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色水粉如何画
单色的先用很淡的普兰(兰加白)勾出形体再用普兰勾出明暗交界线(注意明暗交界线也有上下左右的暗亮和面积变化的暗度不够可以适当加点其他更暗的色,也好降低兰的纯度)。再用兰和白有明暗递减的画出其他(注意这步也有上下左右面积的变化)。
还有明安交界线往往不只是一条,要以物体的形体和光线,光源来定,注意仔细观察物体就会找到许多交接线
⑵ 怎样才能画好水粉画
最开始,需要学会临摹,这个我不知道老师的安排是如何,不过我学画水粉那会儿第一次作画就是临摹,其实临摹能学到很多东西,前提是——你要知道正确的作画步骤。
1,打草稿,用纯色,一般是褚石,或者熟赫,或者普兰,钴蓝……简单说就是灰褐色或者深蓝色来打底稿(上述任何一种颜色加水直接用,不用调和其他颜色),水粉的底稿要求不用型很准,更在乎那种作画的“顺手”感觉,所以,用中小号笔画的随意潇洒些(新手的话可以先用铅笔定稿,熟练了直接水粉笔上)
2,确定黑白灰关系,新手的话,老师一般会要求画好底稿以后去画黑白灰,就着当前画底稿的颜色,继续加水,使调色盘里颜色稀薄些,接着去画静物的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是静物上最深的颜色,这个要注意,然后再稀薄下颜色大笔画好暗部,阴影,使得整个画面对比明确,立体起来。(熟练以后这一步可以去掉)
3,铺大色调。新手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就是抠一个地方细节而使得整个画面很碎,或者作画浪费很多时间,尤其考试的话万一没画完就挂了= =,所以第一步,迅速准确地铺好大色调,物体是什么颜色,亮部暗部中间色投影——全部画好以后趁着画面半干再去下一步——画细节。
4,细节塑造。首先自然是先去画主体物,主体物的颜色深浅关系到整个画面的对比度,画水粉的话,不一定是你看到一个黑罐子就一定要画一个黑罐子,水粉讲究的也是色彩,看点就是色彩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不能是彩虹似的,那就奇怪了意象派了。
简单说几个例子和注意地方——如果罐子是黑色的,不要用黑色画,或者说,调色盒里不要有黑色,这个颜色太“重”,不论是单用或者加其他颜色,都没有透气感,而画面的透气性是很重要的(黑色不论加了什么颜色以后就会有一种粉的感觉,不透),所以要用普兰加深红——笔刷下去调和不是很均匀的地方就会偏蓝或者偏红然后塑造出那种颜色的变化,相当漂亮。
衬布——衬布虽然是衬托的,但是也是相当重要很难画好的一个部分,临摹,或者观察别人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建议:大笔触,颜色不要抢(也就是太亮,衬布的衬托作用注定他要往灰色调里偏,当然要把握好度,不能因为偏灰就让它粉——这个度就是你要自己学习的东东),任何颜色的衬布暗部都可以用亮部颜色或者亮部同类色去加橄榄绿,玫瑰红,紫罗兰,粉绿这几个颜色中的任何一种,当然一个画面要丰富也可以用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的,最后再追加一点点其他偏向的颜色(例如粉色衬布,暗部我加了少量橄榄绿,几个皱褶的暗部我又加了一点粉绿,靠近苹果的地方我又加了一点玫瑰红——这个靠自己的经验以及爱好来处理)PS:暗部添加的这几种颜色同样适用于水果,啤酒瓶等其他静物。
5,反光投影高光,反光一般来说主要是主体物,以及玻璃制品,主体物的话,一定要把握好添加颜色的量,不能为了画环境色反光就把主体物画碎,更不能说我看到画面里有这个颜色我就一定要添上这种颜色,画面是你在控制,不是你被它控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或者减,都是你自己做主。 玻璃制品的话反光要强烈些,但是要注意形体,顺着型走,暗部反光也不能太过。
高光单独说,因为高光是一个画面里的点睛之笔。
有些人喜欢画画留高光——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或者说我们老师教说是不对的 = =,流出来的高光没有画出来的有气势。等画面全干或者干到百分之八九十,估量就是一笔下去,画面不会有颜色浮上来为准,用小笔,调和白颜料不要太多,度按照能够撇出尾巴为准——具体参考各个参考书上那种高光的甩尾——
——————
怎么用笔之类的个人觉得是个人习惯以及风格,有人喜欢小笔触点点点,有人喜欢大笔触刷刷刷,这个看楼主了……我是属于中号笔磨磨磨╮(╯_╰)╭ 在临摹几张以后体验到水粉的画法,就可以去自己找静物画,水果什么的可以直接照搬参考书——毕竟水果再畸形也就是那样子了,主体物要自己练,画多了其实都一样。如果有老师的话,可以让老师帮你改画(不知道楼主那里有没有这个习惯),看老师的作画手法可以有很多启发。
哦,对了,还有整个画面的色调问题,先铺大色调是为了让画面“整”,而这个时候要确定画面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不要一半暖一般冷,虽然有时候没关系,但是一个色调和谐的画面会给人印象加不少分。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⑶ 如何画水粉
给你找了点资料供你参照:学生面临艺考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色彩最基本、最主要的理论和技法,以下分别从水粉画的“用水”、“调色”、“用笔”、“造型与调整”几个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法予以详细介绍,给初学者以切实可行的具体引导。结合步骤,即可能迅速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技巧,达到用水粉表现色彩的目的。
一、用 水
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了。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二、调 色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具体做法:
1、以画面主要色调及主要色为主,选定固有色,如红、黄、绿等任一颜色做首选色。
2、画任何一个物体,选定固有色后,将该色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其周围逐一相加,调出系列色相。如苹果——选调黄色,用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适当空白,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色上加普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这样色与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当运用可表现丰富的色彩及体积感。注意要表达出苹果的三大面和五调子。
3、用笔颜色的厚薄要区别对待,一般要遮盖白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纸底衬亮色块,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准要待干后用较干色,也可厚画。
4、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与黑相加应一点一点加入适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5、如调出色相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一幅好画以没有脏色为宜。任何颜色都有自己深浅不同的色相,脏色使画宜灰、闷、无质感。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骤(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先画背景,其次台面及衬布,最后画主要物体。
②先画主要物体,其次台面、衬布最后背景。
③先画衬布台面,其次静物,最后背景。
2、上色调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画法):
①从物体暗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亮部。
②从物体亮部画起,再画灰部,最后画暗部。
③先画灰部,再画亮部,最后画暗部。初学者以方法②和步骤①为最好。
以上介绍的步骤和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初学者来说方法②与步骤①可保持画面的单纯、明快和色彩亮丽。因初学者往往色彩感觉不丰富,画色彩易越画色彩感觉越迟钝,最终画脏,故方法②和步骤①可避免初学者画脏、画丢、画坏。
①初学者先采用方法②和步骤①训练等具有一定调色、用水、用笔、调整等基本技巧后,再采用其它画法和步骤。
3、以湿画法用大笔“刷”的技巧铺背景大体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过渡;画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轮廓,不要画伤主要物外形;要适当留出背景高光较白部位;背景宜上浅下深,光源近处浅,远处深。
4、画背景适当用水,干、湿结合用笔铺排,宜近浅、远深与背景连成一体,转折色处色略深,抓大感觉铺大体色,物体适当留白,以画大皱纹与肌理为主。
5、画主要物体从亮部画起,先画固有色,调准固有色,同时在调色盘上将色摆开一一对应上色,画所有物体半明部的大体固有色,注意同样的物体近处应亮,远处应略暗,形成色彩空间次序。如色彩不准或面积不当,可待完全干后,再覆盖;画主要物体颜色要纯正,厚重,饱和,以“摆”的技法为主。稳准铺排到位;笔触要顺应物体结构。
6、画主要物体时,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加深颜色调色。衔接铺排与固有色有区别又要有联系。每一笔颜色要有区别,画到此时应适当加深背景、衬布的层次,尤其是色较深的部位,有深色与浅色的对比,才能把握好浅色的程度与画面的协调。
7、画主要物体时,在固有色变化后的灰色基础上进一步调深,画明暗交界线。在明暗交界线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变浅,再画暗部可恰当表现暗部色及反光。
四、调整:
作画中要机动、灵活地运用用水法、调色法、用笔法、造形法,最后用调整法。无论用哪一种上色方法及步骤都必须从整体着色、着大体色、逐步逐层整体推进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个物体画完。待整体完成所有物体亮部、灰部、暗部之后,用调整法调整画面。加深最暗的、点亮最亮的、减弱最跳的、提高较灰的达到整体协调的画面效果。
调整要注意首先调整主要物体的色彩,色彩分层及变化,调整物体造型、形体结构,外轮廓等;画面明暗对比,色彩冷暖对比;画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衔接。
⑷ 怎样画水粉画呀
呵呵!~水粉这个问题的,这样,先用铅笔起草,起完之后,从暗部开始画起,关键就在这里。用群青和普蓝调和,把所有的暗部和阴影勾勒出来,亮面只细细的描个边就可以,然后把刚调和的颜色稀释(不要加白色),加环境色,和各个位置衬布颜色继续画暗部,切记主体部分的暗部和明暗交界线尽量少用白色,甚或不用,这样就是
只把暗部画出来就可以,开始的这些没必要一次性达到色彩关系的要求,先把握好明暗就可以,就是尽量用暗色系,群青,赭石,普蓝,深红,深紫,等等。其中绿色的暗部不要用墨绿,墨绿是个很难看的颜色,用橄榄绿加些群青会好些。。。就是用这些颜色画暗部就可以,等你画完你就能感觉到立体感是特别强的,然后在开始塑造亮面的,用亮色系和纯色就简单多了。最后一步,你调色板上的颜色
任何一块
都是这幅画的环境色,蘸点水就能蒙在关键位置了。环境色。就是所谓的内涵,精彩的映射和反光就是画面的精彩之处。这幅画完成,鲜亮,而不缺乏内涵。
各种画笔,类似于狼毫的那种软毛,比较板正的笔刷,另外画画的时候尽量少用白色,如果初级阶段颜色容易脏的话那么调色的时候尽量保持纯度,就是每种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颜色调和,握笔轻松一点,不要随意改变笔刷的方向,尽量保持一个角度,开始先这样。然后慢慢的再去熟练笔法,
还有一个捷径,开始不妨用干画法,颜料尽量稠一点,画厚一点,这样可以练笔锋而且颜色上好把握,不会嫌脏,画面也比较有力量感。
如有不详尽之处欢迎继续追问,望采纳~
⑸ 怎样画水粉画
1、干画法 在作画时,笔中含水量较少,颜色较多,下笔肯定,从大处入手,在大面积的比较整体的塑造过程中,注重笔触的塑造转换与处理,在层层叠加中使静物逐渐丰富起来。
3
2、湿画法 具有水彩画的特性,这是一种在湿纸上用含水较多的笔,笔与笔之间趁湿衔接的方法。根据作画内容需要将画纸整体或局部打湿,在潮湿的画纸上利用水色的自然流动和渗化适当减弱笔触的强度,并利用纸与颜色的透明和半透明,通过互相渗透与融合使色彩在明快、酣畅淋漓中自然衔接,形成水色一境的特殊效果。
4
3、干湿结合法 通常画主要部位和亮部时用干画法比较合适;画大的背景以及大的色彩关系时,用湿画法比较合适。干画法强调笔触、色彩造型;湿画法则强调流畅性,在蒙胧中体现深邃的意境。1、干画法 在作画时,笔中含水量较少,颜色较多,下笔肯定,从大处入手,在大面积的比较整体的塑造过程中,注重笔触的塑造转换与处理,在层层叠加中使静物逐渐丰富起来。
3
2、湿画法 具有水彩画的特性,这是一种在湿纸上用含水较多的笔,笔与笔之间趁湿衔接的方法。根据作画内容需要将画纸整体或局部打湿,在潮湿的画纸上利用水色的自然流动和渗化适当减弱笔触的强度,并利用纸与颜色的透明和半透明,通过互相渗透与融合使色彩在明快、酣畅淋漓中自然衔接,形成水色一境的特殊效果。
4
3、干湿结合法 通常画主要部位和亮部时用干画法比较合适;画大的背景以及大的色彩关系时,用湿画法比较合适。干画法强调笔触、色彩造型;湿画法则强调流畅性,在蒙胧中体现深邃的意境。
⑹ 怎样画水粉画
水粉:
水粉画是西洋画的一种,指用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等画的美术作品。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一)
一、水粉画的概念 水粉画就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三、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四、作画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二)
关于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水粉画干湿画法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别说明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分界是以画笔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人认为用粉及用色多了,画得厚了,就是干画法,这不准确,因为必须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为干画法。也有人认为粉少、画得薄就是湿画法,这也不确切,只有稀释颜料用水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湿画法。因此,可以说有粉多的干画法,也有粉少的干画法。与此相反,湿画法也有粉多湿画法和粉少的湿画法。但不管干也好,湿也罢,仍然以粉使用之得当为佳,这样才不失水粉画的特点。干画法和湿画法,二者在作画时应交叉运用,只是根据画面实际需要,有的湿画法运用多一些,有的干画法运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画用水过多,全部采用湿画法来处理画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体松散,并失去色彩光泽。同样,全部采用干画法,靠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就会出现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画面也难以长期保存。
总之,干、湿画法只有根据作画步骤,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的顺序合理运,才能发挥干、湿技巧的最佳效果。这是一般的作画过程所遵守的原则,真正运用还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要求灵活掌握。水粉静物画技法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画的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
1 、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 、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 、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 )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 )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 )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b 、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c 、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 )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