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幾種計算時間的方法
這個問題太大,上課需5節左右,根據高考題歸納如下:
1、已知區時求地方時
2、已知區時求區時
3、已知地方時求區時
4、已知地方時求地方時
5、已知兩個日期求北京時間
6、根據經緯網求晝夜時間等
自己根據例題要多練習,才能完全掌握。
2. 關於時間用算式的方法如何列式和計算。三年級
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
例如:小明早上7:30從家出發,8:20到達學校,小明從家到學校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如題所述,結束時間為8:20,開始時間為7:30,因此,可列式如下:
因此,可得結果為,小明從家到學校一共花了50分鍾。
(2)怎樣運算時間的方法擴展閱讀:
時間的計算分為:
1、 計算時刻:統一計時法 採用尾+頭的方式計算,表示方法:幾時幾分
2、計算時段:統一計時法 採用尾-頭的方式計算,表示方法:幾小時幾分鍾
表示方法不一樣代表的結果不一樣。
例如:
1、早上8:00經過20分鍾後的時間,計算時刻時刻:8時20分
2、早上9:00到10:00經過多長時間:1小時00分鍾
3. 關於時間用算式的方法如何列式和計算。三年級。
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
例如:小明早上7:30從家出發,8:20到達學校,小明從家到學校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如題所述,結束時間為8:20,開始時間為7:30,因此,可列式如下:
因此,可得結果為,小明從家到學校一共花了50分鍾。
(3)怎樣運算時間的方法擴展閱讀:
時間的計算分為:
1、 計算時刻:統一計時法 採用尾+頭的方式計算,表示方法:幾時幾分
2、計算時段:統一計時法 採用尾-頭的方式計算,表示方法:幾小時幾分鍾
表示方法不一樣代表的結果不一樣。
例如:
1、早上8:00經過20分鍾後的時間,計算時刻時刻:8時20分
2、早上9:00到10:00經過多長時間:1小時00分鍾
4. 計算時間的方法、要兩種
計時法有兩種:
1、普通計時法
2、24時計時法
計算時間的關系式是:
1、開始時間+經過時間=結束時間
2、結束時間-經過時間=開始時間
3、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時間
5. 時間怎麼算的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2課,時間如何計算?突破3個難點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學的是時分秒,在學習這一單元知識時,由於內容比較難,小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吃力。
尤其是學到時間的計算時,小學生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時間的計算,建立在單位換算的基礎上。而時分秒的進率,又比較特殊,因此,這部分知識,最好能提前預習,做到胸有成竹。
下面,就以一份練習題為例,來說一說這部分知識,在學習時,如何突破難點。
第一點:牢記時間單位的進率。
1小時等於60分鍾,1分鍾等於60秒,只有兩句話,三年級小同學應該能牢牢記住。不過,會背進率,並不等於就不會出錯了。
在實際的運算中,有一些難題,還需要活學活用。比如上圖第一大題的最後一個填空:70分=( )時( )分?
這類題目,就需要三年級同學動腦去想,由於1小時等於60分,先要考慮一個問題——在70分當中,可以拿出幾個60分?也就是1小時!通過觀察和思考,同學們會發現,只可以拿出一個60分,因此,第一個括弧當中,填寫數字1。接下來,就要運用心算了,70分當中,拿走一個60分,變成一小時,再剩下70-60=10分,這樣的話,第二個括弧里就要填寫10了。
懂得了這個方法以後,就能夠自如地完成作業了。總結一下:當時間單位換算時,出現了兩種單位,就要先考慮小時,再考慮分鍾,牢記1小時等於60分,隨時進行互相轉化。
同樣的道理,在做第二題大小比較時,也是先比較大的單位小時,如果小時的數字相同,再去比較小的單位分鍾。
同時,有些大小比較,還需要進行換算,把兩邊換算成相同的單位,這樣才可以進行比較。
第二點:時間差用減法來計算。
經過了多長時間?這類題目就是在求時間差,一般情況下,都是用減法來計算,怎麼算呢?終止時間-起始時間=經過時間。
記住這個公式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目,就直接相減。
第三點:到達時間用加法。
像上圖的第四大題第2小題,已知本應到達時間,已知晚點時間,求什麼時候能到達?此時,就需要用加法來計算。
還有上圖的最後一題,第一站的發車時間是6:50,每15分鍾發車一次,那麼第二輛的發車時間,就需要用加法計算得出。
得出第二輛車的發車時間後,就可以根據亮亮和爸爸到達的時間,計算出還需要再等多長時間了。
最後要說一點,非常重要!時間的計算,並不是說死板地套用以上方法,就能完全正確,還需要同學們在答題時,靈活地運用方法,仔細地鑽研題目,耐心地列出算式,按步驟去解答,這樣才可以得到最終的正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