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用物理怎樣表示時間
擴展閱讀
酒腌檸檬怎樣腌制最好吃 2025-05-22 18:34:26
電腦怎樣縮小放大畫面 2025-05-22 18:27:40

用物理怎樣表示時間

發布時間: 2022-12-15 18:34:12

Ⅰ 物理中時間的四種表達法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一、最早的表達:
一個太陽日劃分為24小時;
一小時分為60分鍾;
一分鍾分為60秒;
一秒就是 86400 分之一的太陽日(Solar day)。

二、現在的定義:
銫原子(caesium-133)的基態的兩個超精細結構輻射周期的 9,192,631,770倍。

三、一秒的含義:
1、光在真空中運行299,792,458米所需要的時間;
2、光從太陽傳到地球所需要的500分之一的時間;
3、大爆炸後形成第一個原子核所需的315分之一的時間;
4、元素bnium-261半衰期的27分之一的時間;
5、元素seaborgium-266半衰期的30分之一的時間;
6、元素ununquadium-289半衰期的30分之一的時間;
7、元素bnium-262半衰期的34分之一的時間;
8、元素rutherfordium-261半衰期的61分之一的時間;
9、元素nobelium-253半衰期的102分之一的時間1;
10、自由種子半衰期的886分之一的時間。

補充回答:

在物理學中問到跟時間有關的問題時,有以下常見問法:

1、在解物理學中的運動學問題時,前一秒末、後一秒初的關系:

第一秒末的位置矢量 = 第二秒初的位置矢量;
第二秒末的位置矢量 = 第三秒初的位置矢量;
第三秒末的位置矢量 = 第四秒初的位置矢量;
.........................................................
第一秒末的速度矢量 = 第二秒初的速度矢量;
第二秒末的速度矢量 = 第三秒初的速度矢量;
第三秒末的速度矢量 = 第四秒初的速度矢量;
.........................................................
第一秒末加速度矢量 = 第二秒初加速度矢量;
第二秒末加速度矢量 = 第三秒初加速度矢量;
第三秒末加速度矢量 = 第四秒初加速度矢量;

.........................................................

2、前一秒內,前兩秒內,前三秒內,........,一秒時,二秒時,三秒時,......
物理計算時,直接帶入的t等於多少多少秒,無非是兩種情況:
一是前幾秒的累積結果,如位移、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沖量、功、、、、
---這些都是過程量;
二是第幾秒的瞬時結果,如位置、速度、加速度、動量、勢能,動能、、、、
---這些都是狀態量

說明:一秒時 = 一秒末 = 二秒初;
二秒時 = 二秒末 = 三秒初;
三秒時 = 三秒末 = 四秒初;
.................................

3、第一秒內:0 -- 1秒;
第二秒內:1 -- 2秒;
第三秒內:2 -- 3秒;
第四秒內:3 -- 4秒;
...................................。

4、第一個兩秒內,第二個兩秒內,第三個兩秒內,..........
第一個三秒內,第二個三秒內,第三個三秒內,..........
第一個四秒內,第二個四秒內,第三個四秒內,..........
第一個五秒內,第二個五秒內,第三個五秒內,..........
.........................................................

Ⅱ 物理中怎麼表示時間

電子表上寫著呢啊10:58:50表示10點58分50秒,時間各個進位之間用冒號隔開,你第一個就對著啊!停表上的單位是秒,小格,就是中間上方的地方是進位,單位是分,一格是1分,太小了,我看不清楚,用這個分,加上外圈的時間,單位是秒的時間,就是幾分多少秒,圖上看大概是個1分10秒,用數學方法表示就是1'10″。
記住表示幾點幾分的時候,中間用冒號隔開,表示具體多少秒啊,多少分啊,就用撇隔開,分後面用一撇,秒後面用兩撇,就對了!

Ⅲ 時間的物理含義

時間就是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的中間段。例如我們所講的一節課四十五分鍾!其中的四十五分鍾就是時間了。再例如「我初中讀了三年」其中三年也是時間!而時刻就是個瞬時值了。假如我現在說現在七點四十九分二十三秒!其中七點四十九分二十三秒就是時刻了!

Ⅳ 物理意義上的「時間」是怎麼定義的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例如月球繞地球周期,地球繞太陽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原子震盪周期等.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從一個起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起點.
所有運動的物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運動.機械運動,熱運動,生物運動等運動都是對應的,這個『運動』就是時間.通常用機械運動的『運動』即s/v即時間表示所有物體,所有運動的時間.但熱運動,光運動等其他運動都可以表示時間的.確切的說機械運動的『運動』即s/v表示的是運動的多少,表示的是運動多少的量.
時間就是一個變數,一個增量,時間表示的就是運動的多少.時間就是表示運動多少的一個量.時間的本質就是運動的量.
時間的本質:時間是事件先後順序或者持續性的量度.
時間的本原:就是事物的存在過程.時間是所有事物皆具有的天然屬性,時間是存在的表徵,是過程的記錄,是人們描述事物存在過程及其片段的參數.

Ⅳ 時間在物理上怎麼解釋

「時刻」相當於坐標點,「時間間隔」相當於線段長度,「時刻」就是這線段的端點——用坐標來解釋更易理解.「時間間隔」即為常說的「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 第幾秒初、第幾秒末指的是「時刻」,與點有關.(用「初」、「末」、「時」等字來表述)第幾秒內、前幾秒、前幾秒內指的是「時間」,與長度有關.(用「內」、「間」、「中」等字來表述)

Ⅵ 時間在物理中用什麼符號表示

字母t,初中基本都是小寫,後來從高中開始也有大寫的

Ⅶ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速度用什麼字母表示

路程:S

時間:t

速度:v

名稱 符號 單位 公式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F 牛頓(牛)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A I=U/R
電壓 U 伏特(伏)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Ⅷ 物理意義上的「時間」是怎麼定義的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為t。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
在1967年召開的第1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對秒的定義:銫-133的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這個定義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定義的秒,與天文學上的歷書時所定義的秒是等效的。
生活中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毫秒ms、分min、小時h、日(天)d、月m、年y等。

Ⅸ 如何表示時刻和時間高一物理

時刻是一個時間點,一般都帶著「初」「末」這種字.
如第一秒末;第三秒初~在8:00上課,8:00就是一個時間點
時間是一個時間段
如第一秒,45分鍾,課間10分鍾~
從畫圖上說,時刻是用箭頭表示,時間是用線段表示;書上有~

Ⅹ 時間在物理上怎麼解釋

時間在物理上怎麼解釋
時間是與空間維相同的第四維。在人類的宇宙模型中,必然要牽扯「時間」進行對宇宙的描述。

而我們知道,宇宙模型的基本邏輯是:

如果在時空坐標系的區域A中發生了事件B,那麼在時空坐標系中的區域C內必然發生事件D。很明顯,在用人類邏輯所建立的這樣一個模型中,時間也只是用來描述某向量的位置的一個維而已。用我們平常的理解,也是這樣。但為什麼人類能在其他三個空間維中隨意向四處移動,卻只能在時間維中向前呢?
這只不過是人腦的沖突。

人類邏輯需要四個維度以解釋宇宙,但人類用以獲取信息的途徑卻只能確定三個維度。(人眼就不能看穿時間)在這樣的沖突下,一方面人類在解釋四個維,另一方面人類卻只能確定三個維,這樣,人類便只能感受著第四個維(時間)的流逝與另三個維在第四維中的變化了。這就是我們現在對時間的感受產生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我們眼中,思維中所「看」到的時間,並不是一定的。那是因為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時間也不例外。自從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探索出超越時間的規律時,人類就開始了時光探索。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光速時間論」吧——當人運動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周圍的時間就會放慢。甚至出現「山中僅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情況。但是即便是這樣,人類依舊面臨著另一個時間的問題——相對的時間。如上例中,「世上已千年」不過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的時間。而那個正在用光速運動的人,依舊面臨著相對於自己的時間「山中僅一日。」所謂的「山中僅一日,世上已千年」,不過是相對我們這些以正常速度運動的人而言罷了。超越了自己本質的時間,依舊會有相對於自己的另一個本質時間來約束自己,所以說,人類對時間的探索,是永遠沒有止境的。因為這個世界永遠存在相對的時間,時間永遠是存在的。超越了本質的時間,我們又會進入一個新的時間規則。

【時間理論、本質、因子}
時間是啥?關於這個問題人們有很多設想.無論如何,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時間.
定義;
1.時空面積相等原理;運動系1或觀測系1'中的長度為固有長度,時間為固有時間.如果把長度和時間相乘,兩個時空坐標系都是相等的.
2.時空偏轉原理;若運動系相對觀測系運動,在某一時刻相對速為u或u',運動系與觀測系沿相對運動產生偏轉,偏轉角θ為時空偏轉角,時空偏轉角的大小與相對速度有關,即sinθ=u/c. 這就是時間因子.

【時間的本質】

時間是宇宙固有物質位移的進程.

時間的本質指的是物質變化發展的過程,因而是物質的.
時間的長短指的是人為的進程度量,因而是意識的.

【釋義】

①物質存在的可用鍾表來量度的屬性。某一過程的發生、發展、終止,既反映了過程的持續性也反映了順序性。過程的持續性表現為時間間隔,順序性表現為日期和時刻。

②運動著的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時間是物質運動的延續性、間隔性和順序性,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和伸張性。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即不可逆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時空同物質運動不可分離,沒有離開物質和物質運動的時空,也沒有離開時空的物質。物質是永恆的、絕對的,作為物質存在基本形式的時空也是永恆的、絕對的,但時空的具體表現形態和特性是多樣的、可變的、相對的。

◎註:時間從學術上來說不是一維的,也不是不可逆轉的流逝。時間是二維的,就像復數的平面。時間有實軸、虛軸之分。時間在實軸上時間是有意義的,也就是現實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時間:過去、現在、將來。而在虛軸上的點,只是時間的一種形式,一種可能發生的形勢,在我們看來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虛時間的存在根本不可能影響到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天能夠像霍金所說的進行時間旅行的話,就會經過虛時間軸,到那時虛時間對咱們也就不難理解了,更加對咱們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