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中葯熬的時間太短會怎樣

中葯熬的時間太短會怎樣

發布時間: 2022-07-16 00:08:32

A. 中葯熬的越久越好嗎

對於熬制中葯也是有很多的講究,不是說把它扔在鍋裡面一直煮就可以了。有人覺得熬中葯就越煮越久,中葯的葯效才會全部都被熬出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不同的中葯熬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中葯熬制的火候也是不一樣。有些中葯只需要熬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冷水下鍋當水煮開了以後再繼續熬至半個小時,這樣就可以不用再熬制了。


什麼事情都是講究科學方法的,不要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認為該熬久一點就要熬制久一點。

B. 為什麼有些中葯煎的時間長,有些時間短

中葯是由植物的花、草、葉、莖、根、果實和昆蟲、動物的組織以及礦物質等組成。根據葯物的質量的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揮發程度也不同。為了能充分的煎出葯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葯物需要採取不同的煎煮時間,這樣才能使各種葯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葯效。 具有發散作用的葯物如辛夷、薄荷、荊芥穗、細辛等和花類葯物如菊花、紅花、金銀花、合歡花等煎煮時間不宜過長。如果煎煮時間過長,會使葯內有效成分被破壞掉或揮發掉而達不到治療目的。而一些礦物質葯物如靈磁石黛赭石、生石膏、芒硝、龍骨、牡蠣、伏龍肝及某些果實、根莖類葯物如何首烏、雞血藤、檳榔、枳實、苦楝子等煎煮時間宜長些,因為這些葯物質地堅硬,煎煮時間過短很難將有效成分煎出來而達不到治療目的。還有一些葯物如烏頭、商陸、遠志等為了去除其毒性及燥性也需要煎煮時間長些。對於那些草、葉、莖、果之類的葯物煎煮時間適中即可。 此外,一些經過加工製做的葯物,如阿膠、鹿角膠等是不宜與葯物共同煎煮的。宜兌化後再加入煎好的葯液中同服或單獨服用。葯物的煎煮時間應根據葯物的質地、性狀及醫生的囑咐而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中葯的治療作用。

C. 中葯需要熬制多長時間

中葯熬制的時間因葯物的性質而決定,且針對不同疾病熬制的時間也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中葯拿回來之後,先是要用清水稍微輕洗一下,把水倒出,然後再接一些清水浸泡,大概浸泡半小時到1小時,然後再煎煮。通常泡完了之後第一煎,大概煎煮20-25min,然後把煎煮好的葯過濾出來,之後再向葯渣里加水,水的量剛剛沒過葯渣就可以了。第二煎需要煎煮15-20min左右,煎好之後再把第二煎的葯物再給過濾出來,兩煎的葯物合在一起,就是一天的葯量。一般的來說是日服一劑,把兩煎的葯物分兩次分服。
需要注意的是煎葯用具選擇最好是瓦罐、砂鍋,其次是搪瓷、不銹鋼器皿,不可以用鐵器和銅器煎葯。另外,有些中葯飲片有效成分為水溶性,還有些葯是粉末狀,在清洗過程中會有所流失,注意此種情況在煎葯前不要洗葯物,避免影響葯效。

D. 中葯熬了兩個小時才好會不會影響葯性啊

一般來說芳香類的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的葯,10--20分鍾即可,因為此類葯中起作用的大多數是揮發油,久煎易使有效成分流失。如治感冒,風濕的葯。滋補類和一些質地較硬的葯宜久煎,使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融入葯湯中。如人參,麥冬,牡蠣,龍骨等。一般30--60分鍾。

另有中葯膏劑的熬制時間較長,一般都需要好幾個小時。

不知LZ熬得是什麼葯,如果是補葯的話,2個小時是可以的。

E. 中葯熬的時間長了或著短了會有什麼害處嗎

你好,根據你所述的情況,熬的時間長短沒有害處的,只是葯效上會有差別的,祝你健康

F. 中葯熬的時間短了喝了會怎麼樣

中葯熬的時間短喝了不會怎樣,就是葯效不夠,反而對一些易揮發葯物療效更佳,如荊芥,薄荷,桂枝,青蒿,天麻,大黃(久敖瀉作用下降低)。

G. 熬中葯時,是長時間好還是短時間好

紅色的是紅參,
為了葯效更好,一般單獨煎煮,然後兌入葯汁,白色的看起來半透明,如絲狀,是石膏,用紗布包煎,時間上沒有特別要求,按平時煎煮的時間就可以了.

H. 這個中葯處方熬的時間太短服用有沒有毒

,這個中葯處方熬十分鍾左右吃是沒有毒的但是葯效不可能全部的熬出來因此還是應該熬制20分鍾左右並且嗷三道將三道的湯汁混合在一起再分三次服用這樣才能夠最大的發揮葯物的功效aqui te amo。

I. 中葯是煎的時間越久越好嗎

病情分析:
您好,不是的,一般的中草葯熬制的時間是在20-30分鍾之間,時間過短過久都不行
指導意見:
如果時間太短,葯物有效成分不能徹底析出,而如果熬制的時間太久,中葯長時間高溫熬制,對葯物有效成分破壞也很大,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