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碗托的做法和配方 如何制作碗托
1、主料:面粉适量。
2、辅料:淀粉适量。
3、配料:老干妈豆豉辣酱一勺、香油适量、醋适量、盐适量、花椒粉适量。
4、备好所需材料,一勺老干妈豆豉辣酱(辣椒酱即可)几滴香油、适量醋调成汁。
5、将面粉与淀粉以10:1的比例搁入碗中,加入盐、花椒粉,用凉水拌成稀糊状。
6、待搅拌至无面疙瘩时淋入浅盘中。
7、水开后上锅蒸20分钟。
8、上气儿10分钟后掀锅盖用筷子扎几个小洞。
9、起锅用小刀将碗托切成菱形,淋入调制好的汁即可。
② 山西的碗托是这么做的调料汁怎么弄
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及代县街头,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晋中平遥、榆次、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俗叫“炒灌肠”。碗托是咸的,和凉粉有点类似,但根本不同,非常可口!碗托碗托,又名“碗秃子”“灌肠”,是山西的又一风味小吃。分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食时或以刀切,或以挠爪,切成条状,浇上蒜醋调味,或冷食,或油炒热吃。
一方面由于碗托特殊的做法,一方面由于调料独具一格的配制,无论怎么吃,都是相当好吃的!据说慈禧太后路径平遥的时候也吃过! 平遥碗托是用一种很特殊的碗碟蒸制成的,平遥碗托,又名“灌肠”是山西的一味风味小吃。是用白面、荞面以特殊的方法蒸制而成,食用时切成条形,浇上醋辣椒油蒜末调味即可食用,也可以热炒食用。
③ 正宗的碗托调料汤怎么配
碗托的调料汤配法:1、大蒜捣成蒜泥;2、芝麻酱中加入少许食盐、生抽、香醋、香油,然后加入水后搅拌成浓稠,碗托的调料汁就好啦。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配菜,如黄瓜丝,小辣椒圈等等。
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冷调是切成面条状放入人后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时有一种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
热炒是将炒瓢内入入熟油,加入葱蒜、干辣椒后,先放入肉片等,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加入配菜如豆芽、青菜等,再加大料水、酱油、醋等调味品。炒熟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碗托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陕北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
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
碗团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砣。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
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荞面碗团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④ 碗托的做法与步骤
碗托的做法与步骤如下:
准备食材:荞麦面粉、八角、生姜片、清水、蒜泥、陈醋、生抽、味精、盐、黄瓜丝、白芝麻、辣椒油。
具体做法:
1、先做个调料水,锅里倒入水,加入两个捏碎的八角和几片生姜片,直接开大火煮,锅里水烧开后再小火煮5分钟左右,然后往锅里面加入盐,搅拌均匀后关火,咱们这个调料水就煮好了,用过滤网过滤出来晾凉备用。
2、现在开始和面,往盆里加入荞麦面粉,这个荞麦面粉里面不含糖,营养价值极高,然后分次加入温的调料水进去和面,边少量加水,边用筷子搅拌,让荞麦面慢慢地吸收调料水,把荞面搅成团后,继续加入调料水,一直按同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使面糊上劲,只要这样才能把荞面里面的筋性搅出来,搅了大概十几分钟后,继续往盆里加入调料水来搅拌,直至荞麦面被调料水溶解成面糊,这个才是制作碗托的关键所在,最后搅成这种状态就可以了,放一旁静置半个小时左右,500克的荞麦大约加了700g左右的调料水。
3、接下来做个蒜水,压点蒜泥放入碗里面,加入盐,再加入凉开水进去搅拌均匀,这个蒜水就做好了,取另一个碗,碗里倒入陈醋,加点生抽,加一勺味精,再加少量的凉开水搅拌均匀,这个醋水就做好了。
4、再擦点黄瓜丝备用。把锅烧热后转小火,往锅里倒入一小碗的白芝麻进去翻炒,把芝麻炒熟,炒香后关火,直接盛入碗里面晾凉,白芝麻晾凉后倒入搅拌机里面打碎,打碎后倒入碗里备用。
5、准备3个浅口的盘子,然后舀一勺面糊倒入盘里面摊开,面糊的量决定了做出来碗托的厚度,然后烧一锅水,把3个盘子分别放入蒸锅里面蒸,大火蒸10分钟。
6、这会儿蒸好了,蒸熟后把盘子取出来放在凉水盆里过凉,凉了后,用勺子的勺柄沿着碗托的边缘划一圈,这样碗托就分离出来了,这样做的碗托非常地劲道。
7、接下来切碗托,用刀全部切成条,切好后装入碗里面,加入黄瓜丝,加入蒜水和醋水,再加入两勺辣椒油,加入调料水,最后加上搅好的芝麻碎,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吃了,咱们这个碗托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