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3歲的孩子學會數1到10
1、看圖識字
結合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短小故事,引導幼小兒童認識圖文中對應明顯的字,並根據圖畫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淺顯、圖畫含義清晰、結合幼兒生活的兒歌,幫助孩子了解畫面與文字的關系。孩子一旦掌握了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閱讀中認識更多的常用字。
2、利用游戲認字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只要家長肯動腦,游戲中隨時可以教孩子識字。比如孩子喜歡玩沙子和石頭,家長可以把沙子和石頭這幾個字寫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讓孩子用小鏟子挖出來。孩子挖一個讓他認一個,孩子很容易就在興奮中把漢字記住了。
3、利用幼兒故事教孩子識字
孩子喜歡反復聽同一個故事,家長可以按照故事書的內容一字一句地講,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講下來。然後,把著孩子的手,指著書上的字一遍遍地教,這樣孩子會領會一個字發一個音,不認識的字會根據自己已會講的故事猜出來。
4、用漢字積木識字
買一盒漢字積木,讓孩子擺成各種玩具如火車、小樓房等。而且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將某個漢字的偏旁拆開,和另外一個重新組合成一些新的漢字。孩子可以通過認一個字而連帶學會很多字,並在拼拆過程中激發創造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順口溜識字
順口溜的特點是語言簡短明朗,語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適合幼兒的語言表達特點。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孩子輕鬆快樂地記住那些筆畫繁多意義抽象的字。如「熱」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貳』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三歲寶寶學數學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三歲寶寶學數學
在寶寶在玩樂的時候,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三歲的寶寶就是可以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了,因此可以利用寶寶的游戲時間為他們進行數學的教學,這樣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數學的內容。本文內容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三歲寶寶學數學。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三歲寶寶學數學1
三歲的寶寶就是可以開始系統學習數學的年紀了,只是這種教育不一定要在教育 時間才能進行,完全可以滲透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整理玩具時
三歲的寶寶是最喜歡玩玩具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比如說,每次玩完玩具,可以讓寶寶自己去收拾。讓寶寶把屬於車類的玩具放在一起,屬於布娃娃類的玩具放在一起,屬於積木的放在一起等等。寶寶對做這些事情也會很有興趣的,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就可以慢慢增加難度了,把汽車類的放在一起,把積木類的放在一起,這樣寶寶就會很容易學會數學中的分類和顏色認識了。
2、利用區域活動
爸爸媽媽以及周圍的其他人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寶寶。因此可以利用寶寶的區域活動為他們進行數學的教學。比如說,玩娃娃的游戲。它在功能上即滿足了寶寶想要模仿的心理,讓她感受到了成人的活動,同時也可以在玩的過程中穿插一下數學餓的教學。舉個例子,家裡來了幾位客人啊?每個客人一個勺子,一杯茶等,使寶寶學會點數和一一配對的數學知識。
3、利用戶外游戲
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也是無處不在的,比如說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和別的孩子比一比誰的個字高,誰的個字矮。然後讓他們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來排隊,這樣寶寶不僅學會了比較高矮,還學會了站對。
4、在玩中進行
在寶寶三歲的年紀的時候,是最喜歡搭積木的`。搭積木不僅動手動腦,還可以利用積木來教孩子認識圖形。比如說我用三角形的積木來搭房頂,用長方形的積木來搭牆,這樣寶寶不僅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認識各種形狀,還學習了數學。
只要爸爸媽媽們能夠合理的利用幼兒的時間,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寶寶學好數學就不是一件難事。激發寶寶對周圍世界的探求興趣,不僅能夠提高認識能夠,還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的。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三歲寶寶學數學2
在整理玩具時進行數學教學
三歲幼兒最喜歡玩具。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專家建議: 每次玩完玩具後,讓幼兒自己收拾玩具。這時,就可給幼兒提出問題,請幼兒按玩具用途進行分類,把屬於車類的玩具放在一起,把積木放在一起,把布娃娃類的玩具放在一起。幼兒會很有興趣地做這些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可增加難度,如:把汽車類的玩具放到一邊,積木類玩具放到另外一邊……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數學中的分類和認識顏色的內容。
利用區域活動進行數學教學
人們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幼兒。三歲的幼兒最喜歡模仿成人的行動。因此,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就為他們模仿提供了空間。利用區域活動進行數學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家建議: 玩娃娃家的游戲。它的功能上滿足了幼兒的模仿心理,讓幼兒感受成人的活動,同時它也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好機會。因此,在幼兒玩娃娃家之前可先提出問題。如:家中來了幾位客人(學習手口一致點數),為每位客人准備一杯茶(一一配對)。如請客人吃飯,還要為每位客人准備一個碗,一把勺子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幼兒學會點數(數量應控制在5以內)。一一配對等數學知識。
利用戶外游戲進行數學教學
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同樣,學習數學中的比高矮,就可在戶外活動中進行。
專家建議: 戶外活動時,可以和幼兒比一比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比較後,幼兒很快就按從矮到高的順序主動站隊,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幼兒不僅學會了比較高矮,而且還學會了站隊。
在玩中進行數學教學
三歲的幼兒最喜歡搭積木。搭積木不僅動手還動腦,利用玩積木的時間可教孩子認識圖形。
專家建議: 我用長方形的積木搭牆,用三角形的積木搭房頂,幼兒會再玩的過程當中認識各種形狀,這些都是認識圖形的好方法。
『叄』 如何幫助3歲的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如何幫助3歲的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在孩童啟蒙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叫「數感」,即培養孩子的數字思維,這是數學啟蒙的第一步。幼兒時期是數感啟蒙的關鍵時期,數感好的孩子,除了在數學學習上可以表現得更好之外,也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處理所需的各種問題。美國芝加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與閱讀技能、社交技能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比,越早進行數感思維的培養,孩子的學習和綜合能力也會高於其他孩子。我總結了以下三點方法:
1、點數,這是練習數感的第一步,成功了,孩子會具備耐心細心的特質。比如在吃飯前,可以問問孩子們有多少個盤子,多少雙筷子,通過這些簡單的問答,孩子們會對周圍的數字更加的敏感。孩子們也能慢慢的從生活中了解簡單的數學概念。
2、結合 游戲 ,孩子天生就是愛玩的,所以在 游戲 中進行孩子的數學啟蒙也是非常容易的。在這里最推薦的是大家都玩過的飛行棋。這個簡單通過輪流扔篩子,根據篩子上的點數來前進的 游戲 ,既能考驗孩子識數字,也能考驗孩子數數。
3、睡前閱讀嘗試加入數學故事。研究表明,睡前閱讀有助於加深對閱讀內容的記憶力。此時家長如果加入些數學元素,比如《睡前數學》,可以更能加深寶寶對數字的記憶。
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時候,多讓孩子動手,讓他們觀察數學、發現數學,這樣才能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今天就介紹到這里,明天再見。
自我介紹:專職寶爸一枚,美國大學畢業,常年瀏覽國外相關 育兒 資訊,期望將海外優秀的科學 育兒 觀念傳送給中國萬千家長。
『肆』 怎樣教三歲孩子學數數
經常看到兩三歲的孩子通過記憶,能數到10甚至20,但大多數孩子其實是不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唱數」。別讓「數數」和「背數字」,在一開始就畫上等號。
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數數時,一個數字對應一個物體。你可以和孩子做第1個小測試:拿5顆糖排成一排,讓孩子用手點一顆糖,說一個數字。游戲的方式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
2到3歲,正是孩子計數能力萌芽的階段。為了避免孩子未來無法理解數字並靈活運用,你需要:
遵循先具象再抽象的幼兒認知規律。
多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具或者實物,讓孩子在操作中感知數量。
調動孩子多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進行練習。
比如,吃零食的時候,吃1個,說1個數字;拿積木玩的時候,拿1個,說1個數字。
讓數概念融入生活。
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練習數數。
『伍』 怎樣教3歲孩子學數學
《數學》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yXnbGG0wSs2qGvJvRZ-41A
要想輕松開展幼兒數學教學,給孩子一個靠譜且有趣的學習方式很重要。1,用游戲來進行思維啟蒙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陸』 如何教小寶寶學數學訓練3歲寶寶數學思維的方法
現在很多家庭從寶寶3歲開始,就開始讓寶寶學數學了,主要是數學思維之類的訓練,因為在幼升小的時候,很多民辦小學就開始通過考試來篩選優質生源,因此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寶寶落後,什麼都趕在前邊,所以就開始數學訓練咯。
三歲的寶寶畢竟還小,其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系的基本觀念。因此,需要家長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歲幼兒學習數學,不一定非要參加幼兒培訓班之類的,家長不妨通過寶寶日常生活著手,而且通過生活而取得的訓練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1、在寶寶整理玩具時進行數學教學
小孩子都喜歡玩具,其實,玩玩具也是一個非常棒的學習機會。每次玩完玩具後,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在收拾玩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妨讓寶寶按玩具用途進行分類,把 汽車 類的玩具放在一起,把積木放在一起,把布娃娃類的玩具放在一起。寶寶通常會很有興趣地做這些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可增加難度,如:把 汽車 類的玩具放到一邊,積木類玩具放到另外一邊……久而久之,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數學中的分類以及顏色的識別。
2、通過區域活動對寶寶進行數學教學
身邊人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寶寶。三歲寶寶最喜歡模仿大人的行動。因此,幼兒園內的活動就為他們模仿提供了空間。利用區域活動進行數學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孩子玩娃娃家的 游戲 。別小看娃娃家,這可以滿足寶寶的模仿心理,讓寶寶感受成人的活動,同時它也是寶寶學習數學的好機會。因此,在寶寶玩娃娃家之前可先提出問題。如:家中來了幾位客人(數數),為每位客人准備一杯茶(一一配對)。通過這些活動使寶寶學會點數(數量應控制在5以內)以及一一配對等數學知識。
3、在戶外 游戲 中進行數學教學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在戶外活動中,不妨讓寶寶學習數學中的比高矮。例:戶外活動時,可以和寶寶比一比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比較後,寶寶很快就按從矮到高的順序主動站隊,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寶寶不僅學會了比較高矮,而且還學會了站隊。
4、讓寶寶在玩中學習數學
三歲寶寶最喜歡搭積木。搭積木不僅動手還動腦,利用玩積木的時間可教寶寶認識圖形。例:用長方形的積木搭牆,用三角形的積木搭房頂,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認識各種形狀,這些都是認識圖形的好方法。
總之,日常 游戲 、日常活動,都是可以訓練寶寶數學思維的機會,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寶寶的認識能力,激發寶寶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由於是在玩中學習,寶寶自然也不會覺得枯燥,他們會認為學數學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柒』 如何教3歲的孩子數數
可以從小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先問起,比如說喜歡吃水果,就放給她放幾個水果面前,跟他一起數,這是讓他有數字的概念。如果是數數,我是每天早晚刷牙時,我就給她數100,數到100表示他就刷好了,這樣每天堅持,他自然也會數了。其他事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的。如果他做什麼事情,就說數到幾就結束,或者就開始等等···
『捌』 怎麼才能讓三歲小孩快速認識1-10這幾個數字
自從被專家證實,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命運,導致幼兒時期的孩子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類機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而家長也費盡心思,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近日,在一個學齡前的媽媽群里,和別的家長聊天,有的家長反饋:她的孩子數數能從1數到100,但卻連簡單的計算都不會,比如給孩子出了一道題,羊圈原本有2隻羊,又關進去2隻羊,農夫又牽走了1隻,現在還有幾只?結果孩子一頭霧水,解釋了很多遍,孩子就是聽不懂。
其它人也紛紛發表觀點,甚至有人提出,教了孩子數數以後,孩子反而顯得很笨,在計算的時候,經常是數啊數,還經常漏掉數字。
事實上這些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多數是利用孩子的機械記憶,甚至會把數數變成順口溜,孩子只是記住了數字的順序,並沒有形成數學思維,學習力也沒有獲得提升,而且還非常容易讓孩子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那我們該怎麼教孩子數數,才能讓孩子學會數字,愛上數學呢?這里分享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教孩子數數
一、生活中的數字
傳統教育里,家長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孩子數數,甚至會用一些順口溜幫助孩子記憶,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從1數到100,這事實上並不能說明什麼,更不能表明孩子聰明。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的兒童的思維能力達不到復雜運算的程度,不斷的重復的確能讓孩子記住,卻不能理解本質,所以才會出現會數不會算的現象,甚至也會出現變的更「笨」的感覺。
教孩子數數,我們要注重利用生活,利用孩子經常經歷的一些場景,比如孩子喜歡吃草莓,我們用草莓擺成一排,讓孩子去數;比如孩子的積木玩具,我們也可以摞成一摞,讓孩子去數....這樣教孩子數數,孩子會感覺有趣,同樣也能理解數字的含義。
二、數與量的對應
很多家長在用實物教孩子數數的時候,為了便於孩子理解,經常用「個」這個單位,比如1個餅干沒錯,1個狗也勉強聽聽,但所有的物品,都用「個」,卻會阻礙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比如1雙筷子,1把香蕉,1盤葡萄,孩子該怎麼理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圖省事,而是多方面帶孩子理解不同的量詞,讓孩子把數與量對應起來,理解數與量的關系,才有利於孩子形成數學思維。
三、循序漸進
教孩子數數,不能貪多,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來進行,比如2歲的孩子,基本上是理解不了100以上的數字的,我們跨越階段去教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里整理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數字認知水平,供大家參考。
1-2歲:教孩子5以內的數字,但不要對孩子強調數字,因為孩子不理解,我們可以讓孩子體驗量的變化,比如餅干,一個一個的給孩子,吃飯一口一口的喂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數量的變化,能不能說出數字並不重要。
2-3歲:這個階段,也不建議讓孩子唱數,而是建議用孩子經常玩的玩具去引導孩子認識數字,同樣建議限定5以內的數字,比如孩子的積木、車、玩偶等,讓孩子數一數,有幾個,或者建立一個停車場,或者摞一下積木等,方式要多變,讓孩子多角度理解數與量。
3-4歲:建議讓孩子理解1-10的數字,並建立系統化的數與量的對應,能說出數字,也能說出對應的量,拿出對應數量的物品,比如要2個餅干,孩子能說出來,也能拿對。
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教一些簡單計算了,計算的教育,也要用實物演示,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理解加減法的概念,比如一堆糖,增加一塊是加,把2堆合並也是加。但需要注意的是,減法放在後面再教,因為孩子的心理上,不願意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剝奪。
『玖』 孩子今年3歲,總是學不會數數,怎麼教都不會
我們先了解一下3~5歲孩子認識數的規律:孩子總是先從口頭數數開始,然後再點著實物數,接著才能根據數的結果說出總數,再按著實物數拿出同樣多的實物。這一全過程的特點,是由掌握無意義的數字聲音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由學會認數到會運用數,由形成數的觀念到形成數的概念。
由此規律出發,當孩子開始學習時,首先讓孩子像背歌謠一樣地從1數到10、20等。當孩子掌握了這一點,才能開始讓孩子手腦並用,點一個實物,數一個數字,這一點需要慢慢掌握。如:家裡的水果、積木等不同種類的東西都可以讓他學著數。
每次練習的時間,以不超過5分鍾為宜,否則孩子就煩了。在教孩子數數時,先少數幾個,然後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例如:家裡吃點心,每人拿1塊,拿到最後沒有了,這有助於孩子認識1和許多的概念。對於3~4歲的孩子,可以學會5以內的數字概念。從2歲半起,孩子就可以開始認識數字的概念,3歲左右可以懂得2,到3歲半應該能懂得5。
3歲要學會一定的加減法,還是有點揠苗助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