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高速低檔和低速高檔對汽車有什麼危害
高速低檔的危害:
1、浪費汽油;
2、未能完全利用汽車的動能,使發動機高速運轉,而齒輪箱運轉在低檔。突然將高速汽車掛入低檔會使汽車的運轉來帶動發動機,聲音有變化,操作中不宜採用。
3、長期這樣會造成大量積炭。
低速高檔的危害:
1、高擋低速行駛難以發揮引擎的全部動力,甚至會對車輛的動力系統造成傷害。
2、當發動機工作在高擋低速狀態時,發動機輸出無力,扭矩小。如果想提速的話,即便使勁加油,它也沒有力氣。結果油是加了不少,但機器轉得很慢,所以也不省油。
3、長時間在高擋低速狀態跑,發動機經常在臨界轉速附近工作,也就是經常在熄火的邊緣工作,輸出力量不夠,變速箱不能正常工作,對變速箱有很大的損害。
4、低轉速工作難以發揮引擎的自潔效果,容易在引擎和油路中產生積炭,最後容易產生引擎和油路的故障。
B. 汽車低速擋高速行駛對車子有損害嗎
汽車低速擋高速行駛對車子損害主要是造成汽油的浪費。
犯「汽車低速擋高速行駛」這個錯誤的主要是開手動擋車型和部分開自動擋車型的駕駛員,這些駕駛者習慣於經常把擋位放到1、2或L擋上。
對於開手擋車的駕駛員,特別是新手由於處理不好擋位和車速的關系,同時又不會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因此經常會在低檔位的時候深踩油門加速,有時候發動機轉速甚至超過3500轉,這樣就導致了大量汽油的浪費。
另外一些資深的駕駛員為了加速超車時獲得足夠的扭矩,也會故意把擋位降低,在發動機的咆哮聲中加速超車,這樣做的結果導致油耗的大量增加。
(2)高檔低速汽車會怎樣擴展閱讀
一些增加油耗的駕駛習慣
一、猛加油
很多駕駛員喜歡猛加油,但是這樣是以成倍增加油耗為代價的,而增加的這部分油耗並沒有實際意義,並沒有多跑,所以開車時盡量勻速行駛。在加速的時候要緩慢加油,跟車的時候也不要總靠剎車調整車速,要盡量用收油來調整。
二、頻繁並線
實踐證明,直線勻速行駛的狀態下是最省油的,當然車速要在80-90公里/小時的經濟時速。要實現這個省油目的,就不能不能頻繁並線。頻繁並線不但危險而且增加油耗。因為並線的時候必定要加速,加速情況下肯定會比勻速行駛油耗高。
三、頻繁剎車
剎車對於保證車輛安全固然很重要,但是剎車最大的弊端是增加油耗。很多駕駛員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時不時要踩一下剎車,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這樣做不但影響了整個車流的速度,而且增加了油耗和車輛的磨損。
C. 高檔低速,對車有什麼不好
1、高檔低速行駛容易使發動機內部形成積碳,當積碳嚴重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車輛難以啟動、油耗增加、發動機功率下降、加速無力等故障,而且如此會嚴重磨損發動機和離合器;
2、會造成離合器過快損壞,高檔低速造成齒輪比不是正常比例,會聽到齒輪「噠噠」的聲音,此時離合器齒輪承受過大的沖擊,不能正常傳遞發動機動力,所以離合器更容易損壞;
3,長時間高檔低速行駛,離合器磨損過快,還可能造成掛檔困難。
駕駛手動擋汽車舉例
在每小時50公里時的時速,最為合適的是掛入3檔,但是這個時候如果非要掛5檔,該降檔時不降檔,帶著緩慢提速發動機,這樣的情況下就叫做高檔低速。高檔低速被很多人都認為會省油,這里同樣做個假設:
從發動機轉速來看,假如前行以5檔三、四公里的時速,與怠速差不多隻有一千多轉,這里是真的省油。但是這樣行駛只是短時間省油,費用的情況就是一旦發動機氣缸積碳過多,發動機還會被損壞了。最後比省油錢高得多的是維修的費用,並且還可能造成離合器的損壞使用這個過程的話,得不償失。
D. 開車時高擋低速不會省油還會有副作用為什麼
大家普遍都公認的一點,是開車的發動機轉速越低,就能越省油。看上去很有道理,分析得也是頭頭是道,但,到底是不是轉速越低,就一定越省油呢?其實真不是。如果在發動機工作原理來看,低轉速確實比高轉速能省油,道理也很簡單,低轉速,發動機不用噴太多油維持高轉,自然就省油啦~這種理論很對,但是!這種理論知識建立在發動機台架運行上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說,低轉速並非就一定省油,因為發動機安裝在車上,驅動的是整個車身和車上的乘員,除了考慮轉速,車身重量也是影響發動機油耗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高檔低速和低檔高速都費油,都會造成發動機的損傷。正確的駕駛方式是找到那個平衡點,保證發動機提速順暢的同時,還能省油才是最正確的駕駛方式。
E. 什麼是低檔高轉速什麼是高檔低轉速哪種方式更費油、更毀車
自動檔車基本是一個檔位跑天下,自動變速箱會根據車速自動切換到相應的檔位,不存在低檔高轉速和高檔低轉速的情況,這是針對手動檔變速箱來說的。
手動檔汽車有一個檔位與速度的匹配關系,不同的檔位對應著不同的速度,檔位與速度匹配時,就是正常行駛,一旦檔位與速度不匹配,就有兩個情況發生,一是低檔高轉速,二是高檔低轉速。
檔位與速度的匹配關系大概是這樣的:
踩油門踏板
另外,如果長期如此,發動機產生積碳後,你的車就更費油了,至少比原車油耗增加20%。
低檔高轉速和高檔低轉速相比,哪種方式更費油、更毀車?沒有準確答案,這兩種方式都不建議經常用。新手的話,多注意速度與檔位匹配,避免這兩種情況發生。
低檔高轉速和高檔低轉速哪個更傷車?
高檔低轉速。按國內2000轉換檔的駕駛習慣和經常堵車的路況來講,長時間高檔低轉速確實對發動機有負面影響,但這種負面不至於傷筋動骨漏油之類的。簡單來說,高檔低轉速一般有兩種操作情況:一種是高速上巡航,省油經濟而且轉速一般在2000轉左右,完全沒問題。
低速時高檔低轉速但想急加速。開手動檔的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懶得降檔還是沒反應過來,轉速1500左右全油門加速時發動機都會發出種很不爽的聲音,常伴隨著輕微震動,然後轉速慢慢升到2500,這時動力才會跟上來。在這一過程中油氣混合比一直都是很高的,也就縱容了積碳的產生。
低檔高轉速。2500到3000轉換檔應該很普及了,油耗真沒大家想像的那麼離譜,但換來的是更舒暢的駕駛體驗,時刻充足的動力帶你遠離兩側的危險。汽油機4000轉以下都是完全正常沒問題的工況,超過4000其實也沒問題,只是多少總會心疼。唯一最大問題就是過低的檔位高轉速對傳動系統的沖擊,譬如一檔4000轉,抬下油門就跟猛踩剎車一樣,但這也都完全是在設計范圍內的,大家真的不必擔心。轉速表上的8000轉真不是用來裝飾的,真正對發動機機體傷害大的是材料的溫度循環。就是說發動機熱起來再冷下去再熱起來,這個才是壽命折損的罪魁禍首。高檔低速和低檔高速都費油,都會造成發動機的損傷。
總結:不管什麼路況,長期低轉速行駛都對發動機不好,不能一味抱著省油的心態開車的,而且轉速太低不一定省油。正確的駕駛方式是找到那個平衡點,保證發動機提速順暢的同時,還能省油才是最正確的駕駛方式。
F. 汽車高檔低速的危害
高檔低速行駛容易使發動機內部形成積碳。
當積碳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車輛難以啟動,油耗增加,發動機功率下降,加速無力等故障。
發動機電腦有自我學習功能,會記憶這種駕駛習慣,以後汽車都會無力。
嚴重磨損發動機和離合器,高檔低速行駛傳動比不佳,容易出現發動機抖動,相當於變速箱制動。
離合器同樣也承受著巨大的摩擦力,過度時離合器打滑,加劇磨損等。
高檔低速不會省油,還會有副作用,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
G. 低速高檔好嗎 為什麼 會怎樣
老司機基本是開手動擋的過來人,把手動擋的那一套試用到了自動擋上面。手動擋要實現油離配合,而自動擋卻不需要,汽車高檔低速會比較省油?
不知道車主們有沒有騎行的經歷,也就是踩過自行車。同樣平路行駛,當你先低速檔騎一會,感覺每腳都踩的很瓷實,每一腳都用上了勁。
但當你切換到高速檔,你就會發現,要保持同樣的速度,就要多踩幾圈,這時身體的肌肉容易疲勞。相同的道理,汽車也很累。
正常的轉速區
大部分汽車在正常行駛的發動機轉速維持在2000——3000轉每分鍾,就已經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檔位。最簡單的例子,當你汽車不行駛,就原地怠速你就將檔位掛到2擋甚至3擋,汽車是吃力還是不吃力?可以聽聲音便知。
高檔低速就相當於利用變速箱制動,不但起不到省油的作用還容易使發動機產生積碳。
H. 高檔低速行駛對車有沒有影響
一些手動擋車型的車主,為了達到節油降噪的目的,一味地降低發動機工作轉速,有的甚至不到1500轉/分鍾就強行升擋。這樣不但不能降低油耗,因為發動機長期處於高擋低速運行狀態可能導致積碳產生,從而出現動力下降、油耗增加的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