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車輪是如何安裝在汽車上的——說說輪胎螺絲的鎖止原理與注意事項
前幾天同學聚會,一個女生說了一個讓她感到「劫後餘生」的故事:有一次她開車回農村老家,在半路上輪胎扎了,然後找了一個路邊店修補了一下,接著上路了。在行駛了一段時間後,感覺汽車有點不對勁,方向總是向一側跑偏,並且車輪還有異響。她於是把車停在路邊下車查看。這一看,讓她倒吸一口涼氣:剛才修補的那個車輪,輪胎螺絲全都鬆了,輪胎幾乎要掉下來了!這如果繼續跑下去,這個輪胎非「賣燒餅」不可,到時候說不定出多大的事呢,車毀人亡都有可能。想到這真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後怕也沒有用,當務之急是把車修好。原車的輪胎螺絲都壞了,無法緊固了,於是她就從其它三個輪胎上各拆下來一個螺絲,安裝在這個故障車輪上,好歹汽車可以繼續行駛了。然後趕緊往回走,找到了一個較大的修理廠,把輪胎螺絲全都換了,這才算是靜心了。在這件事發生之後,她每次出行,第一件事就是看汽車的輪胎螺絲是否緊固、安全。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在旁邊聽到這件事,出於職業的敏感,立刻想到了輪胎螺絲這個讓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小東西。其實汽車的輪胎螺絲是十分重要的,只是由於它不需要特殊的保養,平時如果不是更換輪胎就用不到它,所以很多人都會把它忽略了,甚至有很多人從來沒有拆卸過輪胎螺絲。我們看網路上的事故視頻或者圖片,有時候就會出現高速行駛的汽車車輪飛出的事故,這主要就是由於輪胎螺絲斷裂或者松脫導致的。那麼汽車的輪胎螺絲究竟有什麼用呢?它是如何安裝的?它的緊固與自鎖原理是什麼?在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輪胎螺絲相關的話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輪胎螺絲,它都有哪些作用。輪胎螺絲是指安裝在輪轂上、聯接車輪、剎車盤(制動鼓)以及輪轂的螺絲。它的作用是將車輪、剎車盤(制動鼓)以及輪轂可靠的聯接在一起。大家知道,汽車重量最終都是由車輪承擔的,那麼車輪與車身之間的聯接就是通過這幾個螺絲實現的。所以,這些輪胎螺絲在事實上承擔著全車的重量,並且還要把變速箱輸出的扭矩傳遞到車輪上,它在工作中同時受到拉力和剪切力的雙重作用。
輪胎螺絲的結構非常的簡單,就是由螺桿、螺母以及墊圈組成的。根據螺桿結構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單頭螺栓和雙頭螺栓,現在的汽車絕大多數都是單頭螺栓,雙頭螺栓一般應用在中小型卡車上。單頭螺栓安裝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輪轂螺栓+螺母,螺栓以過盈配合固定安裝在輪轂上,然後由螺母固定車輪,一般日韓系車應用較多,絕大多數的卡車也採用這樣的方式。這種方式優點是車輪比較容易定位,拆裝車輪比較容易,安全性較高,缺點是輪胎螺絲更換比較麻煩,有些需要拆卸輪轂;另一種是車輪固定螺栓,在輪轂上直接加工出螺紋,輪胎螺絲直接擰在輪轂上,一般在歐美系小型轎車上應用較多。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輪胎螺絲拆裝、更換比較容易,缺點是安全性稍差,如果反復多次拆裝輪胎螺絲,會損壞輪轂上的螺紋,那樣就必須更換輪轂了。
汽車輪胎螺絲一般都是用高強度鋼製作的,在輪胎螺絲的頭部列印有螺絲的強度等級,有8.8、10.9、12.9幾種,數值越大強度越高。這里的8.8、10.9、12.9是指螺栓的性能等級標號,由兩部分數字組成,分別表示螺栓材料的公稱抗拉強度值和屈強比值,一般用"X.Y"表示,比如4.8、8.8、10.9、12.9等等。性能等級8.8的螺栓抗拉強度為800MPa,屈強比值為0.8,屈服強度為800×0.8=640MPa;性能等級10.9的螺栓抗拉強度達1000MPa,屈強比值為0.9,屈服強度為1000×0.9=900MPa。其它以此類推。一般把強度8.8級及以上、螺栓材質為低碳合金鋼或中碳鋼、並經熱處理稱為高強度螺栓。汽車的輪胎螺絲都是高強度螺栓,不同的車型、不同的載重量,匹配的螺栓強度也不同,以10.9最為常見,8.8的一般匹配在較低端的車型上,12.9一般匹配在重型載貨車上。
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汽車上的輪胎螺絲有安裝四個、五個、六個甚至更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是不是輪胎螺絲越多越安全呢?
其實輪胎螺絲的安裝數量與汽車的載重以及輪胎螺絲的強度有關。一般在小型轎車上,重量比較輕,用四個輪胎螺絲就足夠了;在中大型轎車以及SUV上,車重較大,一般至少需要五個輪胎螺絲;而在更重的車型上,會安裝更多的輪胎螺絲,有些卡車上甚至有十二個輪胎螺絲,並且螺栓的直徑也很大,強度非常高,能夠適應更高的載貨量。不過我們也不要以輪胎螺絲數量論英雄,汽車的輪胎螺絲強度、數量等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會考慮汽車最惡劣的工況,所以都有非常大的安全餘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斷裂、松脫等現象,幾乎是絕對安全的。所以不論輪胎螺絲是幾個,都是可以保證行車安全的,並不是數量越多越好,比如有些車型使用四個10.9強度的輪胎螺絲,另一款車型使用五個同直徑的8.8強度的輪胎螺絲,如果以總強度計算,四個輪胎螺絲反而更高。
下面我們來說說輪胎螺絲的緊固與自鎖原理。
汽車輪胎螺絲一般使用細牙的三角螺紋,螺栓直徑在14~20mm之間,螺紋牙距為1~2mm。這種三角螺紋在理論上是可以自行鎖止的:輪胎螺絲以規定的扭矩扭緊後,螺母與螺栓的螺紋互相貼合,它們之間巨大的摩擦力可以讓二者保持靜止不動,即自鎖。與此同時,螺栓發生彈性變形,將車輪、剎車盤(制動鼓)緊緊的固定在輪轂上。採用細牙螺距,可以增大螺紋之間的摩擦面積,防松動作用更好。現在的汽車上越來越多的採用細牙螺紋,就是它的防松作用更好。
但是汽車在行駛中,車輪受到的是交變載荷,輪胎螺絲也會受到連續的沖擊與振動。在這種情況下,在某一個瞬間,輪胎螺栓與螺母之間的摩擦力消失,輪胎螺絲就有松動的可能;此外,汽車在加速與制動時,由於車輪旋轉方向與輪胎螺絲的緊固方向相反,會產生一個「松脫力矩」,進而導致輪胎螺絲松動。因此輪胎螺絲必須有可靠的自鎖防松裝置。現在的汽車輪胎螺絲,絕大多數採用摩擦式自鎖防松裝置,比如加裝彈性墊圈、車輪與螺母之間加工成配套的錐面或球面、使用球面彈簧墊圈等。它們可以補償輪胎螺絲在受到沖擊與振動瞬間造成的間隙,也就防止了輪胎螺絲的松動。
還有一些車型,採用了「里反外正」式的輪胎螺絲,即左側車輪輪胎螺絲採用左旋螺紋,右側車輪輪胎螺絲採用右旋螺紋,這樣螺紋的緊固方向與車輪旋轉方向保持一致,就減弱甚至消除了「松脫力矩」,避免了輪胎螺絲的自動松脫。這種左旋輪胎螺絲,一般在螺絲的頭部上標有大寫的 英文字母「L」,或者在螺母中央位置切削出一道溝槽,以便於右旋螺栓區別開來。這種左旋螺紋的輪胎螺絲在早期的東風、解放等汽車上應用廣泛,現在仍然有一些中、輕型卡車、輕型客車、小型越野車等採用這樣的設計。
但是為什麼重載卡車以及小型汽車現在都不採用這樣的設計了呢?這主要是因為,重載卡車一般使用雙胎並裝、單螺母固定的方式安裝輪胎,輪胎螺母採用了球面彈簧墊圈,可以防止螺母的自行松動;而在小型汽車上,由於它加速與制動都比較快,所以不論是加速還是制動都會產生松脫力矩,使用左旋輪胎螺絲意義不大。所以,這兩種車型不再使用左旋螺紋輪胎螺絲,有利於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便於拆裝維修。
那麼我們在拆裝輪胎螺絲時需要注意什麼呢?在拆卸時要注意對角均勻松開,讓扳手與輪胎螺絲垂直,避免輪胎螺絲受到彎矩,進而造成螺絲折斷。在安裝時要注意對角安裝、對角分次均勻緊固,不要一次性擰緊,更不要把螺絲都安裝在車輪的一邊,這樣才能使螺絲受力均勻,避免輪圈變形。在落下千斤頂、車輪著地後,用扭矩扳手把輪胎螺絲緊固到規定的力矩,一般在15~20公斤力之間,如果太鬆了螺絲容易松脫,太緊了會把輪圈緊變形,甚至導致螺絲拉伸斷裂。如果沒有扭矩扳手,一般的成年男子只要雙手握住輪胎扳手的一端,用盡全力扭緊,這個力就足夠了。
此外,在緊固輪胎螺絲時盡量不要使用風炮緊固,這種風炮一般扭矩過大,會導致輪胎螺絲拉伸,甚至拉伸到了輪胎螺絲的屈服點,導致輪胎螺絲發生不可逆轉的塑性變形,這樣的輪胎螺絲就再也緊不住了,必須更換。還有就是輪胎螺絲不要反復多次拆裝,每一次拆裝都是對螺紋的一次傷害,螺栓與螺母之間的摩擦力就會越來越小,螺栓的自鎖作用減弱甚至消失,輪胎螺絲也就緊不住了,一般拆裝十次以上的輪胎螺絲就建議更換了。還有就是輪胎螺絲上千萬不要塗抹黃油,這樣雖然以後拆卸時輕鬆了,但是黃油會減小螺紋之間的摩擦力,減小螺絲的自鎖作用,致使螺絲松動的可能性增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汽車輪轂通過什麼方法安裝上去的
車的輪轂軸承過去最多的是成對使用單列圓錐滾子或球軸承。隨著技術的發展,轎車已經廣泛的使用轎車輪轂單元。輪轂軸承單元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日益增長,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由雙列角接觸軸承組成。第二代在外滾道上有一個用於將軸承固定的法蘭,可簡單的將軸承套到輪軸上用螺母固定。使得汽車的維修變的容易。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是採用了軸承單元和防抱剎系統ABS相配合。輪轂單元設計成有內法蘭和外法蘭,內法蘭用螺栓固定在驅動軸上,外法蘭將整個軸承安裝在一起。磨損或損壞的輪轂軸承或輪轂單元會使您的車輛在行駛的路途中發生不合適宜的且成本較高的失效,甚至對您的安全造成傷害。在輪轂軸承的使用和安裝中請您注意如下事項:
1、為了最大限度的確保安全和可靠性,建議您不管車齡多長都要經常檢查輪轂軸承——注意軸承是否有磨損的早期預警信號:包括任何轉動時的摩擦噪音或懸掛組合輪在轉彎時不正常的減速。對後輪驅動的車輛建議在車輛行駛到38000公里是應對前輪轂軸承進行潤滑。當更換剎車系統時,檢查軸承並更換油封。
2、如聽到輪轂軸承部位發出的雜音,首先,重要的是找到雜音發生的位置。有許多可能產生雜音的運動部件,也可能是一些轉動件與不轉動件發生了接觸。如果確認是軸承中的噪音,軸承可能已損壞,需要更換。
3、因為前輪轂導致兩側軸承失效的工作條件相似,所以即使只壞了一個軸承,也建議成對替換。
4、輪轂軸承比較敏感,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採用正確的方法和合適的工具。在儲運和安裝的過程中,軸承的部件不能損壞。一些軸承需要較大的壓力壓入,所以需要專用工具。一定要參照汽車製造說明書。
5、安裝軸承時應該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細小的微粒進入軸承也會縮短軸承的使用壽命。更換軸承時保持清潔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不允許用榔頭敲擊軸承,注意軸承不要掉在地上(或者是類似的處理不當)。安裝前也應對軸和軸承座的狀況進行檢查,即使是微小的磨損也會導致配合不良,從而引起軸承的早期失效。
6、對輪轂軸承單元,不要企圖拆開輪轂軸承或調整輪轂單元的密封圈,否則會使密封圈受損導致水或灰塵的進入。甚至密封圈和內圈的滾道都受到損壞,造成軸承的永久失效。
7、裝有ABS裝置軸承的密封圈內有一個磁性推力環,這種推力環不能受到碰撞、沖擊或者與其他的磁場相碰撞。在安裝前從包裝盒中取出,讓它們遠離磁場,如使用的電動機或電動工具等。安裝這些軸承時,通過路況測試觀察儀表盤上ABS警報針,來改變軸承的操作。
8、裝有ABS磁力推力環的輪轂軸承,為了確定推力環裝在哪一邊,可以用一個輕小的東西*近軸承的邊緣,軸承產生的磁力就會吸引住它。安裝時將帶磁性推力環的一邊指向裡面,正對ABS的敏感元件。注意:不正確的安裝可能導致剎車系統的功能失效。
9、許多的軸承是密封的,這類軸承在整個壽命期是不需要加潤滑脂的。其他不密封的軸承比如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在安裝時必須加油脂潤滑。由於軸承的內腔大小不同,所以很難確定加多少的油脂,最重要的是保證軸承中有油脂,如果油脂過多,當軸承轉動時,多餘的油脂就會滲出。一般經驗:在安裝時,油脂的總量要佔軸承的間隙的50%。
10、安裝鎖緊螺母時由於軸承類型和軸承座的不同,扭矩的大小差別很大。注意參照有關說明。
❸ 汽車輪轂的鑄造和的鍛造有什麼區別
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❹ 汽車輪胎是由什麼製成的,製造工藝又是什麼的綜合過程
輪胎
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製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沖外界沖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並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於輪胎生產。輪胎通常由外胎、內胎、墊帶3部分組成。也有不需要內胎的,其胎體內層有氣密性好的橡膠層,且需配專用的輪輞。世界各國輪胎的結構,都向無內胎、子午線結構、扁平(輪胎斷面高與寬的比值小)和輕量化的方向發展。外胎由胎面、胎側、緩沖層(或帶束層)、簾布層及胎圈組成。用於承受各種作用力。胎側是輪胎側部簾布層外層的膠層,用於保護胎體。簾布層是胎體中由並列掛膠簾子線組成的布層,是輪胎的受力骨架層,用以保證輪胎具有必要的強度及尺寸穩定性。緩沖層(或帶束層)為斜交輪胎胎面與胎體之間的膠布層或膠層,用於緩沖外部沖擊力,保護胎體,增進胎面與簾布層之間的粘合。胎圈是輪胎安裝在輪輞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組成,起固定輪胎作用。輪胎的規格以外胎外徑D、胎圈內徑或輪輞直徑d、斷面寬B及扁平比(輪胎斷面高H/輪胎斷面寬B)等尺寸加以表示,單位一般為英寸(in)(1in=2.54cm)。汽車輪胎是橡膠與纖維材料及金屬材料的復合製品,製造工藝是機械加工和化學反應的綜合過程。橡膠與配合劑混煉後經壓出製成胎面;簾布經壓延、裁斷、貼合製成簾布筒或簾布卷;鋼絲經合股、包膠後成型為胎圈;然後將所有半成品在成型機上組合成胎坯,在硫化機的金屬模型中,經硫化而製成輪胎成品。
補充:汽車輪胎知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為汽車行駛的四隻腳,汽車輪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汽車的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故障是所有駕駛者最為擔心和最難預防的,也是突發性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輪胎是汽車行駛系統的重要部件,就像我們穿的鞋,除了根據使用功能來正確選擇外(可別穿著正裝皮鞋去打網球、穿著運動鞋跳國標舞哦),還要懂得如何去護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輪胎的奧秘吧。
輪胎常見的分類方式是按照結構劃分為斜交線輪胎、子午線輪胎。子午線胎與斜交線胎的根本區別在於胎體。斜交線胎的胎體是斜線交叉的簾布層;而子午線胎的胎體是聚合物多層交叉材質,其頂層是數層由鋼絲編成的鋼帶簾布,可減少輪胎被異物刺破的幾率。
從設計上講,斜交線輪胎有很多局限性,如由於交叉的簾線強烈摩擦,使胎體易生熱,因此加速了胎紋的磨損,且其簾線布局也不能很好地提供優良的操控性和舒適性;而子午線輪胎中的鋼絲帶則具有較好的柔韌性以適應路面的不規則沖擊,又經久耐用,它的簾布結構還意味著在汽車行駛中有比斜交線小得多的摩擦,從而獲得了較長的胎紋使用壽命和較好的燃油經濟性。同時子午線輪胎本身具有的特點使輪胎無內胎成為可能。無內胎輪胎有一個公認優點,即當輪胎被扎破後,不像有內胎的斜交線輪胎那樣爆裂(這是非常危險的),而是使輪胎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氣壓,提高了汽車的行駛安全性。另外,和斜交線輪胎比,子午線輪胎還有更好的抓地性。
下面我們所談的輪胎僅指目前轎車所普遍使用的子午線胎,俗稱真空胎或原子胎。
一.如何識別輪胎標記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在汽車輪胎上的標記有10餘種,正確識別這些標記對輪胎的選配、使用、保養十分重要,對於保障行車安全和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輪胎規格:規格是輪胎幾何參數與物理性能的標志數據。輪胎規格常用一組數字表示,前一個數字表示輪胎斷面寬度,後一個數字表示輪輞直徑,均以英寸為單位。中間的字母或符號有特殊含義:「x」表示高壓胎;「R」、「Z」表示子午胎;「一」表示低壓胎。
層級:層級是指輪胎橡膠層內簾布的公稱層數,與實際簾布層數不完全一致,是輪胎強度的重要指標。層級用中文標志,如12層級;用英文標志,如〃14P.R〃即14層極。
簾線材料:有的輪胎單獨標示,如「尼龍」(NYLON),一般標在層級之後;世有的輪胎廠家標注在規格之後,用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如9.00-20N、7.50-20G等,N表示尼龍、G表示鋼絲、M表示棉線、R表示人造絲。
負荷及氣壓:一般標示最大負荷及相應氣壓,負荷以「公斤」為單位,氣壓即輪胎胎壓,單位為「千帕」。
輪輞規格:表示與輪胎相配用的輪輞規格。便於實際使用,如「標准輪輞5.00F」。
平衡標志:用彩色橡膠製成標記形狀,印在胎側,表示輪胎此處最輕,組裝時應正對氣門嘴,以保證整個輪胎的平衡性。
滾動方向:輪胎上的花紋對行駛中的排水防滑特別關鍵,所以花紋不對稱的越野車輪胎常用箭頭標志裝配滾動方向,以保證設計的附著力、防滑等性能。如果裝錯,則適得其反。
磨損極限標志:輪胎一側用橡膠條、塊標示輪胎的磨損極限,一旦輪胎磨損達到這一標志位置應及時更換,否則會因強度不夠中途爆胎。
生產批號:用一組數字及字母標志,表示輪胎的製造年月及數量。如「98N08B5820」表示1998年8月B組生產的第5820隻輪胎。生產批號用於識別輪胎的新舊程度及存放時間。
商標:商標是輪胎生產廠家的標志,包括商標文字及圖案,一般比較突出和醒目,易於識別。大多與生產企業廠名相連標示。
其它標記:如產品等級、生產許可證號及其它附屬標志。可作為選用時參考資料和信息。
輪胎標記一般都標志得比較規范,識別清楚後就可放心選購和使用了。
以下是一個常見的輪胎規格表示方法:
例:185/70R1486H
185:胎面寬(毫米)
70:扁平比(胎高÷胎寬)
R:子午線結構
14:鋼圈直徑(寸)
86:載重指數(表示對應的最大載荷為530公斤)
H:速度代號(表示最高安全極速是210公里/小時)
二.如何選購輪胎
了解了輪胎的基本知識,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買適合自己轎車的輪胎了,在選擇時,除了要了解自己轎車需要的輪胎規格外,還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優先考慮原廠輪胎,原廠輪胎是最能配合汽車速度及汽車的最大載重的,因此從理論上說,在更換輪胎時應優先考慮。
其次留意輪胎花紋,汽車輪胎上的花紋,除了起到美觀的效果之外,對輪胎的性能也有極大的影響。經常在深圳行駛的汽車,應該選擇那些排水性比較好的花紋輪胎,比如有規則的小塊狀的花紋;而需要越野和跑長途的汽車,則可以選擇大塊狀的花紋。
最後如果你對車輛原來的操控性不滿意,可以考慮更換扁平比更低的輪胎,對很多車型來說,改善車輛外觀及操縱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便是更換低扁平比的輪胎。每一種款式的輪胎都有它們特定的功能,因此在選擇輪胎時,應該問清楚什麼款式的輪胎適合怎麼樣的駕駛習慣,這樣車子行駛時才更安全,花在輪胎上的錢也更為值得。
在購買輪胎的時候,不要只看價格,應該向專業人士請教,他們會幫你准確地配好適當的輪胎。
在選擇輪胎的時候,還要注意,千萬不要把不同類型的輪胎混合使用,比如說把比較適合越野車使用的輪胎,和一般汽車的輪胎放在一起,或者把定向的跑車輪胎和一般的胎輪混合使用。
當然在選購中還要盡量避免翻新胎,目前深圳特別是一些街邊小店經常會將一些翻新胎以次充好銷售,消費者在選購中一定要留意。鑒別翻新胎的方法很簡單:最常見的就是觀察輪胎的色彩和光澤,翻新後的輪胎顏色和光澤都比較黯淡,因此碰上這樣的輪胎千萬不要盲目購買。
專業的師傅則是通過輪胎上的那些標志來鑒別輪胎,汽車輪胎上都有一些突起的標志,標明輪胎的型號和性能,這些就是鑒別翻新輪胎的突破點。翻新過的輪胎的標志都是翻新後重新貼上去的,而嶄新輪胎的這些標志則是和輪胎一體的,鑒別方法就是用手指甲抓撓這些標志,一般翻新胎的這些標志貼得都不是很緊,能抓掉的必是翻新胎無疑。
近幾年來,國外轎車輪胎的發展潮流是越來越多地使用大寬度、大內徑和低扁平比的輪胎。而目前國產轎車採用較多的還是小寬度、小內徑和高扁平比的輪胎。高扁平比的輪胎由於胎壁長,緩沖能力強,相對來說舒適性較高,但對路面的感覺較差,轉彎時的側向抵抗力弱。反之,低扁平比、大內徑的輪胎,因胎壁較短,胎面寬闊。因此接地面積大,輪胎可承受的壓力亦大,對路面反應非常靈敏,轉彎時的側向抵抗能力強,使車輛的操控性大大加強。目前國內批量生產的轎車中使用的扁平比最大的輪胎是225/55R16,而許多進口的豪華轎車或運動型轎跑車的輪胎則達到了225/45R17,甚至有的達到245/40R18。車輛裝配大寬度、大內徑、低扁平比的輪胎後,除了操縱性強,外觀視覺效果也給人很威猛的感覺。一般說來,車輛出廠時所配備的輪胎都是廠家經過反復測試後選擇的最佳規格。如果有車主想要更換輪胎尺寸,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意而為,因為這涉及到很多問題,稍有疏忽就可能對行車安全造成危害。另外,低扁平比輪胎會顯得更「嬌貴」一些,在使用過程中應更注意和愛護。
❺ 汽車的重量如何壓在輪胎上總要有個環節是既能保證抗壓,同時還不受重量影響轉動的吧——就靠軸承
最終重力還是壓在輪胎上的,輪胎的作用就是1.支撐車體的重量 2.傳達驅動力或制動力 3.緩和路面帶來的沖擊 4.轉換和維持方向
❻ 汽車輪壓如何計算
這個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選用的。
某個輪胎它的承壓能力(靜載荷、動載荷)是在輪胎設計製造中確定的。汽車設計中根據汽車運動特性,對輪胎產品進行具體的選用,並不是搞汽車設計的人為所設計的車輛再專門設計輪胎以及輪壓。
如果你指的是輪胎設計中如何確定輪壓的話,那這是一門專業設計知識,無法在這里進行系統說明的。
❼ 汽車輪轂是怎麼裝上去的
工具/原料
輪轂,扒胎機,氣門嘴,輪胎,輪胎油,十字套筒扳手,力矩扳手
首先將准備好的輪轂放在扒胎機工作檯面上,通過踏板控制卡爪,卡住輪轂的後輪緣;
輪轂參數要匹配,安裝不順暢時,盡量避免使用蠻力;
方法/步驟
注意事項
❽ 鋁合金鍛造輪轂是怎麼製造而成的
您好,目前我國鍛造鋁合金輪轂的製作工藝已經非常成熟。我們鎂卡鍛造鋁合金輪轂會經過原材料篩選與檢測——切割工序——加熱工序——鍛壓——強力冷旋壓——強化T6熱處理——機加工生產線——表面處理8道工序製作而成,同時引進世界頂級機械設備供應商產品,涵蓋日本三建、德國LEIFELD、德國摩森那、西班牙奧普特、台灣遠東、英國光譜分析儀、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國際一線品牌設備,保證了產品的高端品質。
❾ 輪胎是怎樣製造出來的
如今,全世界的汽車保有量大約為5~6億輛,每輛車都離不開輪胎。此外,天空飛行的飛機也不能沒有輪胎。僅在2000年全世界就生產了將近12億條輪胎。
1888年英國人鄧錄普發明了充氣輪胎,為交通運載工具帶來了巨大的生機。大家自然會聯想到,汽車輪胎內充滿壓縮空氣後,可比原先使用的實心輪胎強多了,汽車行駛速度大大加快,人們乘坐也舒適得多。
輪胎是一種復合材料,它的結構其實和自行車輪胎相似,是由多層纖維簾布增強的橡膠製成的外胎和充入空氣並保持良好密封性的內胎以及保護內胎免受磨損的墊帶組成。外胎是由簾布層、緩沖層、胎面膠、胎側膠和胎圈等部件組成的。從大的方面講,輪胎也可以說是由胎體、胎面和胎圈構成的。纖維簾線補強的胎體和建築上採用的鋼筋混凝土是一個道理,只有這樣,才能承受更大的應力。現代化的轎車輪胎則幾乎都沒有內胎,僅僅在外胎的最裡面有一層厚厚的氣密層,安裝時將外胎直接嚴密地固著在輪輞上。無內胎的輪胎安全性好,使用壽命長。
輪胎製造工藝流程示意圖
❿ 汽車輪轂軸承都是什麼結構,怎樣生產的
輪轂軸承目前分為三大類,一代輪轂軸承/二代輪轂軸承,三代輪轂軸承,想奧迪/本田等企業的舊款車以及低檔車都在使用一代輪轂軸承,拆卸難度大,調整不容易。
隨著汽車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油耗環保的要求,車輛也在往密集/輕量的方向發展,還有就是維修後的質量,就像是發動機只要拆開就不再好用,不光是因為是零件的問題還有安裝時調整的問題。一代輪轂軸承在安裝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調整。
第一代是由雙列角接觸軸承組成。
主要是由內圈/外圈/鋼球組成的,以及保持架,密封圈還有感測器單元,法蘭盤/螺栓等。
一般法蘭盤都是鍛造後車削就不再管,但是溝道需要磨削還要超精,根據不同的尺寸還要區分好再裝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