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個工作日是多長時間啊是一天還是一星期
一個工作日通常就是指正常工作一天的時間,通常是8小時。
❷ 職工工作時間怎麼計算
職工工作時間怎麼計算: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工資支付的項目
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但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
(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
(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3) 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它勞動收入,如根據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資支付
❸ 職工的工作時間怎麼計算啊
職工工作時間計算:年工作日=365天-全年休息日天數-全年法定節假日天數;季工作日=年工作日÷4季;月工作日=年工作日÷12月。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應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❹ 怎麼計算工作時間有依據嗎
職工工作時間怎麼計算: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
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
20.83天/月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❺ 一個工作日是多少時間是一個小時,還是一天
一個工作日不是一個小時,是指一天。
工作日是以日為計算單位的工作時間,是指在一晝夜內職工進行工作時間的長度(小時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一般,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為:5天
(5)一天工作時間怎樣計算擴展閱讀:
工作時間的計算
1、一年的法定工作日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節假日=250天;
2、每一個季度的法定工作日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4個季度=62.50天;
3、每一個月法定工作日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12個月=20.83天;
4、每一天的法定工作時間(小時數)為:8個小時;
5、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時間為:5天/法定周工作日*8小時/法定日工作時間=40個小時;
6、每一個月的法定工作時間為:20.83天/法定月工作日*8小時/法定日工作時間=166.64個小時;
7、每一個季度的法定工作時間為:3個月*166.67小時/法定月工作時間=500個小時,或62.50天/法定季工作日*8小時/法定日工作時間=500個小時;
8、每一年的法定工作時間為:12個月*166.67小時/法定月工作時間=2000個小時,或250天/法定年工作日*8小時/法定日工作時間=2000個小時;
工作日有四種,分為:
1、標准工作日
2、縮短工作日
3、延長工作日
4、無定時工作日
參考資料:網路-工作日
❻ 正常工作時間怎麼算
正常工作時間怎麼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❼ 工作時間怎麼計算
綜合工時制的標准工作時間,與標准工時制一樣,同為20.83日/月,計算工資時為21.75日/月。
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針對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或受季節及自然條件限制的企業的部分職工採用的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拓展資料:
中國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度有三種,即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
中國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度,且符合條件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綜合工時制度。對於實行綜合工時制的勞動者,企業應當根據標准工時制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或其他考核標准,以便安排勞動者休息。其工資由企業按照本單位的工資制度和工資分配辦法,分別以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參考資料:網路-綜合工時制
❽ 綜合計時出勤一天的工作時間是多少小時
綜合計時的月工作時間,是每日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不超過四十四小時。因為綜合計時的月工作時間,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的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法律依據】
《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五條
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即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一)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
(二)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築、制鹽、製糖、旅遊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部分職工;
(三)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❾ 勞動法標准工時怎麼計算
標准工時為正常工時*(1+寬放率);其中寬放率為(標准工時-實測工時)/實測工時*100%;而正常工時是人工操作單元工時(經過速度評比)+機器自動作業工時(不可作速度評比)的總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