会原来越淡。五瓣梅,也称长春花。夹竹桃科植物。是我国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台湾育种出多个品种,育种以花朵越大为趋势。
㈨ 五瓣梅会开六瓣梅吗
五瓣梅又称长春花,花一般都是五瓣,很少有六瓣的
光照调节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长春花雨淋后植株易腐烂,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种植,介质需排水良好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喷施“翠姆”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栽培管理长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重点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茎叶腐烂病的防治。摘心的目的是促进分枝和控制花期。一般4~6片真叶时(8~10厘米)开始摘心,新梢长出4~6片叶时(第一次摘心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超过3次(超过3次摘心会影响开花质量)。长春花最后一次摘心直接影响开花期,一般秋季(国庆节用花)最后一次摘心距初花期25天,夏季最后一次摘心比秋季提前3~5天。长春花可以不摘心,但为了获得良好的株型,需要摘心一到两次。第一次在3~4对真叶时;第二次,新枝留1~2对真叶。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如果成品销售不出去,可以重新修剪,等有客户需要时,再培育出理想的高度和株型。栽培过程中,一般可以用调节剂,但不能施用多效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