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新手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快速學會
擴展閱讀
怎樣解綁陌陌里的支付寶 2025-09-17 13:58:44
怎樣養雞才好吃 2025-09-17 13:33:41
怎樣在模版上倒入圖片 2025-09-17 13:19:31

新手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快速學會

發布時間: 2022-06-09 04:01:40

⑴ 如何自學葫蘆絲,俺是零基礎

葫蘆絲的基本功主要有三方面,即氣、指、舌。

一、氣(呼吸方法)

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聲;
氣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顫常用。
2、高音緩、低音急、輕呼能出筒音3
3、吹長音時要做到:
音頭不能軟、音體不能板、音尾不能散。
4、學會氣顫音的方法是:
急緩交錯、丹田配合。
5、對於慢曲換氣的要求是:
慢曲慢換、音斷曲不斷。
慢曲快換、旋律更連貫。
6、對於快換氣的要求是:
口鼻都要通,吸氣不出聲。
7、對音量大小的要求是:
輕音不能浮,重音不能濁。
8、對音準的要求是:
漸強起,漸弱收,音準關鍵在兩頭。

二、指(手指技巧)

1、針對初學者的手形,要做到「不靠不翹」。可要求:
指放平、勿高抬,孔按實、松則快。
2、關於按音孔的方法:
初學用指肚,提高加指尖。
3、持樂器要端正,既穩固又放鬆。
4、疊、打、抹、滑的一般規律是:
上行疊音,下行打,向上抹音,向下滑。
5、疊打與抹滑的主要區別是:
快疊打,慢抹滑。
6、疊音、波音、指顫音的主要是手指開閉的次數:
一疊、二波、三起顫。

三、舌(吐音方法)

1、斷吐用「吐苦」,連吐用「嘟咕」,
舌指能同步,快板必清楚。
2、快板要慢練,慢板要連貫。
3、勤練「苦」,慢練「呼」,
小舌也能打「嘟嚕」。
4、「吐苦」各佔半,「苦」音要久練。

四、如何演奏好樂曲

1、運用好基本功:氣要通,指要松,舌要清。
2、練習新曲的程序,可分為四個階段:對、會、背、味。
①對:將樂譜及表情技巧符號吹對;
②會:能看譜連貫完整地演奏全曲;
③背:能背譜熟練地演奏;
④味:能體現樂曲的風格韻味及作者意圖。
3、對於有難度的樂曲,要進行重復練習:
慢快慢快,簡繁簡繁,零整零整,看背看背。
4、針對在學校學生功課多,練習時間少的問題,可採用:平時多練,拙處勤練。
「平時」是指在不拿樂器的時間,手指隨時都在活動,「吐苦」也隨時練習。「拙處」包含相對笨拙的無名指、大指及「苦」音的練習。
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⑵ 如何掌握葫蘆絲的技巧

1、氣息的運用。
葫蘆絲強調自然呼吸運氣法。因為葫蘆絲是一種中國民族管弦樂器,它用氣壓振動簧片來產生聲音。
根據葫蘆絲的結構,低音時呼吸應該加強,中音時呼吸應該適中,高音時氣息應該小,不要過度。氣息過度後,葫蘆絲高音將會無法發聲。這種方法應該根據自己的氣壓來找出葫蘆絲發音的音高位置。
2、手指指形。
手指在吹奏葫蘆絲中起著關鍵作用。手指指形也有一定的要求。手指的指形應該平行於拇指的弧形開口。手指不能彎曲並保持放鬆。
用手指的第二個關節處按孔,第二個關節按孔將有助於指尖更加放鬆。在演奏過程中,它主要依靠手指的根部上下擺動。提起孔時,不要將手指舉得太高,以免影響演奏速度。
3、記住指法。
如果你想熟練地演奏葫蘆絲,你必須學會葫蘆絲的指法。只有記住葫蘆絲的指法,你才能流暢地演奏葫蘆絲曲目。指法是學習葫蘆絲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就要每天練習,並且學會記住指法。
4、學會認譜、識譜。
樂譜的組成分為時值,音符,節拍,節奏型,調號,小節線等。要學習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只有了解簡譜,你才能獨立演奏你喜歡的曲目。
5、學會如何對樂曲進行簡單處理。
在演奏葫蘆絲時,我們必須以最簡單的方式處理樂曲。一般來說,每個樂句的第一個音都應該加上吐音,用專業術語來說叫做音頭。樂句的音頭可以可以給人一種清晰的感覺。
樂曲的結尾應該干凈利落,沒有任何雜音。樂曲樂句的結尾主要依賴於快速閉氣,氣息不可以有存留,剩餘的空氣會導致雜音的產生。大多數的處理方法是用舌頭把出風口封閉。

⑶ 初學者,怎麼來學葫蘆絲

一、自學。
1、購買一本葫蘆絲練習教材。有了教材,你就可以了解葫蘆絲,了解音階指法,了解練習的辦法,教材里也會有針對性的練習曲與數量可觀的葫蘆絲曲。教材版本很多,推薦選購李春華的綠面教材《葫蘆絲 巴烏實用教材》,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本,我帶學生練習時,也用這個版本。
2、掌握音階指法。即知道吹各個音時,手指要怎麼按,多吹幾天,就會記住。
3、從一開始就養成正確的吹奏習慣:身體姿勢、手型、吹嘴在嘴裡的位置等。
4、馬上著手基本的氣息訓練:一是低音要重吹,高音要輕吹。二是開始長音練習。即按好某個音,深呼吸,把這個音吹響,過程中要盡量保持此音的穩定,一直吹到氣用完,然後換別的音再吹長音,這樣既可提高發音的穩定性,又可幫你快速提高肺活量。
5、開始吹簡單的練習曲。不建議在剛開始學時就上葫蘆絲曲。
6、進行顫音及手活指練習。讓手指變得靈活,幫助你在以後可以從容應對快板部分。
7、走到這兒,你就可以進入中高級的訓練了,到此時,再訓練各種指法技巧:打音、滑音、疊音、波音等;學習吐苦技法,訓練更高標準的氣息要求:強弱音、尾音弱收、余氣釋放、氣震音、循環換氣等。
二、如果你的目標不只是學學會,而是想吹好,建議你找個葫蘆絲老師。
三、建議:
1、不管你是自學還是拜師,你的首隻葫蘆絲一定要選專業的,不要買景點里幾十元錢的,也不要買塑料的。建議買一支價格在200至300元之間用葫蘆與竹子製成的葫蘆絲,否則會影響你形成正確的氣息力度。
2、盡量多用時間,葫蘆絲的學習過程,既講究應知,更講究應會。練習的時間與你的技術成正比。
以上建議,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⑷ 如何學好葫蘆絲

一、 氣(呼吸方法)
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聲;
氣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顫常用。
2、高音緩、低音急、輕呼能出筒音3
3、吹長音時要做到:
音頭不能軟、音體不能板、音尾不能散。
4、學會氣顫音的方法是:
急緩交錯、丹田配合。
5、對於慢曲換氣的要求是:
慢曲慢換、音斷曲不斷。
慢曲快換、旋律更連貫。
6、對於快換氣的要求是:
口鼻都要通,吸氣不出聲。
7、對音量大小的要求是:
輕音不能浮,重音不能濁。
8、對音準的要求是:
漸強起,漸弱收,音準關鍵在兩頭。
二、指(手指技巧)
1、針對初學者的手形,要做到「不靠不翹」。可要求:
指放平、勿高抬,孔按實、松則快。
2、關於按音孔的方法:
初學用指肚,提高加指尖。
持樂器要端正,既穩固又放鬆。
4、疊、打、抹、滑的一般規律是:
上行疊音,下行打,向上抹音,向下滑。
5、疊打與抹滑的主要區別是:
快疊打,慢抹滑。
6、疊音、波音、指顫音的主要是手指開閉的次數:
一疊、二波、三起顫。
三、舌(吐音方法)
1、斷吐用「吐苦」,連吐用「嘟咕」,
舌指能同步,快板必清楚。
2、快板要慢練,慢板要連貫。
3、勤練「苦」,慢練「呼」,
小舌也能打「嘟嚕」。
4、「吐苦」各佔半,「苦」音要久練。
四、如何演奏好樂曲
1、運用好基本功:氣要通,指要松,舌要清。
2、練習新曲的程序,可分為四個階段:對、會、背、味。
①對:將樂譜及表情技巧符號吹對;
②會:能看譜連貫完整地演奏全曲;
③背:能背譜熟練地演奏;
④味:能體現樂曲的風格韻味及作者意圖。
3、 對於有難度的樂曲,要進行重復練習:
慢快慢快,簡繁簡繁,零整零整,看背看背。
4、針對在學校學生功課多,練習時間少的問題,可採用:平時多練,拙處勤練。
「平時」是指在不拿樂器的時間,手指隨時都在活動,「吐苦」也隨時練習。「拙處」包含相對笨拙的無名指和小指強化訓練。。。
加油,我也是初學者,功夫不負有心人哦,哈哈

⑸ 葫蘆絲怎樣入門起步

初次接觸葫蘆絲,先要選一支適合自己的葫蘆絲,小孩手指較細,可以選擇音孔之間距離較近的C調次高音的葫蘆絲。成人最好選擇降B調中音的,這樣更容易入門。

C調葫蘆絲:

葫蘆絲的常用指法表以及葫蘆絲各部位名稱

學葫蘆絲其實不難,有人指導學起來當然更快,無人指導自學也完全可以學會,自學首先要有簡單的樂理知識,會識簡譜,然後買一隻葫蘆絲,買一本葫蘆絲學習入門的書。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大多數人都吹不響,掌握不了力度。慢慢試,當你吹響了一個音以後,學起來就不成問題了,按照葫蘆絲指法表,一個音一個音去練。不要急於求成。

(5)新手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快速學會擴展閱讀

當您擁有一支葫蘆絲的時候,要注意葫蘆絲主管、副管的溫度差和濕度不要有大起大落的現象,葫蘆絲主管、副管的自然裂損大多數是這兩點引起來的,如果您用的是插口葫蘆絲主管,請注意在調插口調率時雙手要靠近接銅處慢慢調,千萬不要握主管頭和主管尾擰調,這樣會擰裂接銅周圍的紫竹,很多葫蘆絲主管、副管的裂縫都在音孔處就是這個原因!

接銅用時間長了會出現發緊發澀現象,要將銅套內的污垢和銅銹擦掉後上潤滑油,以免加速銅套磨損和擰調時用力過大擰裂葫蘆絲主管、副管,冬季用後葫蘆絲內會產生水氣必須使用自製的棉刷將葫蘆絲主管內的水氣擦凈。

而後將葫蘆絲倒掛起(有些葫蘆絲名家認為不可以倒掛,這里僅本人個人觀點),讓其自然風干後在裝套裝盒,葫蘆絲要保持乾燥!如果受潮會出現:發霉現象、開裂現象,掉漆現象,裂損現象,甚至影響其音準。銅套要定期上油,最好用干油。葫蘆絲最怕摔、怕曬、怕蟲蛀、怕長霉,所以要好好愛惜使用。

日常注意事項

1、 葫蘆絲必須保持適當的乾燥程度。過於乾燥的季節要擺放在包裝盒內,尤其不能在通風處懸掛,否則竹子容易開裂;太過濕潤也不行,時間長了樂器會發霉。樂器使用完之後,最好將其懸掛,基本乾燥後放入盒內。

2、輕拿輕放,禁壓禁撞,忌暴曬

3、專人專用

4、忌暴吹.暴吸.

5、經常吹的葫蘆絲要吹嘴朝下,懸掛在通風處。

⑹ 如何自學葫蘆絲,零基礎

一、演奏姿勢:

1、站立式,就是站著吹奏的姿勢,一般在獨奏是採用這種姿勢,要求身體站立,自然放鬆成垂直狀,兩腳稍分開,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臂稍微彎曲,兩肘部下垂,管體稍向前,與上身成45度角,切忌過分挺胸和歪斜。

2、坐立式,一般合奏時採用這種姿勢,要求身體自然放鬆地坐在椅子上,兩腿稍微分開,身體要正,頭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與身體成45度角,切忌過分放鬆和僵硬。

二、葫蘆絲拿法:

1、葫蘆絲拿法有兩種,一種是左手在上面,一種是右手在上面,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定。手指和弧度。在那葫蘆絲的時候手指一定要自然放鬆,不要太過緊張,手指彎曲時要有弧度,可以想像掌心我有一個雞蛋。

2、按孔。一開始可以按順序一個孔一個孔的按直到把七個孔全部堵上。注意按孔時一定要用手指肚來按,有很多初學者出現的錯誤就是只想著手的弧度而用手尖來按孔。要注意抬手指時不要抬的太高,略高於按音孔就可以了。

三、指法。初學者一般都是學習筒音做5。簡單的來說就是把葫蘆絲的七個孔全部堵上發出5音。注意下圖低音3和低音5指法相同,但氣息不同。

(6)新手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快速學會擴展閱讀:

演奏時需注意:

1、附著於音管左右側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動,根據演奏時的情況靈活掌握,如當運用上三指(即開閉四五六音孔)演奏時,右手小指應附著於第一音孔下側,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隨演奏抬起。當運用下三指(即開閉一二三孔)演奏時,左手小指應回到副管位置,而右手小指可自然地隨演奏抬起。

2、各個音孔在按下(既關閉)時一定要用規定手指第一節指肚將音孔按嚴,不能漏氣,否則會影響音準和音色。在演奏葫蘆絲,時應使手臂,手腕放鬆,手指適度地向里彎曲。開放音孔時,手指不宜抬得過高,過高會影響演奏速度和靈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會影響音準和音量。

⑺ 葫蘆絲怎麼自學

購買一本葫蘆絲練習教材。有了教材,你就可以了解葫蘆絲,了解音階指法,了解練習的辦法,教材里也會有針對性的練習曲與數量可觀的葫蘆絲曲。教材版本很多,推薦選購李春華的綠面教材《葫蘆絲巴烏實用教材》,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本,很多葫蘆絲教學班用這個教材。

(7)新手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快速學會擴展閱讀:馬上著手基本的氣息訓練:一是低音要重吹,高音要輕吹。二是開始長音練習。即按好某個音,深呼吸,把這個音吹響,過程中要盡量保持此音的穩定,一直吹到氣用完,然後換別的音再吹長音。

⑻ 很喜歡葫蘆絲 怎樣才可以快速學到

其實對於葫蘆絲是很簡單就可以學會的.只要你懂得一些最最簡單的樂理知識不到五分鍾就可以學會吹出樂調了.慢慢的就能吹整首曲子了.先買個葫蘆絲.很便宜.八到四十不等.更好的就沒必要了.因為我們又不是專業人士.但要注意的是買的時候選葫蘆比較熟的.就看竹桿還有葫蘆的顏色.比較黃的就算行.綠的就容易破.吹的時候比較輕的就算好.最簡單的曲子應該是婚誓.軍港之夜.月光下的鳳尾竹.沂蒙小調等.接下來就是識孔了.總工七個孔.但有幾種指法.我先說全按作5的.就是你把七個孔全按住發出的是低音5.從下往上的第一個孔放開就是低音6

⑼ 零基礎,如何學會吹葫蘆絲

1、葫蘆絲簡介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傣語稱之為單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蘆之意)。流行於滇西德宏、保山、瑞麗等傣族地區,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較為流行。

葫蘆絲的構造較特殊,所用材料均取自天然,純手工完成製作過程。它由葫蘆、主管、簧片、附管組成,主管開有七個音孔,音域為低音3、5、6、7、中音1 2 3 5 6。有長短附管各一根,安裝在主管兩邊,附管持續發一個音。

葫蘆絲發音優美、親切,略帶鼻音,擅於表示溫柔細膩的感情,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發出的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所以稱它為葫蘆絲。

2、葫蘆絲的外形,見下圖

⑽ 怎樣才能快速的學好葫蘆絲啊

深圳福田區音樂廳大音琴行是葫蘆絲專業的培訓機構,以下是葫蘆絲老師為初學葫蘆絲的愛好者的一點建議:
一、樂器的選擇:
作為初學者,樂器的選擇j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入門的時候,選擇何種調的樂器則是入門的基礎,葫蘆絲常用的調有降B調、小C調、小D調、大F調、小F調、G調等,葫蘆絲雖然形制相同、指法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調高的不同,其中降B調屬於中音型,小C調、小D調、小F調屬於高音型,大F調、大G調、大C調、大D調屬於低音或倍低音型。筆者認為初學者應根據年齡段而定,一般成人選擇降B調葫蘆絲為宜,因為降B調葫蘆絲兩孔之間的間隔適合成年人手指按孔的寬度,而且用氣適量,便於練習氣息和控制氣息。中小學生根據手指長度和寬度的不同可選擇小C調或降B調,小C調葫蘆絲兩孔之間的距離較降B調略窄,適合手指短而細的人群,並且小C調和降B調用氣相當,適合氣息的練習。至於其他諸調,則是在練好以上兩種調的基礎上,有了一定得功底後才能拿來練習,所以,初學者選擇樂器要科學合理。

二、練習基本功要持之以恆

葫蘆絲的基本功有三方面的練習,一是氣息的聯系,二是指法的練習,三是吐音的練習,三者相互獨立又密不可分,吹奏任何一首曲子,無論是練習曲還是樂曲,三者的訓練都缺一不可。

1、氣息的用氣方法及控制力訓練

氣息是一切吹管樂的基礎,一般認為吹管樂的用氣方法有三種,一是胸式呼吸法,即肺部氣息呼吸,二是腹式呼吸法,即用丹田氣息呼吸,三是胸腹式交替呼吸法。筆者認為演奏葫蘆絲必須先學會腹式呼吸法,因為葫蘆絲屬於閉口吹奏樂器,主要用口來完成呼吸吐納過程,運用丹田氣息不僅氣息充足,而且也符合生理規律,如果單純的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肺部的功能,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用口吸氣,氣息下沉,同時腹部擴張,肌肉拉緊,呼氣時腹部肌肉收縮、放鬆在一張一合、一松一緊中完成呼吸過程。在筒音作5的情況下,低音區的5、6、7和中音區的1、2、3的用氣較中音的5、6強,吹奏中音5、6時氣息相對較弱才能夠吹響、吹好,因此要做好氣息控制力的訓練。

長音的練習是氣息運用到吹奏實踐的初級過程,練習長音不宜盲目,要嚴格控制好節拍,首先要以四拍為宜,按音階上行、下行,當四拍的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後,改為八拍的訓練。但是筆者認為氣息並不是越長越好,而是應當把握好尺度,這里的尺度即拍數、小節數,還有在吹奏樂曲時要按照樂句的長短去控制好氣息的長短及強弱。

2、指法的訓練

指法就是運指能力,首先做到的就是手指的絕對放鬆,才能夠提高手指的速度,一般情況下,初學者要從音階練起,熟悉每一個音的音位,按照練習曲逐步練習,從專業的運指練習上去講,從簡單的音階指法起步,然後是小度音程與大度音程的強化訓練,指法聯系的核心是運指速度。筆者的觀點是吹奏任何一首指法練習都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先固定好一個速度節拍,逐步加速練習,同時要做好氣息的搭配。

3、吐音的訓練

吐音是靠氣息沖擊舌尖發出T或K的聲音,主要有三種:單吐、雙吐、三吐,葫蘆絲音樂整體上講究輕與柔,所以吐音不宜太重,要以輕巧為主,葫蘆絲的三個基本功練習是相輔相成的,每天都必須加以訓練,而且要持之以恆,葫蘆絲初學者不要往往急於吹奏樂曲,忽略了基本功的聯系,這事不可取的。

三、樂曲的選擇

當今葫蘆絲樂曲可謂是琳琅滿目,各種風格的樂曲如雨後春筍,整體上可分為傳統樂曲與現代派樂曲。傳統樂曲多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簡短的民歌小調或是經過作曲家改編的民間樂曲或歌曲,也有部分創作的樂曲,這些樂曲演奏技法較為簡單、篇幅較小。現代派樂曲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篇幅較長,風格廣泛,而且技法運用較多,需要演奏者要有很好的功底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作為初學者應從傳統樂曲入手,掌握簡單的吹奏方法和技巧,在對傳統樂曲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後方能演奏現代派的樂曲,就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

綜上所述,葫蘆絲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從樂器的選擇、基本功的訓練及樂曲的選擇上不能盲目,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學習,尤其是樂器演奏,沒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性,只能有很好的基礎才能有很好的進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